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成人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观测了泪囊的形态、毗邻、在鼻腔外侧壁上的投影及泪囊窝内侧壁骨质厚度。以鼻小柱基部为基准,鼻腔底为平面,对泪囊进行了定位。结果:泪囊的长度为13.3±2.2mm,内侧壁宽为6.0±1.1mm,横径为4.9±0.9mm,容积为0.33±0.07ml。从鼻小柱基部至泪囊下部和顶部的距离分别为32.8±3.7mm和43.4±4.3mm,两者与鼻腔底的夹角分别为47.5°±3.6°和65.6°±5.1°。结论:提出了泪囊鼻腔造口术时内窥镜进入深度和角度的安全范围,造口位置的选择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单纯性慢性泪囊炎患者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中,在造瘘口放置自制泪囊自制引流支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单纯性慢性泪囊炎40例,行EES-DCR手术,术中在造瘘口中放置自制硅胶材料的泪囊鼻腔引流支架,使鼻粘膜与吻合口前壁紧密相贴.手术后定期冲洗泪道并用鼻腔内窥镜检查造瘘口情况,术后1个月拔出吻合口泪囊鼻腔引流支架,并随访3~6个月以上.结果 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9min,术后所有患者鼻粘膜均顺利存活,创面恢复平整,造瘘口均通畅,没有肉芽组织增生,没有人工支架移位.结论 造瘘口自制硅胶泪囊鼻腔引流支架留置不但提高EES-DCR的手术成功率,而且减少术后护理,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高效的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临床效果和优点。方法自2001年6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34例(34眼)施行经内眦部皮肤切口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设为对照组;24例(26眼)施行鼻内窥镜下的鼻腔泪囊造孔术,作为观察组;术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治愈率与好转率的平均数)分别在1月、3月、6月和12月进行χ^2检验(6月为χ^2=29.13,P〉0.05;12月为χ^2=17.6,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快捷,面部不留瘢痕,并发症少,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5.
闫平 《医学信息》2007,20(4):688-688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手术疗效,评价其临床营养的价值。方法对193例(193只眼)泪道阻塞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观察最长两年,最短6个月,平均一年,治愈189只眼,有效3只眼,无效3只眼,总有效率98%,无效率2%。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视野清晰,操作方便,组织损伤小,造孔光滑,术后面部无瘢痕,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为鼻内窥镜引导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0例(20侧)成人男性头颈部标本,观测泪囊窝的结构.结果 泪囊窝的长度、深度、宽度分别为(13.46±1.37)、(2.29±0.36)、(4.97±0.39) mm.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投影区域的最高点、最低点、向前最突出点及向后最突出点与鼻前棘的距离分别为(37.61±5.39)、(30.92 ±4.89) 、(30.95±5.36) 、(34.92 ±5.43)mm,泪囊窝投影区域的最高点、最低点、向前最突出点及向后最突出点分别至鼻前棘连线与鼻腔底平面的夹角分别为(77.8°±4.4°)、(67.5°±5.3°)、(73.3°±6.4°)、(71.4°±6.7°).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区域近似于椭圆形,该椭圆形长轴为(9.33±0.41) mm、短轴为(3.87 ±0.73)mm,根据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S=长轴/2×短轴/2×π)计算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区域的面积为(28.45±0.25)mm2.结论 以鼻前棘为体表定位点,以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投影区域的最高点、最低点、最前点和最后点为基础,在长轴为(9.33 ±0.41)mm、短轴为(3.87±0.73) mm、面积为(28.45±0.25)mm2的椭圆形区域内可以准确去除泪囊窝骨质而不会损伤眶纸样板以及眶内容物.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疾病,在我国属多发性疾病。药物保守治疗多不满意,主要靠手术治疗[1]。自1904年意大利医生Toti发明泪囊鼻腔吻合术以来,泪囊鼻腔吻合术一直被公认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理想的方法[2]。但该  相似文献   

9.
曾波  周雄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4):403-404,407
目的评价微创技巧改进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30例(3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年龄60~82岁,行微创技巧改进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术中发现泪囊萎缩无法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即行泪囊摘除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泪道冲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流泪症状、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结果 29例(29眼)成功行改进的鼻腔泪囊吻合术,1例术中发现泪囊萎缩行泪囊摘除术。术后1周,27例流泪消失或改善,其中24例泪道冲洗通畅,3例泪道冲洗部分通畅,1例下泪小点外翻,泪道冲洗通畅仍流泪。1例术后4 d鼻腔出血,行鼻腔填塞治疗治愈,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26例(26眼)泪道冲洗通畅,3例(3眼)部分通畅,2例患者流泪无明显改善。结论微创技巧改进的鼻腔泪囊吻合术能减少出血与面部瘢痕、缩短手术时间、节约成本、降低手术风险,对高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卫芳成 《医学信息》2006,19(12):2215-2216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虽然各人操作各异,但都足为了追求最高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现将我院1998年-2004年128例128只眼的手术步骤,术前术后处理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内镜下观察鼻腔泪囊的解剖结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支架植入方式治疗慢性复发性泪囊炎,并观察其疗效。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已行传统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次复发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共计30只眼,予以再次行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术中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3个月拔出泪道支架,观察患者术后流泪症状,冲洗泪道判断泪道阻塞情况,随访期为12个月。 结果 随访至12个月时,30例患者14只眼无诉流泪,溢泪,冲洗泪道通畅,鼻内镜下观察见造瘘口通畅,造瘘口无明显缩小;30例12只眼无诉流泪,溢泪,冲洗泪道通畅,但可见造瘘口缩小;4只眼可见造瘘口旁肉芽增生,再次堵塞造瘘口,治疗整体有效率为87%。 结论 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支架植入是治疗慢性复发性泪囊炎一种有效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与鼻内窥镜手术有关的泪囊及鼻泪管的临床解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HA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收集自2004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病人26例(26只眼),分析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 26例(26只眼)均治愈.随访3~6月,24例未再发流泪,2例继发鼻窦炎.结论 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HA完全可以代替其他填塞支撑物,兼有抗菌消炎、止痛止血功能,易取易得,制作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唐铮 《医学信息》2009,22(6):553-554
目的对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鼻内镜在鼻内直视下行泪囊鼻腔造孔及硅胶扩张管植入治疗复发性泪囊炎26例(26眼)。结果26例5个月~5年的随访,24例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有效率为96.2%。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利用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钩突与泪囊窝的影像解剖及其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中的意义。  方法 分析80例鼻窦薄层CT扫描的影像资料,测量泪囊窝骨质厚度,观察钩突与泪囊窝、泪骨的解剖关系; 18例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通过钩突中、下部附着定位泪骨,行泪骨入路向上扩大开放泪囊,记录手术过程,观察其可行性。  结果 泪囊窝前上部及后下部骨质的厚度为(2.96±0.33)mm, (0.02±0.01)mm(P<0.05),泪囊窝前上部骨质厚度大于后下部,差异有统计意义;在泪囊窝下端,钩突往往附于泪囊窝后部,往上逐渐靠前,于中部连接于泪骨或上颌骨额突,上部连接于中鼻甲外侧或眶纸板上。1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钩突前方成功经泪骨切开向上扩大暴露泪囊,2例钩突上部附于上颌骨额突太靠前者予钩突上部切除后暴露泪囊。  结论 准确认识钩突与泪骨、泪囊窝的解剖关系,有助于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开放时定位、暴露泪囊,避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泪囊窝的解剖与泪囊鼻腔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积累泪囊窝的解剖学资料,并提高泪囊手术质量。方法:采用国人颅骨132侧(男65侧、女67侧)对泪囊窝的形态、组成等进行丁观测。结果:泪囊窝多数(85.60%)由泪骨与上颌骨构成,少数(14.40%)由泪骨或上颁骨构成。测得泪囊窝长15.76mm、宽7.29mm、深2.54mm。结论:结果提示临床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时.在泪囊窝的下部偏后凿孔,手术易于成功;当泪囊窝由上颌骨构成时,手术凿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有效率和减少并发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5具(30侧)头颈部标本经双侧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国产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1具保留骨骼的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结果①外鼻的动脉:分布到外鼻的动脉非常丰富,主要有鼻背动脉、鼻外侧动脉、鼻翼动脉、鼻翼下缘动脉及上唇动脉的分支等,且在鼻端处它们之间形成非常丰富的吻合;②鼻中隔动脉:鼻中隔血供属多源性,主要来自鼻后中隔动脉上支、下支,筛前?筛后动脉,筛前、筛后动脉主要分布于鼻中隔上部;③鼻腔外侧壁的动脉:蝶腭动脉大多(90%)在蝶腭孔处已分为鼻后外侧动脉和鼻后中隔动脉,鼻后外侧动脉发出下鼻甲动脉和中鼻甲动脉;下鼻甲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下鼻甲及下鼻道,且有分支与中鼻甲动脉吻合。结论本文结果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对其治疗目前仍以泪囊鼻腔吻合术为主.但术后吻合口的阻塞是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自2000年1月以来,我们对术后吻合口阻塞的病例行鼻内镜修复,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KTP激光鼻泪管内重建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康英  张翼飞 《激光医学》1996,6(4):148-148,150
本文报道KTP激光经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泪道阻塞16例20只眼,治愈率9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鼻内镜对我院96例患者(112眼)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如患者有鼻腔疾患并行鼻内镜下鼻部手术,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96例(112眼)患者术后6个月冲洗通畅108眼(96.4%),通畅欠佳3眼(2.7%),仍堵塞1眼(0.9%).结论 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较多优点,其手术效果接近于传统手术,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要求,避免了面部疤痕,满足了患者美容的需求.同时与眼科医生密切合作和正确选择病例,可以提高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