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药微胶囊剂的加工和进展(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华乃震 《现代农药》2010,9(3):10-14,18
微胶囊方法是农药剂型制备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它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具有延长持效期、降低对环境污染、降低毒性、改善抗雨性、有好的防效等优点,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论述微胶囊技术进展和农药微胶囊剂特点及其几种适合农药微胶囊剂工业规模生产的方法,认为在农药微胶囊剂开发中应优先开发微囊悬浮剂。同时也论述了农药微囊悬浮剂的配方组成、剂型稳定性、控制释放性能、实例、国外市场产品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农药微胶囊剂的加工和进展(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胶囊方法是农药剂型制备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它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具有延长持效期、降低对环境污染、降低毒性、改善抗雨性、有好的防效等优点,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论述微胶囊技术进展和农药微胶囊剂特点及其几种适合农药微胶囊剂工业规模生产的方法,认为在农药微胶囊剂开发中应优先开发微囊悬浮剂。同时也论述了农药微囊悬浮剂的配方组成、剂型稳定性、控制释放性能、实例、国外市场产品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界面聚合法制备农药微囊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柏亚罗 《世界农药》2000,22(3):34-41
Ⅰ.前言 农药微囊剂可以用来降低农药对人畜的毒性、延长持效期、减少蒸发、避免药害、保护农药使其不至于在环境中快速降解、减少滴漏、降低农药在环境中的含量、增加农药的应用范围等。微囊剂的直径通常为1~100μm。 自从第一个微囊剂农药Penncap M商品化以来,至今已有25年。目前世界上已开发了约30种农药微胶囊制剂并用于商品化(如表1)。由表可见,绝大多数微胶囊制剂的活性成份为杀虫剂,而除草剂却很少,目前还没有杀菌剂制成微囊制剂。微囊剂的制备技术在日本用于防  相似文献   

4.
农药微囊剂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缓控释功能的微囊化技术在农药制剂的研究开发中广受关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农药微胶囊制剂具有控制农药有效成分释放,提高易光解农药的稳定性,降低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以及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良好特性。本文综述近年来农药微胶囊制剂产品、囊材以及微胶囊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玉溪山水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成功天然除虫菊素微囊化制备技术,并在玉溪高新区内建成投产300吨/年的3%除虫菊素微囊悬浮剂生产装置。这标志着我国在天然除虫菊素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农药微胶囊制剂制备核心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农  相似文献   

6.
陈福良 《世界农药》2000,22(6):37-40,13
水可分散薄片剂(water dispersible flake)是一种把微囊剂改造制成薄片状的农药新剂型。其中大部分由微胶囊(Microcapsule)或微粒(microparticle)组成,它们通过间隔介质和表面活性剂联结合成薄片状。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乳油助剂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乳油助剂替代和农药剂型升级的问题刻不容缓,微胶囊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和缓释农药等环保农药剂型,已逐步开发出来,但推广力度不足。环保剂型需抢占乳油在制剂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从而降低乳油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在第四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农药微囊化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农药制剂制备中发展前景最好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可以把固体、液体农药的活性物质包覆在可降解囊膜中制成粒径为10微米左右的微小胶囊,然后再根据需要制成液态或固态的多种制剂。微囊剂型具有其它剂型难以比拟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微胶囊技术在农药剂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高德霖 《现代化工》2000,20(2):10-14
微胶囊剂是农药剂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它将成为今后农药新剂型的发展方向。本文概述了微胶囊剂所具有的优点和功能,着重介绍了界面缩聚法和就地界面缩聚法制备农药微胶囊剂的基本工艺,微胶囊的控制释放机制和当前已经商品化的各种制剂。  相似文献   

10.
将农药有效成分用大量矿物质粉末、有机溶剂等稀释后,制成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等,这样使农药能均匀散布在农作物上,既省力,又能防止环境污染和确保安全。另外,又不断开发了能防止漂移飞散的展着剂,并正在试验颗粒状可湿性粉剂等农药新剂型,以及开发了超低容量喷洒和喷嘴喷洒系统的空中散布的新技术。本文就这些农药新剂型、新制剂、新施用法中近二、三年登记的防漂移粉剂(DL粉剂)、流动粉剂(FD粉剂)和微囊剂及其物理  相似文献   

11.
农药的环境友好与剂型的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环境和食品安全为目标、农药剂型更新换代为线索,综述了当前水基化农药新剂型的开发近况。并针对EW、ME、SL的应用、鉴别和环境安全评价、水悬浮制剂体系中分子长大现象及抑制、水分散粒剂、微囊剂、种衣剂、纳米材料技术的应用等制剂研究开发中若干热点和难点,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科研实践进行了阐述。本文提出的观点和建议仅供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药剂型加工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我国农药制剂的现状及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指出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泡腾片剂、种衣剂和混剂将会得到发展。农药剂型的“信息化”是农药剂型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农药剂型的进展和动向(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华乃震 《农药》2008,47(4):235-240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基性、粒状、多功能、省力、安全和降低对环境影响的剂型成为国内外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较详细地综述了传统剂型(粉剂、颗粒剂、可溶液剂、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和安全及环保型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种子处理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和其它剂型(微乳剂、油悬浮剂、展膜油剂、可分散液剂和片剂等)的进展.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而开发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和种子处理剂的水基性制剂和水分散粒剂更有前景.  相似文献   

14.
农药剂型的进展和动向(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乃震 《农药》2008,47(2):79-81,89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基性、粒状、多功能、省力、安全和降低环境影响的剂型成为国内外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较详细地综述了传统剂型(粉剂、粒剂、可溶液剂、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和安全及环保型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种子处理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和其它剂型(微乳剂、油悬剂、展膜油剂、水分散液剂和片剂等)的进展.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而开发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和种子处理剂的水基性制剂和水分散粒剂更有前景.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现代农药剂型及我国农药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悬浮剂、乳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微胶囊剂、泡腾片剂、种衣剂和混剂将会得到发展.农药剂型的"信息化"将是农药剂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农药剂型的进展和动向(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华乃震 《农药》2008,47(3):157-160,163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基性、粒状、多功能、省力、安全和降低对环境影响的剂型成为国内外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较详细地综述了传统剂型(粉剂、颗粒剂、可溶液剂、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和安全及环保型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种子处理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和其它剂型(微乳剂、油悬浮剂、展膜油剂、可分散液剂和片剂等)的进展.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而开发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和种子处理剂的水基性制剂和水分散粒剂更有前景.  相似文献   

17.
6月26日从云南省化工协会获悉,云南玉溪山水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并发成功天然除虫菊素微囊化制备技术,并在玉溪高新区内建成投产300吨/年的3%除虫菊素微囊悬浮剂生产装置。这标志着我国在天然除虫菊素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农药微胶囊制剂制备核心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农药固体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剂型发展趋势之一是固体剂型的发展。文章综述了农药固体剂型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微胶囊剂、水分散性粒剂、高浓度可溶性粉剂等剂型的开发现状,指出新型固体剂型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好,利于超高效农药的加工,环境污染小、便于贮存运输等特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微胶囊剂、水分散性粒剂、高浓度可溶性粉剂是固体农药剂型开发的主要方向,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纪梓桐 《世界农药》1989,11(6):24-33
近年来,对农药安全性的规定日益严格,又由于药剂效力的提高、药剂分子结构更加复杂等,致使发明没有缺点的新农药的几率(筛选几率)降低,农药开发时间增长,开发费用巨大。因此,制剂研究的重要性明显提高,这是因为通过农药制剂研究可达到如下预期目的:(1)由于改进农药原药的物理性质,从而提高筛选的几率;(2)通过剂型改进,可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5,(12)
[方法]针对当前农药乳油剂型普遍存在的持效性低与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以乙草胺为芯材,以聚己内酯(PCL)作为壁材,提出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备农药微胶囊和水乳剂的混合剂型。同时,对产品的稳定性、包药率与载药率、释放曲线、尺寸与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搅拌速率、温度、表面活性剂、芯壁质量比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混合制剂产品稳定性良好,缓释性能可以达到25 d以上。[结论]与常用的乳油剂型相比,该混合剂型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与持效性并减少或消除了有机溶剂的使用而降低了环境污染;与微胶囊剂型相比,减少了制备过程中的农药损失,降低了成本。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