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AD尚无法完全治愈,而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AD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干预AD发病机制的研究,其机制主要通过改善胆碱能系统学说、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清除自由基、拮抗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突触可塑性损伤等方面,以保护神经元,可以有效地延缓和抑制AD的发生发展,从而起到了极大地防治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痴呆病病理与中药干预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免疫系统改变与衰老、免疫系统改变与AD、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中药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及中药干预AD的可能性及新药研究思路,论述老年痴呆病的病理研究进展.指出中药治疗AD可以通过调节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影响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影响APP基因表达及淀粉样蛋沉积过程等干预途径.指出,中药在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具有独特的疗效,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干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HaCaT)细胞的增殖及凋亡,调控信号转导通路及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该文通过阅读近10年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分析中药作用于HaCaT细胞的单体有效成分.常用中药单体包括柴胡皂苷、重楼皂苷Ⅰ、白芍总苷、紫草素、苦参碱、丹皮酚、姜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现状,有助于为新药研发、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检索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治疗胃癌实验研究的文献报道,然后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治疗胃癌实验研究报道较多,涉及多种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尤其是人参皂苷、白藜芦醇、槲皮素、莪术醇、黄芩素及黄芩苷、姜黄素等。结论: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治疗胃癌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尚能与化疗药物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药及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方面疗效取得一定进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远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远志皂苷、远志寡糖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β-细辛醚,其有效成分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相应的药理作用,主要以防治AD、改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为主。文章将远志、石菖蒲单味药及药对干预AD的不同病理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具有多靶点、多方式、多途径的优势。目前,APP/PSI双转基因小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能反映AD特征的AD动物模型,且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中医药防治AD的领域。本文结合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近年来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PP/PSI双转基因小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药有效成分单体筛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和中药新药研发有着密切的关系。自麻黄碱成功提取后,我国常用中药有效成分单体的研究成为中医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后靛玉红、三氧化二砷成功治疗白血病及青蒿素开发成抗疟疾药物等成功的实例使中药有效成分单体的研究为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8.
罗红波  李芸  石向群 《中医药研究》2014,(11):1383-1384
中药单体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有很大潜力.对中药单体的研究可以使中药主要靶点更加明确,作用针对性特异性强,有利于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对中药单体研究的方向思考,认为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结合现代的中药药理研究成果,拓展目前治疗AD 的药物副反应研究,运用最新研究技术等研究思路有利于筛选出防治老年痴呆的有效中药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防治AD的新药开发愈来愈紧迫,中药在AD防治研究中的地位凸显。多种致病因素中,β-分泌酶在A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单体和中药有效成分通过抑制BACE1防治AD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预期寿命逐渐增加,延缓与年龄相关认知下降的策略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老年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靶点较为单一。中医药作为治疗AD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从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复方的靶向研究、针灸的作用途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该文主要以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进展为依据,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中医复方、针灸治疗AD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总结,阐述中医药治疗AD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痴呆病病理与中药干预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免疫系统改变与衰老、免疫系统改变与AD、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中药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及中药干预AD的可能性及新药研究思路,论述老年痴呆病的病理研究进展,指出中药治疗AD可以通过调节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影响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影响APP基因表达及淀粉样蛋沉积过程等干预途径,指出,中药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渐进性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中枢性退行性疾病。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AD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肾虚血瘀是AD的重要病机之一,淫羊藿、三七为临床上治疗AD的常用补肾化瘀益智药物,淫羊藿主要有效成分为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等,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皂苷、人参皂苷等。近年来,关于淫羊藿、三七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AD方面的功效研究,取得了巨大突破,这些功效主要包括改善胆碱能系统、调节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抗氧化应激及清除自由基、抗神经元凋亡、抗炎症、改善突触可塑性等方面。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淫羊藿、三七及其有效成分防治AD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有效防治AD提供实验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衰老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导致正气亏虚,中医药以补肾、健脾、活血等有效防治AD。本文从AD与能量代谢、AD的三大物质代谢特征及中药调节代谢防治AD方面论述,为A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抗生素的滥用,抗菌中药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查阅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本文时抗菌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很多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和单体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或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大脑退行性疾病。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AD的实验和临床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出成就。中医认为肾虚痰阻是AD发病的重要病机之一。淫羊藿、石菖蒲为临床上治疗AD的常用补肾化痰益智药物,淫羊藿、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在中枢神经系统能发挥多种药理作用。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等,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α-细辛醚、β-细辛醚、丁香酚等。近年来它们在防治AD方面报道颇多。在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淫羊藿、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AD的不同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中药的化学成分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其有效成分有多种,且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在中药质量检测过程中,有效成分对照品通常是其定量检测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而在实际工作中,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分离难度大、单体性质不稳定或供应价格高等因素,导致中药检测其有效成分含量难以进行,从而影响中药的质量检测工作。现有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品种和数量在质量检测和新药研发等方面不能满足需要,只能采用逐个检测有效成分来控制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淫羊藿、黄芪、葛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收集3味中药主要成分及潜在的作用靶点,并将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基因进行映射,得出3味中药治疗AD的作用靶标,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并构建"重要活性成分-靶标-作用通路"图。将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中排名前5位的靶标及目前已知与AD发病密切相关的四个基因(淀粉样前体蛋白、Tau蛋白、乙酰胆碱酯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与3味中药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其治疗作用。结果:研究得到77个有效成分,428个靶基因及56个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3味中药有效成分和靶基因的结合效果与西药去铁胺、盐酸多奈哌齐和靶基因的结合效果相似。系统对接显示中药有效成分与靶基因结合性较好。结论:淫羊藿、黄芪、葛根均有直接治疗AD的作用,且效果与西药类似;治疗的分子机制与钙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思维和个人日常活动的独立性逐渐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也是痴呆的主要类型。最新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对线粒体自噬参与的AD发生、发展过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PINK1-Parkin通路、ROS和NAD+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AD发病过程中所体现的关键性作用,并详尽阐述了小檗碱、穿心莲内酯、β-细辛醚等多种中药单体从多靶点、多角度保护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防治AD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抗血小板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项耀祖  商洪才  张伯礼 《中草药》2008,39(2):290-294
在止血、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抗血小板中药研究已成为热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抗血小板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很多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和单体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或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方剂在治疗脑胶质瘤中的作用及中药有效成分与单体在体外抗胶质瘤作用2方面入手探讨中医药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指出合理的中医辨证、单味中药及有效组份的抗肿瘤机制研究,以及有机合理、时序性与放化疗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胶质瘤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