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囊型肝包虫PH值、囊内压、渗透压及内囊生发层的变化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方法:应用精密PH值测定仪检测肝包虫囊肿囊液PH值的变化;采用穿刺测压法检测肝包虫囊肿囊内压力的变化;应用渗透压测定仪检测肝包虫囊肿囊液渗透压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包虫囊肿存活情况及内囊生发层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不同分型囊型肝包虫,其囊液的PH值、囊内压力、囊液的渗透压、内囊生发层的变化有显著差异(〈0.01)。结论:不同分型的囊型肝包虫随着其活性的变化,囊内环境亦呈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408例肝包虫病外科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5年8月~1996年8月共手术治疗包虫囊肿430例,其中肝包虫囊肿408例(94.9%),全部行穿刺内囊摘除术。内囊摘除后,如何处理遗留在肝内的包虫外囊残腔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本文仅对肝包虫囊肿及其常见并发症,在手术处理中的体会分析如下。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科治疗在紧邻肝内大血管肝包虫囊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治疗紧邻肝内大血管肝包虫囊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选择的外科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给予治疗组行内囊摘除和外模内外囊完整摘除术,给予对照组行外囊大部分摘除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且无并发症产生,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紧邻肝内大血管肝包虫囊肿患者而言,实施外囊大部分摘除术、内囊摘除和外模内外囊完整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有效,且安全性较高,以上手术均值得推广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肝脏CT表现为囊性病变时,可能为许多种疾病的病理反应。按病因可分为:(1)先天性:如肝囊肿;(2)创伤性;(3)炎症性:如肝脓肿;(4)寄生虫性:如肝包虫囊肿;(5)肿瘤性:如肝囊性转移瘤;(6)其他:如肝梗死等。现将肝囊性病变的CT表现分为7组加以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纪成  杨志江 《新疆医学》2005,35(6):93-95
肝脏包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畜牧区。手术治疗仍采用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术。2002年彭心字报道。肝包虫外囊切除术发现肝包虫外囊的肝实质面上存在着一层纤维膜,肝包虫外囊与该膜之间有潜在可分离的间隙,沿此间隙可完整摘除肝包虫,一次根治肝包虫病。暂称为“肝包虫囊肿外膜内外囊切除术”。本文完成肝包虫外囊剥除16例,对疗效、预后做一评价。对该术式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间接血凝试验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人体包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T)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30例包虫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7%和90.0%,而肝囊肿、肝脓肿、肿瘤和旋毛虫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囊虫病患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7.5%和31.3%。包虫囊肿的部位、数量及囊肿是否破裂对检测结果有明显影响。包虫IHAT冻干抗原和包虫囊壁冰冻切片抗原在-20℃可分别保存2a和3个月而不丧失活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囊性包虫病好发于肝、肺等脏器,腹腔及盆腔包虫病占第3位[1]。由于肝及腹腔包虫位置高、加之周围一般无脏器覆盖,易于穿刺治疗。但盆脏包虫囊肿位置低,腹面有膀胱(子宫),无法从腹面穿刺治疗。自1990年始我科经肛直肠前壁在B超引导下行盆腔包虫囊肿穿...  相似文献   

8.
马永芳  塔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34(2):134-138,F004
目的:探讨肝包虫并发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经手术证实具有并发症的68例79个肝包虫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包虫合并感染62例,声像图特征为:囊壁增厚,囊内呈现点状、条状、片状不规则强回声。合并破裂10例,声像图特征为内外囊分离,囊液中可见迂曲强回声光带,若内外囊均破裂时,示包囊张力降低,部分包囊可见与胆管相通的瘘口,合并胆道梗阻4例,声像图特征为包囊外壁有缺口与胆管有交通形成,胆管内可见坏死包虫内容物呈层状排列,延伸到肝总管形成高位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肝包虫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治性肝包虫病外科治疗术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肝包虫囊肿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及肝切除术是治疗单发性肝包虫囊肿的两种根治术式,对两种治疗单发囊肿肝包虫病根治性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探讨更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5年间(2000年-2005年)采用根治}生肝包虫病外科手术治疗的85例肝包虫病患者的资料分组:A组:34例,行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B组:51例行肝切除术。临床观察指标为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日、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原位复发率等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切除术式组的手术耗时、出血量等均低于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原位复发率无差别(P〉0.05)。结论:根治性肝包虫病外科治疗术式中,肝切除术式应首选。  相似文献   

10.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T)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30例包虫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7%和90.0%,而肝囊肿、肝脓肿、肿瘤和旋毛虫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囊虫病患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7.5%和31.3%。包虫囊肿的部位、数量及囊肿是否破裂对检测结果有明显影响。包虫IHAT冻干抗原和包虫囊壁冰冻切片抗原在-20℃可分别保存2a和3个月而不丧失活性。结果表明:IHAT和IFAT对人体包虫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榕  司洋  安东梅  刘凌 《西部医学》2012,24(6):1097-1099
目的通过对癫痫和非癫痫误诊病例及24小时脑电图确诊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减少癫痫误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误诊病例及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共17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纳入的172例患者中99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43例癫痫发作误诊为非痫性发作,30例经24小时脑电图确诊为癫痫。癫痫最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假性发作。反之,非癫痫发作误诊癫痫发作多见于假性发作、TIA。对24小时脑电图确诊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不自主咂嘴合并吞咽动作、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待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论熟练掌握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尤其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癫痫的误诊,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