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早期干预、早期治疗黄疸,利于降低核黄疸风险,利于新生儿健康。现将我院165例新生儿黄疸病因和预防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的症状。病理性黄疸较之生理性黄疸有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的特点,如处理不当部分病理性黄疸进展为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应加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促进黄疸尽早消退。笔者所  相似文献   

3.
蒲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86-1787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原因繁多,如果观察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现将我院收治的415例新生儿黄疸特点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我院2010-2011年分娩的1 243例新生儿,住院期间实行母婴同室,出院后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准确记录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了解黄疸消退情况,共有415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2~3天后就会出现黄疸,其程度日增到生后第4~6天最强,然后渐渐消退,至第10~15天完全消失。著者临床多年,早年又在英国研修,发现新生儿黄疸之出现,不但有个体差异亦有种族的差异。据统计白种人新生儿黄疸频率比较低(约50%),而日本人比较高(80%),我国新生儿黄疸有91.4%。中国新生儿黄疸不但频率高,黄疸之强度亦高。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自生下第二天就比白种人高,黄疸之高峰在生后第五、六天,比白种人新生儿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之一,临床上常用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高低来评估患儿的黄疸程度,在出生后24?d出现黄疸的婴儿,尤其是由于溶血引起的黄疸,有发展为急性和慢性胆红素脑病的风险。现代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中药可通过调节胆红素代谢、调控胆汁酸合成与转运、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影响肝脏胶原形成等多个途径发挥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1)生理性黄疸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h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成熟儿60%左右,未成熟儿80%左右有此症状.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1. 新生儿正常胆红素代谢  相似文献   

8.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但黄疸出现过早,每日上升过快,黄疸持续时间延长,或黄疸退而复现时,就会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成为病理性黄疸。而新生儿黄疸病因多种多样,临床上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  相似文献   

9.
袁平戈 《肝博士》2005,(3):25-26
一个健康的新生儿,出生后2~14天可出现皮肤黄疸,但不伴有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称之为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约50%于出生后2~3天皮肤黄疸,4~5天达高峰,通常7~14天内消失,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延长,可达3~4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100例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后,治愈55例,有效4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黄疸消退平均时间为(4.5±1.2)d;平均住院时间(5.0±1.3)d.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综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有效改善黄疸临床症状,降低胆红素含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积极喂养、晒太阳加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新生儿分为试验组(生后经过晒太阳加新生儿抚触和加强喂养);对照组(顺其自然,不给予人为干预);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早晚及程度。结果试验组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晚、轻,甚至不出现。对照组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早、重。结论新生儿出生后给予积极喂养、抚触、晒太阳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 d内的婴幼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病症[1]。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 d内出现,随后会逐渐消退;病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生后24 h内即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如治疗不及时,新生儿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惊厥等症状,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状况[2]。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1],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有50%~8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4.
郑丹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82-1283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病理性黄疸及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黄疸的干预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新生儿黄疸早期的干预,旨在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本文将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原因繁多 ,如果观察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甚至死亡。现将 4 15例新生儿黄疸特点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在我院 1998- 2 0 0 0年分娩的 12 4 3例新生儿 ,住院期间实行母婴同室 ,出院后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 ,准确记录新生儿黄疸的出现时间 ,了解黄疸消退情况 ,共有 4 15例出现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33 4 % ,其中生理性黄疸 4 0 7例 ,占 98 1% ,占新生儿的 32 7% ,病理性黄疸 8例 ,占 1 9% ,占新生儿的 0 7%。生理性黄疸中男性 2 4 9例 ,…  相似文献   

16.
每年约370万新生儿,需要进行退黄治疗医学上把出生28d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复杂,包括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ABO溶血症等)、肝功能受损(乳儿肝炎等)、胆管阻塞、母乳喂养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新生儿中耳炎的临床特点,提升临床医师对新生儿中耳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新生儿中耳炎者共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相关资料,总结新生儿中耳炎的临床特点。结果新生儿中耳炎患儿无明显临床典型症状,125例患儿中未见明显耳痛表现,发热者占19.2%,有明显外耳溢液者占32.8%;黄疸表现明显者共78例,占62.4%,同时患儿极易合并其他感染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结论新生儿中耳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应加强相关认识,在患儿出现不明原因黄疸、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时,注意是否为该病发生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陈惠萍 《浙江医学》2011,33(1):146-147
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d出现,4~5d达到高峰,7~10d后逐渐消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对于是否干预新生儿黄疸,减轻黄疸症状,国内外尚无明确共识。已有研究发现,胆红素沉积于大脑内,对脑组织有可逆性损害。如果对新生儿血中的高胆红素浓度进行安全和简便的有效干预,可以减少胆红素在大脑内的沉积。本院对出生2h后的新生儿实施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以减轻生理性黄疸,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劼 《四川医学》2012,33(5):779-78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对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中,新生儿窒息22例(18.33%),ABO溶血症13例(10.83%),21例为母乳喂养不当21例为(17.50%),各种感染引起有29例(24.17%),早产5例(4.17%),难产剖宫产8例(6.67%),头颅血肿6例为(5.00%).认为感染、ABO血型不合、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独立因素.12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1例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及功能障碍.结论 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重视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危险因素的防治,并采用恰当的母乳喂养方式进行喂养,可以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黄疸 ,古代医家称之谓“胎黄”或“胎疸” ,是指全身皮肤粘膜出现黄色的症侯。属于生理性的 ,多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一般不需治疗 ;但病理性黄疸出现早、消退晚 ,或黄疸渐加重 ,并可出现其它伴随症状 ,须查明原因 ,作针对性治疗。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 4例 ,收到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 4例患儿中 ,男 10例 ,女 14例 ;出生后 1~ 2天出现黄疸 3例 ;3~ 7天 17例 ,15天以后 4例。西医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6例 ,感染性疾病 (脐炎、败血症 ) 14例 ,新生儿肝炎 2例 ,先天性胆道闭锁 1例 ,核黄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