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6种燕窝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原性状快速鉴别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首次利用微钻石ATR探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无损快速鉴别了6种燕窝。结果表明:印尼燕、越南燕、马来西亚燕、泰国血燕、菲律宾草燕和香港市售燕窝均有自己的红外特征谱,据谱图吸收峰的波数位置和相对峰强度的差异可达到燕窝类同和伪品和鉴别。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
大黄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对不同的大黄药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黄样品在4000~1800cm^-1区域有相似的红外光谱特征,而在1800~400cm^-1区域不同组系、不同品种的样品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简便、直观地对中药材进行质量鉴别。  相似文献   

3.
36种灵芝产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无损快速鉴别了36种灵芝类产品。灵芝、孢子粉和菌丝体的红外谱图差别较显著;不同厂家所生产的灵芝产品由于所选用灵芝的产地不同、所用辅料的种类以及辅料所添加的多少不同,均引起了谱图的相对峰强度和波数位置的改变。结果表明:36种灵芝产品均可以根据红外的特征谱图进行分类鉴别。该方法快速、不需对灵芝产品进行分离提取。  相似文献   

4.
人参种类鉴别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白参、高丽参、西洋参、红参、野山参等不同种类的人参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人参都具有类同的人参皂苷吸收峰,根据红外指数I值、特定位置的吸收峰峰形以及峰位偏移情况可以很好地鉴别人参的种类;该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5.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无损鉴别植物生药材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2  
孙素琴  周群  张宣  王钊  郁鉴源 《分析化学》2000,28(2):211-214
首次利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FT-Raman)直接测定了23种常用植物生药材。各种药材因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反映出拉曼谱振动峰的差异,并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快速,准确,不破坏样品。  相似文献   

6.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19例液氮冻存的脑胶质瘤离体组织样品(星形细胞瘤10例, 少枝-星形细胞瘤9例), 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 恶性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差异, 并且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组织的红外光谱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 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 峰形及谱峰强度等信息来区分脑胶质瘤, 并初步鉴别脑胶质瘤的性质.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某些特征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来鉴别星形细胞瘤和少枝-星形细胞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约为80%, 说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对样品无损伤、 快速的脑肿瘤诊断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对大叶藓及其易混种类(平肋提灯藓、树形疣灯藓、皱叶匐灯藓、尖叶匐灯藓)进行了鉴别。以红外光谱图4 000~500cm-1范围内的吸收峰吸光度为指标,应用组间连接法对5种藓类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藓与提灯藓科易混类群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采用表面增强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测定的鸟嘌呤、鸟苷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拉曼散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近红外波长的拉曼散射及傅里叶变换技术成功地获得鸟嘌呤、鸟苷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水溶液在较低浓度下(0.1~0.01mg/L)不受荧光干扰的拉曼光谱图,其频率与相对强度分布表明,水溶液状态下吸附在Ag膜上的鸟嘌呤(苷)及其衍生物结构中的有关振动谱带r(C=O)、NH2和杂环上的N获得显著增强。本文对水溶液鸟嘌呤(苷)及其衍生物的FT-Raman谱带的归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8例液氮冻存的离体脑肿瘤样本及其残留物(将脑肿瘤样本从ATR的ZnSe晶片上取下,样本在ZnSe晶片上沾染后留下的物质).结果发现,神经鞘瘤和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如星形细胞瘤等)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从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不同谱峰强度比的变化来初步鉴别脑肿瘤的性质,脑肿瘤组织样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也可反映不同性质脑肿瘤的差异.与脂类糖蛋白以及核酸相关的谱带变化分析表明,通过特征峰强比(I1460cm-1/I1400cm-1,I1160cm-1/I1120cm-1和I1160cm-1/I1080cm-1)来鉴别肿瘤的性质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超过8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牌号及同一牌号不同型号的122种黑色签字笔字迹进行了种类鉴别.以乙腈一水以体积比60比40作为提取剂,分别对122种黑色签字笔字迹进行了提取,根据提取效果的不同,分为可溶(63种)和不可溶(59种)两大类.然后对黑色签字笔字迹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根据红外光谱图中特征峰数目的不同,吸收峰的峰位及峰面积比或峰高比的异同进一步进行区分,从而达到对黑色签字笔字迹油墨进行种类鉴别.对红外光谱测定的有关因素如:与溴化钾混合及压片的试样制备,写有字迹纸张的质量,以及不同波长及时间的紫外光照等也作了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昊  李静  秦竹  周群  孙素琴 《分析化学》2003,31(7):828-832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鉴别了350种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借助于各种药用植物和动物配方颗粒的FTIR指纹图谱的差别可进行快速分类鉴别;根据配方颗粒与中药原药材谱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中药材经过炮制、加热、水提处理后,配方颗粒与原药材之间在谱图上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上的异同可以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凭借不同炮制方法与未经炮制处理的配方颗粒间FTIR谱图的差别,可以进一步分析炮制后配方颗粒化学成分的变化,不同炮制方法对配方颗粒化学成分的影响;对于不同厂家的配方颗粒及同一厂家不同生产批号的配方颗粒也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  相似文献   

12.
13.
中药配方颗粒红外光谱法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群  李静  孙素琴  梁曦云 《分析化学》2003,31(3):292-295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及其辅料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产厂商的配方颗粒中所添加的辅料类型及用量有较大差别;不同种的配方颗粒在辅料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有较明显的指纹性,而辅料含量较高时,采用差谱技术可以提高谱图的指纹性,达到中药配方颗粒--鉴别的目的。该法简便、快速、可靠,是中药配方颗粒宏观质控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根据奈奎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解释了傅利叶变换光谱采集过程中由于折叠而出现的假线现象,并且对假线的特点进行了预测,进而总结出实验过程中利用光学滤波器和电子学滤波器来防止假线,同时兼顾信噪比的实验参数设置方法.经实验证实,这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红外光谱法对肉苁蓉径向不同部位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肉苁蓉由表及里3个部位的药材粉末及其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不同部位的一维光谱非常相似,三者相似系数分别为0.9605,0.944和0.976;二阶导数谱中峰位和峰强的差异明显.1430~1700 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谱中皮部自动峰有3个,而中部及髓部均为4个,更直观的反映出三者的差异.不同部位水提物和醇提物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肉苁蓉皮部芳香类、环烯醚萜类及糖苷类物质与中部和髓部存在明显不同,而髓部的水溶性多糖、半乳糖醇和苯乙醇苷类物质均高于其它部位.可见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为同种药材不同部位的细微差异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全面和客观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热解/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用于热解反应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克昌  刘生玉 《分析化学》2003,31(4):501-504
详细介绍了快速热解装置CDS2000/红外联用仪(Py/FTIR)的特点。带有样品的热解探头插入并固定在接口装置上,接口装置可直接置于FTIR的光路中,对热解产物进行直接、快速检测,并且可分析重质热解产物。CDS2000热丝裂解器具有极快的升温速度,升温速度从0.01℃/min到20000℃/s,可以有效避免热解过程中的二次反应,有助于推断结构和热解机理;另外,本文对CDS2000/FTIR热解/红外联用仪使用过程中的有关参数进行了分析,如分辨率的选择。本文应用CDS2000/FTIR联用仪对PVC、生物质和模型化合物进行了热解实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快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SBS/PET)双层复合材料.以碳黑膜作参比,氦气作吹扫气体,分辨率设定为8 cm-1,通过调节干涉仪动镜速率,获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红外光声光谱图.比较了相同和不同速率时单一样品以及样品间的光谱变化.对3种不同表层厚度的样品,在同一动镜速率下,表层SBS越薄,其光谱信息越小,通过对特征吸收峰强度的对比,有效比较了其样品表层的厚度.随着动镜速率的逐渐增大,表层光谱特征被相对加强,同时底层光谱特征相对减弱.研究表明,采用快扫描红外光声光谱,在不破坏、不接触双层样品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动镜速率即可对表层和底层材料进行分析,并对表层SBS膜厚度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