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98例。对术后第3d、第5d、第7d脑室通畅率,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3d、第5d和第7d脑室通畅率分别为30.6%、51.0%和91.8%,病死率为15.3%。生存者恢复良好83.1%,恢复不良16.8%。结论脑室外引流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安全有效,但对大量脑出血破入脑室者不适宜采用此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01—12收治的26例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单纯行脑室外引流术,15例单纯行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联合脑室外引流+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按GO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6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小脑出血的手术应结合出血部位、出血量、脑积水情况及临床表现等综合考虑,尽早采取个体化手术方式。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微创血肿清除术辅助亚低温疗法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将133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侧脑室引流术;联合治疗组,行微创治疗+亚低温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Barthel指数.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5.22%,高于微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亦高于微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侧脑室引流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亚低温具有脑保护功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微创术和亚低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继发性脑室出血43例,原发性脑出血2例。我们观察到脑内血肿容积10ml以内者,即使破入脑室也预后良好。大血肿破入脑室后、血凝块堵塞室间孔,第三、四脑室时,患者迅速死亡。部分脑室出血尚未形成凝血块者,并不完全是致命的。脑内血肿仅破入侧脑室者大多可治愈,病死率为19.23%,破入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者病死率达52.63%,伴有侧脑室或/和第三脑室扩大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交替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交替持续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结合腰椎穿刺术.结果 治疗组死亡1例,发生梗阻性脑积水1例;对照组死亡4例(12.5%),发生梗阻性脑积水5例,同时治疗组的脑室血肿清除度大大快于对照组(χ2=10.8 P<0.05).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41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均行枕骨开颅血肿清除术+第四脑室置管引流术,其中有9例先行前额钻孔侧脑室引流术.结果 本组生存28例,其中21例恢复较好,7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13例,死亡率为31.7%.结论 早期手术清除小脑内、脑室内血肿,及时解除对脑干的压迫和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减少脑干继发性损害,是抢救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0例;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GOS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手术时间为(236.45±43.20)min,明显长于钻孔引流组的(95.18±18.94)min(P<0.05)。结论对不需要去大骨瓣减压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是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额锁孔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73例脑室出血铸型的临床资料。采用经额锁孔脑室血肿清除术15例(锁孔组)、脑室外引流术58例(引流组)。结果 出院时,锁孔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引流组(P>0.05)。锁孔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较引流组均明显减少(P<0.05)。锁孔组术后病死率(6.7%,1/15)明显低于引流组(29.3%,17/58;P<0.05)。锁孔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6.7%,1/15)明显低于引流组(31.0%,18/58;P<0.05)。结论 对于脑室出血铸型,经额锁孔脑室血肿清除术疗效优于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七年间采用去骨瓣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或血肿腔引流术治疗的6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术式可清除脑内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效果好,脑室引流时间短,降低了颅内感染和脑积水发生率。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或血肿腔引流,术后结合脑室内注入尿激酶,部分病例再行腰穿或腰大池引流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大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2001—2005年对高血压大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患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并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脑室出血的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讨脑出血的不同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脑出血病例,内科治疗及不同方式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病人GCS〉8分者,内科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GCS≤8分者内科治疗效果差,需实施手术清除脑脑室内血肿,通畅脑脊液通路,才可挽救病人生命。开颅清除脑室内血肿+引流术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76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行血肿清除并脑室外引流的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采取后颅窝正中或旁正中开颅,咬除枕骨.剪开硬膜,清除小脑血肿,并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结果 76例中治愈58例(76.3%),好转14例(18.4%),死亡4例(6.9%).结论 小脑出血病情进展性加重,积极行血肿清除并行脑室外引流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二种术式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胼胝体侧脑窄手术入路与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2例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分成经胼胝体-侧服室入路治疗组和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组,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治疗组20例,在显微镜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行血肿清除术;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组行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结果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治疗组疗效良好率、病死率、脑室血肿清除率、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与脑室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治疗效果较好,适合于重度原发性恼室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并降低死亡率。方法:该组4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用开颅血肿清除,血肿内引流、脑室外引流等手术方法加术后脑室内尿激酶注入、腰穿等方法。结果:优9例占22.5%,良15例占37.5%,差6例占15%,朱醒1例占2.5%,死亡9例上22.5%。结论;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规范化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的预后,旨在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病死率。方法规范化外科治疗组(112例)采用锁孔入路内窥镜辅助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4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7例,小骨窗血肿清除22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15例;对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结果治疗组近期优良率为70.5%,病死率2.67%,对照组优良率38.6%,病死率20.4%,远期优良率规范化外科治疗组为81.3%,对照组47.7%。结论规范化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恢复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附4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继发性脑室内出血48例临床资料。病因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占83.3%,原发出血部位以基底节最多占64.5%,破入脑室的脑实质内血肿量依次为脑叶、基底节、丘脑、小脑。根据脑实质内血肿量的多少及波及脑室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内科治疗、侧脑室穿刺引流、锥颅血肿抽吸、血肿抽吸加脑室引流,死亡率29.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神经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筛选我院9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室铸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3组,每组各32例,观察1组:神经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时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死亡人数及并发症。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1组与观察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血肿清除时间、死亡人数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较为彻底,止血可靠,疗效较传统脑室外引流术好,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的有效方式,值得有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行侧脑室及血肿腔双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入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传统的内科护理治疗,病死率和病残率高,尤其是血肿破入脑室者。我院自2001—02~2004—02采用侧脑室及血肿腔双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第Ⅲ、Ⅳ脑室铸型患者的治疗特点和经验。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伴有Ⅲ、Ⅳ脑室铸型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置管排空血肿。对10例双侧脑室血肿为主,少量流入第Ⅲ、Ⅳ脑室患者行双侧脑室额角置管;对13例丘脑基底节出血大量血肿破入第Ⅲ脑室患者行一侧额角+贯穿血肿腔并达第Ⅲ脑室置管;对7例小脑出血大量血肿破入第Ⅳ脑室患者行一侧额角+后颅窝开颅第Ⅳ脑室置管。结果30例中血肿经过充分引流,奎根试验,夹管试验等措施确认可以拔管后有8例再次置外引流管救急,6例因不能拔管行V—P术。死亡2例。存活28例中随访一年GOSⅠ级7例,Ⅱ级16例,Ⅲ-Ⅳ级5例。结论第Ⅲ、Ⅳ脑室血肿铸型患者应该根据出血部位不同采用个性化置管方式,强调拔管指征,夹管时间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20.
对于脑室内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者,目前多采用脑室穿刺方式清除血肿,但其导致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现象较其他手术常见,且累及到脑室后的临床症状往往较重.如果感染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