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35例CT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分析,总结其CT影像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35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特点.结果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其临床症状重,但胸部影像表现多不典型:(1)双肺不典型血播多见,表现为双肺弥漫粟粒结节影并广泛间质增厚,部分融合成小片状.(2)1~2个肺段的片团状实变多见,出现干酪坏死少见.(3)双肺毛玻璃影多见.(4)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多见.(5)空洞少见.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CT表现有一定特点,早期临床医生应该高度重视,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CD+4 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6例艾滋病晚期合并肺结核患者与60例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CD+4 T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 (1) 胸片结果显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较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出现较多淡片状模糊阴影(53.8%与8.3%;P<0.01)、粟粒结节影(23.1%与5.0%;P< 0.05)、胸内淋巴结肿大(34.6%与8.3%;P< 0.01)及肺外结核(23.1%与3.3%;P< 0.05),较少表现为上肺野或肺尖部病变(23.1%与76.7%;P<0.01)、实变或密度不均匀增高影(11.5%与71.7%;P< 0.01)、合并空洞影(7.7%与30.0%;P< 0.05);二者胸腔积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与20.0%;P>0.05).(2)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显示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31例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相对数分别为(5.0±6.4)%与(65.3±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15例患者均为不典型肺结核,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50~100个/μl的4例中,有3例为不典型肺结核,而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00~200个/μl与2例>200个/μl的病例中,不典型肺结核分别为2与0例.结论艾滋病晚期患者影像表现多不典型,这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低有关.因此了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特征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影像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取260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病人为研究组,同一时期HIV阴性肺结核病人10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摄取X线胸片,比较两组影像学特点,记录病人临床资料及研究组CD4细胞计数结果。结果研究组病变累及肺叶不典型,以下几种X线表现显著高于对照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43.1%vs 11.0%,P0.05)、胸腔积液(25.0%vs6.0%,P0.05)、大叶性浸润与实变(28.8%vs 4.0%,P0.05)、粟粒性结节灶(12.3%vs 4.0%,P0.05);而以下几种X线征象则更多见于HIV阴性对照组:肺容积减小(21.5%vs 51.0%,P0.05)、纤维增殖病灶(18.0%vs62.0%,P0.05)、空洞形成(12.0%vs 37.0%,P0.05)。研究组260例病人的CD4细胞平均数为125/mm3。其中CD4细胞200/mm3者96例(36.9%),200/mm3者164例(63.1%)。在96例CD4细胞200/mm3病人中,41例(42.7%)胸片表现为非典型结核病灶;164例200/mm3病人中,140例(85.4%)胸片表现为非典型结核病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IV/AIDS病人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与普通肺结核病人有显著不同。影像表现与CD4细胞计数有相关性,当CD4细胞低于200/mm3时,胸片更容易出现不典型肺结核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92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体重下降等;PPD试验,弱阳性8例,阴性84例;痰涂片痰培养阳性16例。CD4+≤50/mm340例,51-99/mm^3 30例,101-199/mm^3 12例,≥200/mm^3 6例。影像学检查浸润性肺结核66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4例、原发性肺结核6例、合并肺外结核42例;74例患者病情好转。死亡18例。结论 AIDS合并肺结核发生率高,具体相应的临床特点,预后差,对于艾滋病患者应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合并肺结核,尽可能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抗HIV的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11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热者好转率94. 2%,咳嗽者好转率93. 22%,咳痰者好转率93. 10%,痰涂片阳性者转阴阴转率88. 24%,肺CT好转率80. 90%,,死亡率4. 55%。结论积极有效地抗结核联合抗HIV治疗可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减少HIV/AIDS的死亡率,减少结核病在HIV/AIDS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 T淋巴细胞分级表达与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影像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依照CD4 T淋巴细胞数多少分为Ⅰ级和Ⅱ级,对56例AIDS合并肺结核螺旋CT征象与CD4 T淋巴细胞分级表达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原发性肺结核、单发空洞发生率与CD4 T淋巴细胞分级表达呈正相关;斑片状和(或)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和继发性肺结核、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发生率与CD4 T淋巴细胞分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AIDS合并肺结核病变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损害有关,CD4 T淋巴细胞表达越低,肺部影像征象越不典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83例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同期94例艾滋病病毒阴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表现特点。结果研究组痰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发热、咳嗽、乏力、盗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纳差、体重下降、合并其他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粟粒结节的大小、密度及分布表现为均匀一致者低于对照组(P均0.05);斑片影、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淋巴结肿大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粟粒结节多呈"三不均匀"分布,常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1997年7月至2011年7月间,住院的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病人,回顾分析其末梢血CD+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痰涂片、结核抗体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涂片的关系。结果117例病人中,cD。细胞计数〈50个/mm3时,PPD试验无阳性反应,痰涂片阳性率为20.0%(3/15),结核抗体阳性率为26.7%(4/15);CD4细胞计数在50~200个/mm3时,PPD试验阳性率为25.0%(16/64),痰涂片阳性率为40.6%(26/64),结核抗体阳性率为35.9%(23/64);CD4细胞计数在200~500个/mm3时,PPD试验阳性率为55.3%(21/38),痰涂片阳性率为60.5%(23/38),结核抗体阳性率为52.6%(20/38),其中65例痰涂片阴性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涂片有29例(44.6%)抗酸杆菌阳性;CD4细胞计数〉500个/mm3时,痰涂片阳性率为71.4%(5/7),结核抗体阳性率为57.1%(4/7)。结论CD4细胞计数在500个/mm3以上时,痰涂片阳性率、结核抗体阳性率与HIV阴性肺结核检测相近,CD4细胞计数在200个/mm3以下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数值越低合并肺结核症状越重,PPD试验反应、痰涂片、结核抗体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涂片阳性率越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感染不同病原体后胸部 CT 特征、CD4+ T 细胞计数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感染不同病原体的艾滋病患者胸部 CT 影像特征、CD4+ T 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结果70例患者胸部 CT 显示病变范围:单肺分布(11例,15.7%)、双肺分布(34例,48.6%)、弥漫分布(20例,28.6%)。 影 像 特征 前 5 位:胸内淋巴结肿大(45例,64.3%)、斑片状影(39例,55.7%)、磨玻璃影(21例,30.0%)、胸膜肥厚或胸腔积液(15例,21.4%)、结节影(10例,14.3%)。分组后 CD4+ T 细胞计数≤50个/μl 组的弥漫分布、结节影比率则显著高于50个/μl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1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江明  梁德雄  胡小翠 《内科》2010,5(2):137-138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151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1例患者临床表现:咳嗽139例(92.1%)、咳痰135例(89.4%)、胸痛130例(86.8%)、气短123例(81.4%)、发热130例(86.1%)。胸部影像学诊断:粟粒性肺结核9例(6.2%)、继发性肺结核112例(74.3%)、结核性胸膜炎10例(6.9%)、胸壁结核5例(3.6%)、结核性腹膜炎5例(3.6%)、合并症:合并颈淋巴结核54例(35.8%)。病灶分布在三个肺野以上者83例(54.97%)。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胸部影像学不典型,多数患者CD4+T细胞〈200/μl。  相似文献   

11.
23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200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23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多为青壮年(94.3%),半年内病死11例(47.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途径以性乱史(15例,占65.2%)为主.持续1个月以上的临床表现有发热、体重下降5~15 kg 者23例(100%),咳嗽15例(65.2%).多并发多种机会性感染.23例患者中以单纯肺结核14例(60.9%)及淋巴结结核8例(34.8%)为主;12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X线表现为病灶多位于双肺,多为较均匀一致的片絮状阴影,无一例出现空洞.蛋白纯化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2例(8.7%),痰涂片、痰培养查抗酸杆菌仅1例阳性(4.4%).23例患者治疗前CD+4明显低于其他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P<0.05);而23例中,病死患者治疗前CD+4也较存活患者明显降低(P<0.05).23例患者的HIV RNA定量值明显高于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P<0.05).23例患者中,同时采用抗结核及抗HIV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病死率较两种药物均未采用或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低,肺结核X线表现不典型,淋巴结结核较多见,病死率高;治疗前CD+4明显降低,且与病死率相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促进HIV病毒的复制;临床应尽可能同时进行抗结核与抗HIV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合并肺结核状况,为HIV/TB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对11个县、区能随访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CD4细胞计数、PPD试验、正位X线胸片、抗酸杆菌痰涂片显微镜检查。 结果622例被调查者的肺结核患病率为3.9%,双重感染病人的PPD阳性率为54.2%;HIV/AIDS患者的PPD阳性率为19.0%,随着CD4细胞计数的增加,PPD阳性率升高。 结论HIV/AIDS病人肺结核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PPD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CD4细胞越少,PPD阳性率越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AIDS合并肺结核CD_4~+T细胞、病原菌分布及其CT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90例肺结核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患者是否合并AIDS状况,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将观察组分为典型肺结核组(8例)和不典型肺结核组(32例)。观察患者的CD_4~+T细胞、病原菌分布及其CT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条索阴影、粟粒阴影、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分布率无显著差异变化(P 0. 05);而结点阴影、斑片阴影、粟粒阴影等其他指标分布率则差异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CD_4~+T细胞100区间内,典型肺结核组明显低于不典型肺结核组;而在 200范围内,典型肺结核组显著高于不典型肺结核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D_4~+T细胞在50范围内,CT影像学表现分布率明显高于在50-100范围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革兰阴性菌(16. 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IDS患者胸部CT影像多表现为不典型,主要因为CD_4~+T细胞减少所致。了解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影像特征与CD_4~+T细胞的关系,可有效预防并治疗AIDS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艾滋病(AIDS)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计数总结,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弓形虫脑病,观察疗效。结果 30例病人中,CD4>200个/μL 3例,CD4≤200个/μL 27例。血清弓形虫IgG阳性17例。24例行脑脊液检查:4例压力升高,8例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23例蛋白升高,5例葡萄糖降低,9例氯化物降低。16例头颅CT检查,累计病灶27个;14例头颅MRI检查,累计病灶43个。病灶多位于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次之。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联合克林霉素抗弓形虫治疗结果:24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多发于CD4<200个/μL的患者,但CD4>200个/μL也可引发弓形虫脑病。弓形虫抗体IgG阴性不能除外弓形虫感染。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与CT相比MRI更能够发现较多的病灶,对疑似弓形虫脑病的患者,建议行MRI检查。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弓形虫脑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抗结核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及其与CD4^+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给予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月末检测CD4^+淋巴细胞计数,并于疗程结束时对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片病灶吸收好转与CD4^+淋巴细胞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第1、3、6月末,CD4^+淋巴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升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片病灶吸收好转与CD^+淋巴细胞计数有关,CD4^+〈100个/一者疗效较差,〉200个/一者疗效较好。结论抗结核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与CD4^+淋巴细胞水平具有相关性,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其疗效;CD4^+〈200个/止时给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可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病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88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研究组)的胸部CT表现,并与同时期86例经临床确诊的普通肺结核患者(对照组)的胸部CT进行比较,总结研究组CT影像特点。结果 (1)病变性质与形态: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常见的表现有片状影、粟粒影、弥漫结节影、磨玻璃影、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少见的表现有斑片状影、树丫征、空洞性病变、干酪性病变、纤维条索影、钙化、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等(P0.05)。(2)病变分布:研究组较对照组更易在肺结核的非好发部位出现病变(P0.05)。(3)病变范围:研究组较对照组病变范围更广泛(P0.05)。(4)肺外结核:两组肺外结核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D~+_4T淋巴细胞计数:研究组平均82.27±61.09个/μL,对照组平均392.09±175.86个/μ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的胸部多层螺旋CT表现不典型且表现形式多样,片状影、粟粒影、弥漫结节影、磨玻璃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是其常见表现,尤其是双肺弥漫结节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坏死,高度提示艾滋病并发肺结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首次胸部CT影像特点,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影像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首次胸部CT检查,从肺部病灶的形态特点及密度、分布位置、并发改变三方面进行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病灶可分布在非典型部位,病灶可多叶或多段分布,病灶以渗出实变、空洞为主,多种形态并存,进展快、吸收慢。结论该次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临床医师可以在CT影像表现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检查、穿刺、痰培养、纤维支气管镜等多种检查方式来进一步明确诊断或明确肺结核有无活动性,以便早期、及时、合理治疗,控制传染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水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结核病的情况。方法对天水市现存活的221例HIV/AIDS病人,通过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拍摄X线胸片、痰抗酸杆菌染色涂片检查等方法,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和诊断。结果天水市现存活的221例HIV/AIDS病人中,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8例,检出率为12.67%。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大的高于年龄小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值低的高于CD4细胞值高的。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和CD4细胞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水市HIV/AIDS病人合并感染结核病的比例较高,应定期对艾滋病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合并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6年10月~2007年9月住院的HIV,/AIDS合并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肺病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结核病约占2/3,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约占1/3,其中肺结核78例,淋巴结结核26例,同时伴有两个部位以上结核者30例.CD 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55×106/L,胸片异常93例,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17例,培养阳性57例,经治疗后总死亡率为9.8%.结论 HIV/.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率高,诊断困难.患者免疫功能差,合并症多,经过抗结核、抗病毒等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0.
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 方法 收集CT扫描图像上以肺间质改变为主,且经过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范围19~54岁[平均(29±11.4)岁]。痰Mtb涂片检查阳性者29例,余经痰Mtb培养阳性、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在抗结核治疗前后行多次CT检查,双盲法动态观察CT表现特点及其征象转归。 结果 该类型的肺结核好发于两肺上野(30/43),多为节段性分布,呈小片状或大片融合状,多数肺间质病变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楚。CT上肺间质改变主要表现为小叶内细网织线影、微结节、树芽征、磨玻璃样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和气道壁增厚等,检出率分别为100.0%(43/43)、100.0%(43/43)、76.7%(33/43)、62.8%(27/43)、53.5%(23/43)和55.8%(24/43)。经抗结核治疗后以上肺间质性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在巩固期末(6个月)后4种征象吸收率均达93%以上。 结论 以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继发性肺结核,CT检查能够清晰客观显示该类型肺结核间质改变的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提示性诊断并可以观察和评价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