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无关供者(unrelated donor,URD)与同胞相合供者(type matching sibling donor,MS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p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行allo-HSCT治疗的ALL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供者来源将入选患儿分为URD组(24例)和MSD组(34例),比较两组患儿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造血重建率、血小板重建时间、中性粒细胞重建时间、移植后相关并发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肺部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出血性膀胱炎、EB病毒感染]发生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URD allo-HSCT治疗儿童ALL的疗效与MSD allo-HSCT相当,可将其作为无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匹配ALL患儿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小鼠造血体系发育过程中特异性表达的mi RNAs,探讨其调控细胞终末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PMA诱导HL-60分化为巨噬细胞样细胞,Cayman吞噬作用检测试剂盒结合荧光显微镜显影检测诱导后细胞的吞噬作用,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分化指标CD 11 b、CD 4以及mi R-155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使用PMA诱导人前髓性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为巨噬细胞样细胞模型,并发现组织特异性mi R-155随着巨噬细胞分化表达水平逐渐上调。结论造血体系特异mi R-155参与调控巨噬细胞终末分化,揭示组织特异性mi RNAs调控小鼠组织细胞分化和组织发育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免疫缺陷、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患者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医护力量不足,而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又往往由于受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因素影响,风险大,预后差,需要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共同护理好患者。本文以一位异基因骨髓移植患儿的家庭护理为例,对家庭护理的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家庭护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多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有关,免疫功能越低,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淋巴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群,其水平能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而T淋巴细胞是机体关键的免疫应答参与者,其亚群分布及功能与患者病情息息相关。近年来在诸多肺部疾病中发现了新的淋巴细胞亚群特性及活性因子,在诊断、评估及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参考意义。近年来根据T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疾病中分化机制及作用的研究成果,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进行免疫干预,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多种肺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免疫干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标准化疗显著提高了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患者的预后,化疗联合第一代或第二代TKI治疗Ph+-ALL患者的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40%~60%,联合第三代TKI如帕纳替尼,其6年OS率可达75%。但是,复发/难治性Ph+-ALL患者在初次挽救性治疗后2年OS率仅为20%,这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的使用如贝林妥欧单抗(抗CD3和CD19双特异性抗体)、奥加伊妥珠单抗(抗CD22单克隆抗体),以及针对不同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然而,免疫治疗后长期生存期改善有限,一般建议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  相似文献   

6.
目的关于骨髓移植后早期输注供体免疫细胞对促进植入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1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作为供鼠,自身抗原表型为H-2b,选择10只雌性CB6F1小鼠作为受鼠,自身抗原表型为H-2d/b。将10只受鼠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受鼠实施10~6 EL9611+阿糖胞苷+全身照射+混合骨髓移植治疗,实验组受鼠实施10~6EL9611+骨髓细胞+阿糖胞苷+全身照射+混合骨髓移植+供体免疫细胞输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受鼠移植后的白细胞计数、供体细胞植入情况、供体细胞嵌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受鼠在照射后4~5天即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30天内逐渐恢复正常;对照组受鼠移植后40~46天出现白细胞计数一过性下降,实验组受鼠移植后47~58天出现白细胞计数一过性下降,后逐渐升高。2两组受鼠在移植后30、60天外周血中SRY基因的DNA水平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荧光亮度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强。3两组受鼠供体CD3~+细胞嵌合率随时间延长而有所提高,实验组受鼠供体CD3~+细胞移植后30、60天嵌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受鼠移植后均出现体重下降、脱毛等不良反应。对照组1只小鼠于移植后52天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体重自移植后15天起逐渐增加;实验组在观察期间无小鼠死亡,体重自移植后35天起逐渐增加。结论骨髓移植后早期输注供体免疫细胞,可促进供体骨髓细胞植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可为临床治疗白血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腺肽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00例恶性肿瘤患者胸腺肽治疗前后和2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总T细胞、NK细胞及CD4细胞、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经胸腺肽治疗后复查外周血总T细胞、NK细胞及CD4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胸腺肽治疗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尽管靶向药物发展突飞猛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仍然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根本措施。Allo-HSCT的广泛开展主要受制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合供者。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的老龄化,可找到相合供者的患者数量不断减少。脐血是造血干细胞来源之一,脐血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儿童和成人恶性/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本文针对脐血移植的历史、特点、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和如何选择脐血等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笪玉荣 《巴楚医学》2021,4(2):78-8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沉香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分析沉香治疗腹痛相关疾病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检索沉香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作用靶点,分别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腹痛相关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合并,筛选核心网络.进一步采用蛋白互作网络(PPI)、基因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探索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结果:共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沉香有效成份8个,疾病相关靶点214个,药物相关靶点87个.最终共筛查到69个基因,分别富集于100个功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内分泌抵抗、铂抗药性、ErbB信号通路以及MAPK信号通路5条信号通路.结论:沉香可能通过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内分泌抵抗、铂抗药性、ErbB信号通路以及MAPK信号通路治疗腹痛.  相似文献   

10.
<正>人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1999年由Dumoutier等[1]用IL-9刺激一株T淋巴瘤细胞时发现的一种炎性细胞因子,与IL-10具有相似的受体复合物,且结构类似,故被列为IL-10家族成员,由17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该因子与IL-10有同源性,可由T淋巴细胞经抗CD3抗体刺激后产生,表明它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