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峡库区巫山新县城库岸塌岸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懿  涂健 《水利水电快报》2003,24(2):10-11,17
水库蓄水及运行过程中,岸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将发生显著改变,河道发生壅水,水位抬高,水深加大,水面变宽,浪蚀作用加剧,破坏了原来河谷岸坡的自然平衡条件,从而引起岸坡稳定性的变化并产生库岸再造。巫山新县城一带库岸冲沟发育,岸线弯曲。地质条件复杂。三峡水库蓄水后再造强烈及不稳定库岸长达5.38km,根据不同的岩层,岩性特征和库岸再造类型及防护对象综合确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建磊  佴磊  徐燕 《人民长江》2008,39(16):8-10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沿江库岸地质环境将发生急剧变化,常会引起岸坡失稳、库岸再造等工程地质问题.鉴于此,对仁沱新街库岸进行调查、勘查,掌握了库岸基本特征,查明了工程地质条件,并通过室内外试验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了岩土力学参数.选用6种工况运用Janbu和Bishop两种方法对库岸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卡丘金图解法对库岸进行再造预测,得出其处于基本稳定一欠稳定极限状态,库岸再造强烈,分析计算结果与岸坡变形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可拓学模型的库岸稳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库岸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获取繁琐与主观干扰共存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与可拓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模型。以三峡库区上游长寿至丰都段库岸为研究对象,在遥感解译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库区上游岸坡特征,选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岸坡结构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可拓学理论构建经典域物元、节域物元和关联函数,建立库岸稳定性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可拓理论模型,并应用于调查区域内库岸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库岸以稳定性好和较好为主,占库岸总长度的77.8%,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的库岸段占22.2%,与实际调查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研究结果可为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监测预警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阿海水电站库岸岸坡结构类型及分布状态,对岸坡变形破坏特征和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库岸稳定程度分类标准和地质特征,将水库分为7个库段,评价其稳定性及所属岸坡类型,为护岸工程预测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万家中型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推荐段坝址岸坡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岸坡地质结构特征和库岸变形破坏特征,对岸坡稳定性进行了分类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稳定条件好库岸累计长占总长的36.7%,稳定条件较好库岸占总长的59.2%,稳定条件较差库岸占总长的4.1%,库岸稳定整体较好,根据库岸稳定性进一步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形成BT1和BT2崩塌堆积体位置、地质特征、塌岸量及稳定性情况,为水库修建及后期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从而避免对坝址、库尾居民和农田造成影响,造成水库淤积。  相似文献   

6.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运行二十余年,库岸总体是稳定的。但近十年来,汉江库区上游尼河口至夹河口45公里长的库段发生大小滑坡及崩塌体30余处。当后期续建工程正常蓄水位抬高至170米时,该库段岸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将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对上述库段工程地质环境、变形体的分布规律、库岸工程地质分段和稳定性分级等问题的研究,就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工程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由于影响港岸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且许多因素难以量化,因此分析和评价港岸边坡稳定性一直是个难点。为查明石浦港岸坡稳定性,基于现场地质调查情况,选取岸坡坡度、地层岩性、岸线类型、波浪作用、人类工程活动5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值计算法对石浦港岸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石浦港岸坡19个研究区块,其中有7个稳定性相对较差,主要分布于港区水下岸坡坡度较大,软土厚度较厚岸段,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石浦港岸坡部分岸段的数值计算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研究对于港口边坡稳定性评价、灾害预测预报及后续工程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苏洼龙-穷得库段位于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库尾一带,其地质条件极为复杂,25 km长的库段发育了大量洪积、冲积、崩坡积、冰积、滑坡体等第四系库岸,其库岸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库区以及水库正常运行。通过对该段库岸各段的地质条件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库岸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此为水库区综合评价及正常蓄水位的选择提供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云阳新县城库岸再造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中,库岸再造是常见工程问题.水库蓄水后,地质环境的改变必将带来新的环境地质问题.库岸再造是对云阳新县城影响较大的环境地质问题.库岸再造预测是根据库岸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现今岸坡的稳定条件,对蓄水后库岸再造类型及再造程度进行预测,为库岸防护提供地质依据.根据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新县城库岸防护工程成功实施的事例,对城市库岸再造预测思路进行粗浅分析和经验总结,并提出了防护措施及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水库蓄水后库岸的稳定性情况,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蓄水前后某水库库区岸坡塌岸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判断库区岸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水库库区岸坡总体稳定性较好,分期蓄水后岸坡稳定性呈下降趋势,塌岸易发区呈扩大趋势。其中一期二期蓄水期间近坝岸段塌岸易发区扩大范围明显,二期至三期蓄水期间塌岸易发区则主要发生在远坝岸段。  相似文献   

11.
丹江口水利枢纽是综合开发汉江的大型水利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与支流丹江汇合口下游1.5 km处,分两期开发.初期工程投入运行20多年以来,库坝区地震活动具有水库诱发地震特征.库区除局部库段有崩岸及小规模滑坡活动外,库岸总体是稳定的,且基本不存在浸没问题.后期工程大坝加高后,水库诱发地震仍将存在,但地震活动强度水平和震中位置将不会出现太大变化.正常蓄水位抬高13 m使得水库延长约60 km,同时改变了水库运行现状.库区岸坡变形将集中发生在汉库库尾,将对移民迁建选址有一定影响;库岸再造将主要发生在汉库郧县盆地、李官桥盆地和淅川盆地库段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展布区;局部库段存在的浸没问题需进行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12.
水库蓄水后库岸变形破坏是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库岸变形、失稳将对库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和枢纽建筑物安全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正确预测蓄水后水库岸坡变形破坏的规律和稳定性,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水库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锦屏一级水库自2012年11月底蓄水以来,发生了大量规模不等、类型不同的岸坡变形破坏。在对岸坡变形破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岸坡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岸坡变形破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发展演化规律。相关结论可为制定防灾减灾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的高山峡谷型水库岸坡变形破坏预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3.
根据前期勘探试验成果和施工期揭露的地质条件,首先分析百色水利枢纽近坝库岸深厚风化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对现有边坡进行稳定性调查,然后利用边坡计算软件和块体稳定分析理论对库岸进行稳定性计算,最后对百色水利枢纽水库下闸蓄水后库岸稳定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考虑劣化效应的三峡库区某岸坡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蓄水之后,在库水位大幅度升降变化、降雨、高频中低强度地震等因素作用下,库岸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不可避免地存在逐渐劣化的趋势,这将直接影响库岸边坡的变形稳定。基于此,以三峡库区某库岸边坡为研究对象,考虑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劣化效应,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对于该库岸边坡,①在各特征水位情况下,随着库水位的上升,岸坡的整体安全系数略有增加,随着地震加速度的增加,岸坡安全系数降低趋势明显;②在各级地震作用下,考虑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劣化效应之后,岸坡的抗震能力逐渐降低,岸坡堆积体中下部可能出现局部失稳破坏,随着库水位的上升,岸坡不稳定区域的后缘逐渐上升。研究思路和成果可为库岸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和加固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受众多因素综合影响,其敏感性分析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以三峡库区某库岸边坡为研究背景,根据边坡监测变形,确定了库水位下降速率和降雨强度为主要外部影响因素,采用敏感性系数法,进行了单一因素敏感性分析以及双因素联合作用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单因素作用时,库水位下降速率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更为显著;在库水位下降的过程中叠加降雨作用,边坡的安全系数明显降低,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逐渐增大,说明联合作用对库岸边坡稳定的影响显著。因此在库岸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中,应该根据外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重点考虑各因素的联合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边坡的稳定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库岸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岸坡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平邑口库岸塌岸进行预测,并提出了库岸防护措施建议.研究表明,在三峡库水作用下,平邑口库岸的塌岸灾害是较严重的,需进行系统完善的工程防护处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 BSTEM 的长江中游河道岸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中游荆江出口熊家洲至城陵矶段典型断面为例,利用河岸稳定性与坡脚侵蚀模型(BSTEM)计算了2个典型断面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岸坡形态、水位条件、坡脚横向冲刷距离、植被类型及有护岸工程条件下河岸稳定的安全系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水位变化对河岸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高、低水位岸坡稳定性与河岸组成密切相关,退水速率较快时,安全系数大幅度减小,易引起崩岸的发生;不同岸坡形态下河岸安全系数也不同,均随着坡脚横向冲刷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坡面实施护岸工程与植被覆盖会增加岸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BSTEM的长江中游河道岸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中游荆江出口熊家洲至城陵矶段典型断面为例,利用河岸稳定性与坡脚侵蚀模型(BSTEM)计算了2个典型断面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岸坡形态、水位条件、坡脚横向冲刷距离、植被类型及有护岸工程条件下河岸稳定的安全系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水位变化对河岸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高、低水位岸坡稳定性与河岸组成密切相关,退水速率较快时,安全系数大幅度减小,易引起崩岸的发生;不同岸坡形态下河岸安全系数也不同,均随着坡脚横向冲刷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坡面实施护岸工程与植被覆盖会增加岸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肖蕾  骆世威 《水利水电技术》2014,45(2):108-111,118
在渗流稳定性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SEEP/W软件和SLOPE软件研究了三峡库区某库岸边坡随库水位变化条件下的渗流和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到175 m水位时,虽然该岸坡不存在滑移失稳,但岸坡所处自然条件发生很大改变,由于波浪对库岸边坡的淘蚀作用,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塌岸,建议采取相应的护坡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