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杂草稻以其生长势强、野生性强的特点,在全球水稻栽培区发生蔓延,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危害因素。本文论述了杂草稻的农业防控技术及化学防治技术,分析了杂草稻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断、调、拔、抑、轮、诱、除”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稻区,杂草稻发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威胁着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掌握杂草稻在阜南县发生、危害及分布情况,切实做好杂草稻的综合防控工作,对于保障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杂草稻是一种与栽培稻相伴而生的恶性杂草,具有生长势强、耐不良环境生存适应性强的特性;对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均造成不利影响,现已成为我国水稻特别是直播稻生产上潜在危害因素。论述了杂草稻的分类起源、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其防控综合技术;分析了利用杂草稻有益性状研究进展,探讨了利用杂草稻有益性状改良水稻品种的可行性及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伊犁河谷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hm2左右,近年来,稻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已成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开展35%丙炔·草酮·丁草胺(秋之宝)对水稻田恶性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探索水稻封闭施药除草技术,有效解决伊犁河谷稻区水稻田间杂草安全高效防除问题.  相似文献   

5.
洁田技术防控杂草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东省雷州市杂草稻严重危害水稻生产,影响雷州稻米产量和品质的情况,应用深圳兴旺生物的洁田技术,在2016年晚稻上进行了杂草稻防控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洁田技术对杂草稻防控效果良好,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6.
安徽沿江稻区双季稻配套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提高沿江稻区双季稻生产效益,恢复早稻种植面积,保证安徽江淮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介绍早籼118、晚粳22的栽培技术,从而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杂草稻在江苏省稻区已上升到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植物,且随着少勉耕、直播稻与麦套稻等简易耕作栽培面积的扩大,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我们对杂草稻的来源、传播途径、特征特性、发生规律、危害性等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杂草稻的田间鉴别与防治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稻又称杂草型稻,是一种恶性杂草。通过多年监测和调查,由于如皋市水稻种植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直播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杂草稻逐步上升为主要杂草,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因此,笔者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了其生长性状、生育特性及防除技术,以期为杂草稻的识别和有效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杂草稻俗称野生稻、自生稻、红米稻等。杂草稻的发生古已有之,近年在全国各地水稻主产区及东南亚、南美等地均有发生,已成为水稻生产中的一大公害。杂草稻具有杂草的一般特性,不仅影响水稻产量,而且影响水稻米质。杂草稻的防控需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如选好种子繁殖基地、加强种子基地种子质量监控、切断种子传播链、改变耕作方式,及时人工拨除等。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检疫控制,选用良种,搞好品种布局,搞好病稻草处理和播栽前越冬菌源处理,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等农业防控,保护利用天敌和稻鸭共育防除田间杂草及害虫技术等生物防控,灯诱和性诱技术,生物农药防控和化学农药防控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旨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从而确保水稻生产安全,提高稻谷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及其为害,并提出了杂草稻的综合防控技术对策,即在提高对杂草稻的重视基础上,加强种子管理,强化用种安全意识,调整种植模式,综合运用田间管理、人工拔除、化学防控手段,多方面控制杂草稻的发生、扩散及危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杂草稻已经发展成为吉林省地区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恶性杂草,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生产。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给农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尽快分析出杂草稻的发生特点,积极探索杂草稻的防治方法,形成一套合理且行之有效的稻田杂草稻防控技术并推广与应用,已成为水稻生产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几年吉林省杂草稻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防治措施等展开相关调查及试验研究,旨在从源头上控制、切除杂草稻的发生及传播,并结合相应的除草剂技术,为吉林省杂草稻的防治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罗峥 《河南农业》2022,(7):35-35
罗山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常年种植水稻面积约6.33万hm2,每年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3.33万hm2次左右,其中,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危害较重.2015年,罗山县结合豫南稻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内开展多项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集成一套以农业防治、物理防...  相似文献   

14.
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种植水稻的8个市(县、区)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情况的普查结果发现: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严重,杂草稻的乡镇分布率为97.78%,发生频率为73.43%,平均面积发生率为38.68%,宁夏杂草稻发生面积3.09万hm2。同时,就杂草稻的防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世界稻米主产国之一。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500万hm2,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总产稻谷1.92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42%,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为有效地控制稻田杂草稻的危害,现针对杂草稻的发生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杂草稻对栽培水稻的危害损失程度。[方法]对不同杂草稻密度下栽培水稻的产量损失率进行测定,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杂草稻有效穗密度与栽培水稻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方程,并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提出了杂草稻发生程度的分级标准。[结果]杂草稻发生量与栽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呈明显负相关性,与栽培水稻的产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杂草稻的防控及栽培水稻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是全球性草害,它与单季稻争水、争肥、争光,可导致水稻减产。广东、湖南、江苏及东北等水稻主产区,杂草稻的发生普遍。2012年在长兴县开始出现杂草稻,2016年长兴县30%稻田遭受杂草稻的危害,初步分析杂草稻主要是由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从江苏、安徽等发生区带入的。目前主要采取人工拔除,未来可考虑通过加强植物产地检疫,严格控制种源,实施深耕轮作,单季晚稻种植前进行化学防治等措施来预防其发生,单季晚稻出苗后主要采用人工拔除。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编委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樊龙江教授带领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稻区杂草稻(俗称"鬼稻")材料的采集与分析,发现水稻在世界各稻区均存在野化或去驯化的现象,并提供了全球水稻趋同野化的基因组特征。相关研究成果《Diverse 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ie worldwide convergent rice feralization》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Genome Biology》(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 13059-020-01980-x)上。这是首次在全球范围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对水稻进化、资源利用和杂草稻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以其轻减、节本和高效的优势近年在寒地稻区发展迅速,然而直播稻的田间杂草危害已经成为影响直播稻稳产和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本文从寒地水直播稻田中杂草的草相特征、发生规律和防除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希望能够为直播稻田中杂草的高效综合防控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马玉玲 《宁夏农林科技》2020,61(4):53-54,59
文章阐述了杂草稻的生物学性状、传播途径、对水稻生产的危害,提出了防控杂草稻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