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肝素抗凝下,同时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使用Seldinger’s技术,23例经Prowler—14或Prowler—10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1例巨大动脉瘤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成功栓塞23例24个动脉瘤,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再出血,22例痊愈,1例死亡。其中18例100%栓塞,4例95%栓塞,2例90%栓塞。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脑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1年,Guglielmi等首先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而后该技术逐渐被更多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微弹簧圈工艺和栓塞技术的发展,使得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已得到迅速开展。作者对GDC栓塞治疗的21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产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天津环湖医疗器械厂研制生产的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sunruifa electrical detachable coil,SEDC)和美国Micro Therapeutics,Inc公司生产的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sapphire detachable coil,S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91例,30例使用SEDC行颅内动脉瘤栓塞(SEDC组);61例采用SDC栓塞(SDC组)。两组患者在同一时间段.由同一术者使用同种微导管进行治疗。术中观察两种弹簧圈在X线下的可视性、在推送中的顺滑程度、解旋情况、软硬程度、成篮效果、致密填塞情况及解脱时间。采用电话、门诊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随访。结果SEDC组共用SEDC 108枚,SDC组用SDC 271枚。在X线透视下SEDC与SDC同样清晰可见,在微导管中推送弹簧圈时,SEDC组有2枚欠顺滑,SDC组有9枚欠顺滑;在反复推拉弹簧圈时,SEDC组有5枚发生解旋,SDC组有8枚解旋;SEDC组电解脱时间有6枚超过5min,SDC组有10枚超过5min。经统计学分析,各项观察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EDC组动脉瘤致密填塞25例,SDC组49例,SEDC组瘤颈残留2例,SDC组5例,SEDC组非致密填塞3例,SDC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随访3~22个月,无再出血,两组中各有2例术后获得DSA随访,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SEDC可以替代SDC栓塞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对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71个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以G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动脉瘤100%栓塞53个,95%栓塞9个,90%栓塞6个,85%栓塞2个,过度栓塞1个。并发脑血管痉挛8例,动脉瘤破裂4例,存活67例,死亡1例。67倒患者随访3—14个月,无复发出血者,3例重残,2例轻残,62例恢复良好,良好率为61.2%。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若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吸收聚合物涂层电解可脱性弹簧圈(M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对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4个动脉瘤)行MDC栓塞术。结果 24个动脉瘤中,100%致密填塞15个(占62.5%);95%填塞5个(占20.8%);90%填塞4个(占16.7%);1例术后出现短期并发症。随访均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MDC能显著促进动脉瘤囊内血栓机化和瘢痕组织形成、内皮增生,较单纯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动脉瘤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已人游离弹簧圈发展到机械可脱钨丝微弹簧圈和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系统,也激生出特殊弹簧圈,如带尼龙弹簧圈、经高能离子表面处理弹簧圈、表面盖纤维结合素弹簧圈,携带能分泌生长因子的成纤维母细胞弹簧圈,以及三维弹簧圈,弹簧圈的材料也从铜发展到钨、铂等。现已有较明确的栓塞适应征,使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有很大提高,弹簧圈栓塞术将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可能会发生缺血。文章对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引起缺血发作的发生率、原因和预防手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可能会发生缺血。文章对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引起缺血发作的发生率、原因和预防手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已从游离弹簧圈发展到机械可脱钨丝微弹簧圈和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系统 ,也派生出特殊弹簧圈 ,如带尼龙弹簧圈、经高能离子表面处理弹簧圈、表面覆盖纤维结合素弹簧圈 ,携带能分泌生长因子的成纤维母细胞弹簧圈 ,以及三维弹簧圈。弹簧圈的材料也从铜发展到钨、铂等。现已有较明确的栓塞适应证 ,使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有很大提高 ,弹簧圈栓塞术将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对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以G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动脉瘤100%栓塞30例,95%栓塞18例,90%栓塞10例。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微弹簧圈逸出载瘤动脉1例。结论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若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短中期复发情况,并对影响动脉瘤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DSA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20例(368个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81例(89个动脉瘤)获得≤6个月随访;81例中的63例(65个动脉瘤)获得〉6~12个月随访;63例中的48例(48个动脉瘤)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动脉瘤的复发情况,以及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大小、瘤颈对动脉瘤复发的影响。结果①随访时问≤6个月的89个动脉瘤中,复发13个(14.6%);随访时间为〉6~12个月的65个动脉瘤中,复发7个(10.8%);随访时间〉12个月的48个动脉瘤中,复发4个(8.3%)。②被随访到的患者,均无再出血及其他新增的神经系统症状。4例患者遗留轻度偏瘫,1例遗留重度偏瘫。③3次随访结果均显示,被完全栓塞患者的复发率低于次全及部分栓塞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巨大型动脉瘤复发率高于小型和中型动脉瘤的复发率,随访时间≤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间≤6个月的动脉瘤中,宽颈与非宽颈动脉瘤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6个月,宽颈动脉瘤复发率明显高于非宽颈动脉瘤的复发率(P〈0.05)。结论致密填塞可以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动脉瘤栓塞治疗后需要进行密切的影像学随访。  相似文献   

13.
栓塞体积比在评价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栓塞体积比(VER)在评价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在国内7家医院应用GDC栓塞、治疗期≥3年、直径>2 mm的囊状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共434例(446个动脉瘤)。根据填入动脉瘤内的弹簧圈体积与动脉瘤体积,计算动脉瘤VER。分析VER值与动脉瘤大小、瘤颈、栓塞结果、复发及再出血的关系。结果①小动脉瘤(<5 mm)、中型动脉瘤(5~10 mm)、大动脉瘤(11~25 mm)、巨大动脉瘤(>25 mm)的VER分别为(29±7)%、(24±7)%、(18±9)%和(8±7)%,不同大小动脉瘤患者之间的VE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0,P<0.01);动脉瘤大小与VER值呈负相关(r=-0.50,P<0.01)。窄、宽颈动脉瘤的VER值分别为(24±8)%、(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446个动脉瘤的VER为(24±8)%。动脉瘤完全栓塞、颈残留、体部残留患者的VER分别为(28±7)%、(23±7)%及(13±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71,P<0.01),且栓塞程度与VER值呈正相关(r=0.57,P<0.01)。③术后临床随访>3年,15个动脉瘤再出血,再出血者动脉瘤VER值为(16±9)%,无再出血者为(24±8)%,P<0.01。④对357个动脉瘤进行DSA随访,中位随访期为16个月;动脉瘤保持稳定298个(83.5%),VER为(25±8)%,复发59个(16.5%),VER为(20±7)%,P<0.01。⑤VER是动脉瘤术后再出血和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OR:0.00,95%CI:0.00~0.08;OR:0.001,95%CI:0.00~0.03)。结论VER是评价动脉瘤栓塞程度的客观指标,对于栓塞术后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DSA证实后实施了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①本组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胼周动脉瘤1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②11例均被栓塞成功,其中被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5例,在术后3~6个月的DSA随访中,显示这5例完全闭塞。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的有9例,4分的有1例,死亡1例。无技术相关并发症。③术后3~6个月DSA随访6例,MRA随访2例,电话随访2例。有影像资料的随访病例显示,动脉瘤均被完全闭塞;电话随访患者GOS均为5分,无再出血。结论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前循环微小动脉瘤安全、可行,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Neuroform支架或球囊与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0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中,129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78例采用球囊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3个月对预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术后6~12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以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78例动脉瘤中,完全栓塞114例,次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3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完全栓塞69例,次全栓塞9例。Neuroform支架辅助组、球囊辅助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7.2%(98/129)、78.2%(61/78);预后不良率分别为:22.8%(29/129)、20.5%(16/78);病死率分别为:1.6%(2/129)、1.3%(1/78)。术后46例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其中Neuroform支架辅助组32例,球囊辅助组14例。影像学随访46例患者中,13例再通,7例影像学好转,26例稳定。结论Neuroform支架或球囊瘤颈重塑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宽颈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栓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万方、中国知网、Pub Med、Embase及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数据库,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方案的所有文献,提取即刻完全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等)、瘤内进一步血栓形成发生率、随访治愈率、复发率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18篇文献,其中包括1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7篇观察性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OR=0.98,95%CI:0.72~1.32,P=0.93)、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OR=1.04,95%CI:0.54~1.99,P=0.91)、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OR=1.57,95%CI:0.96~2.55,P=0.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支架辅助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OR=1.35,95%CI:1.04~1.74,P=0.02);随访治愈率(OR=1.65,95%CI:1.25~2.17,P0.01)、瘤内进一步血栓形成发生率(OR=2.56,95%CI:1.97~3.33,P0.01)、复发率(OR=0.45,95%CI:0.35~0.57,P0.01)支架辅助栓塞较单纯弹簧圈栓塞具有优势。结论就目前研究现状,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有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趋势,但尚需更多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并且支架辅助栓塞技术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超早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早期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2例。在动脉瘤破裂发病24 h内,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患者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按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术后栓塞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1~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恢复良好11例,术后偏瘫1例,术后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期内,无再出血病例,复发1例行再次栓塞后2个月,DSA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结论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方法可行,可提高破裂动脉瘤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回顾190例颅内动物瘤的手术与栓塞治疗,167例行手术治疗,23例行栓塞治疗,手术组正常或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为91.02%,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为7.19%,栓塞组各为91.31%,8.7%,认为多数颅内动脉瘤行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少部分动脉瘤可予选择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