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磨牙残根残冠洞固位形铸桩核冠修复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20颗短磨牙残根残冠应用洞固位形铸造桩核冠修复,对其临床效果随访2~5年。结果:有1例发生桩核松动脱落,3例烤瓷冠崩瓷,其余患者修复效果良好。结论:洞固位形铸造桩核冠修复短磨牙残根残冠既方便,简洁,又解决修复体固位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丁鹏飞  孟波 《中外医疗》2013,32(16):40-40,42
目的比较分析单根管与多根管铸造桩核用于磨牙残冠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该院修复磨牙残冠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采用单根管铸造桩核冠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多根管铸造桩核冠治疗,修复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单根管铸造桩核3个松动,占10%;对照组多根管铸造桩核2个松动,约占6.7%,两组患者松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了松动的桩核外,其它的在X线片检查下桩核与根管均结合紧密,修复体使用情况良好,不影响吞咽和咀嚼。结论单根管桩核修复磨牙残冠效果良好,与多根管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单根管比多根管操作程序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分体式铸造桩核保存磨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共78根磨牙残冠残根)用分体桩核修复磨牙残冠残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治疗结束后,对这78例患者的冠桥修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进行修复后的1~3年之间,有71例患者的71颗牙修复体固位良好,未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其治疗的成功率为91%。结论:用分体式铸造桩核保存磨牙残冠残根既保留了患牙,又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铸造桩核+冠修复残冠残根.方法 残冠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根管桩核预备,取模制作粘接+冠修复.结果 残冠残根行铸造桩核+冠修复后固位功能良好.结论 残冠残根用铸造桩核+冠修复做到了不拔牙、少拔牙的原则,功能良好,患者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磨牙残冠残根。方法:用ZEROSIC混配型硅橡胶印模材及藻酸盐印模材间接法制取印模,在技工室完成分裂桩核的制作。结果:分裂式桩核不仅解决了就位问题,而且增强了固位,提高了抗折能力,保留了患牙。结论:分裂式桩核-冠不仅修复了磨牙残冠残根,而且保留了患牙,保护了天然牙,获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纤维桩核和铸造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100颗患牙)牙体残冠残根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2例。A组患者给予纤维桩核修复,B组患者给予铸造桩核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牙修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患牙修复成功率96.1%显著高于B组修复成功率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核的临床修复效果优于铸造桩核,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黄伟军  李飞 《中华医护杂志》2007,4(9):800-800,799
目的利用铸造桩核+冠修复残冠残根。方法残冠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根管桩核预备,取模制作粘接+冠修复。结果残冠残根行铸造桩核+冠修复后固位功能良好。结论残冠残根用铸造桩核+冠修复后做到了不拔牙,少拔牙的原则,功能良好,患者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冠一体修复牙合龈距离过短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经完善根管治疗的磨牙残根、残冠,且牙合龈距离过短(﹤3 mm)的病例,用铸造桩核冠一体修复并随访观察。结果:对43颗患牙跟踪随访1年,除1颗于修复后半年根折而拔除外,其余均能正常行使功能,修复体无松动脱落,成功率达97.67%。结论:应用铸造桩核冠一体修复牙合龈距离过短磨牙残根残冠,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美观实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根管钉+树脂核与铸造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残根残冠患者共61例69颗患牙,28例32颗患牙采用根管钉+树脂核;33例37颗患牙采用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PFM)完成修复。定期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年内根管钉+树脂核组1例桩折。铸造桩核组2例根折,其余患牙修复良好。结论根管钉使用方便,适用于有部分残留牙体组织的残冠;铸造桩核有足够的固位力,适用于残留牙体组织较少的残冠及残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铸造金属核桩、铸造全冠或金属烤瓷冠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经验。方法:对30例磨牙残根残冠经过根管治疗后,用铸造金属核桩、铸造全冠或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结果:经1~2年的临床观察,未见失败病例。结论:铸造金属核桩、铸造全冠或金属烤瓷冠用于修复磨牙残根残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和镍铬合金烤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门诊部收治的59例患者(患牙78颗),并随机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29例(患牙39颗)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30例(患牙39颗)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随访一年,通过对烤瓷冠色彩在口内的匹配度、有无崩瓷和折裂、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和染色情况来对比研究二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边缘密合度分级高,修复体崩瓷、折裂少、颜色匹配一致度高,牙龈边缘染色情况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CAD/CAM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增加了全冠的美学效果,是前牙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牙齿纵折或冠根斜折及牙根高位折断的治疗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保存牙齿冠根纵折或冠根斜折的患牙,并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方法:对1995的11月至1998年12月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特诊室就诊的此类患者162例,行牙折片复位。不绣钢丝环行结扎或带环固定。牙根高位折断者同邻牙一起固定。根管治疗加不绣钢丝椿内固定。牙本质粘接剂粘接牙折片。水晶瓷修复牙冠形态。外面再用镍铬合金或钴铬合金的铸造全冠修复。结果:全部病例近期效果满意。结论:本疗法切实可行值得  相似文献   

13.
单个种植体冠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观察前后牙单个种植义齿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2)方法 对60个种植体,采用单冠修复的方法,进行单个烤瓷牙冠的修复。并进行2-3年的随访调查。(3)结果 60个种植体冠中,在修复后有2个失败,表现为种植体松动,修复成功率为97%,有3个种植体上部结构出现并发症,其中1个为垂直中心固定螺丝松动,另1个为水平固定螺丝松动,还有1个种植体冠周龈缘发生炎症,其余种植体冠修复效果良好。(4)结论 合理设计、精确制作是保证种植义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湖南地区正常恒牙合上下颌之间的牙量关系 ,为牙齿正畸诊断分析和矫治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精确测量正常恒牙牙合上下颌牙量 ,并进行了Bolton分析和相关资料对比。结论 :确立了湖南地区汉族恒牙牙合上、下颌之间牙量关系的正常比率 ,建立了计算上、下颌前 (全 )牙量的数学模型 ,为临床医师增加了进行错牙合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及判断预后的区域性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呼和浩特市正常牙冠倾角的均值,为临床中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呼和浩特市正常的蒙汉族大学生各30名,男女各一半,年龄18~25岁。对选取的样本应用16排螺旋CT机进行上下颌骨的扫描,将扫描数据输入重建工作站,利用应用软件三维重建,测量牙冠倾角。结果:呼和浩特市正常牙冠倾角测量中,蒙古族上颌尖牙和下颌第二磨牙的冠倾角均数存在性别差异(P<0.05);汉族上颌尖牙存在性别差异(P<0.05);蒙古族和汉族女性上颌尖牙和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倾角均数存在差异(P<0.05);蒙古族和汉族男性下颌中切牙冠倾角均数存在差异(P<0.05)。结论:呼和浩特市正常牙冠倾角的均数存在性别和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的箍结构对纤维桩核修复下颌前磨牙后牙体抗力的影响。方法将4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分为6组。第1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第2组:具有1 mm的360°包绕的箍结构;第3组:仅颊侧有1 mm的箍结构;第4组:仅舌侧有1 mm的箍结构;第5组:颊、舌侧有1mm的箍结构;第6组:无箍结构。所有离体牙均用纤维桩、树脂核及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并以1 mm/min的速率加载压缩力,直到出现断裂。结果第1组牙根折裂的加载力值为(1067.6±234.30)N,大于第六组的(668.9±230.90)N(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核冠可用于各种情况的前磨牙残根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正畸记存模型传统的修整器修整法进行改进,探讨更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修整方法。方法选择正畸记存模型154副,用传统法修整89副,改进法修整65副,统计比较两种修整方法出现震荡破损的模型数。结果传统修整器修整法制作89副模型中,有8副在修整上下颌后壁、侧壁、短夹壁的过程中出现牙列破损;改进修整器修整法制作的65副模型无牙齿缺损的表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χ=4.47,P<0.05)。结论改进的修整器修整法适用于不同错类型模型的修整,并且在预防修整过程中的模型牙列震荡破损方面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18.
用实验方法比较三种常用的缩颈方法及评价锤造全冠的边缘适合性。结果表明各组边缘间隙均大于0.180mm,说明锤造全冠边缘适合性较差,临床检查难以确定其间隙大小。各组近胎面轴壁间隙较小,这与冠成形时此处受力较大,冠周径变小有关,提示临氏上应避免用力和反复锤击此处。各组胎面间隙均大于0.130mm,表明面升高,边缘浮出量较大,冠尚未完全就位。当硬铅代型与缩颈器之间未预留冠套间隙时,所得的锤造全冠适合性更差,面间隙最大(0.945m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下颌前磨牙残根牙体不同剩余量对铸造桩修复后牙根抗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4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根据牙本质肩领的不同分为6组.第1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第2组:具有1 mm的360°包绕的牙本质肩领;第3组:仅颊侧有1 mm的牙本质肩领;第4组:仅舌侧有1 mm的牙本质肩领;第5组:颊、舌侧有1 mm的牙本质肩颌;第6组:无牙本质肩领.所有离体牙均用铸造桩及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并以1 mm/min的速率加载压缩力,直到出现断裂.结果 第2组折裂值为(1383.3±187.6)N,高于其它各组(F=9.33,P<0.01),第1组与第6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铸造桩可用于具有牙本质肩领的前磨牙残根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牙冠延长术与牙龈切除术对牙体缺损达龈下患牙的牙龈修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86颗松动度(MD)≤Ⅰ度、牙体缺损达龈下1.5~4.0mm的上颌前牙,按缺损最深位点处的探诊深度(PD)分为浅缺损组(94颗患牙,PD<2.5mm)和深缺损组(92颗患牙,PD 2.5~4mm).每组患牙均分,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进行牙龈修整术,术后2周常规修复,术后12个月回访.分别记录术前、术后2周及12个月后三个时点的PD、M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浅缺损组,二种术式均可显著降低PD和SBI(P<0.05),同时二种术式中MD均增加(P<0.05),但二种术式之间PD和SBI的降低和MD的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缺损组,牙冠延长术组PD和SBI的降低值均高于牙龈切除术组(P<0.05),但前者MD增加的数值较后者明显(P<0.05).结论 当牙体缺损位于龈下且不侵犯生物学宽度时,可采用牙龈切除术进行牙龈的修整;当牙体缺损位于龈下且侵犯生物学宽度时,采用牙冠延长术修整牙龈疗效较好,但因术后MD有增大趋势,故选择适应症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