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对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感潮河段潮位进行准确预报,选取调和分析法,根据研究区域区间泄流和季风影响具有连续性的特性,以连续3 d潮位受区间汇流和气象因素的影响大致相同为假设基础,加入上游长江径流量、风力风向和区间来水为主要输入的实时校正量,建立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潮汐预报实时校正模型。结果表明:潮时预报和潮位预报均达到甲级精度。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感潮河段潮位的预报。  相似文献   

2.
通用实时洪水预报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时洪水预报系统需求,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通用实时洪水预报系统,包括预报方案配置率定、实时人工交互预报以及实时自动预报3个模块。重点介绍了系统结构和数字流域拓扑关系构建、模型库、预报方案构建、模型参数自我修正、人机交互和实时校正等相关关键技术。该系统将洪水预报方案的制作、预报作业的流程合理分解,便于预报系统实施和调试,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西江及珠江三角洲相关图预报系统的结构组成、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交互分析的各种方法以及在实时洪水作业预报中的精度,并对系统研制的必要性及效果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易建军  王建群 《东北水利水电》2005,23(8):36-37,54,56
分析了下关站潮位过程的影响因子,提出了潮位过程的平均潮位、潮差、潮位过程平移、潮位过程分解与重建等概念,并用简单实用的统计相关方法建立了下关站潮位过程预报模型;用水文观测资料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率定,率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精度、能够满足秦淮河流域水动力学洪水预报模型的边界条件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5.
长江潮位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感潮段自安徽大通站至长江江口,长620km。随着跨流域远距离调水和沿江涵闸涨潮抢引、落潮抢排,以及潮汐能利用,沿江泵站的经济运行的出现,不仅需要较简便而可信的中、长期潮位预报方法,而且迫切需要防洪、以致以枯季调水、引水为目的的短期潮位预报方法。本文根据长江大通站径流水文序列的周期成分和长江中潮汐的特点,提出中潮位平稳时间序列方法与17分潮调和分析相结合的中长期预报模式,以及进行汛期和枯季短期预报的主、副港相关法,使之能在一般微机上作业,以利于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长江洪水预报一直采取手工作业方式,为了提高洪水预报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长委水文局预报处与其他单位共同研制出长江中下游洪水联机实时预报系统,于1995年投入运用。该系统由预报作业、水情检索和系统管理三部分构成,融合了先进实用的模型理论、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专家经验。实际运用中,采用预报实时校正的方法,由预报员对预报值进行比较分析后确认。系统试用结果表明:由于将计算机系统与预报员作业连为一体,提高了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将实时跟踪能力强的CRFPDP模型投入作业运行,提供了分析预报结果合理性的有力工具;利用预报员的经验,注重对模型预报值的可靠性和可能的偏差方面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针对系统数据库管理问题,提出了研制新的洪水预报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水电站施工期洪水预报方案不足,解决施工期洪水预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水电站施工期的河道特性变化,分析了水电站施工期洪水预报的特定需求,提出水电站施工期洪水预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研发目标。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预报模型配制的技术方案、施工期各阶段到运行期预报方案转换的思路等。系统总体上由数据支撑层、应用层、人机交互层构成。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开发的预报方案编制与修正、实时洪水预报等主要应用功能。本系统可针对水电站施工的不同阶段快速建立或调整预报方案;实时洪水预报可人机交互进行,支持增加输入预见期内降雨数据的预报,可为早期的防洪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该系统已集成到四川锅浪跷水电站施工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投入实际应用,从应用情况来看,该系统运行稳定、实用,达到了预期的研发目标,为开展施工期洪水预报工作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介绍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基于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预报方案,调试、确定模型参数值,在方案评定中取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保定中小河流实时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9.
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流域洪水预报系统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介绍了流域洪水预报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将智能算法与传统的水文预报方法相结合,在水文预报模型参数自动率定、实时洪水校正两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经过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检验和应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为实时洪水预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滨江流域GPS降水预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试验区建立的GPS水汽监测网获得的近乎实时的水汽数据,采用模块开发和系统集成方式,研制了流域GPS降水预报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运行情况及开发的关键技术。叙述了流域降水预报的各种预报方法,并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降水预报神经网络模型(GA-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GPS水汽可为降水预报提高精度;GA-BP网络是一种精度较高的降水预报模型,可提高预测精度,增长有效预见期。该系统能根据流域GPS观测数据、高空数据、卫星云图,数值产品等数据,实现不同数据源的信息处理和不同时效的降水预报制作,为洪水预警预报和防洪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年长江下游大通水文站的逐日流量以及南京、镇江、江阴、天生港、徐六泾、共青圩6个潮位站的逐日高潮、低潮资料,研究海洋潮汐从河口向河段上游传播过程中的潮汐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潮位站25 h滑动平均的潮位变化与流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南京和镇江两个潮位站的水位变化最为明显,江阴、天生港、徐六泾的水位变化相对较小,共青圩潮位站的潮位基本不随径流发生相应的变化趋势;各潮位站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相邻两个潮位站之间的水位相关性较高;随着潮位站之间距离的增大,水位的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低水位的传播延迟时间均大于高水位的传播延迟时间;随着站点与入海口距离的增大,涨潮历时出现逐渐减小、落潮历时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流溪河水库流域位于北江和东江之间,发源于从化市鲤洞迹,经珠江入海,于流全长157km。水库位于亚热带李风性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075mm,多年平均入库流量21.5m3/s,每年4~9月为汛期,大洪水常见在5~6月,7~9月多受台风影响。流溪河水库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4.2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44亿kw·h。水库属不完全多年调节型水库。工程按百年洪水位设计,千年洪水位校核(百年洪水位为236.5m,千年洪水位为238.3m)正常洪水位为235.0m,死水位为213.0m,汛期控制水…  相似文献   

13.
遗传门限自回归模型在感潮河段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门限自回归(TAR)模型建立了同时受潮汐和径流双重影响的长江下游感潮河段高桥水文站月水位TAR预测模型,建模过程中运用遗传算法来实现模型参数的优化.计算结果显示,门限自回归模型可以拟合感潮河段的非线性特性,拟合及预测精度均满足水文预报规范要求,遗传算法的引入简化了建模过程,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并保证了其预测性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用遗传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感潮河段的水位是可行的,该模型在感潮河段其他水文要素的非线性时序预测中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潮汐河口水流系一典型的非恒定往复流,水沙运动、泥沙模型的设计远较河流模型复杂,许多问题尚无定论。本文论述了潮汐河口各类泥沙模型的相似律,指出了各类泥沙模型选沙的主要原则和时间变态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等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1950—2009年长江镇江和江阴站潮位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镇江站年最高、最低潮位均存在显著的抬升趋势,年平均潮位也呈现不明显的上升趋势;江阴站除年最高潮位存在明显抬升外,年平均和年最低潮位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利用滑动t检验、滑动秩和检验以及Pettitt检验法对潮位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测,3种突变检测结果基本一致:镇江站年最高和年平均潮位均在1979年发生最强突变,年最低潮位在1987年发生变异;江阴站年最高潮位亦在1979年发生突变,但年平均和年最低潮位均未发生显著变异。以上述2站的年最高潮位序列为例,初步分析了潮位非一致变化的原因,潮位的这种非一致变化增加了水文频率分析的难度,并降低了水文设计值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6.
应用抵偿河长原理整编洪水及潮流量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颁发的水文资料整编规范,将“抵偿河长法”列作流量资料整编的基本方法。本文根据抵偿河长的原理计算时段内上、下游站的时段平均流量要满足直线变化的假定,采用上游96km处的德庆站水位与高要站流量建立关系,推求高要站的全年流量资料,基本获得成功,作为示例对整编全年洪水及潮流量资料的方法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西江干流、珠江三角洲河口区的天河水文站的洪水特性分析,根据上游的高要站洪峰水位及石角、天河站同时水位,对天河站的峰水位及出现时间进行预报。对受潮汐顶托及网河交汇影响,不便用合成流量法来进行实时水文预报的站点,用相应水位法进行预报,也能取得较好的预报精度,且简单快捷,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曹双  胡纲  罗红雨 《人民长江》2017,48(21):46-49
三峡工程运行已有十余年,大通水文站流量、径流量资料统计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汛期平均最大流量减小8.4%,年径流量减小5.0%;南京潮水位站资料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年最高平均水位降低了12cm,水位相对降低幅度明显小于流量降低幅度,南京潮水位站高流量下水位与流量关系出现倒挂。通过对1950年以来南京潮水位站的日平均最高水位、日平均最大流量及年径流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滩流量以上南京潮水位站水位发生趋势性壅高,幅度为2.65 cm。南京潮水位站流量及径流量数据为同步大通水文站数据考虑区间支流入汇及积水面积增加所得,分析结果可为南京市防洪安全、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家坞槽潮流特征及潮流流速垂线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家坞槽14号站位连续两个潮次的流速资料表明,该站位的潮流特点为落强涨弱.分析了该站位的潮流特征、各层潮流流速的椭圆分布、潮平均流速分布及其余流特征.拟合了该站位潮流流速垂线分布关系及其计算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ELADI算法的平面二维水环境模型WESC2D,定量研究大辽河潮区界与潮流界的时空变化规律。在模拟和验证大辽河潮位变化过程基础上,通过数值试验系统地模拟分析了上游径流量及汇流比、下游潮差和海平面上升对大辽河潮区界与潮流界的影响规律,并以1999年—2009年水文过程为条件定量研究大辽河潮流界的年、月变化及潮流界位置出现频率。结果表明,径流是影响大辽河潮区界与潮流界位置的主要因素,大辽河潮流界远远超过三岔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