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石英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无髓牙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138颗已行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分成2组,每组69颗,分别用石英纤维桩+双固化复合树脂黏结(石英纤维桩组)及钴铬铸造桩核+进口玻璃离子黏结(铸造金属桩组)恢复牙冠并行牙体预备后全冠修复,随访2年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本实验中3例失败病例均为牙冠缺损齐牙龈或位于龈下无法制备足够牙本质领的牙体;石英纤维桩树脂核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成功率分别为98.6%和97.1%,经SAS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2种修复方法2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具备足够牙本质领的情况下,石英纤维桩+固化树脂黏结及钴铬铸造桩核+进口玻璃离子黏结修复系统均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牙冠缺损齐牙龈或位于龈下的残根残冠,石英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2.
王玲  陶波 《中国保健》2010,(11):28-29
目的探讨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达龈下患牙行桩核冠修复的意义。方法选择26颗牙体缺损迭龈下1.5—3mm、松动度(MD)≤I度、冠根比例协调的患牙,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重新建立正常的生物学宽度后行桩核冠修复。结果冠修复后随访半年,无自觉不适,咀嚼功能良好。临床检查:无松动、无叩痛、牙龈无红肿。x线片示牙周、尖周、牙槽无异常。结论对冠缺损达龈下患牙通过冠延长术后生物学宽度得以恢复,行桩核冠修复多数疗效满意。术后2~3个月是行桩核冠修复的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上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组织缺损时是否适合选择带桩高嵌体修复,以及选择何种材料的带桩高嵌体修复。方法利用口腔科专用New Tom锥形束CT扫描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获得CT图像数据;利用Mimics 10.0软件得到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图形;利用Solid Woks 2013及其插件Solid Works Simulation,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模型A:氧化锆桩与氧化锆高嵌体组合;模型B:氧化锆桩与聚合瓷高嵌体组合;模型C:氧化锆桩与金合金高嵌体组合。根据得出的应力云图,分析三组修复体及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不同材料的带桩高嵌体修复后,无论是垂直向还是斜向加载,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力量加载部位、牙体舌侧牙颈部桩的桩/嵌体界面,在桩尖区无明显的应力集中;应力峰值低于牙本质抗拉强度的最低阈值;无论垂直向还是斜向加载,不同材料嵌体的等效应力峰值为:氧化锆金合金聚合瓷;结论可以采用带桩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受材料影响,临床上应尽量选择弹性模量与牙本质相近的聚合瓷材料,以避免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位于龈下2 mm以下的残根修复哪种桩核更好,为指导临床上研究用何种桩核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模型,利用牙科锥体束CT及Mimics17软件,测定三种桩核修复后的三维应力分布。结果:上颌中切牙修复钴铬合金桩核、氧化锆桩核、玻璃纤维桩核后,钴铬合金桩核应力>氧化锆桩核应力>玻璃纤维桩核应力,且氧化锆桩核不易宽度<1 mm,长度>8 mm。结论:对于位于龈下2 mm的上颌中切牙残根,用金属桩核、氧化锆桩核,但贵金属桩核更好,对于过细的根管桩道,易用金属桩核。  相似文献   

5.
银汞桩核修复严重缺损的牙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实用、经济的治疗方法。桩和冠连为一体成为桩核。桩核与牙齿的接触面积大 ,固位力强 ,因而抗折力也强。近 3年来我们对 4 5例后牙残冠桩核修复者进行随访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磨牙及双尖牙牙冠大部分缺损的病例 4 5例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7~6 9)岁 ,牙周组织良好 ,无松动 ,已完成根管治疗 ,无叩痛 ,残冠龈壁位于龈上者。牙冠缺损原因 90 %为龋齿 ,余为冠折 ,牙冠缺损体积在 1/ 2~ 2 / 3之间 ,牙位分布磨牙 34例 ,双尖牙 1…  相似文献   

6.
赖丛红 《中国保健》2007,15(12):22-23
目的本文是对176例186颗牙冠严重缺损的治疗及修复之研究.方法牙冠严重缺损后,应用铸造桩核、支架式螺纹钉、根管钉及牙本质钉、根管内固定,全冠为铸造冠、烤瓷冠及锤造冠修复.结果通过1~5年的临床随访观察,采用桩核结构的全冠修复体时,只要桩核与人工牙冠设计合理,制作精良,就能获得足够的固位形与抗力形,恢复功能,成功地保存患牙.结论适合的桩核、全冠修复体是修复牙冠大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择120颗残根、残冠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玻璃纤维桩与双固化桩核材料联合制作桩核,再进行钛合金烤瓷冠或全瓷冠修复牙体外形。结果经3年的随访观察,成功率93.33%;从修复体的美观性、固位、边缘密合性、牙周状况均较满意。结论玻璃纤维桩与双固化桩核材料联合制作桩核,强度高、色泽好、操作简便,是铸造金属桩核的良好替代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桩核与铸造桩核在牙体保存修复中的临床差异。方法:120例残根残冠患者(其中146颗患牙)进行回访,并根据桩核材料不同分为纤维桩核组(74颗患牙)和铸造桩核组(72颗患牙)。对两组患者在牙根折断、牙龈变色、桩核松动脱落、牙龈炎症、继发性根尖周炎等方面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两组在牙根折断、桩核松动脱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核在牙体保存修复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材料应用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颗大面积牙体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成品玻璃纤维桩、铸造桩核和成品金属螺纹桩进行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修复,观察1-3年后的疗效。结果成品金属螺纹桩组的成功率为75.00%,铸造桩核组的成功率为91.30%,成品玻璃纤维桩组的成功率为91.49%。成品玻璃纤维桩组与铸造桩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铸造桩核组、成品玻璃纤维桩组与成品金属螺纹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铸造桩核和成品玻璃纤维桩疗效相近,均优于成品金属螺纹桩,是较为理想的恢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桩核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7例前牙牙冠严重缺损或外伤冠折的患者,共计81颗患牙,修复前均已进行根管治疗.制作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恢复基牙外形,然后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患者在治疗完成后3、6、12和24个月复诊随访,对修复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除3例4颗患牙失访外,其余64例77颗患牙的修复成功率为97.4%,且无冠变色、根折、桩折现象的发生,咬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具有良好效果,且操作方便,不易造成根管壁折裂,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三种方法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686位患者738颗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经过根管治疗后,根据患牙存留壁和牙体组织的多少分别采用超瓷高嵌体修复、纤维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和纯钛插销式分体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修复后追踪时间1~9年。结果根管治疗后高嵌体修复421颗后牙中,有7颗后牙剩余牙体组织折裂,5颗嵌体折裂,成功率为97. 15%;纤维桩树脂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253颗磨牙中4颗纤维桩松动脱落,冠松动,成功率为98. 41%;纯钛插销式分体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64颗磨牙中3颗磨牙纯钛桩松动,继发龋产生,烤瓷全冠脱落,成功率为95. 31%;其余病例在修复后冠或嵌体完整,无松动,功能良好,长期临床效果优良。结论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经过根管治疗后,采用超瓷高嵌体粘结修复或桩核冠修复或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经过1~9年的长期临床观察,咀嚼功能良好,冠稳定,效果显著,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赵献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95-1595,1598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联合光固化树脂的多桩核核体在修复后牙残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接诊的21例后牙残冠的多向多牙根进行铸造桩核联合光固化树脂的多桩核核体修复的总结分析。[结果]21例共计24颗后牙进行联合核桩修复后,经半年~2年随访,牙冠外形恢复良好,修复体稳定。[结论]铸造桩核联合光固化树脂的多桩核核体修复后牙残冠降底了操作难度,尽可能多地保留了残余牙体,保存了患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13.
汪媛媛 《中国校医》2012,26(9):653-654
目的观察铸造金属桩核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牙冠大面积缺损或牙冠完全缺失的残根残冠,完成根管治疗后,进行规范牙体制备,取模送技工中心制作铸造金属桩核,试戴、粘固再行冠修复体牙体制备,取模,完成修复后,随访(1~2)年,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修复失败3例,修复总成功为94.3%。结论使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牙冠大面积缺损或牙冠完全缺失的残根残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上铸造桩核冠修复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因桩核冠修复失败来我院修复科就诊患者80例(96颗牙),进行常规门诊检查、拍x光片及询问病史,记录其临床桩核冠修复失败的症状并分析原因。结果:96颗牙中,桩核松脱52颗,占54.2%;牙体劈裂26颗,占27.0%;冠松脱或损伤14颗,占14.6%;桩折或根折4颗,占4.2%。结论:桩核冠修复失败的临床特征主要有:桩核松动脱落、冠壁折断、冠松脱或损伤、牙体劈裂和根折。影响因素有:桩核的设计、患者咬合习惯、技工制作等。为了提高临床修复成功率,医生应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制定完善的桩核冠修复计划,并与护士密切配合,提高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黄强生  徐慧 《现代保健》2011,(28):105-106
目的观察前牙桩核加烤瓷全冠美容修复的疗效,旨在提高前牙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52颗符合适应证的前牙残根残冠,对患牙实施完善彻底的根管治疗,然后进行患牙预备及桩核制作,后烤瓷全冠修复。结果52颗桩核加烤瓷全冠修复患牙,经临床随访观察2年,除2颗于修复后3个月~1年发生脱落外,其他患牙牙龈健康无炎症,牙齿无松动及叩痛。X线片示根尖、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或病变。牙冠色泽自然逼真、美观、坚固、耐磨、牙龈刺激小、表面光滑易清洗、口感舒适、患者满意。结论桩冠固位良好,美观舒适,支持与受力形式合理,避免牙槽骨吸收萎缩,是前牙残根残冠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选择2003—10/2005—3在本院口腔科治疗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老年病患的上颌前牙残冠残根180例,随机分入各治疗组:A组为预成金属桩银汞核修复组,B组为铸造桩核修复组,C组为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组。治疗期间,考察各治疗组桩核制作完成所需要的椅旁时间;治疗完成后,随访3年,观察各组患牙的预后。结果显示,A组、C组桩核修复完成所需的椅旁时间相似,且均少于B组。3年随访期,各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老年人上颌前牙残冠残根需要修复时,可以选择操作较为简单的预成桩金属桩银汞核或纤维桩树脂核,尤其是纤维桩树脂核,能更好的保护剩余牙体组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比较:树脂充填修复和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牙冠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为临床该类患牙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ew Tom锥形束CT扫描获取数据,建立三种有限元模型。在上颌第一前磨牙舌尖颊斜面,加载垂直向150N力。结果与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组相比直接用树脂材料充填开髓洞型组的应力大小和分布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牙冠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上颌第一前磨牙,相较于根管桩修复,树脂材料直接充填修复是一种更为有效、快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完整拔除的人上中切牙60颗,在进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5组:A组:完整的根管治疗牙;B组:根管治疗后进行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修复;C组:牙体预备保留牙本质套圈高度为2.0 mm,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D组:牙体预备无牙本质套圈,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E组:牙体预备保留2.0 mm高的牙本质套圈,Parapost预成桩、复合树脂核以及PFM全冠修复。所有实验牙齿均进行折裂强度的测试。结果 C组折裂强度最高,为(1 793.55±387.88)N,其次为A组(1 466.63±240.06)N。B、D、E组折裂强度分别为(958.44±285.97)N、(992.93±290.95)N、(994.89±284.99)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牙本质套圈的修复牙,其折裂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本质套圈能够有效增强根管治疗牙的抗折裂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固位形式在嵌体冠修复短冠磨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牙科门诊在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颗短冠磨牙经过根管治疗后进行嵌体冠修复,将患牙分成常规桩核嵌体冠组、髓室固位嵌体冠组与插销桩核嵌体冠组3组,每组30颗。2年后对所有患牙的修复体粘结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3种嵌体冠修复方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髓室固位嵌体冠组失败率明显高于常规桩核嵌体冠组与插销桩核嵌体冠组(P0.05)。结论 3种不同固位形式对短冠磨牙的修复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在选择短冠磨牙修复时应根据患牙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修复技术中使用的磁性附着体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不同尺寸和种类的磁性附着体广泛应用于修复体中,能够提供较好且稳定的固位力。但其实际固位力并不能达到其理论标称值。经反复疲劳摘戴后的固位力与初始固位力并无显著性差异。在使用中较精密附着体和半精密附着体稳定。磁性附着体增强固位的种植赝复体修复也具有良好的固位效果。不同材料和种类的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不同。影响磁性固位力的因素有磁体与衔铁的接触紧密程度、接触面积、漏磁量、不同尺寸的磁体与衔铁及两者的匹配性及加热处理等。磁性附着体在使用中其衔铁受力后应力主要集中分布在根桩颈部和基牙颈部;在垂直载荷下各部分应力都较小且分布合理。具有应力缓冲装置的磁性附着体使得基牙与种植体受到的应力得到缓冲,而自我调节型磁性附着体对基牙产生的侧向力小于传统的磁性附着体和球帽附着体。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在咬合时,应力既分布到种植体,也分布到剩余牙槽嵴,可以明显降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有利于种植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