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麻疹活疫苗免疫后血凝抑制抗体与中和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无麻疹干扰的人工封闭地区麻疹活疫苗免疫后的 HI 及 Nt 抗体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免疫成功后,HI 抗体阴转持续≤5年和6~10年者,分别有82%和43.8%的人均可测出不同水平的 Nt 抗体,证明 HI 抗体降至<1∶2仍具有免疫力。初免与再免者,在 HI 抗体阴转持续时间与 Nt 抗体之间关系没有差别,说明只要初免成功,其 Nt 抗体比较牢固。免疫成功者再显性或隐性感染后3年,仍有较高的 HI 和 Nt 抗体,这与人工再免后1~2年内,大部分人 HI 抗体还原到再免前水平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共混挤出方法制备了3%碳纳米管(CNTs)含量的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CNTs复合材料,利用自制的微纳层叠共挤出装置制备了具有交替层状结构的CNTs填充高抗冲聚苯乙烯(CPS–HI)/PS–HI复合材料,层数分为2,8,32,128层,其中CPS–HI层CNTs的含量为6%,对PS–HI/CNTs和CPS–HI/PS–HI两种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交替层状结构对储能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PS–HI层与PS–HI层呈连续交替层状分布,微层厚度均匀一致,微层界面良好,且CNTs的分散性随着层数的增加得到提高。CPS–HI/PS–HI复合材料由于微层界面的增多,有助于积累更多的电荷,显著提高了交替层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而纯PS–HI层作为绝缘层阻断了厚度方向上导电网络和击穿通道的形成,因此在较高的频率(105 Hz)下仍然能够保持低的介电损耗,且获得较高的击穿场强。CPS–HI/PS–HI复合材料的储能密度远远大于普通挤出成型PS–HI/CNTs复合材料的储能密度,比纯PS–HI的储能密度提高了3.3倍。  相似文献   

3.
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初免后24-25年追踪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对1973年在浙江省诸暨县(市)建立的麻疹免疫持久性观察基地进行麻疹疫苗初免后24~25年的血清抗体追踪观察。方法 对各年份血清学资料完整的326名观察对象采集微量血,测定HI抗体,同时对HI<1:2的对象用细胞中和法(SN)进行复测。结果 初免后24-25年抗体阳性率为53.66%-84.48%。不同剂量免后HI的GMT和累积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免疫途径免疫的抗体持久性均与野病毒感染基本一致,但HI<1:2者用SN法复测抗体阳性率可达92.23%。结论 麻疹疫苗HI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推移降低,但细胞中和抗体阳性率仍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沪191株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后16年的血清流行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象山县高塘岛乡,我们连续16年对273名沪191株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成功者进行了抗体持久性观察。HI抗体阳性率为83.2%,GMT为3.6,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1988车观察基地内发生自然麻疹,34名观察对象接触后,有2名HI抗体<1:2者发生显性感染,32名HI抗体为<1:2~1:8者发生隐性感染,初步说明了抗体水平与感染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旋转流变仪开展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实验,分析常用黏性模型描述高弹态PS?HI的精度,并基于黏弹性Phan?Thien Tanner (PTT)模型建立PS?HI流动理论模型和数值算法,研究高弹态PS?HI的黏弹性特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黏性模型中Cross模型和Carreau?Yasuda模型较好地描述了PS?HI的流变特征,而黏弹性PTT模型的精度明显高于黏性模型,显示高弹态PS?HI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种类和粒径的石墨引入到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基体中,考察了石墨种类和粒径大小对PS?HI阻燃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天然鳞片石墨(NG)对PS?HI的阻燃作用很小,其粒径大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即使用量达到50%(质量分数,下同)也不能使PS?HI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与NG相比,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春公司)生产的无硫柳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用长春公司、国外A公司及国内B公司生产的无硫柳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经后腿胫前肌肌肉注射免疫小鼠,以注射PBS的小鼠作为对照。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4、21、28、35、42 d,经小鼠眼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并计算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HI抗体阳转率、HI抗体GMT增长倍数和HI抗体保护率。结果各疫苗组小鼠血清中HI抗体GMT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的PBS组(P0.01),各疫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28、35、42 d,各疫苗组的HI抗体阳转率为77%~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疫苗组HI抗体GMT较免疫前增长倍数均2.5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疫苗组的HI抗体保护率为62%~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公司生产的无硫柳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与国外A公司疫苗免疫原性水平相当,略高于国内B公司。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水银法烧碱比重很大。由于水银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日本政府决定于1986年6月以前全部废弃水银法电解槽。为此,日本钟渊化学公司从1981年开始,对HI法(水银法转换的离子膜法)技术进行开发,先后对槽形结构、阴极形状、膜的性能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1986年2月该公司52台水银法电解槽实现了HI法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锰酸钾联合润湿剂预处理的方法,不仅实现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与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高质量的浮选分离,同时降低了润湿剂使用浓度。接触角测试结果和浮选结果证明,高锰酸钾预处理后ABS的接触角下降大于PS–HI,使ABS润湿性提升高于PS–HI,导致ABS的上浮率低于PS–HI。同时考察了高锰酸钾预处理后润湿剂浓度、润湿时间和起泡剂浓度对浮选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ABS与PS–HI经过高锰酸钾预处理后,在润湿剂浓度为5 mg/L,润湿时间为4 min,起泡剂浓度为35 mg/L的条件下,ABS的回收率和纯度可以分别达到90.07%和95.34%,PS–HI的回收率和纯度可以分别达到95.48%和90.4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5×0.35HI钢丝帘线替代传统3×4×0.22HE钢丝帘线在11.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保护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采用3×4×0.22HE钢丝帘线的轮胎相比,采用5×0.35HI钢丝帘线的轮胎压穿强度明显增大,高速性能提高,但耐久性能稍差;采用5×0.35HI钢丝帘线可以减小轮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在弱碱性条件下,合成了十二碳烯基琥珀酸酐(DDSA)疏水改性水溶性羟乙基纤维素(HEC)。对所得新型疏水改性产物DHEC进行了表征。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DHEC中的疏水基团含量(hydrophobe incorporation,HI),其HI值随反应混合物中DDSA/HEC质量比的提高而增大,而接枝反应效率(reaction efficiency,RE)随混合溶剂中乙醇含量的提高而增加。FT-IR和1H-NMR证实改性成功。DHEC的HI值升高,其水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下降速率更快,在更低的浓度达到平衡值。苏丹红IV对DHEC水溶液染色吸光性也随DHEC的HI值提高,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12.
正应用领域:液体催化剂该方法的特征是:在压力为(0.1~1)MPa、不高于溶剂沸点的温度、HI和Ir的摩尔比为1~20的溶液中,铱化合物与HI或HI的前体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充分接触。接触氛围是空气、惰性气体(Ar或He)、N2或H2),或它们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3.
在对比甲醇与乙酸浮选分离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和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的基础上,研究了乙酸、氢氧化钠、盐酸调节单宁酸–松油醇–水体系的pH值对ABS和PS–HI浮选的影响,并通过测量接触角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H值会改变废旧ABS,PS–HI的亲/疏水性;要达到最佳分离效率,最适pH值在酸性范围内;不同pH调节剂对ABS,PS–HI的亲/疏水性影响不同,用乙酸调节pH值时PS–HI的疏水性变化较小,最适pH值为3~4;用盐酸调节pH值时ABS的亲水性基本保持不变,最适pH值为4~5.5。吸附机理表明,H+在单宁酸和塑料之间起桥梁作用,且H+对ABS的抑制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验证塑料制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几种化学试剂对PS–HI材料的腐蚀作用,研究发现植物油对PS–HI材料的腐蚀作用明显。经过7天的植物油腐蚀作用,PS–HI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均大幅度降低。因此对于一些精密制件或长期使用且有一定受力要求的塑料制品,在设计选材之初就应该考虑制品的使用环境及可能接触到的介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12株出血热病毒不同结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特性,结果大多数抗外膜糖蛋白G_1和G_2单抗具有较高的中和及血凝抑制(HI)活性,一株有低HI滴度而无中和滴度,表明与HA有关的位点不一定有中和活性。抗核蛋白(NP)单抗,除一株(3G_1)外均无中和活性,但具有低的HI滴度,表明核蛋白上亦存在HA位点。所有NP单抗均显示对A_(35)(抗NP)致敏血球的凝集抑制作用(RPHI),而G_1和G_2单抗则均无抑制作用。 3G_1株显示较高的中和及HI活性,但又与A_(35)(抗NP)单抗有明显的交叉RPHI反应,因此可能是针对二种结构蛋白的特殊单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风疹BRDⅡ 3 0、3 1和 3 2代次毒种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方法 选择风疹血清HI抗体阴性儿童 2 77名和女青年 141名 ,各随机分 3组 ,分别接种由 3 0、3 1和 3 2代毒种制备的风疹疫苗 ,观察接种反应及血清学效果。结果 儿童组的血清中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97.8%、98.9%和 98.9% ;GMT分别为 2 78.7、2 3 7.1和 2 92 .9,女青年组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94.8%、97.5 %和 10 0 .0 % ;GMT分别为 10 1.5、13 2 .9和 96.6。 3批疫苗间免后HI抗体阳转率和GMT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风疹毒种从 3 0~ 3 2代间的生物学特性是稳定的 ,均可用于疫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高抗冲聚苯乙烯大量使用,废弃物容易造成白色污染。采用热裂解的方式回收单体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研究了HI825、HI1662D、HI1662G、HI2757和2717等5种高抗冲聚苯乙烯的热裂解,对上述几种聚苯乙烯热裂解产物进行了色谱分析,并与废聚苯乙烯回收料热裂解产物作了比较。在热裂解温度375~450℃下,考察了温度对各种型号聚苯乙烯热裂解液体产率以及液相产物组成的影响,得出在450℃下液体产率较高,但苯乙烯选择性在425℃邻近较高。废聚苯乙烯热裂解液相产物主要为苯乙烯(占70%~80%)。高冲聚苯乙烯热裂解液相产物中苯乙烯较少(占40%~70%),相应甲苯和乙苯含量较高,分别占10%~20%和10%~25%。  相似文献   

18.
刘琦  王钊  李辉  刘平  高明  廖万林 《轮胎工业》2021,41(11):0698-0702
研究国产超级增粘树脂HI在全钢子午线轮胎三角胶和趾口耐磨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国产超级增粘树脂HI替代部分进口乙炔树脂Koresin,对混炼胶的表面粘性影响不大,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加工性能改善;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和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和速度性能变化不大,原材料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9.
区志明 《轮胎工业》2007,27(10):623-624
试验研究5×0.30HI钢丝帘线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保护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5×0.30HI钢丝帘线替代3×4×0.22HE钢丝帘线用于11.00R20和12.00R20轮胎带束保护层中,成品轮胎外缘尺寸变化不大,高速性能提高,同时可减小轮胎质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国产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动力学模型 ,并对其免疫持久性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国产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者的血凝抑制抗体 (HI)滴度进行 5年的追踪观察 ,利用观察数据建立免疫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其免疫持久性进行预测。结果 接种国产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 5年后 ,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 (GMT)由接种后第 1月的 15 7 6下降到 31 2。按照模型预测 ,到初免后第 6年时 ,其GMT为 12 3,已接近 1∶8临界水平。结论 国产冻干风疹疫苗抗体的保护性水平理论上可维持 6年 ,加强免疫应在初免后第 6年进行。这个预测结果与国家所建议的 6~ 8月龄时初免 ,到学龄前进行加强的免疫程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