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天然淀粉(RS)为基体、以丙烯酸(AA)和乙酸乙烯酯(VAc)为原料在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SHS)的引发下用水相合成法制备羧酸型接枝淀粉吸附树脂(CSR),使用SEM、IR、XRD、13C-NMR和GPC等手段表征树脂的结构,研究其对染料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的浓度为0.03mol/L、单体物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源岗  孙学战  王士斌 《功能材料》2013,44(8):1212-1216
为了结合不同载体的特点从而实现更佳的性能,载体的集成化研究已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为了延长微胶囊的释放时间,构筑了新型的微包纳载体形式并用于大分子药物γ-球蛋白的包埋及释放。所制备的微包纳胶囊表面光洁,球形度较好,胶囊之间无粘连,分散性较好,粒度分布均匀。几丁聚糖分子量、浓度及药物初始浓度对载药量及体外释放影响不一。与单纯微胶囊相比,微包纳胶囊能够显著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从而为该新型载体在大分子药物释放的应用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使用环糊精和对甲苯磺酰氯制备单-(6-O-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将其与壳聚糖反应后得到可溶于醋酸溶液的壳聚糖固载环糊精,使用一步法与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球(ALg-CDS)。用FTIR、UV、TG-DTA、XRD和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凝胶球在模拟肠液和胃液中的溶胀行为及载药释放性能。结果表明,ALg-CDS凝胶球在肠液中的溶胀率比在胃液中的大;对酮洛芬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方程,且ALg-CDS凝胶球的载药量(4.19mg/mg)优于ALg-CS(3.76mg/mg),ALg-CDS凝胶球比ALg-CS有更好的缓释效果,环糊精的引入提高了载药量和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4.
5.
将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和氯化胆碱经一步缩聚反应制得阳离子环糊精聚合物(CPβCD),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壳聚糖微球(CS),再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具有CPβCD和CS双重特性的壳聚糖固载阳离子环糊精聚合物微球(CS/CPβCD),用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表征,以酮洛芬为模型药物,研究了CS/CPβCD微球的载药性能。结果表明,CS/CPβCD微球对酮洛芬的最大载药量为849.4 mg/g,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载药CS/CPβCD微球具有缓释性能,并且在模拟肠液中的缓释效果优于模拟胃液,为CS/CPβCD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6—O-单苯甲酰-β-环糊精,并将其制备成手性固定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罗哌卡因对映体溶液被此固定相吸附后的UV吸收值(A),比较两种溶液被吸附前后A的变化情况,推断自制的环糊精固定相对两种对映体吸附性能的差异,预测此固定相能否拆分罗哌卡因对映体。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测试》2017,(4):38-43
以可聚合的β-环糊精衍生物丁烯二酸单酯化-β-环糊精为功能单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与采用含有乙烯基的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的Fe_3O_4纳米颗粒,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备一种带有环糊精基团的磁性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其形貌;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结构;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其磁性;热重分析仪表征热稳定性。随后对其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测定,并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对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体系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抗癌药物卡莫氟为模型药物考察载体的载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磁性纳米颗粒有望作为药物载体应用在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领域。  相似文献   

9.
申延明  张少鹏  李士凤  刘东斌  樊丽辉 《功能材料》2013,(17):2455-2459,246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乳酸插层MgAl水滑石,在水中剥离后用于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制得水滑石固载酶,测试水滑石固载酶的稳定性和降解苯酚的性能。利用XRD、IR、UV-Vis等表征技术对制备的水滑石固载酶进行了表征,并对固载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磷酸缓冲溶液有利于剥离水滑石的固载,固载时剥离水滑石层板重构成磷酸根插层水滑石,而HRP吸附在水滑石上。HRP在水滑石上的固载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由于水滑石具有无限延长的层板,为HRP的吸附提供了充足的表面积,在实验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HRP在水滑石上固载后,提高了其稳定性,新制备的固载酶处理苯酚的去除率在80%以上,循环使用3次后降解率依然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新型MOFs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及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硅中心四齿配体四(4-羧基苯基)硅烷和1-(四唑-5-基)-4-(三唑-1-基)-苯2种有机配体,成功制得新型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材料(MOFs),为含有钴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Co3O(H2O)3L(ttb)]·3H2O(MOF-Co)],并对其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MOF-Co结构为纯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大的孔道,在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为12mg/L,MOF-Co用量为10mg,吸附6h条件下,MOF-Co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最高达到62.3%。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以梧桐叶为原料的生物炭(BC),并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负载在梧桐叶基生物炭上制备β-环糊精改性生物炭(β-BC)。采用比表面积分析和红外光谱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并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镉离子(Cd2+),考察吸附时间、投加量、吸附剂用量和pH等不同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生物炭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均稍有下降,β-BC对Cd2+的去除率高达99.2%,比BC高14%,且更快达到吸附平衡。此外,BC对Cd2+的吸附满足伪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β-BC对Cd2+的吸附满足Elovich方程模型,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BC和β-BC均有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甲基丙烯酸酐对锆基MOFs UiO-66-NH2进行改性,然后用紫外光固化将改性后的MOFs UiO-66-NH2负载于聚丙烯(PP)非织造布制备出MOFs与非织造布(PSP)复合材料。分析了改性前后UiO-66-NH2的晶型和形貌变化并测试了MOFs(UiO-66-NH2-MET)与PP非织造布的结合牢度,测试了吸附条件对PSP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UiO-66-NH2结构中修饰甲基丙烯酸酐基团制备出UiO-66-NH2-MET,改性后MOFs的晶型结构没有变化,保留了原有的框架结构;UiO-66-NH2-MET与PP非织造布间有良好的结合牢度。PSP复合材料经历多次水洗后未发生质量损失,保留了良好的吸附效果;PSP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MB)的最佳条件为:染料的初始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为300 min,pH值为9。  相似文献   

13.
在反相乳液体系中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然后再用Na3P3O9进行阴离子化得到阴离子β-CDP微球.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分别使用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和综合热分析仪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阴离子微球对Pb2+、Cu2...  相似文献   

14.
合成β-环糊精与油酸的包合物,以包合物作为一种润滑添加剂,用四球法研究了载荷、摩擦时间及添加量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在196、294和392 N载荷下,添加包合物的润滑液的摩擦系数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在各种含量下,包合物的抗磨性能都优于β-CD和油酸的,含量为0.9%时,添加包合物的润滑液具有最佳的减摩效果。在摩擦过程中,包合物主体β-环糊精被分解,释放客体油酸,油酸通过化学吸附形成羧酸皂膜起主要润滑作用,β-环糊精的分解片段形成羟基吸附膜和碳沉积膜起辅助促进作用,二者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润滑膜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β-环糊精(β-CD)、FeCl2、Fe2(SO4)3、Na3P3O9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阴离子β-CD磁性微球(β-CDM),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粒度和热重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CDM呈规整球形,平均粒径为93.5μm,热性能随Fe3O4的引入得以提高,对Cu2+、Mn2+和Zn2+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对Mn2+的吸附量最大,除去率达到98.59%。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β-CDM对Cu2+、Mn2+、Zn2+的吸附速率常数K2(g/(mg·min))可分别达到0.1851,0.1068,0.1584,对Cu2+吸附达平衡时所需时间最短。循环使用研究表明,β-CDM在磁场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分离和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环糊精基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气体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石墨烯(GO)为骨架,β-环糊精(β-CD)为交联剂,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结构均匀的环糊精基石墨烯气凝胶(C-GAs)。采用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对样品的孔隙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孔隙结构对二氧化碳(CO_2)、氢气(H_2)和甲烷(CH_4)气体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β-CD∶GO的质量配合比为0.5∶1条件下,C-GAs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537m~2/g和总孔容0.750m~3/g,显示了其极好的结构特性,在298℃,1.0Pa条件下,C-GAs对CO_2的吸附量达到44.73mg/g,对CH_4的吸附量达到6.82mg/g;在77℃,1.0Pa条件下,C-GAs对H_2的吸附量达到1.17mg/g,制备的C-GAs对CO_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以及良好的吸附选择性,且制备过程简单、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伟  刘菲 《包装工程》2012,33(17):15-18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液体进料工艺,制备了聚乳酸/柠檬酸三丁酯(PLA/TBC)固-液共混材料,表征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液体进料工艺能够精确控制TBC在PLA中的质量分数;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微观结构表征了2877cm-1特征峰的出现、羟基伸缩振动峰红移,证明TBC对PLA起到了增塑作用;当TBC含量为16%(质量分数)时共混材料从脆性材料转变为韧性材料;降解实验显示,这种共混薄膜在6个月内性能基本消失,轻微受力时薄膜粉碎。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丙烯腈(PAN)和β-环糊精(β-CD)原料,采用盐酸羟胺原位偕胺肟改性和静电纺丝技术,一步合成制备出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β-CD纳米纤维膜.以纤维膜的形貌和对铀的吸附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改性制备工艺条件.通过SEM、FTIR、表面张力仪等对纤维的形貌、组成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氰基与羟胺摩尔比为...  相似文献   

19.
以红薯粉为原料、Span 60与Tween 60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化交联法制备淀粉微球,用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对模拟Cu~(2+)污水进行吸附测试,探寻最佳吸附条件,并将最优吸附条件应用于西安汉城湖水样的Cu~(2+)吸附测试。研究发现,制备的红薯淀粉微球的结构良好,且当淀粉微球投入浓度为0.12 g·m L-1、吸附时间为45 min时,吸附效果最佳;汉城湖水样测试显示,Cu~(2+)去除率达到82.45%。  相似文献   

20.
环糊精由于具有特殊的空腔结构,能够和多种有机物形成主客体包合物,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目的.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种低水溶性的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s),研究了其吸附和脱附性能,探索了苯酚初始浓度、温度和聚合物粒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表明,β-CDPs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温度为10℃,苯酚初始浓度为150mg/L,聚合物粒径为1mm的情况下,β-CDPs的平衡吸附量可达73μmol/g.利用乙醇可使聚合物再生,且多次循环使用不影响其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