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110例)、小剂量组(109例)和大剂量组(109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抗支原体等常规治疗,小剂量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2 mg/(kg·d)甲泼尼龙治疗,大剂量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10 mg/(kg·d)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患儿治疗有效率、CD4~+、CD8~+水平、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住院天数、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 <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大剂量组患儿住院天数、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小剂量组(均P <0.05),CD4~+、CD8~+水平、CD4~+/CD8~+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均P <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好,大剂量甲泼尼龙能明显缩短患儿热退时间、住院天数、咳嗽缓解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Th1/Th2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6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加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西咪替丁和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Th1/Th2比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6、IL-8、IL-17、IL-18、Th2、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_1、C反应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α_1-微球蛋白、N-乙酰-β-葡萄糖苷酶、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IL-10、IL-12、Th1水平及Th1/Th2比值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长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紫癜性肾炎,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其肾功能和凝血功能,调节Th1/Th2免疫失衡,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A(IL-17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5%, 73/76)高于对照组(81.58%, 62/76), 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 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血清CRP、PCT、IL-17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 可改善机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通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抽取医院在2015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将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儿通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14/1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11/1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除胸片恢复时间外,其余均优良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通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每组各有38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则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体温正常时间、哮喘控制时间、肺部征象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8、最大呼气峰流速。结果治疗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8、最大呼气峰流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改善外周血指标和肺功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效果。方法选取RMPP患儿110例,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辅以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效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IL-2水平及T细胞免疫表型的分布。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喘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外周血CRP、CD_8~+水平均降低,IL-2、CD_3~+、CD_4~+、CD_4~+/CD_8~+均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外周血CRP、CD_8~+均低于对照组,IL-2、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RMPP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效率,快速缓解了临床症状与体征,抑制了炎症应激反应,促使T淋巴细胞亚群恢复平衡,提高了机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皮内针穴位埋置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皮内针穴位埋置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孟鲁司特钠比较,孟鲁司特钠联合皮内针穴位埋置可以有效缩短慢性咳嗽患儿的症状发作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甲泼尼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者中抽取4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同时患者在入院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论是在接受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还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9月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考察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分别予以阿奇霉素、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综合评价联合用药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考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考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与对照组(3.7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能够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快速改善病情,促进康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效果及安全性俱佳,故判断此种治疗方案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为(5.75±1.02)d,短于对照组的(7.86±1.52)d;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5.91±1.22)d,短于对照组的(8.89±2.63)d;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62±1.52)d,短于对照组的(9.26±2.15)d;观察组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为(7.05±1.08)d,短于对照组的(12.89±2.11)d,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315 9、6.098 2、4.068 4、7.838 0,P 0.05);与对照组(78.57%)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 4,P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更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转复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1、3、6、12个月,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患儿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对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儿的复律成功率高,患儿耐受性好,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临床分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合并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心脏损害患者动态心电图变化特点,为HFRS合并VM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7例HFR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合并VM者纳入观察组(43例),未合并VM者纳入对照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分期心肌酶水平,观察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以出现期前收缩、传导阻滞、T波改变、ST-T改变等为异常心电图表现)。结果在发热期和低血压期,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均高于多尿期和恢复期(P<0.05);在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均低于少尿期(P<0.05)。观察组患者各临床分期LDH、α-HBD、CK、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及恢复期,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RS合并VM心脏损害患者以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为主要表现,并伴有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动态心电图明显异常表现,可据此评估患者是否发生VM心脏损害及心肌损伤严重程度,从而指导心肌保护、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策略的合理制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后,复查Holter等相关检查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2例患者中,62例治疗有效,病情缓解,20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5.61%。治疗前后最长QT间期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最短QT间期显著长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的QT离散度为(96±29)ms,显著高于治疗后[(64±17)ms](P<0.05)。4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轻微恶心欲呕症状,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结论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使患者病情稳定,改善其预后,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用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CRSw NP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鼻部症状评分、鼻黏膜上皮化情况、复发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和鼻部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 <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以上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上皮化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总体上皮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可显著改善CRSwNP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促进鼻腔黏膜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5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住院的非轮状病毒肠炎的腹泻患儿77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肝功能、心肌酶谱及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结果观察组患儿肝功能损害29例(27.6%)、心肌损害52例(49.5%)、惊厥15例(14.3%)、脑电图异常11例(10.5%),对照组患儿肝功能损害9例(11.7%)、心肌损害11例(14.3%)、惊厥4例(5.2%)、脑电图异常1例(1.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以并发肠道外多器官和系统损害,重视患儿肝功能、心肌酶谱、脑电图等的检查,对监测患儿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EMS)联合外科手术对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SEMS置入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炎症指标变化,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根治性手术患者占比、一期切除率及一期吻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造口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0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_均<0.05),且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 SEMS置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和应激所致炎症指标大幅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行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86例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行血糖控制,对照组患者接受左甲状腺素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碘营养状况、甲状腺相关指标、糖代谢相关指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碘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相关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代谢相关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中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出生低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应用于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有助于改善碘营养状况、甲状腺相关指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曲美他嗪对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3次/天)治疗,疗程为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LVEF[(45.36±6.51)%]、6分钟步行距离[(512.44±180.10)m]、NT-pro BNP水平[(1425.0±1275.0)ng/L]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41.25±5.46)%、(435.49±116.17)m、(3150.0±2525.5)ng/L]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常规药物可明显改善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增加其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9.
背景和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老年房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血栓栓塞和死亡的危险性增加。本文分析老年房颤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院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共668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老年房颤患者308例(≥60岁),非老年房颤患者360例(<60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非老年房颤患者相比,女性房颤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增高(P<0.001),合并高血压患者显著增高(P<0.01),合并左房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阵发性房颤患者所占比例和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CHADS2评分显著增高(P<0.001)。结论老年房颤患者并发症较多,发生远期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重症糖尿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重症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及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维持达标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及睡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达标血糖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96,P=0.009)。结论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重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胰岛素泵更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