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伏尔加—乌拉尔和靠近黑海流域的油田中,俄罗斯钻井人员采用有效方法和回堵系统来对付裂缝性和溶洞性漏失,如溶洞注水泥堵漏、用液压—机械式封隔器来判断漏失程度和用分离器提高回堵混合物浓度,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严重的钻井液漏失,不仅给井下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同时也导致更加复杂的井下事故的发生,严重制约了油田的勘探与开发进度。如何有效地解决漏失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工程界的难题。重点介绍了漏层判定方法和堵漏配方模拟评价方法。对于地层漏失,可以首先通过判定方法确定漏层位置,然后再对堵漏配方进行评价,最终形成理想的堵漏配方和相应的堵漏方案。该方法对于提高堵漏成功率,解决复杂地层重复漏失等技术难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技术在易漏失地层钻井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水基钻井液密度控制难度大、防漏堵漏效果不理想等难点,开展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有效控制钻井液密度、提高防塌性和封堵性、优化钻井液性能和流变参数,应用该体系在乾安易漏井区进行近平衡钻井施工,确保该技术满足钻井要求,保障井下安全,提高钻井速度。  相似文献   

4.
对陕北延安地区石油钻井冲积层漏失进行分类和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施工经验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钻完井液漏失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技术难题。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和石油院校等科研机构经过多年不断研究和发展,在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和防漏堵漏材料合成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防漏堵漏机理研究进展方面相对缓慢,许多封堵理论研究侧重点和假设条件各不相同,在指导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不能完全解决所有井漏难题。因此,有必要对井漏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钻井漏失进行分类,将目前国内外常用防漏堵漏机理进行总结和分析,这对防漏堵漏机理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7,(5):296-298
钻井时溢流现象时有发生。若对溢流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当,严重时会造成井喷失控的重大事故。及时发现溢流前兆信号是井控技术的关键,也是预防井喷事故的关键。详细分析了溢流的前兆信号,阐述了如何通过钻井参数分析来快速识别溢流前兆信号,从而帮助操作者迅速实现井控,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的钻井工程之中,经常会发现有井漏的现象存在,因此,预防井漏和堵漏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工程的重点研究对象.主要阐述了井漏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合理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从而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也可以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套管开窗侧钻是老油田挖掘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侧钻施工过程中,漏失现象时有发生。对缩径引起漏失的直观表现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缩径引起漏失的原因,对于侧钻施工过程中缩径引起的漏失问题,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特殊植物纤维KWS作为泥浆处理剂的新型充气钻井液,不仅具有常规充气钻井液低密度、排粉能力强、节约用水等优点,还可以不受钠、钙离子的影响,提高钻井泡沫稳定性和钻井液抗盐能力.通过采用此种新型充气钻井液,利用其低密度特性、特殊泥饼、泡沫的群体封堵作用和泡沫的疏水屏蔽作用,成功解决了裂隙地层的漏失问题,恢复了钻探生产.在我国西部干旱缺水漏失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钻井施工中,拆装钻杆需中止钻井液循环,但钻井液循环中止会导致孔内岩屑下沉、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浮动变化,进而影响孔内安全。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钻井液不间断循环钻井技术的构想被提出。通过连续循环系统或连续循环接头进行钻井液分流,避开钻杆拆装部分,维持井内的钻井液循环,稳定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针对该技术原理,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钻井液不间断循环井口设备,通过背钳、自动钻井液切换系统和传扭动力卡瓦的配合,可实现钻井中拆卸、接装单根时钻井液不间断循环,有效避免因钻井液静置、沉砂过多导致的钻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钻井主要使用油基钻井液,但油基岩屑处理费用昂贵,急需开发和应用一种具有环境保护特性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适合于水基钻井液的封堵剂、降失水剂等主要处理剂,进而研制出了钾铵基聚磺成膜钻井液体系配方,并进行了抗温性、润滑性、防塌抑制性、封堵性、抗污染性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钾铵基聚磺钻井液流变性能良好,抗温可达150℃;润滑性能优良,具有较好的抗盐、抗钙污染性能和防漏封堵性能,防塌抑制性强。  相似文献   

12.
钻井过程中硫化氢的毒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革”期间发生在河北赵46井的含硫化氢的井喷事故,由于钻井人员缺乏对硫化氢毒性的认识,曾造成20多人伤亡。1982年初,为全面了解硫化氢在钻井过程中的毒害,翻译了“钻井过程中硫化氢的毒害问题”一文,刊登在地矿部石油局《石油钻探技术》1982年第2期上。时过境迁,竟然在重庆又不幸发生了“12.24”特大井喷失火喷发硫化氢事故,致使244人死亡的惨痛后果。除钻井技术失误外,对硫化氢严重毒害的基本知识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了解和重视。因此。特将此文再次重新发表,以试图引起广大钻井、钻探、医护、消防人员的深切注意,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钻井过程中硫化氢的毒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硫化氢的特性、对人体的影响及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提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并分析了硫化氢的溶解与离析的属性,最后介绍了几种硫化氢的祛除剂。  相似文献   

14.
过对XZ油田G636区块地质特点及钻井施工难点进行分析,针对该区块高钻井液密度条件下,易发生上侵下漏、侵漏并存的情况,一方面从提高钻井液封堵造壁能力入手,通过室内筛选实验,优选出材料和粒径匹配合理的随钻封堵剂。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加量,形成了适合该区块的窄安全密度窗口钻井液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现场应用随钻划眼技术等配套措施,保障井眼畅通及井下清洁,降低环空压耗,进一步降低井漏风险。G636区块安全钻井钻井液技术及配套措施的应用,保障了该区块的安全钻井,区块钻井30口,未发生井控事故,发生井漏2口井。  相似文献   

15.
吐哈油田以往应用乳化原油聚磺钻井液进行套管开窗侧钻井作业,原油具有很好的润滑性,但不利于岩石荧光定级,干扰地质录井,原油排放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污染。室内优选乳液大分子替代原油作为润滑剂,利用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其低表面张力和易返排的特点用以封堵油藏孔隙实施储层保护。通过实验优选出新型钻井液配方,性能良好,形成了一套环保型小井眼侧钻井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在哈油田小井眼开窗侧钻井上应用15井次,应用井段复杂较少,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石秉忠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2):74-76,78
钻井液在提高钻速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钻井液的类型和性能等是直接影响钻井速度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了解掌握钻井液对钻井效率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综合分析了钻井液体系、性能和维护等方面对钻井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塔河南区块已成为西北分公司主体区块,快速成井钻井液技术显得尤为重要,THN4H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南8号圈闭的一口开发水平井,是为了建立该区三叠系中油组油气藏开发井网而布置的一口井位。该井完钻井深为4718m。于2006年5月7日4:50时进行定向造斜钻进,于2006年5月17日顺利钻至A靶点,井深4467.91m。斜井段长399.91m,至2006年5月20日18:00钻进至B点4718m,水平段长250.09m,水平段钻进只用3d钻进至完钻井深。全井水平位移505.55m。钻井周期为55d17.5h,平均机械钻速为9.68m/h。该井一、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定向段采用聚磺混油钻井液,通过优良的钻井液性能和井队合理的组织生产,该井从造斜到完钻共用时12d22h,安全、快速地施工完了该井,创造了塔河油田同类型井施工速度的纪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陕北和尚塬地区石油钻井施工中钻井液的现场施工分析研究,总结出该地区钻井施工中钻井液与完井液的配置特点及井下特殊情况下钻井液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9.
聚合醇钻井液具有抑制性能强、润滑效果好、配伍性好、储层伤害小等优点,在水平井钻井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加强对聚合醇钻井液体系的应用研究,配制了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在Z41-P1井钻进过程中,钻井液始终保持了较好的流变性和稳定性润滑性,携砂较好,钻井液的密度粘度严格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保证了水平段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也门1区块恶性漏失地层气体钻井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也门1区块地表覆盖着约300 m厚坚硬灰岩,区块内断层多,广泛存在着漏失层,采用常规钻井技术,机械钻速慢,井漏频繁,钻井难度很大。从地质条件、循环介质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评价了气体钻井在1区块的适应性。现场应用初期,砂岩地层井漏、下套管遇阻问题非常突出,气体钻井发挥的作用有限。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优化井身结构和注气注液参数,优选泡沫、充气钻井基液配方、首选充气盲钻作为快速钻穿恶性漏失层的主要技术等,并制订完善的技术措施。现场3口井的应用表明,1区块地层复杂,单一的空气、泡沫或气体钻井技术只能解决部分钻井问题,综合运用气体钻井技术,才能满足提高钻速、稳定井壁和预防井漏等多方面的要求,从整体上提高钻井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