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6):1433-1439
在现有单一末端治理技术基础上,对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冷凝-催化燃烧、吸附-冷凝、吸附-光催化和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等组合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具体论述。通过不同末端治理技术的对比,发现单一末端治理技术难以有效实现VOCs的减排控制,而组合末端治理技术具有净化率高、投资成本少、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已经取得广泛应用,其他新兴组合技术还有待研究与创新。指出了我国VOCs末端治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单一末端治理技术基础上,对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冷凝-催化燃烧、吸附-冷凝、吸附-光催化和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等组合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具体论述。通过不同末端治理技术的对比,发现单一末端治理技术难以有效实现VOCs的减排控制,而组合末端治理技术具有净化率高、投资成本少、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已经取得广泛应用,其他新兴组合技术还有待研究与创新。指出了我国VOCs末端治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污染防控是大气污染控制的一项重点工作,科学合理地评价并筛选最优治理技术是VOCs减排的关键。VOCs末端治理技术综合评价模型仍缺乏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的技术评价模型。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在构建定量和定性指标评价模型中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的优点,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FAHP建立经济、环境、技术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VOCs末端治理技术评价模型,通过分析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农药生产中典型的生产工艺及产VOCs环节,对9项典型的VOCs末端治理技术进行量化分析评价。结果说明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以及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和经济方面优势明显,吸附技术在经济和技术方面优势明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催化燃烧(0.143)是VOCs末端治理中值得推荐的技术。本研究为农药生产VOCs末端治理技术的筛选提供新的参考,有益于化工企业制订VOCs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近些年来VOCs末端治理燃烧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生物技术等销毁技术以及吸附浓缩-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和生物联合技术等组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未来VOCs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气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种类和危害,重点阐述了治理VOCs的各种方法,包括普通燃烧法、吸附法、生物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膜分离技术等,以及治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对铁路运输检修单位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查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暴露出铁路行业目前尚未形成适合的VOCs治理技术。基于此,本文从源头控制、过程收集控制和末端治理技术入手,讨论分析适合铁路VOCs治理的关键技术。最后,根据铁路VOCs排放低浓度和中风量等特点,分析某铁路局车辆喷漆VOCs治理应用项目,得出采用“吸附法+催化燃烧”组合工艺的末端治理技术,既达到国家及地方相关环保排放标准,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归纳了目前几种降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和技术原理,包括冷凝法、吸附法、催化燃烧法、光催化法等。主要针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介绍其降解VOCs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协同催化剂后的优化进行了综述,突出了两者协同作用下降解VOCs的优越性。对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煤化工涉及煤的气化、液化、炼焦以及低温干馏等化学工艺,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重点排放行业。随着我国VOCs减排的深入推进,煤化工VOCs废气的综合治理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分析煤化工行业VOCs排放源及其排放特征,以及主流VOCs治理技术的优缺点,给出具有针对性的VOCs治理技术选择建议。针对煤制气、煤制焦行业VOCs主要排放源和排放特征的不同,分别给出VOCs治理技术选择建议。通过总结技术研究进展和工业实际应用情况,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目前,煤化工行业VOCs排放核算的技术体系(如经验系数的补充与调整、排放系数本地化更新等)不完善,检测制度不健全,检测数据可信度不足,导致核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严重影响VOCs的精细化管控。由于缺乏统一且规范的行业标准,通常参照的《石化行业VOCs污染工作指南》并不完全适用于煤化工行业。无组织排放VOCs污染防治应从源头控制VOCs泄漏,优化生产技术和改进工艺装备,加强推广气体泄漏与检测(LADR)技术。末端VOCs治理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有回收价值的VOCs废气优先考虑回收技术,回收价值较低或没有回收价值的废气宜采用销毁技术;单一末端治理技术难以有效实现VOCs的减排控制,采用组合技术治理VOCs可以达到更高的净化效率,有效减少二次污染、降低能耗。其中,适用范围广、经济效益较好的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CO)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仍然受到催化剂性能的制约。近年来,越来越多组合末端治理技术被提出和应用,如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吸附浓缩-蓄热氧化-吸附、化学吸收-光催化-吸附、化学吸收-低温等离子-光催化等,但组合治理技术的反应机理及相互作用亟待更加深入的研究。煤化工企业更应该加强VOCs收集与净化、工艺与装备的精细一体化管控,构建源头控制与净化系统统筹监管技术体系,消除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国内VOCs污染及排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VOCs的两大类处理技术回收及净化,主要包括单一处理工艺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燃烧法、光催化氧化法、低温等离子体法、生物法等。并基于单一处理工艺,介绍了VOCs处理技术的组合应用,包括吸附-催化燃烧法、吸附-光催化法及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光催化技术等,最后提出VOCs处理技术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经济效益,生物联合治理技术成为了一种研究趋势。本文阐述了目前主要的生物联合治理技术,包括紫外光降解技术-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生物法、化学-生物法、吸附-生物法、燃烧-生物法以及生物法组合工艺。总结了生物联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紫外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及化学法常作为预处理技术与生物进行联合应用,在提高整体降解效果的同时也会使生物反应器具有更好的运行性能。吸附法、燃烧法通常作为末端处理技术与生物法进行联合治理,以保障废气可以达标排放。生物组合技术也通过将不同生物治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协同优势使其对于工业废气取得更优的降解效果。文中指出了生物联合技术在废气治理方面是一个有前景的选择,但生物联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实际应用也不够成熟,因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要,由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大气污染防治也变得十分重要。归纳了目前几种降解VOCs的技术及优缺点,包括冷凝技术、吸附技术、催化燃烧技术、光催化技术等。主要针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介绍其降解VOCs的技术原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突出了反应物初始浓度和电源参数对其影响的重要性。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煤化工行业中的VOCs回收治理技术。包括煤化工行业中的VOCs废气概述、主要的控制技术及其治理技术选择策略。经分析发现,吸收技术、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氧化技术、生物降解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等离子体技术以及冷凝技术在其回收治理中都属于典型技术。而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对各种技术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VOCs废气治理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在VOCs废气治理过程中的效率和稳定性受污染物吸附性能、光催化氧化接触时间、湿度、催化剂活性、光子利用效率、催化剂附着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影响。总结了光催化氧化技术在VOCs废气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多角度探讨了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琰  李好管 《煤化工》2022,(6):1-10+15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与SO2、NOx、颗粒物的污染控制相比,VOCs的污染治理相对薄弱,已成为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短板。介绍了VOCs的定义、来源、种类及危害;分析了近十年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制定的VOCs治理的技术政策、整治方案、排放标准;重点详述了各种VOCs治理回收技术(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销毁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氧化、生物法、燃烧法)、组合技术的进展、优势与不足、适用范围等;根据对各种VOCs治理技术的理解,结合VOCs治理的有关政策要求,对新建及已有VOCs治理设施改造给出了技术选择的一些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与室内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较大的危害,研究VOCs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VOCs的特点、危害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多种VOCs的末端控制处理方法和技术,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生物控制法、燃烧(催化燃烧)法、低温冷离子控制法、光催化法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在对设备要求、稳定性、操作难易等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VOCs治理已刻不容缓。综述了已有VOCs处理方法,概括介绍了燃烧法、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生物法、光催化法、等离子体法的原理及特点,并提出未来VOCs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VOCs的主要成分和危害,简述了现有的处理技术,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燃烧法、生物法、光催化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法以及复合型处理技术,并对这些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做了阐述,指出VOCs处理技术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技术在塑料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对台州市黄岩区塑料行业VOCs处理技术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岩区塑料行业VOCs处理主要应用活性炭吸附、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和低温等离子协同光催化四种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和低温等离子协同光催化技术对塑料行业VOCs的处理效率显著高于低温等离子和光催化技术,而低温等离子和光催化技术的效果较差。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单位风量废气的运行成本最高,低温等离子协同光催化技术处理单位风量废气的运行成本次之。综合考虑处理效率和运行成本,低温等离子协同光催化技术在处理塑料行业VOCs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许伟  刘军利  孙康 《化工进展》2016,35(4):1223-122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活性炭吸附法是治理VOCs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介绍VOCs治理技术出发,简述了活性炭吸附法在VOCs治理中的使用现状,概括了活性炭吸附法治理VOCs的工艺技术和存在问题,指出变温-变压吸附、变电吸附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在VOCs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分析了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吸附质的物性、操作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法治理VOCs的影响,为VOCs治理专用活性炭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总结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预测了活性炭吸附法治理VOCs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对工艺的改进以及与其他VOCs废气处理技术的耦合使用,针对不同VOCs排放场所开发不同活性炭品种和VOCs回收装置将是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叙述了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催化燃烧法、生物法、光催化氧化法、等离子法等VOCs脱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讨论分析了VOCs的各种脱除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