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复发性流产的免疫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采用淋巴细胞对复发性流产进行主动免疫的疗效。方法采用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治疗复发性流产,454例患者疗程结束并成功随访,妊娠至20周后者为治愈。结果116(25.55%)例足月分娩,治愈率70.48%(未包括已孕20周内)。其间1例孕20周诊断无脑儿,1例孕26周超声示胎儿先天性左心发育不良,畸形率0.44%。结论免疫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方法之一,能确实解决病患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孕后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后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疗法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孕前、孕后两组,采用皮内注射丈夫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73例,分析孕后治疗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怀孕早期实施免疫治疗,不影响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结论主动免疫疗法是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方法,早孕期间实施免疫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不孕不育患者运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不孕患者132例,运用淋巴细胞皮内注射主动免疫治疗。结果 11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43例成功妊娠满12周,占38.39%;1例发生例再次发生流产;20例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4例成功妊娠满12周,占20%。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不孕不育有较可靠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封闭抗体对妊娠结局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丈夫或无关第三方外周血淋巴细胞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封闭抗体与再次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性流产且封闭抗体阴性的患者148例,采用淋巴细胞治疗,了解治疗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再次妊娠结局。结果 148例患者中,115例获妊娠成功,33例再次发生流产,妊娠成功率为77.7%(115/148);主动免疫治疗后118例患者进行复查,其中60例阳性,阳性率为50.8%(60/11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抗体阳性组、阴性组与未复查组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1.67%、74.13%、76.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及封闭抗体的阳性率,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复发性流产夫妇受孕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探讨复发性流产夫妇自然流产和胚胎发育不良的病因。方法对复发性流产夫妇孕早期(孕8~12周)流产的绒毛进行绒毛染色体制备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62例复发性流产夫妇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测成功57例,失败5例。成功的57例中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36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63.2%。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复发性流产夫妇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无菌采取丈夫的静脉血20ml,分离淋巴细胞后于孕前,孕后皮内注射于妻子前臂内侧,使其产生主动免疫。结果治疗组:经主动免疫治疗后36例妊娠,其中分娩25例,中晚期妊娠5例,流产6例,妊娠成功率83.3%(30/36)对照组:未经主动免疫治疗21人,其中分娩5例,正在妊娠3例流产13例,妊娠成功率38%(8/2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肯定,治疗后妊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239例产科及医学遗传科门诊因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抗封闭抗体(HLA-I型及HIJA-Ⅱ型)检测,其中两型抗体均为阴性的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实验,结果用酶标仪读数。HLA—I型及HLA—Ⅱ型均为阴性者进行系统的免疫治疗。提取男方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成20一40×10。淋巴细胞悬液,注射于女方前臂皮内,分6—8点注射。每3周治疗一次,四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2—4周复查抗体的产生。产生抗体者受孕后继续治疗4次,至孕20周止。若6个月内没有受孕则需复查封闭抗体。以妊娠持续满加周为治愈标准。结果1.239例患者进行了BA检测,其中HLA-I型及HIJA-Ⅱ型均为阳性的5例,其中一项阳性的21例。两项均为阴性的213例,阴性患者占所有受检者的89.12%。2.213例均为阴性的患者中169例接受了免疫治疗。治疗4次后BA一项以上阳转者151例,随访到106例妊娠,其中98例成功妊娠至20周及以上,8例再次发生早期自然流产或胎停育。妊娠成功率92.45%。3.未经免疫治疗的44例中,追踪到32例妊娠,其中5例成功,27例再次自然流产。与BA阳性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y。=76.64,P〈0.01)。结论采用抽取复发性流产患者丈夫外周血提取淋巴细胞,对患者的前臂进行皮下注射的主动免疫治疗的方法,实践证明安全,有效,适合临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4~9周孕妇血清雌二醇(E2)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妊娠4~9周的孕妇,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和胚胎停育组,正常妊娠组又根据有无复发性流产病史者分为两组,各组按孕周又分为6个亚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清E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4~9周孕妇每周血清E2水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加,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患者和无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各孕周E2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胚胎停育组随孕周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正常妊娠组的相应孕周两两比较胚胎停育组各个孕周孕妇血清E2水平相应均数显著偏低(P〈0.05)。结论胚胎停育孕妇各孕周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提示E2可能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本院生殖门诊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患者200例,治疗组:提取其丈夫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孕前及孕后均4次.对照组:同样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孕前4次,孕后只注射1~2次.自孕前免疫治疗4次疗程完成时开始,18个月后对其封闭抗体转阳率、妊娠成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2组比较对照组封闭抗体转阳率、妊娠成功率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提取治疗免疫原因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微创,操作简单,安全经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观察封闭抗体对妊娠结局的意义。本研究将门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保胎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研究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后复查封闭抗体,比较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结局。结果显示研究组60例中分娩37例,妊娠中期15例,流产8例,妊娠成功率86.7%。对照组60例,已分娩19例,妊娠中期12例,流产29例,妊娠成功率51.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组妊娠成功率88.6%,阴性妊娠成功率56.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能提高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复流产(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其与体内抗微淋巴细胞毒抗体(APCA)和T细胞亚群(TH1TH2)的关系。方法对50例RSA患者进行APCA检测,并对APCA阴性者主动免疫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APCA水平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H1(IL-2、IFN-γ)和TH2(IL-4)细胞因子水平。结果RSA患者中APCA阴性者占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主动免疫后RSA患者体内APC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和对照组水平相近;经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为71.19%,新生儿健康。结论RSA患者体内存在低水平的APCA和TH1/TH2平衡失常;主动免疫可有效提高APCA水平和纠正TH1/TH2平衡失常,提高母胎免疫耐受,防止流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水平,探讨Fas/FasL系统与RSA的发病关系以及主动免疫治疗对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早孕期RSA患者12例,未孕期RSA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水平,选择同期正常早孕妇女15例,正常未孕妇女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Fas、FasL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1)未孕组中,RSA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CD8+T细胞Fas的表达水平均比正常妇女高,NK细胞FasL表达水平比正常妇女低(P<0.05),CD8+T细胞FasL、CD4+T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早孕组中,RSA患者外周血NK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均比正常妇女低,CD8+T细胞Fas表达水平比正常妇女高(P<0.05),CD8+T细胞FasL、CD4+T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两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3)主动免疫治疗后RSA患者(早孕组和未孕组)外周血NK细胞和CD8+T细胞的Fas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FasL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外周血NK细胞和CD8+T细胞Fas表达升高,FasL表达不足是导致RSA发生的重要免疫学因素之一。(2)主动免疫治疗可能通过改变RSA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CD8+T细胞的Fas/FasL表达水平,改善细胞凋亡状态而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对102例女性不孕症诊治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检查的10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术后随访2年),对腹腔镜诊治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镜下诊断盆腔各种病变101例(99.02%),未发现异常1例(0.08%)。其中输卵管因素5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4例,卵巢异常8例,子宫异常5例,其他1例。术后随访2年,其妊娠率分别为:输卵管异常31.50%(17/54),子宫内膜异位症38.24%(13/34),卵巢异常12.5%(1/8)。结论输卵管因素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腹腔镜对诊治输卵管性不孕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快速,准确,可靠,损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是否为中国人不明原因重复性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危险因素,并分析AECA水平与胚胎停育及曾有自然流产不良妊娠史者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AECA与CRP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早期妊娠93例,其中病例组(重复性自然流产胚胎发育停止者)37例,正常早期妊娠对照组56例。用ELISA法测血清AECA水平,散射比浊法测CRP定量。结果AECA水平是RSA发病的危险因素,病例组AEC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t=-4.581,P=0.000(OR值1.079,95%CI:1.012-1.15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079倍。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AECA阳性标准为≥60.5 pmol/L,预测自然流产的灵敏度是96.6%,特异度70.6%。CRP含量与AECA定量、妊娠结局及临床症状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AECA水平与RSA发病密切相关,可较好预测自然流产的发病;以AECA≥60.5 pmol/L作为RSA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望成为一项新的临床诊断参考指标。CRP与AECA及RSA发病无关,血管炎性反应可能不是AECA引起RSA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主动免疫治疗不同疗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APLA阴性患者分为3组,60例治疗组只治疗一疗程4次后妊娠,78例对照组每3周治疗1次,直至APLA转阳后妊娠;22例未治疗后直接妊娠,观察3组妊娠结局。APLA采用淋巴细胞毒实验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治疗前APLA阳性率为8.57%,免疫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APLA阳性率分别为41.67%、94.87%,治疗前后APLA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88.64%,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90.77%,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未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43.75%,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免疫治疗能有效刺激母体产生封闭抗体。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孕前进行一疗程4次治疗具有疗程短、疗效显著、妊娠结局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妊娠中期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妊娠中期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病中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1982年1月至2007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531例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于妊娠19-26周在B超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15-20ml,羊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531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1492例,成功率为97.45%(1492/1531);1492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核型45例,异常率为3.02%(45/149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21例(46.67%,21/45),主要是21-三体综合征(10例)和18-三体综合征(5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53.33%,24/45),异常核型的人群分布以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为主(84.44%,38/45);遗传多态性3例;胎儿丢失率为0.65‰(1/1531),胎死宫内率为1.31‰。羊水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结果与随访结果一致。结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必要的、安全可靠的,在产前诊断染色体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nase-1,HO-1)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的表达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0例RSA患者(未经任何治疗,因再次流产来我院清宫)和20例正常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血清的HO-1活性及血浆中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百分含量,同时采取蜕膜做HO-1的免疫组化。结果RSA组HO-1活性及Hb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血浆HbCO的百分含量的变化与血清HO-1的活性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6。蜕膜中,RSA患者胎盘中的蛋白质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SA患者血清HO-1活性及在蜕膜中表达的变化与病情发展有关,故对其的检测可能作为检测和治疗RSA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在不孕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宫腔镜诊治不孕症8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22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宫腔及输卵管近端异常检出率为83.5%(686/822)。其中:宫腔大致正常者136例(16.6%);子宫内膜病变45l例(54.9%);宫腔粘连125例(15.2%);输卵管近端阻塞69例(8.4%);子宫畸形34例(4.1%);子宫粘膜下肌瘤5例(0.6%);宫内异物2例(0.2%)。822例不孕患者经宫腔镜治疗后随访,有204例正常宫内妊娠,术后妊娠率为24.8%(204/822)。其中:宫腔大致正常者25/136(18.4%,);子宫内膜病变103/451(22.8%,);宫腔粘连39/125(31.2%,);输卵管近端阻塞20/69(29%,);子宫畸形15/34(44.1%,);子宫粘膜下肌瘤2/5(40.0%,);宫内异物0/2(0%,)。结论宫腔镜诊治不孕症准确、有效、简单、微创、并发症少,是目前诊治女性不孕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胎儿脐血染色体产前诊断1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染色体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孕23-38周,具有脐带血穿刺指征者177例,行脐带血穿刺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16例异常核型,异常率9.04%(16/177);异常核型以三体型为主,占62.5%(10/16);发生穿刺并发症7例,发生率3.95%。结论胎儿染色体分析是必要、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之一,可以满足大孕周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需要,联合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及产前B超检查可提高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