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天酸模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J  Xia ZT  Zhou GR  Zhang LL  Kong LY 《中药材》2011,34(6):893-895
目的:研究蓼科酸模属植物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根部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模素(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2)、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3)、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1,3,5-三羟基-7-甲基蒽醌(6)、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7)。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巴天酸模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巴天酸模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涌  罗建军  李冲 《中药材》2013,(1):57-60
目的:研究巴天酸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的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2)、大黄素甲醚(3)、大黄素(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高丽槐素(6)、高丽槐素-3-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9)、2-O-甲基肌醇(10)、决明酮-8-O-β-D-葡萄糖苷(1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6、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杨波  赵萍  许春晖  计莹 《中成药》2008,30(2):262-263
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lL.系蓼科酸模属植物,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各省区。以根入药,其根肥厚,显黄色,又称牛西西,是常用的中草药,性味苦、酸、寒。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通便杀虫之功效,能治疗多种皮肤病、出血症及各种炎症”。  相似文献   

4.
巴天酸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考察巴天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理化常数和光谱测定鉴定结构。结果 :分得 8个成分 ,分别鉴定为 5-甲氧基-7-羟基-1(3H)-苯骈呋喃酮 (Ⅰ) ;5 ,7-二羟基-1(3H)-苯骈呋喃酮 (Ⅱ) ;十九烷酸-2 ,3-二羟丙酯 (Ⅲ ) ;决明酮-8-O-β-D-葡萄糖苷 (Ⅳ) ;没食子酸 (Ⅴ) ;β-谷甾醇 (Ⅵ ) ;胡萝卜苷 (Ⅶ ) ;儿茶素(Ⅷ )。结论 :化合物Ⅲ为新的天然产物 ,化合物Ⅰ ,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色谱方法对尼泊尔酸模的干燥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根中分离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9个蒽醌类化合物和3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大黄素甲醚(2)、大黄酚(3)、大黄酸(4)、martianine(5)、rumejaposide E(6)、rumejaposide F(7)、atientoside A(8)、atientoside B(9)、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10)、patientoside A(11)、白藜芦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酸模叶蓼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羟基-6'-甲氧基查耳酮(1)、2',6'-二羟基-4'-甲氧基查耳酮(2)、2',3'-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耳酮(3)、3-甲氧基槲皮素(4)、山柰酚(5)、槲皮素(6)、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8)、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0)、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1)、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12)、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13)、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14)、槲皮素-3-O-(6″-O-反式阿魏酰基)-β-D-半乳糖苷(15)。结论化合物3~8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毛脉酸模的化学成分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毛脉酸模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毛脉酸模乙醇提取物的6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酸模素(Ⅰ)、大黄素(Ⅱ)、6-羟基芦荟大黄素(Ⅲ)、6'-乙酰基-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Ⅳ)、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Ⅴ)、白藜芦醇(Ⅵ)、9,9'-双蒽酮-2,2'-二甲基-5,5'-二(β-D-吡喃葡萄糖)-9,9',10,10'-四氢-4,4'-二羟基-10,10'-二羰基(Ⅶ)、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Ⅷ)、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Ⅸ)、芦丁(Ⅹ).结论 化合物Ⅶ经文献检索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模苷A(rumoside A).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酸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Ⅷ、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对尼泊尔酸模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尼泊尔酸模根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波谱学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该研究从尼泊尔酸模根中分离到1个新萘酮类化合物,命名为酸模酮A(1),并采用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牛蒡子亚临界萃取后药渣中总木脂素的富集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经亚临界萃取后牛蒡子药渣中总木脂素的富集工艺,为该药材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牛蒡子油得率、药渣中总木脂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牛蒡子亚临界萃取溶媒.采用醇提水沉法富集牛蒡子药渣中木脂素类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工艺条件.采用HPLC测定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30%~35%A;5~13 min,35%~45%A;13~15 min,45%~48%A;15~20 min,48%~53%A;20~29 min,53%~80%A;29~40 min,80%~100%A),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 选择丁烷为萃取溶媒脱脂.最佳富集工艺为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滤液减压回收至0.5 g·mL-1,按药渣量加12倍量水沉淀,煮沸回流60 min;总木脂素纯度>50%,转移率>80%. 结论: 醇提水沉法适用于牛蒡子中总木脂素部位的富集纯化,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黄连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田景奎  邹忠梅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2001,32(11):967-969
目的 研究黄连花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豆酸(Ⅰ),间二羟基苯甲酸(Ⅱ),槲皮素(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Ⅳ),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Ⅴ),氯原酸乙酯(Ⅵ,氯原酸正丁酯(Ⅶ),胡萝卜苷(Ⅷ),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Ⅸ),甲基-O-β-D-葡萄糖苷(Ⅹ),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Ⅺ),芦丁(Ⅻ)。结论 Ⅰ、Ⅱ、Ⅴ、Ⅸ、Ⅺ均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Ⅵ、Ⅶ为首次分得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脱皮马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明智  罗舟  颜鸣  赵庆春 《中草药》2012,43(4):664-666
目的研究脱皮马勃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脱皮马勃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麦角甾-7,22-二烯-3β-酮(2)、麦角甾-5α,8α-环二氧-6,22-二烯-3β-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反式桂皮醇(5)、反式桂皮酸(6)、对羟基苯甲酸(7)、4-羟基苯基乙酸酯(8)、苯丙氨酸(9)、正二十八烷(10)、对苯二酚(11)、棕榈酸(12)。结论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脱皮马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猫儿刺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光波  赵明波  王晓静  屠鹏飞 《中草药》2008,39(8):1132-1135
目的研究猫儿刺Ilex pernyi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及半制备RP-HPLC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光谱数据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从猫儿刺的干燥叶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6RS)-(Z)-2,6-dimethyl-2,7-octadiene-1,6-diol(Ⅱ)、(6RS)-(E)-2,6-dimethyl-2,7-octadiene-1,6-diol(Ⅲ)、8-hydroxypinoresinol(Ⅳ)、( )-fraxiresinol(Ⅴ)、blumenol A(Ⅵ)、胡萝卜苷(Ⅶ)、3,5-二咖啡酰奎宁酸丁酯(Ⅷ)、4、5-二咖啡酰奎宁酸丁酯(Ⅸ)。结论该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猫儿刺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马蹄金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离鉴定马蹄金全草的化学成分。结果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马蹄金进行分离纯化,用IR,MS,^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果 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香荚兰醛(Ⅱ),正三十八烷(Ⅲ),麦芽酚(Ⅳ),乌苏酸(Ⅴ),东莨菪素(Ⅵ),伞形花内酯(Ⅶ),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宏民  鲍峰玉  阎学斌 《中草药》2002,33(6):493-494
目的:寻找马鞭草中药用活性成分,方法:分离鉴定马鞭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结果:从马鞭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3个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熊果酸(I),3α,24-二羟基齐墩果酸(II),7α,22S-二羟基谷甾醇(Ⅲ),结论:化合物Ⅲ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野八角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乙醇粗提物中显示抗艾滋病毒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八角90%乙醇提取物的抗艾滋病毒活性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精(1),(-)-表儿茶精(2),(+)-儿茶精3-O-α-L-鼠李糖苷(3),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吡喃葡萄糖苷(6)和胡萝卜苷(7)。结论:以上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但均未显示抗艾滋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6.
鹿心雪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秀丽  张荣平 《中草药》2004,35(4):370-371
目的 开发利用云南民族药材鹿心雪茶。方法 用80%乙醇回流提取,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鹿心雪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3-醛基-6-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Ⅰ)和4-甲基-2,6-二羟基苯甲醛(Ⅱ)。结论 两者均为首次分得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银线草内酯(Ⅰ),呋喃二烯酮(Ⅱ),羽扇豆醇(Ⅲ),24-羟基羽扇豆醇(Ⅳ),异美五针松二氢黄酮(Ⅴ),2’,6’-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Ⅵ),7-甲基柚皮素(Ⅶ),刺木骨苷B1(Ⅷ),3,4-二羟基苯甲酸(Ⅸ),棕榈酸(Ⅹ),β-谷甾醇(Ⅺ)。结论除化合物Ⅴ和Ⅵ外,其他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龙须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崇玉  邓赟  梅玲  郭大乐 《中草药》2011,42(6):1069-1071
目的: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棕榈酸(1)、1,3-双棕榈酸甘油酯(2)、1-棕榈酸单甘油酯(3)、尿嘧啶(4)、腺嘌呤核苷(5)、2α-氧杂-2-氧-5α-羟基-3,4-二失碳胆甾烷(6)、1-O-β-D-半乳糖-(6→1)-α-D-半乳糖-2,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7)、1-O-α-D-吡喃葡萄糖-2,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8)、β-谷甾醇(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柱色谱分离,并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乙酯(Ⅰ),肉豆蔻酸(Ⅱ),棕榈酸(Ⅲ),β-谷甾醇(Ⅳ),豆甾醇(Ⅴ),菜油甾醇(Ⅵ)。结论 Ⅰ,Ⅱ,Ⅲ,Ⅵ为首次从猫爪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盐生肉苁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盐生肉苁蓉的化学成分,为该中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盐生肉苁蓉中分离出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I)、香草酸(vanmillic acid,Ⅱ)、丁二酰亚胺(succinimide,Ⅲ)、丁二酸(琥珀酸)(succinic acid,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2,5—二氧—4—咪唑烷基—氨基甲酸[(2,5—dioxo—4—imidazolidinyl—carbamic acid,Ⅵ]和半乳糖醇(galactitol,Ⅶ)。结论 化合物Ⅱ,Ⅲ为肉苁蓉属中首次分得,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