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梅雨异常年份的东半球中低纬环流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1981(旱)、1983(涝)年间的东半球中低纬环流特征的分析,指出:旱涝年间的环流及其变化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即索马里急流东传的强弱和其在南海附近向北折向经度的差异与长江中下游梅雨季的旱涝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80—1983年间ECMWF的逐日格点资料,计算了梅雨异常的旱(1981)、涝(1983)年间东半球中、低纬的大气能量并进行了分析和诊断,指出:能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中期振荡的特征,尤其是总能量在对流层中的振荡具有整层同位相的特点;在旱涝年间,无论是梅雨的前期还是同期,反映在能量的大小和变化特征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梅雨前期的能量大小及其变化的差别可为梅雨旱涝的中长期预报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3.
王谦谦 《气象科学》1991,11(1):77-87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讨论了6月500hPa亚洲中低纬环流特征与浙北丰枯梅雨的关系以及以3月环流特征量为主体建立丰枯梅雨的长期预报的问题。分析发现:6月500hPa环流变高场出现“X”型和“V”型是丰梅特征,出现“M”型是枯梅特征,梅雨丰枯环流特征对比鲜明。用3月环流特征量为主体作梅雨丰枯的长期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1991年江淮梅雨的湿有效能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新给出的湿有效能量的表达式计算了1991年5~7月亚洲地区逐日的湿有效能量。结果表明:(1)亚洲地区的湿有效能量变化特点能很好地揭示该地区春向夏的季节转变;(2)江淮地区人梅前后湿有效能量有显著差异,入梅前该地区湿有效能量低,梅雨期湿有效能量高;(3)1991年江淮地区3段持续性暴雨在湿有效能量上有明显反映,暴雨发生在江淮地区大气对总湿有效能量贡献大的时段。  相似文献   

6.
丰、歉梅雨年热带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天气图和OLR资料,计算和分析了1980-9192年中丰(5年)、歉(5年)和正常(3年)梅雨年各年梅雨中低纬度地区的各种场和距平场,主要天气活动,发现:它们的平均流场和距平场、垂直线环流、副高脊线和ITCZ位置、相对湿度场、垂直运动场以及OLR场均有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ECMWF/WMO客观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多梅年和空梅年大气非绝热加热场特征。结果表明,梅雨期降水与大气非绝热和加热场有密切联系,梅雨各阶段的加热汤具有不同的特性,丰梅年与空梅年的加热场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初夏环流与梅雨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东亚海陆热力强迫差异的影响,探讨了东亚初夏环流与江淮梅雨成因,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地面气温的东亚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相关;江淮流域初夏降水量与同期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的高相关区对应于入梅期“双阻”型环流系统,且最高相关系统为副热带高压。数值试验表明,东亚海陆热力强迫的差异与夏季风,梅雨阻塞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提示了梅雨初期环流特征形成的机理与热力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1996年江淮梅雨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曾奎  张欣  杨秋明 《气象》1997,23(2):15-20
1996年江淮梅雨梅期长,梅雨量大,梅雨期暴雨频繁,属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性的洪涝 年。作者通过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急流,中高纬阻塞形势,超长波及长波的增衰演变等的研究,分析了1996年梅雨期的划定,并通过对历史上4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总量M值的非整数功率谱的分析指出:1996年出现流域性的大涝年是符合周期演变规律的。  相似文献   

10.
东半球跨赤道气流季节变化及其在EL NINO年的异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1979年1月到1987年12月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六个层次的月平均风场资料,分析了东半球跨赤道气流的季节变化及其年际异常。得到冬、夏跨赤道气流的输送集中在对流层下部,冬季向南,夏季向北;春、秋跨赤道气流的输送集中在对流层上部,春季向北,秋季向南。低层跨赤道气流位置稳定,南北风方向转换时间为3月和11月;高层跨赤道气流位置变化较大,南北风转换时间为6月和1月。在El Nino年,跨赤道气流出现明显的异常,但表现形式不尽相同。ElNino年,夏季下层跨赤道气流稳定建立的时间比正常年推迟2—3候,且季内变化大,稳定维持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江淮梅雨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江淮梅雨是我国夏季风雨带向北推进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利用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江淮地区1954—2001年入梅日期、出梅日期和梅雨量资料,详细讨论了江淮梅雨丰、枯梅年同期大气环流的差异。结果表明:丰梅年高层100 hPa南亚高压呈纬向分布,高压强度增强。中层500 hPa极涡强度增强,乌拉尔山高压脊强度增强,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强度增强,蒙古高压增强,东亚大槽位置较常年偏东偏南,120°E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0°~25°N之间。低层850 hPa南半球越赤道气流抵达北半球后向北偏西方向伸展,与来自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和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气流在南海北部汇合,在我国江淮流域形成一条准东—西向的强风速辐合带,一直延伸到国际日界线附近。丰梅年低层辐合增强,高层辐散增强,高低层抽吸作用增强,垂直运动增强,对流旺盛,有利于梅雨的异常偏多;枯梅年则反之。  相似文献   

12.
季风异常与江淮地区旱涝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3.
近52年淮河流域的梅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资料表明梅雨期不仅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区,也会出现于淮河流域中南部。为此应用淮河流域分布均匀的5站日雨量资料结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季节进程划分出近52年(1953—2004年)淮河流域梅雨期。该处梅雨期和长江中下游沿江区一样十分显著,其平均入梅及出梅期分别比长江中下游沿江区推迟5 d和7 d,其梅雨量年际丰枯是形成该地区汛期旱涝的主要因素。江淮流域梅雨在多数年趋势一致,但有1/4年份淮河梅雨与长江中下游沿江区距平符号相反。1979年附近淮河梅雨出现突变,即由此前的梅雨偏少、出梅偏早趋势突变为有较大振幅的2.2~2.3年短波振荡,梅雨量大及出梅迟年明显增多。在1979年前后也因此出现了两段梅雨异常期:1958—1966年淮河枯梅期和1979—1987年淮河丰梅期。进一步发现7月东亚中纬沿海槽的伸缩对淮河梅雨量、出梅的影响比鄂霍次克海高压及乌拉尔高压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文书  巩远发  周强 《高原气象》2009,28(6):1291-1298
利用江淮流域1954\_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同期内美国NCEP/NCAR 逐日高度场、 风场、 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再分析资料, 网格距为2.5°×2.5°。采用模糊聚类、 EOF分解、 合成分析、 SVD分解等方法, 详细讨论了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的关系。结果表明: 梅雨量区域指数能很好地揭示江淮流域梅雨量的丰枯, 高原大气热源大致以90°E为界, 可分为高原东部型和西部型; 高原大气热源与梅雨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高原大气热源东部型与江淮梅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西部型与梅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高原大气热源东部型增强, 西部型减弱, 江淮梅雨量异常偏多。高原大气热源东部型减弱, 西部型增强, 江淮梅雨量异常偏少; 反之亦然、SVD分解结果与合成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热带对流活动异常对华南前汛期旱涝影响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14,他引:5  
利用月平均OLR资料,分析了影响华南前汛期旱涝的前期与同期中低续对流活动异常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菲律宾附近海域与赤道中东太平洋对流活动的异常是影响前汛期旱涝的重要因子;前期冬季西太平洋暖池附近对流活动异常变化则是旱涝前期一个强的征兆信号,分析中还揭示了东亚太平洋中低纬Hadley环流的异常直接影响到华南前汛期旱涝。为了探讨前汛期旱涝成因,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北半球大气环流动力结构对菲律宾附近海域对流活动异常的响应,提出该海域对流活动的异常可通过影响大气环流的遥相关波列而影响华南前汛期旱涝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梅雨与北太平洋大气热源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长江中下游1954-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NCEP/NCAR 1954-2001年逐日高度场、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资料, 采用EOF分解、合成分析、SVD分解等方法, 详细讨论了北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东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 通过信度为95%的Monte-Carlo检验, 具体表现为当菲律宾群岛附近洋面、西太平洋暖池区及西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大气热源异常增加 (减少) 时, 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热源异常偏低 (偏高), 会造成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偏少 (偏多), 反之亦然, 合成分析、点相关分析和SVD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NCEP2.5°×2.5°再分析资料、NOAA的OLR资料、常规观测降水资料以及历史梅雨特征指数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11年梅汛期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季风和对流系统等的演变特征,以揭示2011年梅雨期降水异常的成因。分析表明: 2011年入梅和出梅均偏早,旱涝急转迅速,降水集中,梅雨总量异常偏多;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500 hPa西风带环流的调整、西南季风北涌至长江流域的时间均早于常年是2011年入梅偏早的原因。ITCZ的北抬伴随强热带风暴“米雷”北上引起副热带高压的北抬东退是出梅偏早的主要原因;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迅速调整,同时中高纬度环流也快速调整,西南季风和水汽输送也由弱转强,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受冬季风控制迅速转为冷暖气流的汇合地,且此期间大气层结不稳定,降水强度大。以上原因导致该区域出现迅速的旱涝急转;梅雨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稳定偏强,强盛的季风涌、中高纬度冷空气和青藏高原对流扰动东传的有利配置导致了2011年梅雨总量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梅雨与中国夏季旱涝分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杨义文 《气象》2002,28(11):11-16
利用长江中下游116年梅雨资料及近50年的基本雨型划分结果,统计分析了三类雨型的梅雨特征,并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梅雨及旱涝异常作了成因分析。结果指出,80年代以来夏季东亚阻塞高压活动频繁,从而遏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进是夏季梅雨偏丰和雨带偏南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梅雨对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清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绍祖  尹球 《气象科学》1989,9(4):445-451
应用Wang等的水滴碰并粒子的碰并系数和滴谱资料,计算南京地区梅雨对气溶胶粒子的清除性能。结果为:(1)冲洗系数K(ap)与降水强度Ⅰ的关系为K(ap)=A(ap)Ⅰ~b(ap)。A(ap)在ap=0.2附近有极小值3.13×10~(-s),当ap=10μm时A(ap)增大到3.54×10~(-4)。指数b(ap)取值0.79—0.85(2)一次历时2—3小时的降水,冲洗掉ap<1.0μm的粒子百分之几至千分之几。但能冲洗ap>10μm粒子的90%以上。(3)谱平均碰并系数与降水强度有微弱的关系。雨强增大10倍,该系数增减1—10%,E取值在8.5×10~(-5)到9.6×10~(-1)之间,因粒子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