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总结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原发性淋巴瘤的CT和MRI及临床表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表现,肿物边缘清楚,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中度强化;MRI表现肿块T1WI低、等信号,T2 WI大部分呈稍低信号,部分呈稍高及等信号,D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均匀强化,小部分不强化或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较好诊断价值.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的睾丸肿大,要首先考虑到睾丸淋巴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PTNHL)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PTNHL患者,10例行MR平扫,8例行MR增强扫描,10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1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与MRI特征包括肿块的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以及周围结构情况等。结果 19例为单侧睾丸发病,2例为双侧发病;3例累及精索,6例伴睾丸鞘膜积液,5例累及附睾,3例伴淋巴结侵犯。10例CT上呈等-稍高密度,增强后呈轻中度均匀强化。MRI上8例T1WI呈等信号,7例T2WI呈稍低信号,10例DWI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低信号,6例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强化较均匀,2例伴囊变,呈不均匀强化。结论对于无痛性睾丸肿大的中老年男性患者,肿块密度/信号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应考虑PTNHL的可能性。DWI上实性部分的扩散受限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5例单骨病变(锁骨、肋骨、股骨、髂骨及胸椎),1例多骨病变(颈椎),临床上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而全身症状轻或无,CT均示肿块的最大长径大于同层骨皮质中断的长度。骨皮质膨胀,厚薄不均。MR表现T2WI以中低信号为主,脊柱病变不破坏椎间盘。结论:X线诊断困难,CT及MR检查具备一定的特异性,结合临床,多数骨原发性淋巴瘤可正确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喉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喉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影像形态学特征。结果:12例均为喉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殊。11例(91.6%)病灶中心位于声门上区,8例(66.7%)表现为突向喉腔生长的结节、肿块,4例(33.3%)显示软组织弥漫增厚致喉腔狭窄,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肿块形成为特点,而NK/T细胞淋巴瘤以软组织弥漫增厚较为多见。11例(91.6%)密度、信号均匀,增强呈轻中度均匀强化;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囊变坏死及软骨破坏。3例(25%)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增强呈轻中度强化。结论:喉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发病部位多位于声门上区,病灶多位于黏膜下,表面光整,密度和信号较均匀,增强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钙化及软骨破坏极少见,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其强化方式与喉部病变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脾脏原发性淋巴瘤(PSL)的CT、MRI表现。方法 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PSL的临床和CT、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7例PS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浸润型4例,表现为巨脾合并脾梗死;粟粒结节型2例,表现为脾脏多发小结节,最大直径<1.0 cm;多发结节型8例,表现为脾脏多个大小不等结节,直径从5.0~10.0 cm不等,增强后部分呈环形强化,部分轻度强化;孤立肿块型3例,表现为脾脏单发巨大肿块,直径>10.0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 PSL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影像学检查对PSL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44.9岁.行MRI普通检查和增强检查8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3例.影像检查误诊为胶质瘤7例,脑膜瘤1例,转移瘤2例,脑结核1例.所有病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结果 11例共20个病灶,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4例.病灶出现的部位包括基底节、胼胝体、透明隔、丘脑、中脑、额叶和顶叶,累及脑深部结构者11个(55%),位于脑浅表部位并紧贴脑膜者1个.60%病灶呈类圆形.病灶在CT平扫呈稍高密度,MRI 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相对低信号,所有病灶均无钙化,有明显瘤周脑水肿.增强检查,病灶呈均匀强化者85%,环状强化者10%.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表现特点为肿瘤多数位于脑深部结构,CT平扫呈稍高密度,MRI T2WI呈相对低信号,无钙化,类圆形,明显强化和瘤周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例经病理学确诊为PTL的CT特征,并总结了近10年国内外发表的PTL的相关文献。结果:1例为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1例为B细胞源性非霍其金淋巴瘤。CT表现:甲状腺双叶受累,弥漫肿大,病灶呈不规则均匀低密度,边界不清,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压迫、侵犯周围组织。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和CT特征有助于PTL的术前诊断,而且CT可确定病变侵犯的范围及程度,便于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9例,MRI平扫和增强,CT平扫和增强,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中单发6例,多发3例,共检出14个病灶,11个病灶位于中线两旁的深部脑组织内,3个病灶位于脑实质表面,7个病灶呈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周围水肿中到重度,占位效应较明显。CT平扫病灶全均表现为稍高密度,6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MRI平扫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多见,增强时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脑淋巴瘤患者17例单发,3例多发,共有24个病灶。其中,CT及MRI图像有以下特点:a)瘤灶多为单发,幕上多见,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b)CT平扫多呈等或略高密度,无钙化,MR 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相对较轻;c)CT及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亦可不均匀呈环形或花瓣样强化。结论脑原发性淋巴瘤影像表现缺少特征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肝脏淋巴瘤CT和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肝脏淋巴瘤CT及MRI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肝脏淋巴瘤,其中霍奇金病(HD)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9例。2例原发性肝NHL分别为手术及穿刺证实,另22例在发病时或随访过程中肝脏出现占位性病变,治疗后肝脏病灶均有缩小或消失,以此推断淋巴瘤肝脏浸润。21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结果:①病变表现形式:肝脏单发病灶8例(33%),多发病灶15例(63%),肝脏弥漫性浸润1例(4%)。②CT表现:平扫肝脏病变绝大多数呈低密度(13/14),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无明显强化(11/21)或仅表现为轻度强化(10/21)。③MRI表现:T_1WI肝脏所有病变均呈低信号,T_2WI大多数(6/8)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无明显强化(3/8)或轻度强化(5/8)。④本组有6例血管穿过病灶或病灶沿血管浸润而血管本身无明显狭窄、包绕等受侵表现。结论:肝脏淋巴瘤多数平扫呈低密度或低信号(T_1WI),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大多数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病灶内有血管穿过或病灶沿血管浸润而血管本身无明显受侵可能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肝脏病灶特点,肝脏淋巴瘤可以被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1.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CT及MR的表现特征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共检出 3 2个病灶 ,其中单发 9例 ,分别位于额、颞、顶叶深部脑白质 8例 ,位于颞叶表面 1例 ;多发 3例 ,病灶多位于深部脑白质。CT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稍高密度灶 ,MRI表现为T1WI低或等信号 ,T2 WI为稍低信号。多数病灶周围有轻 -中度高信号水肿带 ,病灶边界尚清楚。增强扫描见所有病灶均有强化 ,2 3个 ( 72 .0 % )病灶呈均匀强化 ,18个 ( 5 6.2 5 % )病灶强化后出现缺口或凹陷改变。病理结果 :11例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例为浆细胞淋巴瘤。结论 尽管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表现与其它颅内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及转移瘤等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通过认真分析其影像特征 ,术前的正确诊断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螺旋CT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S)的螺旋CT表现特征.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MLS术前螺旋CT资料.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例,均为B细胞型.霍奇金病(HD)1例,为混合型. 结果脾肿大4例,其中3例为不规则隆起样增大,呈分叶状;脾大小正常1例.脾内占位的CT表现有3种类型(1)弥漫性细小结节型1例,脾大小正常,脾内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大小为0.2~1.0cm;(2)多发结节型2例,其直径为>1.0cm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结节;(3)巨块型2例,其直径为>3.0cm低密度肿块. 结论 PMLS在螺旋CT上多表现为脾肿大伴弥漫性或孤立的低密度占位,增强扫描无强化.  相似文献   

13.
脑裂畸形的CT,MRI诊断(附2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结合脑裂畸形的病理改变分析其CT、MRI表现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4例脑裂畸形资料,其中CT20例,MRI4例。结果:CT、MRI上特征性表现为由灰质相衬的裂隙横跨半球,内达侧室,外达脑表面。裂隙内端多数有侧室外壁的憩室状突起,外端脑表面开口处均有楔形或扇形扩大。所衬灰质与大脑皮层连续,CT上与皮层等MRI能良好显示脑裂畸形的病理解剖特征,且MRI优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X线平片、CT、MRI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平片、CT、MRI诊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2例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均有X线平片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5例CT检查,其中3例有增强扫描。结果12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颈椎1例,胸椎7例,腰椎2例,胸腰椎受累2例,共有30个椎体受累。附件受累4例,软组织肿块10例,椎管内、硬膜外肿块6例,病理性骨折3例。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弓根影消失、椎体压缩性骨折。CT示椎体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平扫肿瘤为中等密度,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MR T1WI上肿瘤呈略低及等信号,T2WI上呈低、等、高多种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1)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肿瘤可侵犯相邻多个椎体,软组织肿块常较大且极少坏死,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3)MR T1WI上肿瘤信号较低可能与肿瘤细胞密集和含较多纤维组织有关:(4)肿瘤较易侵入椎管内沿硬膜外向上、下呈袖套状生长:(5)X线平片对发现病变及定性诊断价值有限,MRI显示骨内病灶较CT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淋巴瘤为常见的多发生于纵隔及浅表淋巴结的全身性疾病,极少原发于肺内[1]。笔者搜集我院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报道如下。病例1:男,64岁。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6个月入院。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表现:右下肺野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6.0 cm×5.5 cm,肿块无明显分叶(图1),病灶周围见散在斑片状模糊阴影,侧位片位于病变右肺下叶(图2)。CT表现:右肺下叶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为5.2 cm×5.5 cm,无分叶,肿块周围呈磨玻璃样改变,周围肺组织实变,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图3,4)。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  相似文献   

16.
病例1 患者,男,32岁,因发现肝脏占位2年入院.患者有水样腹泻及胃酸过多症状数年,2年前因呕血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肝右叶实性占位,考虑为血管瘤未予以特殊处理.近日,患者来本院复查,发现肝脏病变增大.查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AFP 4.18 ng/ml,CA199 14.74 IU/ml,CEA 5.94 ng/ml,ALT 16.70 IU/L,AST 16.40 IU/L,ALP 121 IU/L,乙肝5项除HbsAb外均阴性,抗HCV阴性.胃镜:十二指肠多发溃疡.BUS:肝回声较均匀,肝右叶内强回声结节.外院CT:肝右叶实性占位,考虑肝癌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7.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影像与临床(附2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少见的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规律与影像特征。方法 总结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 2 7例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规律与影像特点 ,其中全部病例行CT扫描 ,2 0例同时进行CT及MRI检查。结果 临床大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 ,其次为癫痫发作、头晕、偏瘫等 ,40岁左右男性多发 ,幕上多见。CT平扫病灶多呈等或高密度 ,MRI上T1WI绝大多数呈等或稍低信号 ,而T2 WI多接近灰质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 ,约 1/3病灶中央可有囊变坏死 ,可单发或多发。结论 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改变 ,对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可提出较准确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 对10例病理证实的肺黏膜相关原发淋巴瘤的CT特征及病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0例在CT上存在不同范围的肺实变,在所有实变的病灶中见空气支气管征,并且部分病灶中可见有支气管扩张症及肺大泡,磨玻璃样改变或间质网格状改变分布在实变的边缘部位.病灶均无坏死,空洞及钙化存在.无胸膜增厚及胸腔积液,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黏膜相关原发淋巴瘤的CT表现只有肺和(或)支气管受侵而无淋巴结的肿大;此表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喉恶性淋巴瘤CT表现(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恶性淋巴瘤较少见,国内1989~2002年共报道80例[1~3],主要为临床病理分析,影像诊断分析报道较少。我院自1989-01~2003-12经病理确诊4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22岁。声嘶半年,发现颈部包块4d。查体: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后方各触及80mm×100mm、30mm×30mm大小包块,边界不清,质中等,不活动,无压痛。CT表现为左侧声带中份结节向声门突起,大小13mm×10mm,基底较宽,同侧胸锁乳突肌深面见多个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块,最大层面大小约50mm×25mm,致左侧咽旁间隙消失,左梨状隐窝变形,喉旁间隙变窄,邻近骨质未见破坏,会厌舌面左侧隆起,右侧未见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确诊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中双侧病灶3例,单侧病灶1例,共计7侧病灶;瘤体较大,长径5.6~7.8cm,平均6.3 cm;边界清晰6侧,边界不清1侧;肾上腺明显增粗伴局部肿块4侧,肾上腺轮廓消失、呈不规则形3侧;CT平扫密度均匀6侧,密度不均匀1侧;行双期增强扫描,均匀强化5侧,不均匀强化2侧,其中1侧病灶内见不规则无强化区。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据此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