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综述了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研究的现状,给出了小波变换域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最新进展,并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研究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2.
井间地震射线层析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射线走时对井间介质的地震波速进行层析成像,反演出井间介质的异常分布和构造.作者用快速弯曲射线迫踪法求解初值问题,用两步法和插值逼近法结合求解两点问题,避免了复杂运算,提高了运算效率和精度.反问题的数值计算用LSQR法.为了求取速度任意分布、对比度大的较为复杂介质模型的槽确初至时,本文采用动态程序法。该法灵活不受地质界面条件约束,且对介质速度分布未加任何限制。本文给出了几个算例.文中层析成像试验结果表明,此种层析成像算法是成功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地下岩溶的存在,会对各种建设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或隐患,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地震CT)技术能有效、精细地反演出井间岩层的不均匀分布,本文阐述了该技术的方法原理,并介绍了应用该技术的一个岩溶勘察工程实例,在该工程中,笔者用钻探取芯结果约束地震CT的反演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地震CT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能做到对地下介质的精细成像,远远优越于常规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4.
井间地震数据的波动方程偏移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井间地震数据成像技术的一些缺陷并根据井间地震数据的特点,利用井间上、下行反射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动方程的井间地震反射波偏移成像技术,该技术既考虑了井间地震数据的运动学特征(时间信息),又考虑了动力学特征(振幅信息).以PC机集群为计算平台,Linux为操作系统,设计了井间地震炮域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并行计算流程,并且在64位联想机群上用井间模型数据和某油田的实际数据对该技术和计算流程进行了测试和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成像方法和并行算法正确、实用且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井间地震资料测井约束层析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层析成像,由于受观测角的限制,其成像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为了提高成像过程的稳定性,本文将测井资料引入到反演过程中,利用测井资料约束井间地震反演成像过程。采用假设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反演实验,并与无约束反演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多种反演结果对比表明,测井约束反演方法改善了层析成像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成像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井间地震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井间地震方法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列举了永安镇和罗家两种不同地质情况的成功实侧,涉及到井间地震的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等方面。分析了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VSP等方法相比的优劣所在,指出了井间地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井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间地震资料分辨率很高,但是缺乏成熟的解释方法,本文针对井间地震资料的特点,借鉴地面地震解释技术对井间地震资料开展了精细解释方法研究.首先在深度域资料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速度和层析成像速度将深度域井间地震资料转换到时间域进行研究,并通过粗化降频建立起井间地震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之间的相似性联系,得到对井间地震低频反射特征的认识,结合井旁道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建立起井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准确的解释了井间地震的反射层位.采用地震瞬时属性分析和时频属性分析得到了对沉积环境的认识,进一步通过波阻抗反演更好的认识井间储层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解释,并结合测井资料对比落实了井间砂体展布特征,得到对井间储层的精细描述结果,解决了两口井之间储层分布范围、横向连通性及厚度变化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柯西约束盲反褶积技术在井间地震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地面三维地震资料将二维井间地震资料推广到井间范围以外。对于提高井间地震的效益,加快其应用十分重要.为了将井间地震二维资料推广到井外三维,需要从地面地震低频信息提取层位、断面的几何信息,反褶积方法是重要的部分.本文给出了盲源反褶积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并结合优化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以改善算法的稳定性,同时减少计算量.然后对经过高频恢复的地面地震数据与井间地震数据进行联合约束反演,有效地提高了地面地震的频带.并用实际资料的处理给予证实.  相似文献   

9.
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是勘探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但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是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一个主要障碍,其中,如何有效地消除产生与地层间的多次反射波又是地震资料叠前去噪的核心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以更好地消除多次波。本文着重概述现今实生常中常用的几种比较有效的消除多次波方法,包括拉冬变换,F-K方法和聚束滤波方法;同时也概述了预测反积消除水层混响和用K-L变换方法消除随机噪音提高信噪比等方法;最后,还讨论了近年发展的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松南地区陆相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岩石物性横向变化、微构造等对油气聚集的影响和探索利用高分辨率井间地震技术直接指示油气分布的可能性,开展了井间地震及地面小三维地震、VSP、测井等立体地震观测.使用了自行研制的井中炸药震源和常规地震记录仪器.采用层析成像方法、反射资料叠前偏移成像方法等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分辨率的地下构造和岩石物性信息,展示出不同方法技术在分辨薄储层能力上的差异.高分辨率的井间地震成果较好地实现了井间地层对比,查清了两井间储层横向变化和油气分布情况.层析速度与构造信息等的综合应用解释了两井油气产能差异的原因,建立了油气地质模型.所得成果显示出井间地震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井间地震正演模拟是在给定地层参数及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求波动方程数值解的过程.本文详细推导了井间二维声波方程四阶差分方程;根据假设的包含楔形体和丘状体的理论地层模型,对其波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据胜利油田垦71区块两口井的实际声波测井资料建立了精细速度模型,对其正演模拟的合成记录波场进行分析,并把合成记录反射波成像与实际的过井三维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设计观测系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井间地震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间地震资料具有极高的分辨率,但是,其波场十分复杂,特别是有效一次反射波场能量较弱,且往往被管波等强相干干扰淹没,波场的识别与分离难度较大.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是认识复杂地震波场的有效手段.我们通过单一地质体模型、复杂地质体模型和真实井间模拟模型等多种逼真地质模型的物理模拟,揭示了井间地震观测下直达波、透射波、反射波、折射波,多次波和导波等各类波型的特征.物理模拟试验表明,在炮检域平面上分析直达波的信噪比与能量分布,可以使处理人员对旅行时的误差有更直观的认识.所以识别初至与拾取旅行时间时,不仅要在共震源点道集(CSG)上分析拾取,而且还要在共炮检距道集(COG)上分析拾取,这样就提高了直达波识别的可靠性与拾取时间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射线法模拟分析井间地震观测的波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井间地震的观测系统,用改进的突变点加插值射线追踪方法,追踪每炮每道的射线路径,计算几种主要类型的波沿射线路径的波至时间和射线振幅,制作井间地震多炮多道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合成记录.并将合成记录选排为井间共炮点道集、共接收点道集、共偏移距道集和共中心深度点道集,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道集内几种主要类型的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对野外观测的实际井间地震记录进行了模拟,从复杂的井间地震记录中,识别出井间地震实际观测到的不同类型的波场,为随后的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无缆存储式数字地震仪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按照数字地震仪的数据传输方式对地震仪进行了分类(有线遥测地震仪、无线遥测地震仪、无缆存储式地震仪);回顾了无缆存储式地震仪的发展历程,简单分析了无缆存储式地震仪的优点;并对目前国内外的无缆存储式地震仪进行了简单介绍和比较;最后展望了我国发展无缆存储式地震仪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由于无缆存储式地震仪结构相对简单、技术相对成熟,研制开发相对比较容易,非常有利于我国进行自主研发,也是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摆脱地震勘探仪器全部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在研发数字地震采集系统方面赶上国际水平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5.
地震台阵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地震台阵的基础知识和地震台阵的发展状况,同时阐述了地震台阵数据处理方法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震资料的预处理是每个使用数字地震资料的学者所必然要遇到的基本问题。为避免波形处理中烦琐的手工劳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微机来完成绝大部分操作,实现波形处理的程序化,是国内外地震软件学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本文在这方面作了探索,所开发的软件确实使数字地震波形预处理变得很轻松。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信号整体与局部特征的地震数据自动处理新方法, 该方法不同于以往仅采用包络线互相关来直接检测事件. 新方法依然按照检测、 识别、 关联和定位等4个步骤进行处理, 但在进行单个震相信号检测的同时, 也检测信号波列并利用其包络线特征来识别和关联震相. 文中详细阐述了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定义一个波列及抽取和应用其特征. 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区域台网的日常数据处理分析中. 作为例子, 给出了对新疆区域台网连续16天数据进行测试处理的结果.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这种新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自动处理结果的误检、 漏检率, 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测震台网波形数据传输中断导致丢数现象,开发测震台网自动补数系统SDARS,自动检测数据丢失现象,并从地震台数据采集器下载缺失数据;设计手动辅助补数工具软件SeisDataUtil,提供不同格式的地震数据文件的手动补数功能。通过此套补数系统,有效提高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完整率,最小化减少波形数据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