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以卡拉胶为载体的固定化黑曲霉细胞产果胶酶的条件实验。其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产果胶酶的最佳条件是:250ml三角瓶装80mlpH3.0~3.5的配方2培养基(见本文1、2、4),灭菌后,接入2g固定化细胞,置于30℃,在摇瓶和转速165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4天,其产酶活力可达80u以上/ml培养液。固定化细胞回收后重复产酶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多孔聚酯材料固定化黑曲霉产糖化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孔聚酯材料作固定化载体,考察了载体吸附固定化黑曲霉菌丝细胞的条件,当菌丝体细胞与载体预培养的条件为pH值5.0,孢子浓度烟10^5个/ml,固液比为1/75时,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吸附固定及发酵产酶,在产糖化酶的发酵过程中,与游离菌丝体细胞相比,发酵过程持续产酶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产糖化酶活力始终高于游离菌丝体。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芯颗粒吸附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rum)孢子,再用1.5%的海藻酸钠包埋吸附固定化细胞玉米芯颗粒。于摇瓶中进行分批培养,实际结果表明:在固定化细胞产酶的条件下,培养基中淀粉水解糖浓度为9g/L,蛋白胨浓度为1g/L,摇瓶转速为180r/min,产酶发酵周期为50h,发酵液中核酸P1的活力高达503U/ml。双载体固定化细胞经30批次连续重复发酵产酶稳定在较高水平,固定化细胞粒子机械强度高。  相似文献   

4.
木聚糖酶合成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产高酶活木聚糖酶的生产菌株,以黑曲霉A3为出发菌,经紫外线亚硝酸复合诱变处理,使所产木聚糖酶酶活由原来的9.1829U/ml增加到15.2144U/ml。实验通过发酵培养时间,碳源含量,接菌量对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分析,得出产木聚糖酶的最优条件,即在加入50 Mandels液体培养基,28℃条件下,底物含量为0.045g,接种量为20ml,培养36h。  相似文献   

5.
黑曲霉As·3.4309的孢子用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制成固定化细胞胶粒,用于生产糖化酶的研究。 固定化黑曲霉细胞,产糖化酶的最适温度为32℃,培养基的pH值以5.0为宜。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的配比对糖化酶的生产有显著的影响。 固定化细胞半连续发酵生产糖化酶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发酵的周期为120小时左右,发酵液中糖化酶活力接近游离细胞发酵的水平。第二次以后发酵的周期缩短到60小时以下,而产酶水平随着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不断提高,最高时达到游离细胞产酶的130%以上。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使用30天。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产单宁酶的固体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固体发酵培养基单因素研究,确定了三个影响单宁酶产率的关键因素,对氮源用量、五倍子用量、培养温度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旋转实验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以获得最佳产单宁酶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组成。结果表明,固体发酵黑曲霉最佳产酶条件为:五倍子含量为9%;氮源添加量为2.3%;温度为32℃。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产酶重复实验,酶活力为219.4U/mL。  相似文献   

7.
冯培勇  赵彦宏  张丽 《食品科学》2009,30(23):335-339
利用响应面法对黑曲霉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二水平设计的Plackett-Burman 试验分析7 种因素对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确定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装液量为影响酶活的重要因素。然后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条件:发酵温度31.02℃、发酵时间73.17h、装液量100.4ml。考虑实验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73h、装液量100ml。优化后纤维素酶活由267.81U/ml 提高到360.02U/ml,提高34.4%。  相似文献   

8.
果胶酶生产及其在苹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LLW-1菌株固态发酵生产酸性果胶酶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以及利用果胶酶澄清苹果汁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10 g基料(豆饼∶麸皮=2.0 g∶8.0 g),(NH4)2SO420 g/kg,Tween-80 1.5 g/kg,玉米浆50 mL/kg,KH2PO43.0 g/kg,CaCl21.0 g/kg,MgSO4.7H2O 1.0 g/kg(均相对于基料),料水比1∶1.2,自然pH;31℃静置培养72 h,期间在为24 h翻曲1次,果胶酶活力达2 418 IU/g(干曲)。酸性果胶酶澄清苹果汁的工艺条件为:果汁自然pH值,果胶酶用量500IU/L(果汁),明胶添加量0.05 g/L(果汁),酶解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5℃和1 h。  相似文献   

9.
黑曲霉(As.n.XD-1)β-葡萄糖苷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胜远 《食品科学》2002,23(11):59-62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表试验,对黑曲霉(As.n.XD-1)β-葡萄糖苷酶(EC.3.2.1.21)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黑曲霉(As.n.XD-1)产β-葡萄糖苷酶适宜于固体发酵,适宜条件为甘蔗渣与麦麸配比为2:3,酵母膏0.8%,加水比为1:3,初始pH值自然,于28℃发酵4d。在这个优化条件下酶活力达23.86U/ml。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固定果胶酶法澄清白兰瓜汁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壳聚糖絮凝作用和吸附、交联特性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处理,用于白兰瓜果汁澄清试验。试验表明,以5%的戊二醛变联壳聚糖为载体的固定化酶,在温度为47℃,pH值为4.5,加酶量为0.15ml/L时,对白兰瓜果汁的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达到96.2%。固定化后的酶活力能保持到原来的97.37%,澄清后的平均回收率为大于75%。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AS 3.2893为发酵菌株,以早米为原料,对游离和固定化少根根霉发酵生产。一乳酸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固定化比游离发酵的转化率高。探索了以聚氨酯泡沫为固定化材料,在间歇发酵的条件下产L-乳酸的情况。结果表明:C/N比36/1,装液量70ml/250ml,温度28℃,发酵时间48h为最适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XSY0607菌株在小型不锈钢发酵罐中液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发酵温度、起始pH、发酵时间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菌株产纤维素酶酶活的影响。确定了黑曲霉XSY0607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优条件:以水稻秸秆粉为碳源,以黄豆饼粉为氮源,在温度为30℃,初始p H为5.5,接种量为5%~7%,发酵72h。此条件下黑曲霉XSY0607菌株的CMC酶活为188U/m L,FPA酶活为34U/m L。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再利用玉米芯粉这种农副产品资源,以黑曲霉为菌种,进行黑曲霉液态发酵玉米芯粉产木糖苷酶的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以黑曲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木糖苷酶活力为响应值,考察发酵周期、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发酵pH值、装液量和摇瓶转速对木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间144 h、发酵温度34℃、接种量7%、初始发酵pH 3.0、摇瓶转速180 r/min、装液量110 mL/300 mL为该菌产木糖苷酶的最佳发酵条件。然后在上述最佳发酵条件的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最低添加量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确定了最佳产酶培养基组分为:玉米芯粉31.55 g/L,酵母粉8.00 g/L,蛋白胨5.48 g/L,硫酸镁0.70 g/L,氯化钠1.00 g/L,氯化钙1.50 g/L。利用软件构建二次式模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91 0,调整决定系数R2为0.982 9。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显著有效,失拟项P值大于0.05,适用于产酶的理论预测。经过上述优化后菌株产木糖苷酶活力是优化前的8.89倍。  相似文献   

14.
徐璐  文连奎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311-314
以生晒人参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后通过固定化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澄清及调配得到人参醋饮料。通过正交实验分别确定固定化发酵最佳条件、人参醋饮料最佳配方,通过离心、壳聚糖、明胶-单宁梯度澄清实验确定澄清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每100mL人参发酵酒中,木屑3g、被吸附醋母20mL、28℃时发酵速度最快,同时固定化醋酸菌可重复利用;采用明胶-单宁澄清法澄清效果最佳,明胶、单宁添加量各为0.02‰时,透光率达87.8%;人参醋饮料最佳配方为:人参原醋7%、浓缩大枣汁1%、总酸0.37%、总糖12%,感官评分为90分,产品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液体发酵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黑曲霉DM—1液体深层发酵所产纤维素酶系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特别高。系统研究了DM—1菌株的摇瓶产酶条件及25L发酵罐发酵工艺。25L发酵罐试验结果表明,在通风量0.4~1.0vvm、搅拌转速250~500r/m、发酵温度31℃及控制发酵液pH在4.0左右的条件下,发酵104小时,其β-葡萄糖苷酶活和CMC分别为330和241mg葡萄糖/ml。发酵滤液经硫铵盐析沉淀、过滤或离心及干燥等过程得固体纤维素干酶粉。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为13500mg葡萄糖/g,平均收率80.2%。  相似文献   

16.
以稻草秸秆粉为碳源,利用绿色木霉和黑曲霉进行固体发酵产纤雏素酶的研究。以混合菌接种比例、麦麸与稻草粉质量比、发酵时间和三角瓶装量4因素为考察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混合菌固体发酵条件。确定该混合菌株的最优产酶条件,结果表明,混合菌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绿色木霉和黑曲霉接种比例为1:1、麦麸与稻草粉质量比为1:3.0、发酵时间为4d、装量为50mL/1000mL三角瓶。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FPA酶活、CMC酶活、β-G酶活分别为5.291U/mL、9.33IU/mL和49.91IU/mL,分别是单菌发酵的2.28~2.47倍、2.39~2.45倍、1.38~2.09倍。混合菌发酵产生的各酶活性均高于各种菌单独发酵产生的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出汁率和澄清度为指标,研究复配酶澄清苹果汁的酶解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果胶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木聚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苹果出汁率和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复配酶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果胶酶添加量为0.10%,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05%,木聚糖酶添加量为0.010%,酶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苹果出汁率为91.6%,苹果汁澄清度为96.3%。  相似文献   

18.
共固定化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苹果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苹果或苹果加工厂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对采用多菌种共固定化活细胞混合发酵生产苹果醋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固定化多菌种发酵生产苹果醋的最佳工艺是将酿酒酵母,产香酵母,乳酸菌共同固定,按与发酵液1:7-1:8的比例,加入到总糖为12%的苹果汁发酵液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度,然后再把固定好的醋酸菌加入到已经酒化好的发酵液中,进行醋酸发酵,反应温度控制在34-36度。  相似文献   

19.
以菊粉为唯一碳源,对样土进行产菊粉酶黑曲霉菌株的初筛,得到17株菌株.用跟踪测酶活的方法进行复筛,获得3株高产菊粉酶菌株,最高酶活达到25.41U·mL-1.然后探讨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黑曲霉产菊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菊粉,氮源为酵母膏.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优化的产菊粉酶黑曲霉液体发酵条件:菊粉用量为2%.pH5.0,50mL三角瓶中装培养基量为50mL,发酵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20.
孙继祥 《酿酒科技》2011,(10):42-47
以糖化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添加物、补料时间和补料量对黑曲霉发酵产糖化酶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发酵条件对黑曲霉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4%的(NH4)2SO4作为促进剂可使酶活提高17%,最佳补料时间为48 h,补料量6 mL,补料可使发酵周期由原来的96 h延长到120 h;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250 mL三角瓶装液量50 mL,初始pH为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