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乐 《广东化工》2012,39(6):266-267
文章以三角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为实例,选取CODCr、NH3-N两个水质指标对A/A/O微曝氧化沟在运行期间的运行状况及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A/A/O微曝氧化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生物处理效果好,对污水中污染物有较强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2.
长泥龄改良A2/O工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亚红  李冬  鲍林林  许达  蔡言安  张杰 《化工学报》2014,65(12):4985-4996
为解决传统A2/O工艺硝化与除磷泥龄(SRT)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低C/N(P)比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效率,采用一种改良A2/O工艺在长SRT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筛选和强化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并大量富集长SRT的反硝化除磷菌(DPAO).通过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淘洗阶段后,反应器在SRT=19.6d、A2O段污泥浓度(MLSS)=5.5 g·L-1、水力停留时间(HRT)=8.2 h、污泥回流比(R)=90%、硝化液回流比(r)=250%、溶解氧(DO)=1.5~0.3 mg·L-1,间歇曝气段HRT=4 h、曝气周期1 h曝气1 min(DO=0.3~0.5 mg·L-1)、沉淀59 min条件下长期运行,COD、NH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71%、99.2%、93.77%和89.52%,出水亚硝化率(NO2--N/NOx--N)可达97.2%,DPAO占聚磷菌(PAO)比为95.5%.污水中约72.96%的COD被DPAO合成PHA除磷,15.75%的COD由异养反硝化消耗,约41.96%和31.31%的N分别通过反硝化除磷和异养反硝化去除.剩余污泥主要由DPAO和反硝化菌增殖产生,分别占82.74%和17.24%,较传统脱氮除磷途径减少了58.76%的碳源消耗和44.6%的污泥排放.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配水,通过控制进水p H值为7.5~8.2、DO为0.4~0.7 mg/L、污泥龄9~13天等实验条件,经过两个阶段共46d的驯化培养,在厌氧/好氧/缺氧(A/O/A)SBR反应器内实现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与除磷过程的耦合。系统稳定运行后,对一个典型周期内水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系统对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8%、97.6%、89.4%、93.1%。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进水p H、不同曝气量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 H的改变,系统对去除氮、磷的稳定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而过高的曝气量,会造成系统内的短程硝化向全程硝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倒置A2/O型一体化氧化沟处理中药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一体化氧化沟与倒置A2/O的优势集约、组合开发的倒置A2/O型一体化氧化沟工艺技术处理中药生产废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当进水BOD5、COD、SS、NH3-N、磷酸盐、色度平均浓度分别为85、783.3、347.0、70.04、2.16 mg·L-1、300(稀释倍数)时,其去除率分别为93.36%、90.47%、92.29%、84.25%、80.56%、86.67%,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该技术比Passvecr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效率相应提高36.57%、40.39%,且运行稳定、管理方便、有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A/A/O微曝氧化沟工艺在北方寒冷地区处理含煤泥水城市污水的工程应用。实际运行情况表明,A/A/O微曝氧化沟工艺可强化除磷脱氮效果,在低温气候环境和进水变化的情况下,该工艺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且运行稳定,达到设计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A2/O法处理啤酒生产废水机理及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A2/O法生化处理工艺对啤酒生产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和除磷脱氮进行了研究,试验过程中直接引入啤酒生产废水进入A2/O法处理系统,进行碳氧化、氨化、硝化和生化除磷脱氮,试验结果表明所考核的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SBR装置,进水COD/ρ(TN)为7,以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模式实现同步亚硝化反硝化(SPND)。为解决SPND工艺中除磷问题,实验在进水中额外添加一次乙酸钠,强化厌氧释磷后排出富磷上清液。当除磷效果消失时,依照第1次的方法再一次强化除磷。结果表明,强化后出水PO_4~(3-)-P的质量浓度小于0.5 mg/L,其持续时间分别达2 d和16 d,PO_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0%、96.7%±3.7%;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5%±1.6%和97.2%±2.3%。强化后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丰度大于1%的菌属增加8种。聚磷菌(PAOs)丰度由3.74%增长至4.04%,聚糖菌(GAOS)丰度由8.63%降至4.37%。  相似文献   

8.
污泥运行指标对A/A/O氧化沟生物脱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际城市污水,研究污泥回流比、污泥龄和污泥浓度(MLSS)对中试A/A/O氧化沟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脱氮能力随污泥回流比增大而增强,大于90%时,NH4+-N和TN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还会增加能耗。污泥回流比为60%~90%,泥龄为15~20 d时脱氮效果较好,还需根据进水负荷和脱氮效果进行调节。MLSS对工艺同时硝化反硝化(SND)有显著影响,当MLSS从3 000 mg/L增至6 000 mg/L时,NH4+-N去除率从81.7%增至98.8%,TN去除率从47.2%增至66%,SND/TN从19.8%增至37.4%。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了A/O和A/O复合生物膜工艺处理石油炼化废水的效能,并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O复合生物膜工艺对废水中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9%、95.5%和94.5%,高于A/O工艺的95%、80%和79%。投加填料提高了污泥VSS/TSS值和SVI值,同时促进了系统石油降解菌(缺氧池:Xanthomonas、Clostridium、Anaerolinea和Alcaligenes;好氧池:Clostridium、Pseudomonas和Comamonas)和硝化反硝化菌(缺氧池:Enterobacter、Zoogloea和Hyphomicrobium;好氧池:Nitrospira、Pseudomonas和Burkholderia)的富集。  相似文献   

10.
多点进水倒置A2/O工艺处理某工业园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大型工业园综合污水氮磷含量高的特点,应用多点进水倒置A/A/O工艺处理该工业园排放的综合污水,通过改变内回流的回流点及回流比例,使倒置A/A/O工艺可以根据进水水质,既可按缺氧-厌氧-好氧顺序运行,也可按照厌氧-缺氧-好氧顺序运行,而多点进水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对有机底物的竞争.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出水...  相似文献   

11.
佛山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总规模为10.0×10~4 m~3/d,现状主体工艺为A/A/O氧化沟+消毒,考虑到用地紧张的特点,其提标改造工艺采用A/A/O-MBBR+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改造后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规定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中较严者。详细介绍了该提标改造工程的工艺流程、建构筑物及其配套设备设计参数,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绵铁与火山岩填料A/O生物滴滤池脱氮除磷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火山岩矿物为填料,进行了A/O生物滴滤池脱氮除磷的中试现场试验。通过内部设置缺氧段,采用海绵铁强化除磷的方法,提高了滴滤池的脱氮除磷能力。结果表明,A/O生物滴滤池对TN、NH3-N、TP、COD均有较理想的去除效果,特别是TN和TP;当进水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51.0~56.8 mg/L和4.99~5.32 mg/L时,去除率平均可达79%和84%,比普通生物滴滤池分别高约35%和50%;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2 mg/L和1.0 mg/L左右。出水TN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TP接近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A2/O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废水脱氮除磷主流工艺的A2/O工艺,因其构成复杂,受污泥龄、碳源、硝酸盐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脱氮与除磷的功能之间相互制约。而在A2/O工艺的基础上改良与优化的PASF、UCT和VIP等技术,克服了A2/O工艺部分固有缺陷,优化和提高了其处理能力。此外,随着废水脱氮除磷理论的深化研究,同步反硝化除磷、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和同步硝化与反硝化等新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些新理论与新技术为A2/O工艺高效、低耗和安全稳定的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COD、TN、TP和NH3-N监测分析,确定了A/A/O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污泥负荷为0.20kg COD/(kg MLSS·d),停留时间为8h,最佳污泥浓度为3000mg/L,泥龄为15d,其脱氮除磷效果良好,COD、TP、TN、NH3-N去除率分别为89.0%、93.0%、63.1%、84.5%,其出水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Ⅰ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A/O除磷工艺中试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生物除磷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结果表明,在启动初期向好氧段分流体积分数45%的进水有利于抑制硝化反硝化作用,有利于加速聚磷菌的富集,分段进水3 d后即可明显抑制硝化反硝化作用,进出水氨化率26.82%、硝化率8.98%,同时,长时间分段进水会导致过高的有机负荷进入好氧段而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取消分段进水并降低负荷后,污泥膨胀短期内即可恢复,对系统的运行影响较小。控制负荷和分段进水有利于实现无硝化A/O生物除磷系统的快速启动。系统启动,运行24 d后可实现TP去除率为90%,出水TP的质量浓度为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6.
以成都市某净水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为例,在投资及用地受限情况下,采用多级A/O+高密度沉淀池+反硝化滤池的主体工艺,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提升为《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本项目中采用的多级A/O改造模式及设计参数对未来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为推广多级A/O工艺提供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考察了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特性,并采用高通量测试技术分析系统除磷污泥的菌群结构。通过60天的启动试验,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总数的比例由21.3%提高到94.4%,出水磷在0.6mg/L左右。通过逐步增加进水氨氮的方法运行2个月,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稳定。在进水P浓度为6.4mg/L,保持进水N/P比为8.8,交替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最优,可达0.12kgN/(m3?d)和0.018kgP/(m3?d),出水总磷(TP)0.8mg/L,总氮(TN)12mg/L,出水COD、NH3-N和TN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周期试验中,pH值、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值)均可作为厌氧释磷的控制参数,ORP也可指示缺氧吸磷的终点。典型周期内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消耗量与磷的吸收量基本呈线性关系。系统内污泥多样性约为种泥的0.5倍,在“门”、“属”分类级别上分别以ProteobacteriaXanthomonadales-nobank为主。  相似文献   

18.
广东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改良的A2/O工艺,即A2/O与微曝一体化氧化沟.通过调节使其按厌氧/缺氧/好氧的模式运行,并开展了脱N除P的生产性试验,考察了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A2/O等工艺除污效果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A2/O与氧化沟合建改良工艺具有抗冲击力强、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剩余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A2/O工艺存在的泥龄矛盾,将脱氮和除磷分置于前后2套不同的A/O系统中,第一级A/O采用活性污泥法除磷;第二级A/O采用生物膜法脱氮。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泥龄为6 d、水温为22~28℃,进水NH3-N、TP、C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70、2.0~6.0、150~320 mg/L条件下,出水NH3-N、TP、COD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9、1.0、40 mg/L,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其去除率分别为82.5%、69.7%、83.1%。  相似文献   

20.
针对郑州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混合型城市污水"的特征,以厂区曝气沉砂池出水作为处理对象,设计1套A2/O工艺强化脱氮中试装置。该A2/O工艺采用氧化沟作为好氧池,氧化沟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具有强化作用,同时可降低硝化液回流的能耗;当进水COD、NH3-N、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13.6、22.4、34.2 mg/L时,经A2/O工艺处理后,对COD、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1.2%、84.4%、71.44%,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污染物去除和脱氮的效果,总体出水水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