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仁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60只,分别以标准大鼠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2周。造模结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和易善复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金仁方和易善复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8周。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脂肪变程度,酶法检测肝功能。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应用中药大、中、小剂量治疗后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肝肝功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应用中药大、中、小剂量治疗后大鼠肝组织中肝功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金仁方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及肝脏的病理学组织变化,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复方对高脂饮食谤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kB、Ik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模。追模结束后,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和易善复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等客量的蒸馏水灌胃,均连续8周。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脂肪变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NF-kBp65、IkB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应用大、中、小剂量中药治疗后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F-kBp65、IkBa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应用大、中、小剂量中药治疗后大鼠肝组织中NF-kBp65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O.05)。结论: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谤导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抑制大鼠肝组织NF-kBp65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复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I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模。造模结束后,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和易善复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等容量的蒸馏水灌胃,均连续8周。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脂肪变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p65、IκBα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应用大、中、小剂量中药治疗后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p65、IκBα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应用大、中、小剂量中药治疗后大鼠肝组织中NF-κBp65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抑制大鼠肝组织NF-κBp65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丹王舍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血脂、肝功能、血糖、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给予氧四环素腹腔注射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给药组分别给予金丹王合剂大、中、小剂量和优思弗,观测上述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与模型组相比,金丹王合剂与优思弗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P〈0.05,P〈0.01);显著降低血中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BUN)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金丹王合剂小剂量组与优思弗组明显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模型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金丹王合剂与优思弗一样具有降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降低ALT、AST、BUN、TC、TG、LDL—C水平等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高脂饮食饲养12周诱导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肝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造模大鼠4|D只随机分为5组,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大黄素灌胃,每日1次,饮食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灌服蒸馏水,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均进食普通饮食。4周后分别检测各组的肝指数、肝功能、血脂、肝脂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对照组体重、肝指数、肝酶活性、血脂、肝脂显著升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1),肝脏呈中、重度脂肪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大黄素治疗能显著降低血脂、肝脂,改善肝功能(P<0.05,P<0.01);而饮食治疗仅使肝组织学有改善,但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高持续存在。结论大黄素合并饮食治疗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浆前列环素、血栓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南脂饮食喂养12周诱导Wistar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不同荆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预防及治疗,放免法测定血菜前列环素和血栓索如的稳定代谢产物6-酮-前列环素1α(6-K-PGF1α)和TXB2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大鼠血浆TXB,含量及TXB2/6-K-PGF1α比值较相对应的正常大鼠显著升高,而6-K-PGF1α的含量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应用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则能明显改善大鼠肝组织的脂肪变和炎症活动程度(P〈0.01,P〈0.05),显著降低血浆中TXB2含量和TAB2/6-K-PGF1α比值(P〈0.01,P〈0.05)。结论:血浆TXA2与PGI2平衡失调,可能参与大鼠NASH的发病;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XB2水平,维持TXA2与PCI2的动态平衡。防止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沈震  刘旭东 《河南中医》2014,(3):409-411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活血方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浆脂联素(APN)、脂肪组织二硫键A样氧化还原酶蛋白(DsbA—L)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和中药组(C组),每组各10只。造模成功后,C组取中药煎剂按每日10mL·kg^-1剂量灌胃,A组和B组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治疗后体质量的变化和治疗后肝指数变化;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中药组体质量与模型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大鼠体质量与空白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中药组大鼠体质量及肝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血浆APN和脂肪组织DsbA—L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观察模型对照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而广泛,肝细胞结构紊乱,而中药组肝组织结构正常。结论:清热祛湿活血方能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体质量及肝指数,显著改善肝组织损害,可能与该方能够显著促进大鼠脂肪组织DsbA—L的表达,进而促进脂联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脂护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76只SD大鼠除正常组10只外,其余大鼠以高脂饲料(88%普通饲料+2%胆固醇+10%猪油)喂养造模,12周后验证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共6周。实验结束后进行大鼠肝组织半定量分析和光电镜下病理学观察,并检测大鼠肝纤维化指标,包括血清Ⅳ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及肝组织匀浆CIV。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脂护肝方各剂量组肝组织匀浆CIV、血清LN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脂护肝方各剂量组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脂护肝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脂肪变性积分较阳性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清脂护肝方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及脂肪变性作用,能改善实验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芹菜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芹菜素(Apigenin,AP)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100只雄性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芹菜素高、中、低剂量组,10周后处死所有动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TNF-α以及肝组织SOD、MDA等指标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芹菜素高、中、低剂量组和易善复组能明显降低升高的ALT、AST、TG、TC、TNF—α水平和肝组织的MDA指标水平,而使肝组织SOD活性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芹菜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炎症介质等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观察女贞子对此模型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同时皮下注射小剂量四氯化碳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在给予高脂饮食同时以女贞子对其进行干预,与正常饮食组对照。喂养4周后检测血清肝脏酶学(ALT、AST)、血脂肝脂(TG、TC、LDLC、HDLC)水平;肝组织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的肝功能和脂质水平上升,肝细胞形态明显改变,肝索消失或不清晰;与模型组相比,女贞子干预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脂质水平均显著下降,肝细胞气球样变较少,无明显肝细胞坏死。结论:女贞子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防治效果,能减轻脂肪沉积、改善血脂紊乱、纠正肝功能,保肝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探讨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机体因受饮食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高龄肾虚及他病迁延等因素影响,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因此发病初期表现为肝郁脾虚证;若缺乏治疗,将会导致痰浊内生,气机郁滞,痰、浊、气、血互相搏结而形成痰瘀,血脉瘀阻,发病中期表现为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本病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病位在肝,发病日久,累及肝肾二脏,故最终表现为肝肾不足证。在治疗方面,健脾疏肝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祛痰化瘀应贯穿脂肪肝治疗始终的治则治法,通过疏肝化瘀疗法,对脂肪肝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将成方及自拟方加减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门诊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柴胡疏肝散组,n=40)和对照组(安慰剂组,n=40)。两组患者予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方案。治疗组予口服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每次1剂,分早晚服,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疗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1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彩超评估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1.08%(30/37),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24/35)(Z=2.67,P<0.05)。两组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BMI,ALT,AST,TC,LDL-C,γ-GT与基线的差值低于对照组,而HDL-C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G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炎症因子、肝脏受控衰减系数(CAP)及肝脏硬度值(LSM)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值比较,治疗组在IL-6,TNF-α,IL-1β,TLR-4,CAP及LSM与基线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肠道菌群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双歧杆菌及乳杆菌丰度显著升高,而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丰度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柴胡疏肝散可以更好地改善NAFLD患者血脂代谢及肝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顺铂植入剂在肝癌患者肿瘤部位植入后的药动学规律。 方法 B超引导下,用穿刺器械在肝癌患者瘤内多点穿刺植药;采集静脉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测定结果进行加权处理、药动学模型拟合。 结果 顺铂植入剂在体内的过程为一室缓释模型,药动学方程是:ρt=A1 e-Ke t+A2e-Ka t+A3e-Kr t ,血药达峰时间及峰浓度分别为110 h及0.35 mg·L-1,吸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及300 h。 结论 此种给药方法的全身血循环药动学特点和参数,可为临床合理应用顺铂植入剂进行肝癌瘤内局部植入的间质化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绿茶糖苷类黄酮对酒精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其余5组采用50%浓度的酒精灌胃,每天5 ml,连续4周,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第5~8周,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天按1 mg/kg、2.5 mg/kg、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绿茶糖苷类黄酮,秋水仙碱组按0.1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秋水仙碱,灌胃容量均为5 ml/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ALT水平,选取小鼠肝左叶上缘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肝组织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发生变形、坏死、凋亡和肝纤维化的程度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肝纤维化Ishak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绿茶糖苷类黄酮在保肝护肝、延缓肝纤维化上有一定的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医教学中肝病及"涉肝"之病面宽点细、繁多且杂,"师授难、学亦难",此谓授业之慨。如何在肝病及"涉肝"之病的教学活动中驾繁驭简,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首先教师就必须识肝体、知肝用增加"肝识",只有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方能达到让学生"不惑"而非"似懂"的教学目的,也才使学生日后临证能"知其体、扬其用、避其偏"成为上工。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以来,我们用田螺治疗部分肝硬化腹水病人,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主疏泄与慢性肝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述慢性肝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对肝病康复的作用,探讨"肝主疏泄"通过调控情志变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和肝再生,促进肝病康复的作用机制,提倡"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健康心态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消瘀化痰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NAFLD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消瘀化痰方高剂量组、消瘀化痰饮低剂量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高、低剂量消瘀化痰方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然后观察其对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并运用流式细胞仪(FCM)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HE染色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度以上脂肪变性,并有少量的肝细胞坏死;流式细胞术分析可见模型组大鼠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肝脂变程度显著改善,肝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高、低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消瘀化痰方可抑制NAFLD大鼠的肝细胞凋亡,此可作为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肝化症汤联合艾迪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正肝化症汤,持续治疗1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生命质量(EORTC QLQ-30)评分、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CD8~+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TBil、AST、ALT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Bil、AST、AL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组EORTC QLQ-30分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AFP及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AFP及CE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艾迪注射液及正肝化症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联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及CEA表达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