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曲突徒薪”出自《汉书·霍光传》,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去拜访朋友,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居们。受伤严重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大小依次排定座位,但却惟独没有请当初建议他改造烟囱的那位客人。有人不解就问主人说:“当初你要是听了那个客人的话,就根本不会发生火灾,  相似文献   

2.
有个男孩因一件琐事而迁怒于自己的母亲,并对母亲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然后,或许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他就跑到山边,并对着山谷继续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喊声刚停,立马从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个男孩有点吃惊,就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奇怪的男孩说他恨我。”  相似文献   

3.
1 一则伊索寓言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相似文献   

4.
见到程林生是在非常时间里的非常环境里。那是一个SARS即将得到控制,疫情接近尾声的日子。中午与山西省化工设计院院长程林生约好下午两点半见面后,我就出门开始行动了。一出门,下雨了。越来越大。钻进一辅出租车,司机都说:“能不能过一会儿再走?这雨太大了。”我说不行,约好的时间不能变。于是,出租车冲进了雨幕。快到山西化工设计院时,雨渐渐停了,待车行到大门前时,已是红日高照。大门口坐着两位大妈不让进。SARS期间,这是规矩。到门房里说给程林生打个电话吧,大妈跟进去不让用电话,说:“你不是有手机吗。”于是,我只好出来用手机拨通了程林生的手机,然后等他出来到大门外的一闻会客窒谈谈。憨厚的程林生院长想给我倒杯水,可这SARS期间已经好久不来人的会客窒里却没有一滴水,于是。我们俩“干聊”起来,越聊越有精神……  相似文献   

5.
新年好!首先祝我们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今天给大家讲点什么呢?就说说最近全家出游的故事吧。等等!先交代一声,一天,姐姐突然对我说:“暇步士,你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呀,给你找个朋友一起玩儿吧。”于是我又多一个小弟弟,不对,是两个!(我姐她……脑袋有时搞不清状况)他们是肥胖儿童“星期天”——纯种巴吉度和忧郁小王  相似文献   

6.
王亚明 《中国橡胶》2008,24(10):19-19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冯玉忠 《发现》2014,(7):1-1
2014年初,我遇见辽宁省公文写作学会理事长陈立波。我说:“你研究公文,我们现行的公文通常是没有‘敬语’的吧?上级给下级或下属单位复函,一般都是称你校或你公司。为什么不可以说贵校或贵公司呢?”他说:“这还真是个问题呢!”陈立波是我的学生,又长期在机关工作,深知其中的问题。换作其他人,可能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要说问题,可能就出在冯某人的吹毛求疵上吧。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发现》2014,(5):64-64
看手相 吃毕业散伙饭时,同学甲喝了几杯酒后,走到他暗恋4年的女生面前,对她说:“让我给你看看手相吧。”女生:“你会看手相啊,看得准不准?”说着便递上了自己的右手。甲端详了一阵儿说:“虽然看手相这事不靠谱儿,但是我还是看出了一件事情!”女生忙问看出了什么。甲说:“你,五行缺我!”  相似文献   

9.
毕群 《发现》2011,(3):13-13
朋友从香港回来,声称碰到了一个最好的手机销售员,所以买了一部最烂的手机。细问端倪,原来是相貌平平的手机专卖店销售员一直重复对朋友说一句话:“你握一下吧,你握一下试试吧!”毫无购买意愿的朋友耐不住他锲而不舍的鼓励,只好将该手机握在手中。  相似文献   

10.
管理故事:一位老板的公司管理不是太好,经常出现很多问题,于是他向一位管理大师咨询。管理大师到公司上下走了一回,回来问老板:“你到菜市场买过菜吗?”老板愣了一下,说道:“去过呀,这和我公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管理大师继续问:“你是否注意到有些卖莱的人总习惯缺斤少两?”老板问答:“是的,是这样。”“那么买菜的人是否也习惯讨价还价呢?”“这是人的习性。”老板回答。管理大师笑着提醒他:“你是否也习惯于用买菜的方式来购买员工的生产力呢?问题就在这。”老板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1.
《化工质量》2010,(1):17-17
前天中午倒在沙发上睡觉的时候,制片主任跑来将我拍醒:“有一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找一个石化行业的劳动模范或先进人物,我们要做一个专题。”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是一名市场总监、销售总监,或者是总经理,你会发现本公司销售人员回来说得最多的有两句话,一句就是:“客户说我们的价格太高!”另一句就是:“客户说卖我们的产品不赚钱!”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2017,(7)
<正>主人吩咐猫到屋子里抓老鼠。当它看到了一只老鼠,几个奔突来回,到底也没有抓到。后来老鼠一拐弯不见了。主人看到这种情景,讥笑道:"大的反而抓不住小的。"猫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吗?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跑,而它却是为性命而跑啊!"这就是典型的绩效管理问题。薪酬设置前有黄金后有老虎。主人想,猫说得也对,得想个法子,让猫也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于是,主人就多买了几只猫,并规定凡是能够抓到老鼠的,就可以得到  相似文献   

14.
张发财 《发现》2011,(2):56-56
英国人从来没给中国皇上磕过头,当年曾有中国官员建议马格尔尼:“你们跪不下来是不是用布绑着腿的原因啊?要不你们先松松它,磕头之后再绑紧好不好?”马格尔尼拿出英王画像说:“你给他磕头,我就给你们老大磕头。”经过商讨,改为英国礼节——单膝跪地。  相似文献   

15.
创新园地     
《佛山陶瓷》2004,14(1):43-43
一、创新思维训练题1、有一个人要爬16层高的楼,可他只爬了8层就到了顶楼,为什么?2、一个哨兵发现了敌人正在偷袭上岸,可是他为什么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不是太不负责任?3、在4米见方的一块毯子的正中放了一杯水,不能用东西钩取,也不可以踩着地毯,能用手拿到这杯水吗?4、一个嫉妒的人写了一封讽刺信给海明威:“我知道你现在的身价是一字一金。现在附上一元美金,请你寄个样品来看看。”试问,海明威是怎么回答的?5、有一天,一个猎人出去打猎,直到天黑才回来。他的妻子问他:“你今天打了几只野兽?”猎人说:“打了9只没有尾巴的,8只半个的,6只…  相似文献   

16.
为官须“慎独”东汉时期,有位名叫杨震的大官,他推荐很有才华的王密出任做官。王密为感激杨震,趁夜黑礼送百两黄金以酬谢,被杨震严词拒绝。王密说:“暮夜无人知晓。”杨震严肃他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晓?”这就是“慎独”精神。也就是说,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超强发明     
《发现》2009,(5):64-64
鹦鹉的IQ ●3只鹦鹉在吹嘘各自的本领。一只鹦鹉说:“我是工程师,我能造出最精密的电脑,又快、又高、又强。”第二只鹦鹉说:“我是黑客,你的电脑再怎么强,我也能把它弄瘫。”它们问第三只鹦鹉有什么本领,第三只鹦鹉说:“说实话,我都不用做什么,反正所有的鹦鹉都叫我CEO。”  相似文献   

18.
画家蒋立平是那种走到那里,就能把“气场”带到那里的人。就像康定斯基所说,一个人如同一种颜色,是可以既暖又冷的。比如红色是一种“冷酷地燃烧着的激情”,这里的冷酷之冷与燃烧之热是可以和谐在同一颜色之中的。蒋立平经常穿着的红衬衫和经常绽放的笑颜能给你燃烧般的温暖,而与他交谈你又发现,他的置喙世事,臧否人物,评点艺术,总有他冷峻或者独特的见解,并不总是一团和气。他的见识与观点、口才和机智、洒脱与自信,甚至他那独特的“普通话”,似乎都带有一种“冷酷地燃烧着的激情”。漫说今天的他顶着“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的头衔早已声名鹊起,就是几十年前,当他还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一名学生时,他那基本功扎实的课内外习作,他的多彩课余生活,往往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用今天的话说,总给人感觉比较“潮”。那时的他影响力就已经不限于本班、本年级甚至本系了。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作为一起跟周国桢教授等名家学艺、同样离开多年又回到景德镇并且都姓蒋的大学同学,偶遇一位老师或者老同学,我说:“我也是陶院毕业的,姓蒋。。。。。。”对方马上笑着打断说:“知道知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蒋立平!”  相似文献   

19.
老公出国进修半年多了,每个周末通电话是必修课。某晚,他告诉我快回来了,并问我最近家里怎样。我说:要添个柜子了。 什么,贵子?他大是惊讶,疑是没有听清。 我心里暗笑,口中却说:对啊,贵(柜)子,给你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20.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2):35-35
一天,湖南常德经销商陶夕新打电话给湖南分公司:“我这儿蚜風净货快完了,许多农民等着要买,你们货什么时候到?”江苏克胜集团湖南分公司经理戴学贵告诉他:“货已发出了,你今天下午就能收到。”陶夕新放下电话,纳闷:“他怎么知道我这儿缺货的?”原来。湖南有克胜客户80个。戴学贵电话联系不算,每天不停地在他们之间跑,每走访一个客户,首先看他的每天销售记录和库存,然后记在脑子里,排出哪天该给哪家发货,让客户得心应手。没有误过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