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新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原来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很大的变化,第2号《投资》准则更是有很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徐良栋  李顺珍 《新智慧》2006,(11):30-31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各项准则之间需要实现全方位协调,这也是准则体系构建的难题所在。本通过对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情形的探讨,剖析《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简称“企业合并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两项准则之间的协调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专 《新智慧》2005,(9):42-43
随着我国企业经营的多元化,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规范企业的投资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统称《制度》)。但在实践中。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仍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4.
边晓燕 《新智慧》2006,(3):50-50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简称《准则》),其中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件)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本假定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就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及相关税法规定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智慧》2006,(4):24-2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二)本准则未予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会计制度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包括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三种主要形式。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适用《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7.
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活动来快速提升企业的价值。然而在一系列的繁荣背后我们仍会看到投资企业利用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来粉饰财务报表、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严格规范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新准则的颁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地思考。本文拟从核算范围方面、成本法方面、权益法方面对新准则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在于较为系统地对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力求了解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深层次思想,把握国内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协调,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可比性,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本文将我国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具体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余兴 《新智慧》2008,(1):38-40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导致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特别是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从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法与权益法下的核算、处置等方面,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国文 《大众商务》2010,(2):141-142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一直是会计实务中的难点,成本法的核心是如何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转回和投资收益的确认,而《企业会计准则》和各类教材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方法讲解的过于理论化,不利于实务中的操作。本文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经济实质出发,用更简明的处理方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成本法的经济实质,从而指导实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有多种方式,可以分为经常性发生的和非经常性发生的两类。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非常复杂,既涉及个别财务报表信息,又涉及合并财务报表信息。《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应用指南》只规范了经常性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对于非经常性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财政部以专家意见与实务解释文件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淡志强 《新智慧》2007,(5):59-5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七条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相似文献   

13.
彭一浩 《新智慧》2007,(5):24-25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确认了两套不同的成本确认原则,那么国家出资者的长期股权投资究竟应该适用哪一套成本确认原则呢?  相似文献   

14.
詹毅美 《新智慧》2008,(3):17-19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长期股权投资》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处理规定相当有限。本文针对些问题,区分形成转换的不同情况,剖析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徐铁祥 《新智慧》2004,(1A):29-29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规定:在成本法下,企业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额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虽然这一规定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笔认为,《投资准则》所规定的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核算的“投资年度或其以后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之计量公式,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李国文 《大众商务》2010,(4):141-142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一直是会计实务中的难点,成本法的核心是如何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转回和投资收益的确认,而《企业会计准则》和各类教材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方法讲解的过于理论化,不利于实务中的操作。本文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经济实质出发,用更简明的处理方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成本法的经济实质,从而指导实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财政部的安排,《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将成为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讨论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阐释存在违反会计分期假设、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相矛盾、违背权益法的本质要求等缺陷。文章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惠芳 《新智慧》2005,(3):29-30
一、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第8条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的金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后计人损益。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合同规定了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合同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投资准则》第20条规定,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第8条的规定处理。这从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实际上却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俞丽辉  黄雯 《新智慧》2007,(10):61-62
一、新旧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的内容及会计处理 旧会计准则规范的投资内容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将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归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规范,将短期投资改称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20.
潘翠英 《新智慧》2006,(5):25-26
新准则分为“总则”、“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披露”四章。1.总则。该章明确了新准则的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2.初始计量。新准则按长期股权投资的形成方式,分别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汁址方法。具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