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阳山县深坑矿区内构造较发育,主要构造格架以东强西弱,南疏北密为特征。主要发育北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三组断裂,其中以北北东向断裂最为重要,其不仅是主要的构造格架,同时对成矿起到重要的控矿作用,矿体(脉)多就位于其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旁侧及因其产生的层间破碎带中。其中北西向断裂形成较晚。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地处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研究区内山系总体呈北西走向,南陡北缓,属高山中切割区。研究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且具多期多阶段活动特点,未见明显的褶皱构造形迹。根据断裂构展布形态可将其分为东西向和近东西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四组。金矿体的控矿构造主要为北北东向断裂,矿体产于北北东向断裂内的构造蚀变带中,蚀变带围岩为蚀变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矿体的岩石多呈碎块、粉末状。  相似文献   

3.
白云地铅锌矿处于中新生代三水断陷盆地南西缘,地处北东向恩平—从化深断裂与东西向高要—惠来深断裂及北西向西江大断裂三者交汇部位,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矿体呈脉状产于近东西向及次一级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矿床主要构造和岩浆岩综合控制,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4.
胡八庄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典型的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出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1]。胡八庄金矿区位于牟乳金成矿带南部,英格庄—胡家口断裂的南延地段,受石沟—巫山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的控制,矿体赋存于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中,矿体的顶、底板围岩为黄铁矿化硅化花岗碎裂岩。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其成矿规律,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金矿床,一般具有延深大于延长的特点,该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对石沟—巫山断裂及次级断裂中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浏阳市戴家洞铜多金属矿区隶属于金井—黄浒洞稀有金属锡(钨、铜、钼)成矿带,找矿潜力大。矿区虽做过大量地质工作,但找矿效果不佳。本次工作从石英脉充填的裂隙小构造特征入手,并结合区域及矿区构造特征,探讨了矿区成矿构造及找矿标志,为指导该区找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矿区主要成矿构造为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和与之小角度斜交的次级裂隙,此两者为同一构造应力下的产物,这些成矿构造为构造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浏阳市戴家洞铜多金属矿区隶属于金井—黄浒洞稀有金属锡(钨、铜、钼)成矿带,找矿潜力大。矿区虽做过大量地质工作,但找矿效果不佳。本次工作从石英脉充填的裂隙小构造特征入手,并结合区域及矿区构造特征,探讨了矿区成矿构造及找矿标志,为指导该区找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矿区主要成矿构造为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和与之小角度斜交的次级裂隙,此两者为同一构造应力下的产物,这些成矿构造为构造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梅子铺金矿为一典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含矿热液沿区域性北西向断裂运移,就位于其旁侧规模较小的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中。金矿体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呈含金石英脉产出。北西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含矿石英脉整体向南东陡倾,断裂构造扩容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品位明显增高,易于形成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8.
抛刀岭东部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北东向深断裂高坦断裂、张溪—墩山断裂和周王断裂及北东—北北东向盖层断裂发育,控制了区内岩浆—成矿作用,成矿地质背景优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模式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对抛刀岭东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指出下一部找矿工作应以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赤城万全寺银金矿位于东西向尚义-赤城深大断裂与北北东向的乌龙沟-上黄旗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文通过万泉寺银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分析了控矿因素,认为矿区的含矿构造主要分布在青羊沟-小龙池断裂和青羊沟-小南沟断裂交汇的北西向锐角区,矿化带受北西向右型剪切构造控制。并指出了矿床的有利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安远光明萤石矿位于南岭成矿带与武夷成矿带交界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在以往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光明萤石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认为光明萤石矿受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及寒武系地层控制。北北东向区域性断裂为矿区控矿构造,其派生的次级北东东向断裂则为含矿构造。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富含氟元素,为萤石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来源,寒武系浅变质岩含有较高成矿元素,为萤石矿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钨业》2017,(5):1-8
九曲矿区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罗霄北北东向断褶带的复合部位,定位于区域北东向安基山断裂北西盘,属三南(龙南、定南、全南)钨稀土矿集区组成部分。发育于在九曲花岗体内及接触带附近的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为赋矿构造,已圈出铜钨多金属矿(化)体28条,铜钨铅锌银共生,伴生锡等有益组分,矿床成因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关系密切,属断裂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铜钨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张朋  张倩  刘长纯  赵岩  时建民  杨宏智 《黄金》2013,(11):11-15
猫岭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矿体赋存在辽河群,并受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在阐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矿石特征,并与典型造山型金矿床进行了对比,综合研究认为猫岭金矿床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并归纳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大瓮泉沟金多金属矿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有二叠系中统大河深组、范家屯组。本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区域上北东向超壳深大断裂构造—敦化~密山断裂从区内通过,总体走向60°,在本区局部变为30°后又恢复为60°,表面被二叠系中统范家屯组和上统一拉溪组、燕山早期碱长花岗岩、张广才岭玄武岩及第四系所覆盖;其次为北西向和北北东向和东西向构造,构造性质不明。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发育。  相似文献   

14.
矿区位于达马拉造山带南部边缘。本文通过阐述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对成矿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结论得出该铜银矿属于构造破碎带型铜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构造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新元古界卡姆塔萨斯(Kamtsat)组地层中的构造破碎带内。区内矿体严格受构造方向控制,主要以北东向-北北东向、近东西向构造为主,断裂构造为携带铜银元素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同时为其富集提供了场所。  相似文献   

15.
江西大吉山钨矿容矿裂隙演化及与成矿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吉山钨矿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之一。矿区发育东西、北东、北北东、北西西四组断裂,北东向断裂为矿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北东向主干断裂与北西西容矿裂隙构成矿区楼梯状构造格架。北西西向容矿裂隙是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与燕山期岩浆上侵顶托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大柳行地区断裂构造多呈北东—北北东向展布,构造倾角SE40°-90°之间,局部有反倾现象,矿脉产状基本与成矿构造产状一致。脉岩多为闪长岩与煌斑岩,与矿脉呈共伴生及穿切关系,且脉岩的存在对构造成矿具有一定指示意义,脉岩蚀变与矿化强度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矿脉在两者穿切位置及断层两侧常形成局部富集带。  相似文献   

17.
山东乳山地区金矿众多,本文主要介绍了根据区域矿产特征,对测区内矿脉进行了分析,根据区域金矿发育特征,本次发现矿脉主要位于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中,赋存于金矿(床)点均产于玲珑超单元郭家店和崔召单元侵入体中及荆山群变质岩中,成矿特征同区域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8.
白石岭矿区北部铅锌矿床位于沂沭断裂破碎带中段,明显受控于北北东—南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矿体展布方向与断裂破碎带展布方向一致,具有奠定的构造控矿特征;矿区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从矿体中心向两侧围岩具有"硅化、萤石化、黄铜矿化→方解石化、钾长石化"的变化规律;激电测深能够有效的反应出深部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展布位置,在矿区深部找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蹄沟铁矿区区域上构造形迹为燕山期构造体系,主要表现为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还有配套的北西向断裂构造。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倾角较大,北西向断裂一般规模较小,切割北东向断裂。本文对矿区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矿体地质与矿石质量进行了研究,最后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余庆老沟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镇,区内构造比较复杂,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均有分布。其中瓦拉里-兴隆近东西向断裂为该区主要断裂,是控岩、控矿构造。其次级与其近于平行的东西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是岩金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