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含氯盐和硫酸盐类盐渍土膨胀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高民欢  李斌 《冰川冻土》1997,19(4):346-353
对含氯盐和硫酸盐类盐渍土的盐胀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盐胀随温度变化的若干规律,即盐胀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起胀温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盐胀与降温速度的关系式,成型温度对盐胀规律的影响等。分析了Na2SO4含量,NaCl含量,Cl^-/SO4^2-,含水量对盐胀的影响,给出了盐胀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硫酸盐渍土在多次冻融循环时的盐胀累加规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褚彩平 《冰川冻土》1998,20(2):108-11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硫酸盐渍土在历经多次冻融循环时的盐胀累加规律,得出了盐胀累加的不同类型,给出了累加盐胀率与循环次烽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揭示了盐胀累加的 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工神经网络在盐渍土盐胀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启卓  陈龙珠 《冰川冻土》2006,28(4):607-612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体系的优势性,对盐渍土膨胀规律多影响因素试验数据进行了建模方法分析,提出了盐渍土盐胀率随含水量、氯化钠含量、硫酸钠含量、初始干容重和上覆荷载5因素变化的计算公式,计算结论比常规二次回归法更加符合目前对盐渍土盐胀规律的定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硫酸盐渍土盐胀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费雪良  李斌 《冰川冻土》1994,16(3):245-250
作对由西安黄土掺加3%Na2SO4而成的硫酸盐渍土,在不同初始干密度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盐胀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盐胀具有累加性;增加值具有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递减的趋势;盐胀率与初始干密度的关系为一二次抛物线,存在一个盐胀率最低的区间。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硫酸盐渍土在含水率递减下的盐胀特性,通过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在室内开展了11组含水率单次递减下的盐胀试验,共历时2 868 h。结果表明:在含水率单次递减下硫酸盐渍土的起胀含盐量约为1.2%。含盐量<1.2%时,土体干缩,干缩量与含盐量近似呈下凸的二次抛物线规律,且干缩峰值含盐量约为0.5%;含盐量≥1.2%时,土体膨胀,且盐胀率与含盐量近似呈线性增大规律。盐胀敏感含水率区间受含盐量影响很小,含盐量从1.5%增至4.0%,盐胀敏感含水率区间基本稳定。此外,含水率递减速率与含盐量呈负相关规律,同一含盐量的硫酸盐渍土,其含水率的递减速率随含水率的降低亦减慢。基于以上试验结果,进一步开展了4组单次降温下的盐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含盐量升高时,起胀温度区间逐渐升高,盐胀敏感温度区间的区间范围逐渐扩大。单次降温下的盐胀率均高于含水率单次递减下的盐胀率,且随着含盐量的升高两试验条件下的盐胀率差值趋于一常数。研究结果对西北地区高含盐量的残余型硫酸盐渍土地基的盐胀性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硫酸盐渍土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盐胀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铁华  李斌 《冰川冻土》1997,19(3):252-257
降温速率对硫酸盐渍土的盐胀率有显著影响。随降温速率的减小,各种含盐量、密实度的硫酸渍土的盐胀率以幂函数增长,其通式为y=AVT^-B,但其增长规律彼此又有显著差别,主要表现在A、B参数的变化上,在试验范围内,A、B值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17,(10):2909-2915
为探究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含水率单次递减条件下的盐胀特性,利用自主设计的多功能盐胀试验装置,开展了粗颗粒硫酸盐渍土盐胀率随4因素(孔隙比、含盐量、温度、初始含水率)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硫酸盐渍土的体积变化受两种效应的影响:含水率递减引起的干缩效应以及土体中硫酸钠相态变化引起的盐胀效应。含水率单次递减过程中硫酸盐渍土的失水速率与硫酸盐渍土的孔隙比、试样温度、初始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硫酸盐渍土的含盐量呈负相关关系。试验结果中部分试样的盐胀率达到了9%,这表明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在含水率单次递减条件下引发的盐胀不容忽略。其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高含盐量的残余型硫酸盐渍土的盐胀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渍土盐胀特性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硫酸盐渍土分布广泛,其盐胀特性给工程建设带来诸多困难,以往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多是通过向非盐渍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盐分,人工制备成盐渍土样进行,且仅侧重于盐胀率的测试和分析,对盐胀压力的研究很少.结合硫酸盐渍土地区工程现场出现的渠道面板胀裂变形等问题,取样天然硫酸盐渍土,对单因素影响下的硫酸盐渍土膨胀率进行测试和分析,对各因素作用下的盐胀机理加以分析,并对法向膨胀力进行测试,与非盐渍土的冻胀力进行对比后,发现硫酸盐渍土具有较大的法向盐胀压力,建议设计分析中需在试验的基础上考虑盐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粗颗粒盐渍土路用填料可用性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盐渍土盐胀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土、水、盐、温、力.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 通过系列室内单次降温盐胀试验, 研究了粗颗粒硫酸盐渍土的盐胀特性及其作为路基填料的可用性. 结果表明: 影响粗颗粒硫酸盐渍土盐胀量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含盐量、含水率及初始干容重, 且三个因素互为联系及彼此影响.上覆附加荷载对盐胀量大小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砾类盐渍土起胀含盐量约0.4%, 砂类盐渍土起胀含盐量约为0.2%. 盐胀活跃温度区间主要为5~-5 ℃, 活跃温度区间主要控制因素是含水率;如果初始干容重较低, 盐胀过程中会发生体缩现象.  相似文献   

10.
细粒硫酸钠盐渍土盐冻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温度与硫酸钠含量对细粒硫酸钠盐渍土盐冻胀率及盐胀占比的影响,取兰州黄土作为素土人工配盐,用平衡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并设计了室内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压实度为92%、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16.8%时,随着含盐量的升高,细粒硫酸钠盐渍土的冻结温度随硫酸钠含量的增大而降低,且随着温度的降低,盐胀率的变化趋势与盐冻胀率基本一致。在冻结温度以下至-5 ℃盐胀发展速度最快,在-5 ℃以下盐胀率增长很小;在压实度为92%、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16.8%条件下,在硫酸钠含量不变时,温度越低,盐胀占比越大;温度不变时,硫酸钠含量越高,盐胀占比越大,在冻结温度以上盐胀占比为100%,但当温度降至-3~-4 ℃时盐胀占比降到50%,在-10 ℃以下盐胀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消除大坝沉降监测数据受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气象因素及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噪声响应,提出考虑气象因素影响的大坝监测沉降小波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原始监测数据与各气象因素的函数关系,进而消去气象因素对坝体沉降的影响,然后采用小波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得到大坝真实的荷载响应沉降曲线,为大坝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实例应用表明,考虑气象因素影响的大坝监测沉降小波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气象因素及外界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噪声响应,比小波直接去噪法效果更佳,与数值模拟计算值能较好地吻合,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Zhang  Yang  Lim  Samsung  Sharples  Jason John 《Natural Hazards》2017,87(1):415-435
Natural Hazards - Wildfire occurrence is regula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vegetation, topography and ignition source. The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vary across space.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3.
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的理论与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艺  曾辉  徐友宁  路璐 《地质通报》2014,33(8):1106-1113
在参阅国内外有关环境累积效应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的概念、影响因素、类型和工作方法。将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划分为时间拥挤、空间拥挤等8种类型,识别土壤环境重金属累积效应背景值的方法有对比法和地球化学基线法,累积效应的研究内容包括累积因子、累积速率等8个方面。研究成果对于开展矿山地质化学环境累积效应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家昱  刘丙军 《水文》2019,39(2):7-13
为定量探究城市河流变化驱动成因,以2005~2010年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河网水系演变及其驱动因子,根据河网水系变化与其驱动因子间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借助空间自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分析了两者间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末级河流长度减少量占各级河流总变化量约92.3%,变化最为显著,而城镇用地对水田、工业用地对水域的侵占以及农业活动则是影响末级河流的主要驱动因子;(2)整体来看,末级河流受建设用地扩张,尤其是工业用地扩张的负面影响程度最大;局部来看,各驱动因子的负面影响程度在不同空间位置上存在差异,以水田-城镇用地因子为例,其在罗村、老城区和桂城的交界区域以及南庄、罗村和老城区的交界区域负面影响程度较大;(3)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区域河网水系变化与其驱动因子间的关系有整体、直观的把握,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则能够描述驱动因子影响的空间非平稳性,有利于获取局部信息,结合两种模型的特点能够更加全面地刻画河网水系演变的驱动成因。  相似文献   

15.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理解土壤有机碳蓄积过程对生物、物理和人为因素的响应,把握关键的控制因子是准确预测土壤有机碳在全球变化情景下对大气CO 2的源/汇方向及准确评估碳收支的关键。综述了土壤有机碳主导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并针对陆地碳循环特点,提出未来土壤有机碳研究应加强土壤有机碳过程与状态的定量化、土壤有机碳分解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率的响应及其反馈作用,以及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综合模拟 5个方面的研究,为准确评估陆地碳收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As with all shopping, there is a wide gap between ethical shopping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d consumers’ ethical shopping processes are very complicated. Through a two-stag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those underlying factors that prevent consumers from translating their stated ethical intentions into actual ethical buying behavior. An initial qualitative study use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36 consumers and identifies 6 consumer personal factors and 5 shopping situational factors impe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umers’ stated ethical intentions into actual ethical behavior. In the second stage, a quantitative study uses a large-scal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ng 1200 consumers, to test the adaptability of these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moderating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ical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The findings show that among the personal factors and in addition to ethical consciousness, economic rationality, buying inertia, cynicism, and ethical cognitive efforts all have significant moderating rol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ical intention and action; further, all of the situational factors have moderating effects up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tion and action. 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us with some profound conclusions and insightful implications about how to motivate consumer support for firms’ ethical behavior and how to transfer this type of support into truly positive purchas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17.
影响水力压裂效果的因素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田提高开采效益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影响水力压裂效果的因素较多,如地质特征、储层物性和地层能量等。为了达到理想的压裂效果,就要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数学评估模型并对已有的大量生产数据进行了网络训练和方法验证。结果证明所建立的压裂井潜能评估模型稳定性好,预测精度较高,对油田水力压裂的选井评层及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战略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及面临的问题出发,剖析我国地下空间的战略需求及其驱动因素。同时进一步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人均地下空间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因子,并通过对未来我国城市对地下空间的需求等级划分以及不同等级城市人口容量的研究,推算不同等级城市的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并对我国中远期城市地下空间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生物气生成的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层中生物气的生成是一种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生化过程,影响其生成的因素较复杂,本文阐述了影响生物气生成基本因素: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温度、pH值、地层含盐度、有机质丰度、硫酸盐、硫化物和硝酸盐的含量与孔隙空间,及其主次关系。借鉴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气的最新研究,阐述和分析了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如长链脂肪酸、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地层中广泛存在,在生物气生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研究程度较低;探讨这些因素有助于了解生物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沈细中  张文鸽  冯夏庭 《岩土力学》2006,27(Z1):1119-1122
大坝变形预报时,存在影响因素多且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常规的变形预测方法难以满足大坝安全监控的要求。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ANFIS)兼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以及模糊系统良好的知识表达性能。在系统分析大坝变形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水库库水位、温度及时间效应为影响因子,建立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系统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并以三峡二期围堰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适用性强,精度高,为大坝变形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