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几种动物模型上观察了四丙酰关附醇胺(TPGFA)的抗心律失常作用.TPGFA使引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所需乌头碱用量增加50%的剂量分别为1.6,1.4FK和1.8mg·kg-1;TPGFA2mg·kg-1可提高豚鼠心脏毒毛花苷G中毒的耐受量和家兔心脏电致室颤阈;TPGFA还降低Ca-Cl2诱发的大鼠室颤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麻醉大鼠心脏冠脉结扎—再灌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发生率.TPGFA的上述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关附甲素强.TPG-FA显著延长大鼠心电图的QTc间期,而对P-R间期和QRS时程影响不明显.小鼠ivTPGFA的LD50为42mg·kg-1.  相似文献   

2.
采用4种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二乙酰关附甲素(关附乙素,DGFA)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DGFA能显著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纤颤;明显对抗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和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明显对抗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所致心律失常,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次数,延迟首次室性早搏的出现时间,降低室生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其阻滞心肌细胞的Na+、Ca2+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与方法:给麻醉大鼠恒速iv刺乌头碱观察ECG变化及ip小剂量刺乌头碱对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iv剂量至2.54±0.06mg·kg-1时,HR显著减慢,P-R间期显著延长,当剂量增至4.12~8.19mg·kg-1时,可分别引起VP、VT、VF及CA等;经ip0.5mg·kg-1时,则能对抗乌头碱、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显著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剂量。结论:小剂量刺乌头碱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大剂量又可诱发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北豆根总碱注射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五种实验动物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北豆根总碱(Total Alkaloid of Menispermum Dauricum,简称TAMD)注射液的抗心失常作用。结果表明iv 5mg/kg^-1TAMD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失常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10mg/kg^-1奎尼丁,对乌头碱诱发心失常预防作用优于利多卡因,对抗喹因诱发豚鼠的心律失常与利多卡因相似,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有保护作用且优于硅尼丁;对大鼠冠  相似文献   

5.
BM13505是新合成的血栓烷受体拮抗剂,BM135050.45和0.23mg/kgiv延长大鼠颈动脉血管阻塞时间(p<0.001和p<0.01).BM135052mg/kgiv有效地防止AA4mg/kg所致的大鼠脑血栓形成(p<0.01)。BM1350510mg/kgip可防止AA诱导的小鼠肺部栓塞(p<0.01)。该药可延长小鼠尾出血时间。BM13505显著抑制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17Vmol/L,对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BM13505降低兔血小板及小鼠血浆中TXB_2水平,对血小板cAMP水平无影响。在不远的将来,BM13505可能会发展成一种理想的抗血小板药及抗血栓药。  相似文献   

6.
四氢小檗碱季铵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心律失常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心血管活性的四氢小檗碱类生物碱为先导物,结合某些钾通道阻滞剂的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四氢小檗碱季铵化合物(I1-14),其结构均经波谱分析及元素分析得到确证,初步的药理试验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乌头碱静脉灌注所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I6)的活性最强,保护该模型室必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脏猝死的ED50分别为2.32mg/kg,1.95m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醋己氨酸锌(ZA)抗大鼠或小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方法与结果:设ZA,雷尼替丁(Ran)和空白对照组。ZA25,50,100mg/kg,ip和Ran12.5,25,50mg/kgip均能明显降低幽门结扎大鼠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活力(P<0.01),ZA还能明显提高胃液中己糖胺含量,对HCl0.6mol/L,25%NaCl和无水乙醇所致小鼠胃溃疡有明显的阻抑作用,ZAig75-300mg/kg明显抑制大鼠冷应激和束水应激诱发的胃溃疡及胃粘膜肥大细胞数的下降,但Ran对后者没有抑制作用。结论:ZA对大鼠或小鼠实验性胃溃疡有明显的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大鼠离体Langendorf灌流心脏观察四丙酰关附醇胺(TPGFA)对再灌性心律失常及心肌Na+,K+,Ca2+水平的影响.TPGFA6-12mgL-1显著降低30min缺血+30min复灌和吡那地尔(1.25μmolL-1)+12min缺氧+40min再给氧两种模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发生率;TPGFA3-12mgL-1可显著减慢心率,延长心电图的QTc,减少K+从心肌细胞内丢失;12mgL-1时还减少细胞内Ca2+堆积.结果表明TPGFA可保护大鼠离体心脏的再灌性心律失常,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外向K+电流有关.  相似文献   

9.
国产氟康唑对小鼠隐球菌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5×103cfu/鼠的新型隐球菌给小鼠脑室感染(ic)1h后,分别口服氟康唑(Flu)5和10mg/(kg·d)或酮康唑(Ket)50和100mg/(kg·d),bid×9d。对ic小鼠连续观察40天的存活率和平均存活时间,Ful分别为50%~70%和8~15天,Ket是30%~40%和5~9天。由小鼠侧尾静脉注射106cfu/鼠新型隐球菌3天后产生的全身感染,分别给小鼠口服Flu2.5~10mg/(kg·d)或Ket25~100mg/(kg·d),bid×9d。感染24、28和32天的PD50Flu是2.7、3.5和6.7mg/kg,Ket为28.4、70.4和83mg/kg;Flu和Ket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是23~34天和20~31天。在上述两种实验模型中分离脑和肺做细菌培养,Flu均与对照和50mg/(kg·d)的Ket比较,对ic10天及静脉注射感染13天的小鼠,口服5和10mg/(kg·d)或2.5~10mg/(kg·d)Flu均显著抑制新型隐球菌生长。  相似文献   

10.
用传统微电技术研究了沙棘总黄酮(TFH)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作用。TFH100-200mg.L^-1使豚鼠心室乳头状肌APD缩短,收缩力下降,培养大鼠心肌细胞ATP缩短,收缩力下降,培养大鼠心肌细胞APD缩短及4相除极斜率降低。TFH100mg.L^-1可抑制毒毛花甙G诱发豚鼠乳头状肌心律失常。提示,上述作用主要与TFH抑制心肌细胞Ca^2+内流影响心肌细胞内Ca^2+储库有关。  相似文献   

11.
槐定碱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槐定碱(Sop)明显对抗由乌头碱、BaCl_2、CaCl_2、肾上腺素和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提高家兔左心室电致颤阈。Sop减慢大鼠和家兔的正常心率,延长P-R和校正Q-T间期;减慢离体家兔右心房自发频率。Sop使异丙肾上腺素加速离体心房自发频率的量效曲线右移并抑制最大反应。Sop 40μM使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零相去极化最大上升速率V_(max)明显减慢,有效不应期(ERP)和动作电信时程(APD)显著延长。提示Sop具有奎尼丁样作用,阻滞钠通道是其抗心律失常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西洋人参皂甙(GQS)的抗心律失常作用。GQS 60mg/kg i.v.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具有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可使室颤发生率降低73.4%。GQS 80mg/kg i.v,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GQS 80mg/kg i.v,能明显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室早、室速、室扑颤以及停搏的阈剂量。GQS 60mg/kg、80mg/kg i.v,对垂体后叶制剂所致大鼠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均有明显拮抗作用。GQS 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则无效。  相似文献   

13.
MCP有对抗氯化钡诱发大白鼠心律失常的作用;对抗氯仿-肾上腺素诱发家兔的心律失常,能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用量、致室颤量和致死量、但对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无影响,不能改善结扎大白鼠冠状动脉造成的缺血性心律失常。有局部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丙氟哌酸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环丙氟哌酸的体外抗菌作用、体内保护作用、小鼠和大鼠一次给药的半数致死量和安全试验。结果表明,环丙氟哌酸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范围为0.005~0.19μg/ml,抗菌活性强于氟哌酸、氟啶酸和吡哌酸;对革兰氏阳性菌的 MIC为0.045~1.50μg/ml,其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明显强于上述对照药。小鼠分别感染金葡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后的半数有效量明显优于氟哌酸、氟啶酸和吡哌酸。小鼠一次给药的半数致死量,口服LD_(50)为2991.52mg/kg; 静脉为223.88mg/kg;肌肉和皮下的LD_(50)分别为831.08mg/kg和1133.42mg/kg. 大鼠口服LD_(50)>5000mg/kg,静脉LD_(50)>200mg/kg;肌肉和皮下分别为>1000mg/kg和>1200mg/kg。狗口服50mg/kg日服三次为期2日和口服100mg/kg日服一次为期7日,未见毒性反应和功能改变,也未见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阿托品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Atr5~10mg/kg ip能提高豚鼠心脏对哇巴因中毒的耐量,对AC、BaCl_2、CaCl_2、氯仿和Ach—CaCl_2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iv Atr2~4mg/kg亦能对抗Adr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吡咯卡因能对抗乌头碱引起的麻醉大鼠心律失常;能使BaCl_2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动过速转为正常;能提高豚鼠心脏哇巴因中毒的耐受量;并能降低CaCl_2—ACh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50%有效剂量(ED_(50))与利多卡因相近。本实验测得小鼠ip吡咯卡因和利多卡因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分别为140±11mg/kg和143±15mg/kg,但吡咯卡因的急性心脏毒性作用则明显低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7.
用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SIPI-644十二指肠给药(id)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本品id 50,100和200 mg/kg,均能显著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但三个剂量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强度和剂量没有明显相关性。其id的药效比iv的药效弱,它和胺碘酮、静注的ED_(50)分别为12.3和27.8mg/kg,它们约TI分别为11.7和5.3。  相似文献   

18.
盐酸青藤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藤碱(sinomenine,SIN),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国内已有较系统的药理研究,但至今尚未见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报道。本文在几种动物模型观察了SIN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唐松草舒平定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松草舒平安(Thalisopidine,thal)10mg/kg iv可显著提高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的用量;能显著降低iv CaCl_2大鼠的死亡率;预防氯仿引起小鼠心室纤颤的发生,并能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复灌所致的心律失常,但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无效。小鼠恒速注射thal(0.37mg/min iv),在注射的第3、4min PR间期显著延长,QRS增宽,HR减慢。Thal 10~20mg/kg iv降低麻醉大鼠SAP,DAP,LVP,+dP/dt,-dP/dt,HR,降压与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时间较短,很快恢复到给药前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