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波分复用(WDM)全光网中的动态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最小通道权重优先(MPWF)自适应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 MPWF设计了新的链路权重计算方法,通过整理当前链路状态和通道长度信息为业务计算路由. MPWF算法的设计既适用于波长变换网络,也适用于波长选择网络. 仿真结果显示,与一些文献中提出的自适应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相比,MPWF算法可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业务的阻塞概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动态业务条件下,带可调谐波长变换器的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节点结构特点,并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粒度光交换网络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波长变换最长波带匹配(WC -LBM)算法. 该算法在动态业务到达时充分利用已有的波带和波长资源,通过使用已有波带、新建波带、新建波长以及使用可调谐波长变换器等不同的优先顺序实现连接的建立. 利用NSFNET网络拓扑对上述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传统的光交叉连接 (OXC) 节点和多粒度光交叉连接 (MG OXC)节点构成的光网络的业务阻塞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可调谐波长变换器的MG OXC组成的网络阻塞性能优于已有的网络.  相似文献   

3.
全光网中静态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的分层图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将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结合起来的启发式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RWA)算法,并通过这一种新的分层图算法和限制光跳距的加权系数来优化全光网的静态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使建立光连接时所需要的波长数达到最少。最后对一些光网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算法比以前的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将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结合起来的启发式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RWA)算法,并通过这一种新的分层图算法和限制光跳距的加权系数来优化全光网的静态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使建立光连接时所需要的波长数达到最少,最后对一些光网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算法比以前的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WDM网络路由计算中的平衡最短路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网络中的波长路由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路由预计算部分的平衡最短路(BSP,balanced shortest path)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在路由预计算的过程中考虑业务的均衡,而且时间复杂度较低。在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上对多种波长路由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说明BSP可以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WDM光网络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分析比较了目前WDM光网络中提出的各种固定路由选路下的波长分配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路由选路的波长分配算法,并在环网、Mesh网和类教育网中,对新算法和已有算法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减小了网络的阻塞概率,性能优于已有的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路由策略应用在基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分配模型中会造成能源传输损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图的最小能量损耗路由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能量规划的能源超图拓扑建立方法,将传统电力能源拓扑网络抽象成基于能量规划的超图模型;其次,针对超图模型提出最小能量损耗路由策略,计算出能量损耗最小的能源输送路径,实现了对能源传输网络的能耗损失的控制。在超图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Dijkstra算法进行实验比较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缩短能量传输规划时间,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光突发交换网络采用一步预约协议,在非对称网络中.容易造成链路负载的不均衡,加大突发阻塞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路由算法,根据网络拓扑和结点对间的业务量强度。为每一个源宿对在各个链路上指定权值,结点将根据权值按概率为到达的突发选择输出链路.用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描述链路的权值设置问题.与现有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可有效地减小突发阻塞概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交通流量预测的动态最优路径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算法仅适用静态路况的缺点,提出基于交通流量预测的动态最优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道路运营网络模型,计算流量碰撞概率和道路拥堵概率,重新定义路段的权值并改进了传统算法,实现了动态路况下的最优路径规划,并对传统算法与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得到3种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交通高峰期得到的最优路径所需行驶时间比传统算法得到的最优路径行驶时间减少16%~23%,有效提高了交通调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LEO网络的关键问题:链路分配和路由选择.引入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和模拟退火算法来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同时提出了信道预留策略,进一步减小了呼叫阻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1.
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光网络向着超大容量、超高速率方向演进.与此同时,在透明节点增加、光电再生设备减少的全光网络中,多故障定位的非完全多项式属性、网络拓扑的复杂性以及承载业务的多样性使得故障定位变得尤为困难.如何根据收集的告警信息,确切地找出故障的准确数目及其位置成为网络管理人员的难题.针对全光网中故障与告警的关系展开研究,在多故障定位的相关方向上完成了采用可信度推理方法对故障与告警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进行梳理,建立了一种多故障条件下全光网故障定位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模糊隶属度以及联合可信度的两种启发式故障定位算法.通过不同的网络拓扑以及与其他的算法对比,对这两种算法以及可信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处理多故障定位问题的不确定性,且定位性能优越,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中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算法在空洞存在时仅能生成非优化路径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空洞广播来构造优化路径的算法.在利用空洞检测技术收集网络中空洞的边界节点集信息后,将空洞信息进行广播.为减小网络开销,仅将边界节点集的凸包进行广播,并将广播限制在计算出的广播域内.当传输数据包到达广播区域内后,节点匹配目标位置与空洞边界节点集凸包的关系,并以此构造出通过空洞的优化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存在空洞网络中通过构造优化路径,相对于GOAFR+算法最多降低25ms的传输时延.最后,对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该算法适用于网络拓扑变化率较低,数据传输率较高的网络.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能够适应ForCES传输映射层特性的带宽分配机制的RQ-DPP算法。该算法将不同消息放入不同消息队列中,根据概率优先算法对消息队列进行调度,计算消息流占用的带宽权值,根据消息流传输速率和消息队列长度动态调整消息被拒绝入队的概率,并根据消息种类和拒绝概率动态改变消息调度队列的调度概率。通过ns-2.30仿真实验证明,RQ-DPP算法能满足ForCES传输映射层的带宽分配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对现有的波长资源分配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量的相对最小影响波长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定义基于容量的影响因子,分析受当前波长分配影响之后各路径在各波长上的可用信道数,更为精确地描述了当前分配波长对于受影响路径的路径容量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算法降低了网络阻塞率,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能够适应ForCES传输映射层特性的带宽分配机制的RQ DPP算法。该算法将不同消息放入不同消息队列中,根据概率优先算法对消息队列进行调度,计算消息流占用的带宽权值,根据消息流传输速率和消息队列长度动态调整消息被拒绝入队的概率,并根据消息种类和拒绝概率动态改变消息调度队列的调度概率。通过ns 2.30仿真实验证明,RQ DPP算法能满足ForCES传输映射层的带宽分配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对现有的波长资源分配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量的相对最小影响波长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定义基于容量的影响因子,分析受当前波长分配影响之后各路径在各波长上的可用信道数,更为精确地描述了当前分配波长对于受影响路径的路径容量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算法降低了网络阻塞率,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MP2P中网络拓扑易变性而导致的资源传输过程的经常性中断及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超级结点的MP2P资源分发方法.按照结点的地位和功能的不同建立基于超级结点的分层的动态MP2P模型,采取结构一致性策略组织网络中的结点.再通过基于传染病模型及单向反馈路径的方法进行资源分发,使得资源传输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实验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的成功率,满足用户对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波长选路光网络的一种新的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波长选路网络光路径层设计中的波长分配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描述。结合波长选路网络的特点和路径图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波长分配算法。通过对路径图的顶点着色问题的求解得到波长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环网结构的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全光网中的波长路由分配问题,以波长数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构造环的波长路由分配启发式算法.经过进一步优化,算法适用于环网、环带链、多环、格状网等结构;还可用于统一业务模式,甚至可以延伸到任意的业务模式情况,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使网络所需波长数目等于或接近最优解.  相似文献   

20.
《南昌水专学报》2016,(1):39-45
有效的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对无线Mesh网络部署及可靠有效传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建立有效的信道传播模型,定义了绕射传播模型相关理论和信号衰减估计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绕射传播模型的网络布局优化方法。方法基于绕射传播模型对信号衰减的估计,定义每条链路的权重值,通过计算任何两不同节点间的不相交路径,通过合并不相交路径得到优化的网络拓扑布局。通过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拓扑布局优化方法更加符合实际网络布局要求及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