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工业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不断推动工业领域降本、提质、增效。而5G聚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速与工业场景融合,助力工业无线领域创新发展。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将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展望2023年,“5G+工业互联网”将在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终端产品、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标志着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与此同时,工业制造也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产业界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11月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达到8000个。随着5G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经进入应用规模化、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发展阶段。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世界,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成为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15G概念全球移动通信每十年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历经了1G、2G、3G到4G的发展,正在向5G迈进。5G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移动物联网领域,服务对象从人与人通信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通信,将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4.
盖贝贝 《通信世界》2023,(18):16-17
<正>“目前,中国联通已打造5G工厂1123个,覆盖22个行业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当前大部分的案例仍是定制化,但中国联通正在不断总结规模化复制经验。”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5G工厂,拓展“5G+工业互联网”新场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到来,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在为工业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5.
<正>本届大会以"5G赋能百业互联智领未来"为主题,其中,主论坛一的主题为"5G+工业互联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邀请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围绕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等热门话题作主旨演讲;主论坛二的主题为"5G+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升级,聚焦"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规划、部省联动推动数字化转型、各行业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等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5G作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开启了万物泛在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成为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和产业转型的催化剂.5G与垂直行业融合创新,正在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5G+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应用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壮大.5G+医疗赋能远程医疗、医疗影像、医院数字化服务及医疗大数据等方面应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提升患者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7.
工业制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实体经济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5G凭借高速率、大容量、超可靠低时延的优势,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背景,并围绕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网络架构、场景以及成功案例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首选是5G.5G通过搭建无线通信平台,将物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融合,构成了完整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5G与产业技术相结合,不但可以赋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而且能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智慧社会的发展.5G具有很强的产业链,它的应用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中国移动赵大春副总经理出席论坛并致辞。王新哲总经济师强调,5G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王新哲表示,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先运营商,充分发挥着建设“网络强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主力军的作用,积极开展“5G+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实践。希望中国移动继续把握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加强与各方务实交流合作,夯实5G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自身转型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科技创新和跨界融合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新引擎,各国纷纷采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在社会各界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的背景下,通信网络正从连接“百亿人”向连接“千亿物”发展,网络价值也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1.
"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产业界探索的重要方向,但仍存在工业企业对5G能发挥的作用、与工业融合落地方式及发展趋势认识不足的问题。首先剖析了5G技术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其次从建网模式、5G+MEC、融合终端、融合应用等方面总结了"5G+工业互联网"阶段性发展经验,最后展望5G技术及标准化趋势,并提出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产业界持续探索和推进。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网络先行、应用牵引、市场主导、政策推动”的思路,我国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全面发展,持续打造支持“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目前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物联网。接下来,我国将继续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使移动物联网与机械制造行业的融合进一步深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当前,采矿业已经成为各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探索最活跃的行业领域之一。文章系统总结了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分析了重点煤矿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方面形成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无人化少人化作业、快速感知与现场监测、超前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可以有效破解用工难用工荒难题,促进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助力采矿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并从升级基础设施能力、推动行业规模应用、营造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的引领性技术,正在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5G融合应用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正在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开拓广阔的创新空间.5G赋能千行百业驱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升级,培育壮大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深度融合的规模化应用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针对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过程中面临5G网络特性带来的安全风险与工业互联网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薄弱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同时,通过分析国家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相关安全政策,最后提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过程中,连接是工厂数字化转型的前提,也是实现全要素、各环节深度互联的关键。要突破这一关键环节,5G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依托5G技术,钢铁行业正在从传统生产方式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转型。伴随着5G、AI、云计算等技术融合时代的到来,钢铁行业正迎来一场华丽升级。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工业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技术载体、实现路径和应用模式。网络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网络通常是指工业现场的网络,作为将工厂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连接在一起并提供可靠、实时通信的设施,工业网络需要集确定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标识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制造业数据融合化、协同化发展的重要手段。“5G+工业互联网”是当前5G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的产物。标识技术在“5G+工业互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标识、“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未来工业互联网应用需求情况,重点探讨了标识与“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以及当前发展出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9.
<正>5G时代,面对广阔的数字新蓝海,浙江联通在推进浙江数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浙江省通信学会理事长,浙江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胡行正。他表示,浙江联通将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深化5G、物联网、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大力培育新业务、新业态,加快推进工业、教育、医疗、交通、电力、海洋、农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力支撑浙江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相似文献   

20.
<正>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是提升技术竞争力和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5G应用大幅拓展了产业数字化的市场空间,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创造了机会。我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发展,而5G融合应用天然具有促进大中小企业相互协作、融通发展的特点。为发挥5G创新引擎的优势,带动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和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5G应用领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