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苦苣菜属植物主要含倍半萜类及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甘油酸酯苷类等化合物。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保肝、抗肿瘤、利尿、降血糖、降血压、降胆固醇、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抗菌、解毒、对脑缺血缺氧脑保护等药理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对苦苣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为国内研发和推广该属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斤拔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此外尚含有香豆素类、皂苷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血栓、抗氧化、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等生物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对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血栓、抗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活性,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阿魏的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以及倍半萜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明确新疆阿魏树脂的活性成分。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新疆阿魏树脂提取物(100 mg/m L)、不同极性部位(100 mg/m L)和倍半萜香豆素化合物(100、50、10、1、0.1μmol/L)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H292、H1792、H460作用48 h后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抑制率和IC50为指标衡量其活性。结果新疆阿魏树脂氯仿提取物在100 mg/m L质量浓度下对A549、H292、H1792、H460细胞系的抑制率分别为75.45%、65.39%、46.54%、73.68。低极性部位在100 mg/m L质量浓度下对4种细胞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74%、80.62%、60.11%、92.35%。从低极性部位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倍半萜香豆素类化合物farnesiferol B、farnesiferone A、farnesiferol C、多花素宁,其中farnesiferol C、多花素宁的IC50分别为35.49、15.44、44.25、21.63μmol/L和23.60、17.90、38.33、12.35μmol/L,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相关性。结论新疆阿魏树脂的低极性部位为体外抑制人肺癌细胞生长作用的活性部位,其所含有的高含量倍半萜香豆素化合物farnesiferol C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王杨海  刘璐  赵渤年  高燕 《药学研究》2023,42(6):403-408,421
当归属作为伞形科中的一个属,全世界已发现约110种。多种当归属植物作为传统药用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补血活血的药用价值。香豆素类成分作为当归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发挥疗效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因此,本文系统的综述了当归属植物传统药用、香豆素类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毒理学等方面研究进展,分析当归属的研究现状,为今后当归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栾树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栾树花三氯甲烷部分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乙酰基伞形花内酯(Ⅱ)和6-苯甲酰基伞形花内酯(6-苯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Ⅲ)。结论化合物Ⅱ、Ⅲ为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首次从栾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栾树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荚果蕨属植物属蕨类球子蕨科,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酚类、香豆素、甾萜类等,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病毒、驱虫、抗菌等活性,本属植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综述了荚果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荚果蕨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崖豆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崖豆藤属植物药用价值广泛,在我国分布有35种和11个变种.该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抗肿瘤、保肝和抗雌性激素等多种药理活性.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的崖豆藤属药用植物资源,对该属植物的组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菊科苍耳属(XanthiumL.)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苍耳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主要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结果苍耳属植物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倍半萜内酯类、水溶性苷类、挥发油等化合物,它们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结论为苍耳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魏树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疆阿魏树脂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ODS柱色谱、HPLC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香豆素(1)、香草醛(2)、松柏醛(3)、3-(3,4-二甲氧基苯基)-2-丙烯醛(4)、阿魏酸(5)和β-谷甾醇(6).结论 化合物3、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新疆阿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南岭荛花Wikstroemia indica 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其根及根皮为常用中草药了哥王。近年来化学研究显示其根及根皮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以及木脂素、香豆素、甾醇等化合物;药理研究发现了哥王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因此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对文献中有关南岭荛花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reclinical Research
The genus Ferula (Umbelliferea ) is widely distributed across Central Asia and the Mediterranean. Some plants of the genus Ferula have been used as sources of pharmaceuticals for centuries. Ferula is a rich sourc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including coumarin derivatives, sesquiterpene‐substituted compounds, daucane esters, humulane, and germacrane compounds, aromatic lactones and disulfide compounds. Therefore, utilizing these bioactive constituents with antimicrobial and insecticidal effects not only can provide a new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drug and green pesticide, but also protect endangered plant resources. In the present review,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bioactive constituents of the genus Ferula the plant sources. Drug Dev Res 78 : 321‐331, 2017. © 2017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2.
A sesquiterpene coumarin, sinkiangenorin E, consisting of a novel bicyclo[4.3.1]decane-type sesquiterpene system, was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Ferula sinkiangensis. The structure of sinkiangenorin E including the relative stereochemistry and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was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data. The new compound showed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AGS cells (IC50, 12.7 μM) and inhibiting effect against influenza A H1N1 (IC50, 4.0 μM), which provided important clues for the study on the bioactivities of this type of sesquiterpene coumarins.  相似文献   

13.
宽叶金粟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宽叶金粟兰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金粟兰根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curcolonol (I),zedoarofuran (II),shizukanolide E (III),异秦皮啶-7-O-葡糖苷(IV),伞形花内酯苷(V),异秦皮啶-3-β-D-芹菜糖(1→3)-β-D-葡糖苷(VI),β-谷甾醇(VII),胡萝卜苷(VIII)。结论异秦皮啶-7-O-β-D-芹菜糖(1→3)-β-D-葡糖苷(V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宽叶金粟兰苷,化合物I和I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蒋雷  王国荣  姚庆强 《齐鲁药事》2007,26(11):670-67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苦苣菜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苦苣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倍半萜及其苷类、三萜和甾体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等。有保肝、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病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香豆素类化合物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自然界重要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存在于不同种属的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具有抗HIV、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抗凝血和淋巴管性水肿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这与其代谢途径和CYP2A6酶的多态性有关。另外,毒性作用还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和高剂量给药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在药理和毒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瑞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与临床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类综述瑞香科瑞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瑞香属植物主要含二萜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黄酮及双黄酮类等多种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镇痛、抗炎、抑菌、抗血栓、抗凝等活性,在临床上也极具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From the fruits of Ferula badrakema (Kos.-Pol.) (Umbelliferae), five known sesquiterpene coumarins (conferone, mogoltacin, feselol, ferocaulidin and ligupersin A)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using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he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D and 2D NMR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8.
马齿苋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齿苋为常见野菜和中药,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与应用.其含有黄酮类、萜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和多糖等化学成分,其提取物或有效部位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血脂、降血糖等药理作用.综述近3年来有关马齿苋中的酰胺及其苷类、有机酸与氨基酸类、黄酮等化学成分,以及保肝、抑制痢疾杆菌、抗缺氧、抗氧化、抗心...  相似文献   

19.
雪莲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莲是我国珍稀名贵的中药材,有着久远的药用历史以及丰富的民间用药基础.雪莲中含有的黄酮及其苷、倍半萜内酯、香豆素、木脂素、有机酸、氨基酸、甾体、多糖等成分,具有抗风湿、镇痛、调节心血管系统、抗癌、延缓衰老、计划生育、防辐射等生物活性,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应用前景良好.对药用雪莲近十年国内外的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20.
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中药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并且对其主要的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蛇床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香豆素类化合物,此外还有色原酮类,苯并呋喃类,糖类,以及萜醇类等多种化合物。药理方面,蛇床子具有降压、抗菌、抗病毒及抗炎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结论为蛇床子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