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线度空间内,从唯象度度,且在线性近似条件下,建立了超微粒密度的线度分布函数所满足的场方程.进而对溅射具体情况分析了场方程的具体解.最后,利用所求得的具体解模拟了实测的溅射俘获凝聚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把单磁体中的宏观量子隧穿推广到场模型,研究了双轴各向异性铁磁体形成的理想无界膜上的周期瞬子解.在强各向异性极限下,采用半经典近似方法,可将铁磁膜中磁化矢量的时空运动方程约化为1 2维sine—Gordon场方程,由此得到欧几里得场方程的静态周期瞬子解.同时给出其能量密度,并研究了其稳定性,所得结果与献中给出的一维周期瞬子解类似.  相似文献   

3.
为得到用于分析奇异热流密度场的高效的有限元列式,针对不同材料中界面裂纹尖端的扇形区域,推导出二维热传导特征解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弱形式.利用特征方程展开方法,可获得分析裂纹尖端处二维热传导特征解的一维有限元列式.该列式只需对扇形区域在角度方向上离散,最后得到一个二次特征根矩阵的总体方程.求解该方程可得到二维热传导问题的特征解.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法可高效准确地求解奇异热流密度场特征解.  相似文献   

4.
PZT溶胶液静电雾化雾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进行功能扩展,实现了空气流场、空间电场和离散雾场多场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由实验数据确定雾滴的滴径和电量,采用拉格朗日模型计算雾滴在重力、空气阻力、外部电场力及雾滴间相互库伦排斥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并得到雾滴的速度与其空间分布密度,由此计算雾滴在衬底上的沉积通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数值计算得到的数据集,回归出在变离心力场下,等截面管流由于热阻力引起的变密度流流量减少公式,并用热平衡法在旋转试验台上测量了加热条件下通道内的加热量和平均流速.由实验数据集回归出的流量减少公式与数值计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
运用压电材料的广义变分原理推导出了压电材料平面应变问题的有限元列式,并且采用J积分法计算了压电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问题的能量释放率G.然后,用Sosa的平面问题裂端渐近解作为辅助场,用有限元数值解作为真实场,由推广的交互M积分法求得了应力强度因子KⅠ、KⅡ及电位移强度因子KⅣ.算例表明,计算结果与理论解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从电偶极近似和旋波近似下开放的V型无反转激光系统的密度矩阵运动方程出发,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探测场和驱动场失谐情况下系统原子响应的瞬态演化规律,并与探测场和驱动场皆共振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失谐对原子响应的演化规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下的响应场方法,研究了新近合成的双光子有机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该类分子具有较好的双光子吸收特性,分子的官能团供需电子的能力、分子的平面性都是影响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杂交有限元列式构造了奇异热流密度场单元,利用该单元可以高效、准确地计算热流密度场强度因子.在该杂交有限元的列式中,假设热流密度场由前期提出的一维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的特征解推导而来.一系列的数值算例表明,采用奇异热流密度场单元,仅需要很稀疏的有限元网格就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结果,说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量子统计方法,直接求解球对称膨胀黑洞背景中Bose场和Fermi场的配分函数,得到与近似求解波动方程而得到的积分表达式相同的结果.然后利用改进的brick--wall方法-膜模型,计算黑洞背景下Bose场和Fermi场的熵.得到黑洞与视界面积成正比的结论,在所得结论中不存在对数发散项与舍去项,也不存在态密度在视界附近发散问题,并且给出粒子的自旋简并度对黑洞熵的影响,整个计算过程不存在近似求解问题,为研究各种复杂黑洞熵提供了一条简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脉冲-衰减法测量生物组织的热导率,通过合理设计测量电路、选择电路参数,可以使脉冲输入期间探头输入功率的变化小于1%.当测量工况变化时,探头输入功率会产生较大变化,为此,提出了改进的脉冲衰减法.采用本方法,还可以适当提高脉冲输入期间探头的输入功率以增加探头温升,从而减少探头输入功率测量误差以及温度测量段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提高热导率的测量精度.测量结果表明,由于脉冲-衰减法在推导时没有考虑探头尺寸的影响,造成热导率的测量值偏大;为此,进一步给出了一种热导率的测量值的简单修正方法,经修正后的热导率的最大误差为4.25%,平均误差为2.05%.  相似文献   

12.
采用TG-DTG(thermal gravity -differential thermal gravity)法研究了头孢硫脒的热分解过程动力学。头孢硫脒热分解为一步完成,开始失重时的温度为430~450 K。运用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和Starink法计算了头孢硫脒热分解过程中的活化能值,发现活化能均随着热分解转化率的升高而降低。通过Málek 法得到头孢硫脒晶体的热分解动力学三因子分别为Eα=109 kJ/mol、ln A=30.60 s-1、最概然动力学模型为SB(0.241 7, 0.658 9)。预测头孢硫脒在273.15 K以下时的理论贮存期为3年。  相似文献   

13.
相变蓄热球体堆积床传热模型及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普适性和预测性,建立了相变蓄热球体堆积床热性能的传热模型,可以对系统多种热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经验证明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表明该模型对相变蓄热球体堆积床的结构设计、性能模拟及运行管理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从热印头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热印头发热元件的特点,提出了发热元件阻值的测试方法,给出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肖遥  邓金根  刘伟  许杰  陈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3):5094-5100
热力采油使得套管承受较高水平的热应力,增加套管损坏风险,从而降低套管使用寿命。针对射孔参数对热采井射孔套管抗热应力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较少。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套管模型,结合基于应变的设计方法评价热采井射孔套管的抗热应力能力。结果表明,在安全内外压作用下,射孔排包含射孔数目较多且射孔直径较小的射孔参数可增强射孔套管的抗热应力能力;多轮次蒸汽吞吐过程对套管受热变形具有累加效应,保证强度安全前提下选择使得射孔排包含射孔数目较多的射孔参数组合可使得套管满足热应力安全性。研究结果从射孔参数对套管抗热应力能力的影响角度出发,为热采井实际射孔参数方案优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面向对象语言Visual Basic 6.0和本地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access编制了锅炉热力计算程序,该程序操作简单,运行灵活,可以实现人机对话,按用户要求控制程序运行,能自动生成热力计算书,经计算实例测试,计算程序实现了设计所预期的各项性能,适用于各种工业锅炉和船用锅炉的热力计算,通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热辐射是通道内热流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采用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对倾斜角度为10°、20°和30°的两端开口通道内热流场进行了研究。使用基于大涡模拟(LES)求解浮力驱动N 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求得的模拟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通过使用耦合热辐射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忽略热辐射的数值计算结果分别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在热源一定的条件下,对于倾斜角度在10°~30°之间的通道,热辐射使通道上部高温区域的温度降低,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热辐射对通道低端开口上壁面附近的影响作用减弱,而倾斜角度对于热辐射在通道高端开口上壁面附近的作用则影响不大,同时,在通道倾斜角度为30°时,热辐射使通道内高温区域向高端开口方向倾斜,并使通道高端的下部温度升高。整个实验和计算结果可为倾斜通道内热流场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维数降低对材料导热性质的影响规律,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60~120K氩晶体体材料和理想一维及二维低维结构材料的导热性质。计算得到氩晶体低维材料的热导率明显高于体材料的值,这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由于界面等因素对载热粒子的散射作用而导致材料热导率减小的尺寸效应。氩晶体理想二维材料较之体材料的热导率有成倍的提高,而理想一维材料较之体材料热导率的增加可达到数十至数百倍。研究还表明低维材料导热性质的低维效应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蓄冷率与冰蓄冷空调经济性诸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建立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的数学模型,以一个实例详细分析了蓄冷率与冰蓄冷空调经济性诸因素的关系,提出了蓄冷率的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动态热环境下人体心理反应预测,基于模糊集理论及人与周围热环境瞬时热量传递的合理分析,提出一种动态热环境中人体热感觉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在本质上,人体外表面同周围环境之间换热热流通量的变化决定了人体在热环境中热感觉值的变化规律。该方法选取换热热流通量变化值作为特征变量,因而降低了求解问题的复杂度。数值模拟算法采用分层递阶模块式结构、基于知识的推理系统和模糊信息并行处理,具有结构简单、易修改扩充、计算速度快和占用存储空间少等优点。将模拟结果同微气候环境室的实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