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开始英美等诗人陆续提出意象概念,从而形成了意象派诗歌,运用简洁而通俗的语言和音乐性的细胞来对事物进行描述,而中国的古典诗歌在哲学思想和意象创造上均对美国意象派的诗歌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贞白是唐末颇负诗名的诗人。对于这样一位诗人,其诗歌却一直为人所忽视。其诗歌意象以月、水、云为多,主要体现了的王贞白思乡、济世、隐逸之情,成为王贞白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结构主义立足于文本,认为分析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将其内在的深层结构揭露出来。这种理念对于我们解析中国古典诗词是具有极大的启发性的,它能帮助我们透视诗歌表象,揭示隐藏在其下的深层主题。发掘诗歌的深层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诗歌的内在意蕴,丰富其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亚明 《现代交际》2015,(2):196+195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脊柱,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着中国民族语言的力量。在中华文化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有着源远流长诗教传统。现代语文课程承担着母语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尤其中学语文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更应当被重视。本文旨在从诗歌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朗读技能的使用与培养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古典诗歌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日暮意象是陶渊明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相较于陶诗中的鸟、酒、菊花等意象而言,日暮意象受到的关注和就此开展的研究并不多。日暮意象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内涵,研究陶诗的日暮意象对于把握诗人的情感,探究陶渊明独特的意象群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从日暮意象入手,先回顾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暮意象,再分析陶诗中日暮意象的特点,接着探讨日暮意象丰富的意蕴,并解读陶渊明的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陶诗中借日抒忧和托日言乐这两大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对张力、意象,以及意象张力等文学范畴的分析,以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为例,概述了云南彝族汉语诗歌发展历程,从而总结了意象张力在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表现特征,其视域与论点必将形成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审美、鉴赏、评论理论的一种构建意见,从而实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多元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由于诗歌意象言简意赅,文化色彩浓重,导致其翻译在各类翻译中难度最大.以往诗歌意象翻译研究常常停留在词汇和语法层面上,导致诗歌韵味的缺失.本文引入概念整合理论探讨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本质上说,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范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对于诗歌意象翻译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世界图景的实质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以自身的感知体验为基础,以具有民族文化性的语言为中介,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一种认知再现。诗歌是一个民族文学的精华,作为民族文学的一部分,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以及情感态度。在俄罗斯诗歌中,橡树的形象多是巨大的,充满生命力。俄罗斯的橡树无论是独株还是丛林,都具有雄伟的气息,显示出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相似文献   

9.
诗歌所谓的意境,既是情景交融所产生的一种心灵体验。它的基本构成元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象和作者当时内心所涌现的感情。将这种感情,有机巧妙地融入到恰当的物象之中,从而达到融情于物,情景相生。物象是情感的载体,选择什么样的物象,要视情感而定。借物寄情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诗歌的魅力与韵味也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0.
李贺、李商隐都是中晚唐时期的重要且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诗人,他们的大多数的作品都给人们以朦胧的美感,本文主要以他们诗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李贺。李商隐的内心世界与其为代表的中晚唐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1.
宋代诗人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中提出语贵含蓄.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范畴,含蓄艺术在语言表达功用方面,尤其对中国的古典诗歌而言,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因而常为历代诗歌创作者所重视和运用.含蓄艺术在古诗中多借助简洁形式、言外之意、多种手法等加以表现并产生作用,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影响尤其是美的缔造有重要意义.基于含...  相似文献   

12.
徐兆宝 《现代妇女》2010,(10):81-84
海子,无疑是当代诗歌存在主题的先行者,这是我们探讨和研究海子的一个关键起点。海子是一个用生命实现“一次性诗歌行动”的诗人,他的生命与诗歌是一体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海子的诗歌观念与哲学取向、死亡意识、浪漫精神的倾向与独特的诗歌意象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深入海子的诗歌和海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沈彦春 《现代交际》2012,(1):184+183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总是存在畏难情绪,笔者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谈谈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几个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唐朝诗歌的艺术鉴赏从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到诗歌的风格与意象进行概括,以李白、杜甫的诗歌为代表进行探究,将其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上进行观察,着眼于李杜在诗坛上的地位,以及他们的艺术个性。更便于对诗歌的艺术鉴赏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异地藏汉双语班学生在文化基础特征和心理机制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英语教师必须要在尊重学生母语文化的基础上,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耐心细致的工作中学会宽容,懂得尊重,严慈相济,立德树人。只有真正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乃至文化距离,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将英语学习内化为学生的主动诉求,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万木春 《现代妇女》2014,(11):462-462
象征主义和意象派都对西方现代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者都强调诗歌意象的重要性,都反对伤感空泛的浪漫主义和过分强调现实的维多利亚文学,都主张诗人的"意"应该通过"象"表达出来。但是二者在哲学基础,诗学特征,诗学效果,审美要求,文学地位等各个方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诗中有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月亮。从字面看特指月亮,其实也不尽然,透过高空中的云层,寻找月亮的影子,我们总能感觉到古人通过写月亮是想要诉说什么。为什么古人写诗喜欢用月亮烘托情感呢?透过月亮我们又可读到些什么呢?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古人写诗用月亮寄托情感,透过月亮,我们可以读到的那份浓浓乡情、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游子漂泊天涯时深深的孤独感,几千年来一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8.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作为诗歌的主题,以传统的诗歌形式阐释现代主题。本文选择诗人两首代表性诗歌《理查德·康利》和《米尼弗·契维》,从文体学的特征入手,对两首诗歌在不同层面进行对比。最后对两首诗歌的主题做分析和概括,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有关作者的社会和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19.
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常常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进而借物抒情。而这种意象的使用也使中国古诗词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喻意美。在诗词英译的过程当中,由于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也常常需要译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中文诗歌意象翻译的研究在中国的翻译发展与文化传播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如何让这颗明珠在全球化的今天散发出更大的魅力,一直是译界关注的话题.但由于语言结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译者很难再现原诗作的意境美.本文以《关雎》为例,分析诗歌意境翻译的难点,以期从语言文化的层面来探索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