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3):684-686
采用高铁酸钾氧化法处理难降解的对氯苯酚废水,探讨高铁酸钾与对氯苯酚质量比、氧化反应时间和废水溶液pH值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钾与对氯苯酚质量比为20,氧化反应时间30 min,废水溶液pH值为9时,对氯苯酚浓度为100.0 mg/L的模拟废水经过处理,剩余对氯苯酚浓度为4.7 mg/L,对氯苯酚去除率为94.3%。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铁酸钾氧化法处理废水中邻氯苯酚,考察了高铁酸钾与邻氯苯酚质量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对废水中邻氯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邻氯苯酚去除率同高铁酸钾与邻氯苯酚的质量比、反应时间成正比,在废水中邻氯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高铁酸钾与邻氯苯酚质量比为20,反应时间为25 min,溶液pH值为9~10的条件下,邻氯苯酚去除率最高可达95.6%。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10):2735-2738
采用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与单独使用臭氧或高铁酸钾氧化处理苯酚废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臭氧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废水温度20℃,废水溶液的pH值为9,臭氧通入时间为25 min,此时苯酚去除率为89.6%。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时,最佳反应条件是:高铁酸钾投加量为0.8 g/L,废水温度20℃,废水溶液的pH值为9,反应时间为25 min,此时苯酚去除率为98.6%。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比单独使用臭氧或高铁酸钾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志敏  赖经妹  张丽 《广东化工》2010,37(3):167-168,166
探索了高铁酸钾降解活性染料模拟、实际废水的过程,分别考察了高铁酸钾投加量、pH、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与对象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拟废水的最佳降解条件为:高铁酸钾与模拟废水中染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pH范围为7~9,反应时间约为20min;对于实际废水,高铁酸钾对色度、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7%、38%。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高铁酸钾和H2O2联用对模拟含苯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高铁酸钾和H2O2用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铁酸钾与苯的物质的量比为2∶1、H2O2与苯的质量比为8∶1、pH值为3.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0min时,苯去除率可达87.5%以上。通过对苯降解中间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推测了苯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6.
考察高铁酸钾处理低浓度甲醇(50mg/L)废水的氧化性能。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高铁酸钾的投加量对甲醇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4.0,高铁酸钾用量200mg/L,反应60min,甲醇残余率为51.3%,甲醇浓度降至26mg/L。  相似文献   

7.
以焦化废水中典型污染物间甲酚为对象,采用烧杯实验,确定水溶液中高铁酸钾〔Fe(Ⅵ)〕氧化降解间甲酚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建立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当Fe(Ⅵ)和间甲酚的物质的量比为8,溶液pH=9,温度为14℃时,反应180 s后间甲酚的去除率为91.84%。前30 s的反应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k=0.062 7,磷酸盐会抑制Fe(Ⅵ)对间甲酚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8.
张建  李亚峰  李秒 《辽宁化工》2011,40(2):120-122
为了研究高铁酸钾对活性艳红X-3B染料去除率的影响,在高铁酸钾投加量、溶液初始pH及反应时间等不同的条件下,通过对比试验进行色度去除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高铁酸钾投加的越多脱色效果越好;pH控制在6—8最适宜;反应时间20min以上处理效果较好,以后色度的变化基本稳定。因此,高铁酸钾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活性艳红X-3B染料。当高铁酸钾投加量为40mg,控制溶液初始pH为6-8,反应20min后,色度的去除率高达98.5%。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铁酸钾去除水中磺胺甲噁唑,探讨了反应液pH、高铁酸钾投加量、反应时间对磺胺甲噁唑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对磺胺甲噁唑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反应液pH值为7.0、高铁酸钾投加量为0.1 mmol/L时,0.02 mmol/L的磺胺甲噁唑经高铁酸钾氧化10 min后,其去除率达到91.5%;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随着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增加,磺胺甲噁唑的去除率提高;反应液pH对去除效果有显著影响,磺胺甲噁唑的反应速率及去除率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明显高于碱性条件。同时,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在不同pH条件下有着明显的不同。pH值7.0时,高铁酸钾氧化能力强但不稳定,反应速率快但持续时间短;pH值7.0时,高铁酸钾氧化能力降低但较为稳定,反应速率慢但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铁酸钾氧化法处理水中苯酚,提供了一种高效处理水中苯酚的方法。考察了高铁酸钾与苯酚质量比、溶液p H值、反应时间对水中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高铁酸钾与苯酚质量比为30、溶液p H值为9、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最高可达96.7%。  相似文献   

11.
使用高铁酸钾对水中苯胺的去除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高铁酸钾投量、氧化时间、pH值及苯胺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苯胺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pH=9.0左右,高铁酸钾和苯胺的摩尔比为4.5:1,反应时间为20min,此条件下的苯胺去除率为93.07%。并将高铁酸钾/紫外光联合去除苯胺与单纯的高铁酸钾氧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铁酸钾/紫外光无法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铁酸钾处理含砷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对K2FeO4氧化As(III)热力学平衡及As(III)氧化过程氧转移机理的研究,利用高铁酸钾氧化-絮凝一体化工艺处理100 mg/L模拟含砷废水,考察了Fe/As质量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Fe/As质量比3,pH值6,温度25℃,时间30 min,处理后出水的As浓度低于10 mg/L,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液相色谱检测废液的处理开展实验研究。采用高铁酸钾氧化处理含甲醇的流动相废水,重点考察了高铁酸钾的投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p H值对甲醇降解效果的影响。甲醇的检测采用乙醇作内标物的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表明:在高铁酸钾与甲醇化学计量比条件下,最佳的氧化处理温度为35℃,p H=4. 0,反应时间120 min,甲醇的去除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4.
黄忠桥  吴耀国  胡思海 《应用化工》2010,39(3):414-416,419
以苯胺为代表性污染物,借用全自动六联混凝试验搅拌机,实验研究了自制的高铁酸钾对微污染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功效、影响因素及其去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对苯胺具有比较好的去除作用,但受高铁酸钾的投加量、反应时间、体系的pH、苯胺初始浓度等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pH=9.0~9.5。通过高铁酸钾作用过程中氧化与絮凝作用的定量研究发现,高铁酸钾去除苯胺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铁屑微电解法对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反应机理,探讨了废水的pH值、反应时间以及铁炭质量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3、铁碳比为4:1及反应时间100min时,经动态法处理的染料废水,COD_(Cr)去除率可达89%,脱色率达98.7%。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聚合硅酸铝和硝酸银作为高铁酸钾水溶液的稳定剂和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催化剂,研究了高铁酸钾对焦化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高铁酸钾质量分数为0.10%,聚硅酸铝质量分数为1.5%,Ag~+质量浓度为0.10 mg/L,pH为5.0时,COD去除率可达约80%。同时,对Ag~+促进高铁酸钾氧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对影响COD去除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微电解处理酞菁绿废水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铁屑微电解法处理酞菁绿生产过程中高浓度的含铜废水,通过试验,考察了废水pH值、铁屑用量、铁屑粒径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1.5、铁屑用量为1%、铁屑粒径为60目、反应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铜的去除率可达99.9%左右,可使出水铜的质量浓度在1mg/L以下。  相似文献   

18.
酸改性粉煤灰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原始粉煤灰进行了酸性改性,制备了酸改性粉煤灰,并用其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粉煤灰及酸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质量浓度)、反应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原始粉煤灰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在粉煤灰投加量为50 g/L,反应时间为40 min,pH值为10的最佳反应条件下,脱色效率为63.45%。用盐酸改性粉煤灰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在酸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25 g/L,反应时间为10 min,pH值为10时,最佳脱色效率达到88.73%。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COD废水难降解的问题,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高COD废水进行实验研究。考查了溶液初始质量浓度、铁碳比、反应时间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质量浓度6 000 mg/L、铁碳质量比1∶1、反应时间50 min、初始pH值为5.6时,COD的去除效率可达93.42%,表明铁碳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中的COD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0.
郑占英  童军  寇俊杰  陈建宇  刘桂龙 《农药》2012,51(8):578-580
[目的]单嘧磺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除草剂,在其生产过程中有一定量的酸性含盐废水产生,废水COD为1477~1525 mg/L。[方法]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详细研究了铁炭质量比、pH值和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反应最佳条件为铁炭质量比为1∶1、pH值为3.0、反应时间2 h时,废水COD去除率达75%以上。[结论]铁炭微电解法用于单嘧磺酯废水预处理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