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宏 《有色设备》2003,(1):15-18
以企业引进的一条当今国际一流水平的微机控制生产设备运行故障为例,分析不良电源质量对引进设备造成故障的原因,针对目前供、用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护治理措施及引进设备时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包头铝厂二期扩建工程炭素区的主体设备是从德国、法国等引进的。我厂在对引进设备中,除重点抓了引进设备的管理外,主要抓了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与改进,现已基本实现了备件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3.
李唐  孙小菊 《铝加工》2002,25(1):47-49
总结、介绍西南铝业集团公司运用现代设备管理理论 ,加强对引进设备管理的作法和经验 ,提出了确立引进  设备的阶段管理重点 ,建立健全引进设备数据库 ,采用先进的设备故障预警技术 ,重视对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速线材轧机在我国还是1987年后才发展起来的新工艺,主要轧制设备多从国外引进。10年来通过对引进设备的消化、掌握和合作制造,目前已具备国产化的条件。本文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国产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丁宇  阎强 《鞍钢技术》1996,(3):30-33
还原炉是水雾法生产铁粉的大型设备,鞍钢机械制造公司冶金粉材厂的还原炉是从德国引进的,通过引进、改造,使现有的还原炉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方便等优点,并且动作的步骤更加合理,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同时,也为引进设备的国产化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6.
了天津天钢集团公司对引进意大利180t大型铸锭起重机中减速机进行的国产化消化吸收工作。主要零件采用国产材质后,经负荷试验强度等指标达到设备要求,为引进设备的国产化消化吸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1982年以来,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对板带箔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本文介绍了该厂对引进设备备件国产化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对中央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邵宁指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中央企业或者说中国企业跟国际先进的企业相比较差距最大的是技术创新。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包括产品的升级,主要是靠引进技术、引进设备甚至引进产品。但是近几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我国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产业前沿和国际上的产业前沿的差距在缩小,  相似文献   

9.
引进设备的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本文拟就棒线材工程引进设备的管理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1 引进设备的前期管理 我厂从瑞典引进的P815高速线材轧机,在设备运抵锡后,即向省市进出口商验局报验,请海关和商验局的有关人员共同开箱验查,查对设备是否符合合同的内容技术条款,检查机组外形是否完整;按装箱清单清点备品及备件,并造册登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十五"、"十一五"期间从国外引进了大批先进的冶金技术和成套设备,其中国内有加工能力的重要设备均采用"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的引进方式。结合武钢最近十几年来引进设备的实践经验,对传统合作制造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弊通过实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分析研究的结果为弊大于利,并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合作制造模式,经过试用效果良好,值得在冶金及其它行业企业的设备采购系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方式之一是通过并联电容器来完成的,并联电容器是提高系统功率因素,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并联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重要设备,是企业用电实现"节能"方法之一,并联电容器从安装运行、维护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电能的利用。本文介绍了并联电容器的安装、运行和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现有电网结构和供电方式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利用原设备基础进行设备改造,加装新设备与原设备之间联锁防护,确保关键设备多电源供电的稳定运行,达到了电源故障下快速恢复生产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3.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SWOT法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的内部状况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运用低成本竞争策略、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增强合同管理、提高企业信誉、大胆引进人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电气温升是制约设备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为充分提高电气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监测、控制电气设备运行温度尤为重要.由于高压系统在线绝缘检测,强电磁噪声干扰等问题,巡检手段无法实现的状况下,通过电气设备温度实时监测方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标准化和技术创新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并揭示了两者的协调发展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型高效选冶设备的研发是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矿山装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介绍了国内首次采用规格最大的高效双叶轮氰化浸出槽的性能以及工业试验情况。应用实践表明:该高效双叶轮氰化浸出槽运行平稳,能耗低;槽内矿浆分布均匀;浸出槽“死区”小,槽容积有效利用率约为90.25%;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铝电解工业的现状与竞争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我国铝工业发展现状,国内外技术装备水平、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的比较等基础上,对我国铝工业的竞争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我国铝工业竞争能力的措施建议,指出了我国铝工业具有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潜在实力。  相似文献   

19.
以2005年科技创新的贡献力,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性,说明只有依靠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根据2006年市场需求,着力构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利用自己研究开发的优势,在产品的品种、性能、质量等方面制造差别化;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建立同等质量的低价格优势;利用流通领域的能力,通过优质的售后服务创造服务方面的差别化;通过创新制造“差别化”来战胜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工艺装备和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开发了既能生产热镀锌钢板又能生产退火钢板的兼容机组。据此,以一条年产15万t连续热镀锌和连续退火兼容机组为例,介绍了其机组的工艺方案、主要工艺设备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