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桤木优树选择与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金堂和平昌两县四川桤木资源清查基础上,对两县桤木进行了优树选择,分析了桤木在适应性、生长性和生态方面的特性.采用5株优势木比较法进行了优树选择,筛选出优良单株.并就四川桤木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2.
冬青属种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青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园艺品种多样,叶、花、果等具有优良的观赏特性,抗性较强,具有广泛的园林应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文中综述了冬青属种质资源的分类、调查与引进,从植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冬青属植物的园林应用,提出目前我国冬青属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加强种质资源调查和保存、加速优良种质资源繁育和引进、深入探索冬青属种质资源的药用价值等建议,旨在为冬青属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国外引种的欧洲桤木Alnus.glutinosa、意大利灰桤木A.cordata、喜马拉雅灰桤木A.nitida和国内的台湾桤木A.formosana、四川桤木A.cremastogyne等5种桤木属植物种苗期生长性状做了比较研究,主要比较了5种桤木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苗期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单株叶面积、根系形态与结构、根瘤、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并对生长影响因子做了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5种桤木中欧洲桤木株型最好,生物量最大,优于其它4种桤木;根系、单株总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桤木生物量构成的主要因素,欧洲桤木有一定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鹅耳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中国具有丰富的鹅耳枥属种质资源,但未引起人们在科研和生产等方面的重视。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文中综述了国内外鹅耳枥属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分布与保存、种群特性、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鹅耳枥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藤本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合分析了我国藤本植物的资源调查现状、生物生态学特性、攀援方式及生活型,对藤本植物的生态功能、经济价值、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初步总结了我国藤本植物的研究概况,结合我国藤本植物应用现状,提出开展藤本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加强藤本植物栽培繁殖技术研究,加强藤本植物生理及生为生态学研究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卫矛属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卫矛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生物化学与药理学研究、开发利用价值等进行了综述,对卫矛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台湾桤木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原产地台湾与引种地南非和福建等的台湾桤木与四川桤木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桤木具有生长快、根瘤固氮能力强等特性,适合我国南方引种栽植、发展商品林。通过在四川引种试验,提出了台湾桤木的育苗方法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榆树是我国北方的常见树种。结合国内外情况主要对榆树种质资源概况、繁殖技术、种质资源收集与育种、诱变育种与良种选育、应用价值及其展望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各个方面的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榆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讨论了榆树种质资源研究、收集、保存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白剌种质资源调查,测定了白刺属植物的果实、种子、千粒质量、果实颜色等4个经济性状评价指标,掌握了白刺属4个植物种间果实和种子的性状特性,为白刺属分类、生物学特性研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北桑寄生在辽西地区的自然分布、寄生环境、寄主及生存繁衍特性.同时,对其经济、生态、种质资源、指示植物价值以及该树种对寄主的危害程度、传播速度、扩散范围进行了论述.特别提出对该树种应加以保护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旱冬瓜材质好、树皮厚且枝叶浓密,木材生产效益和蓄水绿化等生态效益都较好,可适用的造林范围广,宜于发展的地区较多,群众多喜欢用于造林,但旱冬瓜对湿度和温度的要求较高,在干旱和霜冻寒冷地区生长不良,总结了昌宁县不同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条件下旱冬瓜人工造林生长情况,供营林造林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最近3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布设标准地进行典型调查,研究毛赤杨林演替规律,结果发现了草甸植被变为毛赤杨林;毛赤杨林变为白桦林;草甸植被变成毛赤杨林,继而又变成含有白桦或其幼苗、幼树的毛赤杨林;毛赤杨林演变为草甸植被4种毛赤杨林演替规律.文中对演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毛赤杨林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杉木采伐迹地上 ,引进秃杉、江南桤木进行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2个树种都很适合引种区的生态环境 ,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秃杉、江南桤木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平均达到 98%以上 ,两项指标与杉木 (对照 )相比 ,平均高出 34.1~ 4 0 .6个百分点 ;试验还表明 ,江南桤木年平均树高生长达到 1.5m、秃杉达到 0 .5m以上 ;平均胸径生长也分别达到 0 .98cm和 0 .4 4cm ,而同期营造的杉木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仅为 0 .3m和 0 .16cm ;由于江南桤木年凋落物总量可达 16 .2t·hm-2 ,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优良阔叶树种——桤木的分布、生长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引种栽培和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及生长状况的调查,主要阐述了桤木的适生环境及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了桤木的多种利用途径。桤木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和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阔叶树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imulated acidic precipitation and aluminum treatment on the growth of Alnus species and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fixed by Frankia. The growth and nitrogen contents of Alnus species inoculated with nitrogen-fixing organism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noninoculated Alnus species when treated with simulated acidic precipitation. The nitrogen contents were higher in the soils used for the growth of Alnus glurinosa inoculated with Frankia than in those without Frankia inoculation when treated with either acidic precipitation or aluminum. The-development of root hairs treated with simulated acidic precipitation was poor as lhe pH level decreased, and the injury of A. glurinosa was more severe than that of Alnus hirsuta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growth and nitrogen contents of A. hirsura inoculated with Frankia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non-inoculated species and A. glutinosa when treated with aluminum. The leaves of A. glutinosa became yellowish-brown and fell earlier. Under SEM and light microscopy, the surface layer of roots in both Alnus species was injured severely and the number of root hairs decreased as aluminum level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速生乡土树种旱冬瓜生长特性,对滇西南864株旱冬瓜优良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并选择宁洱县松山自然保护区旱冬瓜天然林开展群落调查。结果表明,旱冬瓜优良资源主要分布于阴坡及半阴、半阳坡,其生活习性偏向于阴性,25°以下的平缓坡面适宜旱冬瓜植株的自然生长;旱冬瓜占优势的自然群落具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附生植物,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主要以热带和温带成分组成为主,其中热带分布属占绝对优势,并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台湾桤木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多点试验和生产实践,对台湾桤木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台湾桤木造林地选择、造林密度、混交树种及混交林模式、造林方法及幼林管理等系列技术,旨在为台湾桤木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热脉冲速度记录仪(Heat Pulse Velocity Recorder ,简称 HPVR)研究了14年生四川桤木树干液流的特点,并用Campbell自动气象站同步监测环境因子研究了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桤木的单位面积的年液流通量为11.107kg/cm2;夜间有上升液流,可能存在根压;四川桤木的树干液流在春季是单峰曲线,在夏季是一条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四川桤木的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温度有较好的生态学同步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野外测定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南段4种典型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旱冬瓜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枯落物总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次生阔叶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半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杉木人工林;(2)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3)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持水速度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因此,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以天然阔叶林为最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野外测定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南段4种典型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旱冬瓜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枯落物总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次生阔叶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半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杉木人工林;(2)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3)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持水速度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因此,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以天然阔叶林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