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病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GDM交互式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2月入院登记的2 279例孕产妇临床数据,按4∶1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GDM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使用LASSO logistic回归筛选预测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集共纳入1 823例孕产妇,GDM患病率为16.84%。通过多因素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GDM风险预测因素,其中妊娠年龄(OR=1.094,95%CI:1.055~1.135)、孕前BMI(OR=1.177,95%CI:1.126~1.230)、农村户籍(OR=0.242,95%CI:0.073~0.805)、本科及以上学历(OR=2.003,95%CI:1.291~3.106)、糖尿病家族史(OR=6.516,95%CI:4.034~10.525)、初产(OR=0.60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患者入组治疗后继续使用毒品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继续使用毒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以2013-2017年入组云南省MMT门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患者继续使用毒品相关的变量,用于构建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NAFLD的预防及发生提供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年度体检数据库中18~59岁、至少有2次连续体检记录、基线未发生NAFLD且无重要指标缺失者的数据,观察结局为NAFLD。收集基本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资料,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SPSS 23.0进行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利用建模组资料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选取预测指标,用RStudio软件绘制线图,构建NAFL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指数)和校正曲线对建模组和验证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77名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1585人,验证组792人。本研究共有467人发生NAFLD(累积发病率为19.6%),平均随访时间为(27.06±8.02)个月。其中,建模组NAFLD发病人数为310人(发病率为19.6%),验证组NAFLD发病人数为157人(累积发病率为19.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R=0.334,95%CI:0.209~0.534)为NAFLD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而体质指数(HR=1.220,95%CI:1.172~1.271)、甘油三酯(HR=1.114,95%CI:1.052~1.18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1.252,95%CI:1.054~1.48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HR=1.013,95%CI:1.005~1.021)、血尿酸(HR=1.003,95%CI:1.001~1.004)为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利用上述影响因素成功构建NAFL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的C指数分别为0.789(95%CI:0.766~0.812)、0.777(95%CI:0.742~0.812),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吻合良好。结论本研究构建的NAFL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NAFLD的发生概率,为早期识别NAFLD高危人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天津市小学生生活方式与近视的关联,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近视风险,为小学生近视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4—7月,采用普查的方式对天津市15个区的373 180名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测和生活方式相关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学生生活方式与近视的关联,并构建近视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天津市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3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每日户外活动时长1~2 h(OR=0.94)和>2 h(OR=0.84)、每日近距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2 h(OR=1.03)、每日近距离纸质材料读写时长1~2 h(OR=1.02)和>2 h(OR=1.09)、每周新鲜蔬菜摄入2~6次(OR=0.93)和≥7次(OR=0.88)均与近视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近视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表明,影响天津市小学生近视患病风险的因素依次是年级、近视家族史、性别、每日户外活动时长、每周新鲜蔬菜摄入频率、每日近距离纸质材料读写时长和每日近距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结论 天津市小学生生活方式与近视存在关...  相似文献   

5.
弥散张量成像可用来测量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本文介绍了弥散加重成像 (DWI)和弥散张量成像 (DTI)的原理 ,以及如何用最小二乘算法从DWI中获得DTI ,然后再从DTI中获得其弥散特性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张量成像可用来测量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本文介绍了弥散加重成像 (DWI)和弥散张量成像 (DTI)的原理 ,以及如何用最小二乘算法从DWI中获得DTI ,然后再从DTI中获得其弥散特性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贵州省侗族和苗族绝经女性骨量异常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绝经女性骨量异常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库中抽取3 208名侗族、苗族绝经女性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跟骨骨密度。尿液中镉、钴、铜、铬、铁、汞、锰、钼、镍、铅、锶、钒、锌元素的浓度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尿液金属、人口学特征、生殖特征、民族特色饮食与骨量异常的关联,并构建骨量异常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研究共纳入3 208人,检出骨量异常共1 520人,骨量异常检出率为47.38%;年龄(OR=1.098,95%CI:1.083~1.113)、骨折史(OR=0.560,95%CI:0.395~0.794)、绝经年龄(OR=0.965,95%CI:0.949~0.982)、活产次数(OR=0.900,95%CI:0.818~0.990)、是否服用避孕药(OR=0.708,95%CI:0.555~0.901)、总体力活动(OR=0.989,95%CI:0.984~0.994...  相似文献   

8.
荆莉  沈延艳 《中国医师杂志》2021,(3):366-369,374
目的: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颅内出血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251例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患者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机械取栓后颅内出血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基于独立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肌骨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3例肌骨肿瘤患者,均行MRI与DTI扫描,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结果,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肌骨肿瘤良恶性检出率、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43例肌骨肿瘤患者中19例良性肌骨瘤,24例恶性肌骨瘤。良性肿瘤实质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大于恶性肿瘤实质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0,P<0.05),良性肿瘤实质区各项异性分数(FA)值、相对各向异性(RA)值显著小于恶性肿瘤实质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6,t=5.049;P<0.05);良性肿瘤边缘区ADC值、FA及RA值显著小于恶性肿瘤边缘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9,t=3.307,t=4.327;P<0.05);DTI恶性检出率、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良恶性诊断准确率高于MRI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4,x2=6.454,x2=4.892,x2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感兴趣区(ROI)、基于体素的图像分析技术(VBA)研究高血压患者的脑白质损伤。方法对受试者进行临床和神经心理评估、头颅MRI平扫。13例受试者(高血压组7例、对照组6例)接受DTI扫描,所得DTI影像数据经与标准模板配准后,行全脑全体素分析及ROI,从而确定两组各向异性分数(FA)有差异的脑区。结果高血压组右侧顶叶白质、左侧枕叶白质、右侧枕叶白质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MRI平扫T2加权成像及ROI比较,DTI联合VBA技术可以更敏感、更准确的发现高血压相关的脑白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最佳扫描参数。方法对30例成年健康志愿者行脑DTI扫描,比较不同扫描参数[扩散敏感方向数(NDGD)、扩散敏感系数(b)值和层厚/层间距]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随机分为三组:NDGD组改变NDGD(6、15、25个),b值为1000 s/mm2,层厚/层间距为5/0 mm;b值组改变b值(500、1000、3000 s/mm2),15个NDGD,层厚/层间距为5/0 mm;层厚/层间距组改变层厚/层间距(8/2、5/0、3/0 mm),15个NDGD,b值为1000 s/mm2。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个NDGD时图像质量评分最高[(2.83±0.38)分],与15个NDGD[(2.67±0.51)分]和6个NDGD[(2.17±0.43)分]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000 s/mm2时图像质量评分最高[(2.67±0.49)分],与b值为500 s/mm2[(2.50±0.56)分]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值为3000 s/mm2[(2.06±0.55)分]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厚/层间距为8/2 mm和5/0 mm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0.54)分vs(2.61±0.42)分,P>0.05],与3/0 mm[(1.94±0.35)分]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个NDGD,b值为1000 s/mm2,层厚/层间距为5/0 mm时所获得的图像信噪比较高,脑灰、白质对比度较佳,有利于脑白质的细微结构研究,是脑DTI最佳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随访研究中构建基于CT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84例NSCLC患者,均接受CT影像学检查,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影像学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和首次住院治疗方式的4大类15项潜在相关因素。利用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并构建预后生存风险的列线图构建模型。结果: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肿瘤体积、肿瘤部位、肿瘤类型、肿瘤TNM分期、肿瘤骨转移、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根治手术等因素不同时,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717,r=0.627,r=0.539,r=0.715,r=0.619,r=0.553,r=0.637,r=0.589,r=0.563,r=0.624,r=0.663,r=0.704,r=0.679,r=0.486;P<0.05)。患者年龄、肿瘤TNM分期、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根治手术等因素是影响MST的独立危险因素(r=0.721,r=0.749,r=0.693,r=0.758,r=0.685,r=0.662;P<0.05)。患者生存风险的预测模型及列线图预测模型中,年龄(X1)、肿瘤TNM分期(X2)、分叶征(X3)、毛刺征(X4)、胸膜凹陷征(X5)及根治手术(X6)等因素均可对患者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有效预测。结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对NSCLC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进行针对性、个性化预测,可对预后评估较差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的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豫北地区老年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HRM)的方法检测我院诊治的300例老年卒中患者血浆中BDNF rs2030324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PSD组及非PSD组(NPSD)BDNF rs2030324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差异,并对患者发生PSD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D发生率为41.7%(125/300)。与NPSD组相比,PSD组BDNF rs2030324 TT及CT基因型比例较高(〖XC小五号.EPS;P〗=6.946、5.034,P=0.008、0.025),而CC基因型比例较低(〖XC小五号.EPS;P〗=29.114,P<0.001),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频率(〖XC小五号.EPS;P〗=13.336,P<0.001)。与NPSD组相比,PSD组在年龄、经济状况、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抑郁症家族史、NIHSS评分、mRS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7.849、9.138、10.835、14.378、18.182、8.336、13.173,P=0.005、0.003、0.001、<0.001、<0.001、0.015、<0.001)。年龄≥70岁(OR=1.637,95%CI:1.028~2.879)、经济状况较差(≤2000元/月)(OR=2.344,95%CI:1.203~4.866)、梗死部位为脑干延髓基底核(OR=1.659,95%CI:1.113~3.106)、大梗死(OR=2.317,95%CI:1.047~4.590)、伴抑郁症家族史(OR=2.554,95%CI:1.277~4.956)、NIHSS评分≥14分(OR=2.418,95%CI:1.007~4.679)、mRS评分≥3分(OR=1.878,95%CI:1.217~2.539)及BDNF rs2030324 CT(OR=1.429,95%CI:1.067~2.036)及TT(OR=1.314,95%CI:0.911~1.822)基因型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经济状况、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抑郁症家族史、NIHSS评分、mRS评分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BDN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SD有关,有望成为早期诊断、预防PSD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评价中国大陆地区脑卒中患者卒后抑郁(PSD)的患病率,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检索CBM、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14年12月发表的关于中国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的研究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CMA 2.0软件计算PSD总体粗患病率、异质性和绘制森林图,行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果 本研究共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病例15 834例,发生PSD者5 363例,中国脑卒中患者的PSD总患病率为32.8%(95% CI=29.5%~36.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卒中部位于左侧半球的和非单纯性左侧半球的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分别为41.7%和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6.5,P<0.01);卒中病程为<1、1~6和>6个月的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分别为26.4%、37.6%和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9.48,P<0.01);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的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分别为37.7%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96,P=0.03);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卒中类型的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较高,应在临床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对患者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从而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营养不良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于唐山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3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建立营养不良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和校准度、临床决策曲线评估临床收益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2.472,95%CI:1.189~5.139)、水肿(OR=2.228, 95%CI:1.190~4.171)、贫血(OR=3.266, 95%CI:1.566~6.810)、血清尿素氮≥8.85 mmol/L(OR=3.241,95%CI:1.639~6.411)、血清总蛋白<60g/L(OR=9.166,95%CI:4.083~20.576)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3,灵敏度为74.04%,特异度为84.72%,H-L检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抗抑郁治疗能否增加高危轻症脑梗死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方法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入住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具有连续资料的急性轻症脑梗死患者98例,对53例同时有糖尿病、吸烟、高血压病以及血脂异常多种危险因素的轻症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进行了早期识别和口服药物干预、进行长期随访,并与45例未予以抗抑郁药物的轻症脑梗死患者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抗抑郁治疗能提高高危轻症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轻症脑梗死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结论对高危轻症脑梗死患者予抗抑郁治疗能增加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8.
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新  刘琪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060-2062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和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408例产妇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24%(54/408),与产妇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夫妻感情、产前思想准备、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产后睡眠、新生儿健康等因素明显相关。结论:产褥期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构建术后总生存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患者术后1、3及6年总生存率,并进行该模型的临床获益分析 。方法 通过 SEER stat 软件提取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数据库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学诊断的48 486例前列腺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将年龄、肿瘤转移情况、gleason评分、PSA、有无骨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等6个因素纳入研究中,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法选择对总生存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校准图、ROC曲线和C指数对模型进行评估。通过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获益预测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 年龄(=3 535.714,P<0.001)、肿瘤分化程度(=2 127.478,P<0.001)、转移情况(=2 020.823,P<0.001)、有无骨转移(=33.409,P<0.001)、PSA(=3 197.936,P<0.001)和gleason评分(=9 257.727,P<0.001)等均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出肿瘤分化程度、gleason评分、转移情况、有无骨转移和年龄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关联最紧密,使用这些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622(95%CI:0.618~0.625)和0.617(95%CI:0.614~0.620),训练集和验证集样本的1、3、6年ROC 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6左右。校准图表示该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基于肿瘤分化程度、gleason评分、有无骨转移、转移情况和年龄5个因素构建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医师正确的评估患者的术后总生存率,对患者诊疗和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兔肝VX-2瘤种植后磁共振扩散成像ADC值动态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采用开腹下块种植方法建立肝内VX-2瘤模型47只(25只种植1个部位、15只种植2个部位)。对全部种植兔于种植后第7、14、21天行DWI并对部分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采用SPSS12.0对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不同b值组之间ADC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种植后第7、14与21天扫描,b值为100sdmm2,47例瘤周正常肝ADC值、肿瘤周围、肿瘤中央ADC值均高于b值为300s/mm。(F=17.964,P〈0.01;F=13.986,P〈0.01;F=128.681,P〈0.01),不同b值时各部位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b值为100或300s/mm2时,种植后相同时间扫描正常肝实质ADC值高于肿瘤周围部分与肿瘤中央部分(F=176.586,P〈0.01;F=55.089,P〈0.01),不同部位相同b值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植后第7、14与21天,肿瘤周围ADC值与肿瘤中央ADC值逐渐降低(b=100s/mm2,F=48.211,P〈0.01;b=300s/mm2,F=20.955,P〈0.01),不同时间各部位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植后第7天与14天肿瘤未见明显坏死区,但是存在水肿等因素影响导致肿瘤ADC值下降部不明显。21d时肿瘤内部出现明显坏死,成活肿瘤部分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肿瘤坏死部分ADC值高低不等,而囊变、液化部分ADC值可高于正常肝实质。结论ADC值可以客观地反映肿瘤内部水分子的扩散情况与了解肿瘤的生长与坏死液化情况,在动态监视肿瘤的生长情况与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疗效等方面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