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血证论》中和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法为八法之一,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肠胃之分。《血证论》中以和法为第一良法,运用于所有血证治疗之中,为治血证之总则,用于表里、营卫、脏腑、气血、阴阳不和的各种血证。临证治法有补气和血、补血和气、补阴和阳、补阳和阴、润燥和血、泻火和血、降气和血、化痰和血、泻水和血、化瘀和血十法。  相似文献   

2.
单盼盼 《河南中医》2013,33(6):864-865
李培训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结合肿瘤患者特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用药经验,喜用对药,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如党参和黄芪、黄芪和知母、半枝莲和半边莲、川芎和当归、夏枯草和半夏、杏仁和川贝母.除上述对药外,还应用其他对药,如苦参和女贞子、旋覆花和代赭石、玄参和牡蛎、女贞子和墨旱莲、黄芪和浮小麦、焦三仙和鸡内金、金银花和连翘、牡丹皮和丹参、姜黄和郁金等.需根据临床辨证加减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当归、川芎和当归-川芎药对(归芎药对)中阿魏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在血虚大鼠血浆、尿液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联合复制大鼠血虚模型,血虚大鼠灌胃当归、川芎和归芎药对提取物后,采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利用碰撞能量梯度(MSE)和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对其血浆、尿液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离子碎片和代谢途径,当归、川芎和归芎药对提取物中阿魏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在血虚大鼠血浆、尿液和胆汁中推测出原型、还原、水解、甲基化、羟基化、硫酸酯化、葡萄糖醛酸化、磺酸化、甘氨酸结合、乙酰化、半胱氨酸结合和谷胱甘肽结合等共25个代谢产物。结论:当归、川芎和归芎药对提取物在血虚大鼠体内存在多种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为阐明该药对及其组成药味在体内发挥疗效的功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邹燕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应用鬼箭羽和地骨皮、天花粉和石斛、丹参和川芎、荷叶和决明子、玉米须和丝瓜络等对药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沙棘所含的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萜和甾醇类化合物、酚类和有机酸类、油和脂肪酸类、糖和糖苷类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微量元素8类,以及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油和脂肪酸类3类成分的功效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沙棘综合利和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韩冰教授认为补肾调肝对"调经种子"起着主导作用,临床上善用菟丝子和覆盆子、女贞子和墨旱莲、黄精和制何首乌、沉香和肉桂、续断和桑寄生、补骨脂和巴戟天、丹参和鸡血藤、鹿角霜和紫石英、紫河车和紫石英等9对药对治疗不孕症。  相似文献   

7.
日前,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掀起一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品牌建设的讨论热潮。讨论从把握平等和尊重、真诚和换位、依法和守德、适度和距离、克制和沉默、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和法运用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国光 《中医杂志》2008,49(3):208-210
和法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和法即和解少阳之法;和阴阳、和表里、和脏腑、和营卫、和气血等皆为广义和法。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法而设,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然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和解少阳的范畴,它的外延向广义和法不断延伸,其内涵已融人了广义和法的许多内容。  相似文献   

9.
介绍吴金玉教授治疗狼疮肾炎应用生地黄和知母、白花蛇舌草和青蒿、田七和丹参、黄芪和当归、冬虫夏草和大黄等时药的经验,并结合中医文献论述及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岩藻糖苷酶(AFU)、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ASTm)、谷氨酸脱氢酶(GLDH)、腺苷脱氨酶(ADA).血清天冬氨酸转氨基酶(AST)、丙氨酸转氨基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等12项肝酶学指标在肝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8例各种肝病患者和115例正常人血清中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ALT、LAP、AFU、ASTm、AST和ALP的AUC分别为0.875、0.861、0.853、0.830,0.825和0.725,阳性率分别为100%、93.8%,78.1%,87.5%、100%和68.8%;肝硬化时NAG、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ADA、AST、5'-NT、GGT和CHE的AUC分别为0.764、0.761、0.752、0.748和0.721,阳性率分别为91.2%、73.5%、67.6%、75.0%和61.8%;重型肝炎时NAG、AFU、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CHE显著降低,AST,ALT、ASTm、CHE、AFU和GLDH的AUC分别为0.876、0.840、0.792、0.792、0.751和0.72,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3.6%、100%、72.3%和91.5%;原发性肝癌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AFU、5'-NT、GGT、ALP和LAP的AUC分别为0.822、0.814、0.811、0.795和0.713,阳性率分别为88.1%、85.7%、97.6%,95.2%和69.0%.结论:对急性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LT、LAP、AFU、ASTm、AST和ALP;对肝硬化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DA、AST、5'-NT、GGT和CHE;对重型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ST、ALT、ASTm、CHE、AFU和GLDH;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FU、5'-NT、GGT、ALP和LAP;12项指标对慢性肝炎和酒精型肝炎的临床意义都较低.  相似文献   

11.
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人参、西洋参忌连作,作者报道近年来国内外从化感作用角度研究人参和西洋参的连作障碍问题。综述了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化感物质的收集提取到其对人参、西洋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病原菌和愈伤组织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人参、西洋参中的化感作用,认为化感作用是人参、西洋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成分是混合物,具体起作用的成分和物质尚不明确;以单个化感物质为研究而忽视了化感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今后应深入开展人参和西洋参特有的化感物质及化感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人参、西洋参化感物质与环境影响因子的互作关系,特别是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等环境化学行为,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共同对人参和西洋参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药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及识别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研究中药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气味检测方法进行分析,采用PCA模式识别方法,达到准确、快速鉴别人参、西洋参饮片的目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人参、西洋参样品的粒径,检测样品量,顶空进样量,孵化时间,孵化温度等重要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人参、西洋参饮片电子鼻检测的最佳条件;并采用归一法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PCA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得到人参、西洋参气味识别指纹图谱,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PCA识别模式。结论:本实验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准确而快速的鉴别方法,为中药真伪的快速鉴别及气味的科学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隋以前记载人参文献的考证,认为人参的本字为“薓”,“参”字不是人参的象形字;“世用不入服,乃重百济”之原因,是上党所产人参被用在墓葬中替代生人受过,未被纳入仙药之内。陶注对上党人参的描述,“其意止以根言之”,其主要的特征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小品方》等所用人参可能为桔梗科党参,而东汉以降上党人参、辽参、高丽参统称为“人参”,至清《本草从新》始予区别,上党人参简称党参,辽参及高丽人参等仍袭人参之称。  相似文献   

14.
人参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参是常用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分为水参、生晒参和红参.本文概述它们所含人参皂苷成分的研究,分析其人参皂苷结构类型特点,为确定它们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水参和生晒参的人参皂苷苷元具有结构类型单一的特点,包括原人参二醇、原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3种类型,而红参中的人参皂苷苷元具有结构类型多样性的特点,它们与其生物活性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野山参及园参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野山参三节芦及根的横切面、粉末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与园参作了时比,绘制了墨线图。结果:目的:探索野山参及园参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时野山参野山参与园参由于生长条件及年限不同,其组织形态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区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作为野山参及园参鉴别之用。结论:野山参根的横切面具有较多的颓废组织;草酸钙簇晶多、呈类圆形;淀粉粒偶见;树脂道较少,多分布在韧皮部外侧,大多呈长椭回形或挤压成不规则形是野山参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6.
吕重宁  路金才 《中草药》2021,52(17):5329-5338
商品人参种类较多,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不同生境、生长模式、生长年限、移栽次数、加工炮制的人参商品在性状方面会有差异,体现在药效物质基础上则是人参皂苷含量和种类也会有差异。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园参、生晒参和红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分析、分离纯化及鉴定上。基于此,将商品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人参皂苷进行系统综述,明确不同类型和种类的人参皂苷在各种人参商品中的分布,为今后不同商品人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活性对比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徐世义  李可欣  史德武  孙启时 《中草药》2013,44(16):2304-2307
目的 比较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的区别,建立各类人参鉴别检索表.方法 观察不同生长方式人参的芦、艼、体、纹、支根、须根的性状特征以及主根、须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结果 圆芦、下垂艼、铁线纹、分腿灵活自然、皮条须和珍珠点,是野山参和林下山参重要的鉴别性状;人参主根中的草酸钙簇晶、须根中的木质部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淀粉粒的数量则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据此可鉴别出不同类型的人参.结论 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的芦、艼、纹、主根、须根等具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不同加工方法的人事在贮存期水分及总皂甙含量变化相差较大。通过实验证明,人参中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事在贮存期总皂甙含量的变化。对不同加工方法人参贮存1年而言,红参、生晒参因水分含量较高,在贮存中总皂甙含量明显下降,其中红参下降25.18%,生晒参下降32.85%,冻干参因贮存前后含水量较低,在贮存中总皂甙含量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19.
红参加工过程中人参皂苷化学反应HPLC/MS/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盛元  罗国安 《中草药》2005,36(1):40-43
目的研究红参加工过程中人参皂苷的变化机制。方法采用HPLC/MS/MS方法对生晒人参中主要皂苷类成分进行结构推测。用HPLC/MS方法对生晒人参和红参中的二醇型、三醇型和齐墩果酸型人参皂苷进行比较。结果在红参加工过程中丙二酸单酰人参皂苷酯键水解产生相应的人参皂苷,脱羧产生相应的糖乙酰化人参皂苷。在加工过程中达玛烷型人参皂苷主要发生20位糖苷键水解和异构化。齐墩果酸型皂苷发生酯苷键和醚苷键的水解。结论人参加工成红参后皂苷类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人参加工可能产生红参的特异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浸提物对人参种子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勇  朱殿龙  黄小芳  丁万隆 《中草药》2008,39(7):1070-1073
目的 研究新林土、老参地土、人参根际土浸提物对萌芽人参种子胚根和胚轴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甲醇浸提土壤样品,每种土壤浸提物样品分6个浓度梯度对萌芽人参种子进行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人参种子胚根和胚轴长度,通过与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土壤浸提物及浓度对人参种子生长的影响.结果 人参根际土浸提物对人参种子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种植人参、西洋参的老参地土浸提物对萌芽人参种子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未曾种植人参、西洋参的新林土对萌芽人参种子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人参根际土壤和老参地土中存在自毒性化学物质,对人参种子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