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7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162例,年龄≥65岁)和B组(114例,年龄65岁)。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和PCI术后MACE发生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sCr、Cys C、NT-proBNP及eGFR和LV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PCI术后30 d和1年内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周血内Cys C、eGFR及NT-proBNP与PCI术后30 d和1年内MACE发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65岁以上和以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一致,但Cys C、eGFR及NT-proBNP等指标的差异较大。Cys C、eGFR及NT-proBNP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肌酐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2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血清肌酐水平将其分为血清肌酐升高组(≥96μmol/L,64例)和血清肌酐正常组(<96μmol/L,15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院内死亡情况。结果血清肌酐升高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患者占比、院内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血清肌酐正常组(均P <0.05)。糖尿病病史、前壁心肌梗死、脑卒中病史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均是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患者的年龄、脑卒中病史、Killip分级≥Ⅱ级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均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与STEMI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急诊PCI的11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将其分为无并发症组(78例)和有并发症组(36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NF-α、IL-10水平。结果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和术后7 d,有并发症组患者的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无并发症组(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 <0.05),术后7 d的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 <0.05)。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和术后7d,有并发症组患者的IL-10水平均低于同期无并发症组(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 <0.05)。术后7 d,有并发症组患者IL-10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 <0.05),无并发症组患者IL-10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TNF-α高水平是AMI患者PCI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718,P <0.05),术前IL-10高水平是其保护因素(OR=0.726,P <0.05)。结论血清TNF-α、IL-10共同参与了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与AMI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AMI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20例急性STEMI并于12 h内行急诊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脏事件将其分为对照组(375例)和研究组(45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PCI相关数据及抗栓药物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30 d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420例急性STEMI患者于12 h内行急诊PCI,术后30 d内共计45例发生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0.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最终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OR=6.244,P=0.001)、肌酸激酶同工酶(OR=9.324,P=0.010)和左室射血分数(OR=6.239,P=0.032)围术期峰值均为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重点关注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以有效预防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实行直接PCI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46例,对照组40例;成功的PCI术前及术后即刻采用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血流分级评价梗死相关心外膜冠脉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判断心肌和微血管灌注情况,间接反映微血管功能。记录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以及阿托伐他汀的肝毒性和肌毒性发生情况。结果①PCI术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的TMPG分级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分别χ2=25.514,P<0.001;χ2=8.348,P=0.039),但阿托伐他汀组TMPG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χ2=8.374,PPP==00..003399))。。②②随随访访的的3300天天内内,,共共1199例例患患者者发发生生MMAACCEE,,占占2222..11%%,,其其中中阿阿托托伐伐他他汀汀组组66例例,,占占1133..00%%,对照组13例,占32.5%(χ2=4.706,PPP==00..003300));;阿阿托托伐伐他他汀汀组组内内PPCCII术术后后TTMMPPGG33级级的的患患者者发发生生MMAACCEE3/27例,而对照组6/14例(42.9%vs.11.1%,χ2=5.423,PPP==00..002299));;在在达达到到TTMMPPGG33级级的的患患者者,,对对照照组发生MACE的危险度大约为阿托伐他汀组的3.857倍(RR3.857,95%CI:1.131~13.149)。③随访期间,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均无肌毒性和肝毒性事件发生。结论直接PCI术前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改善AMI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的影响因素及CHA2DS2-VASc评分联合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6月在鄂钢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37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治疗期间是否发生NOAF将其分为非NOAF组(336例)和NOAF组(42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对AMI患者发生NOAF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CHA2DS2-VASc评分联合NT-proBNP的预测价值。结果:NOAF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右冠状动脉病变占比,NT-proBNP、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行PCI术且资料完整的STEMI患者共253例,根据有无MACE事件分为非MACE组196例和MACE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PV对住院期间MACE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的截断点将患者分为高MPV组176例及低MPV组77例,比较两组间MACE的发生率。结果 (1)两组间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MPV、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 [OR=0.001,95%CI(0.000-0.114)]和MPV [OR=1.403,95%CI(1.053-1.869)]是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3)ROC曲线显示,MPV预测住院期间MACE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642 [95%CI(0.562-0.722)],最佳截断值为10.25,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36.2%。(4)高MPV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PV组(P 0.05)。结论 MPV是行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8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诊PCI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随访时间截止至2022年7月, 根据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急诊PCI术前检测血清NT-proBNP、sLOX-1等实验室指标, 观察血清NT-proBNP、sLOX-1在不同预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 分析血清NT-proBNP、sLOX-1水平对AMI患者急诊PCI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纳入的80例AMI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 无退出患者。随访期间, 8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中, 预后不良20例, 占25.00%。预后不良组血清NT-proBNP、sLOX-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 术后血流TIMI分级中Ⅰ级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评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且出院后长期随访的NSTEMI患者共2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血浆NLR和GRACE评分。以随访时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终点,并据此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ACE的危险因素,将血浆NLR和GRACE评分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探索血浆NLR和GRACE评分对患者具体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患者构成比、糖尿病患者构成比、血浆淋巴细胞计数、血浆NLR、血清LDL-C水平、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及GRACE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t=-2.748~5.054,χ2=5.067、8.952,Z=-3.1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自发再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1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EMI患者47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nary arteriongraphy,CAG)结果,分为自发再通(spontaneous reperfusion,SR)组117例,未自发再通(none spontaneous reperfusion,NSR)组354例。对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 SR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比例高于NSR组,而NLR、HS-CRP、CTn I、CK-MB、LDL-C低于NSR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应用抗血小板药物、HSCRP、NLR6.3是SR的独立预测因素,NLR对STEMI患者冠脉SR的ROC曲线最佳截点为6.36,其预测SR的灵敏度为62.39%,特异度为77.12%。结论 NLR有助于预测IRA自发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