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急性主动脉夹层二例误诊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有突发腹部疼痛,伴恶心,分别诊断为双肾结石并左肾绞痛、右肾积水,急性胰腺炎及慢性胆囊炎.予对症治疗后,1例腹痛持续无缓解,入院8 h后突发意识丧失,叹气样呼吸,心率、脉搏消失,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腹痛症状消失,11 d后呕大量鲜红色血液,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均证实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结论 临床应关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因素,对腰、腹部突发剧烈疼痛者应警惕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可能,经规范治疗腹痛无缓解,或症状与体征不相符的,应及时完善相关医技检查,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常以胸腹部剧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危急重症之一,其发病率虽不高,但因其高死亡率以及逐年渐增高的发病率[1]备受关注。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常累及多个系统,因此误诊率也较高[2]。对于以脊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腹主动脉夹层,特别是当症状不典型时,尽早确诊尤为困难[2,3]。现将我院收治的以脊髓病变首发症状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双下肢无力麻木6 h"入院,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是心内科急、危重症,多部位主动脉顺行夹层临床上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8岁。因突发胸痛1h,拟冠心病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收入院。患者1h前正在行走时突发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无放射痛,伴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分钟后突发晕厥,意识丧失2min,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活动障碍,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4.
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颈椎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2岁。因颈肩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2个月余,加重致大小便功能障碍9d为主诉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肩部疼痛伴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不伴有胸腹部束带感。当地医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5.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起病急,病情危重,起病后4h内死亡率高达50%,每小时死亡率达1%,2周内高达90%。对于急诊入院患者,特别是在发病后48h内入院患者,如及早使病情相对稳定,延缓动脉夹层发展,预防夹层破裂,对赢得手术机会至关重要。我科自2007-06/2008-06共急诊收治11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均采取综合措施,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病例1,23岁,孕23w,初次妊娠(G1P0);因"产检时查体发现有心脏杂音2+h,彩超发现主动脉夹层1+h"于2017年10月27日入院,心脏彩超结果提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瓣重度返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8 mm,左心室射血分数0.64;紧急行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提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范围自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现笔者将主动脉夹层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48岁.主因上腹胀8h,伴频繁呕吐、腹痛2h于2011-05-06T18:00入院.于8h前.因暴饮暴食后,开始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但无腹痛、腹泻及发热、寒战.约2h前患者突然出现恶心,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物质,伴阵发性上腹疼痛,疼痛难忍,大汗淋漓,四肢无力,视物不清.随即不省人事,急诊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T 35.7℃,P130次/min,R 25次/min,BP 60/4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病容,神志不清.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束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3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例1:男。38岁。以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h入院。心电图示I、AVL、V1~V6的ST段弓背上抬,以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收入院。当时心脏听诊无杂音,但患者诉双下肢麻木,查体发现双下肢皮温低,且皮肤颜色苍白,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微弱,考虑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6年6月共51例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34例,慢性夹层17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11例,主动脉夹层Satnford B型37例,创伤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外伤性头臂干夹层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远端术中支架置入术11例,行"Bentall手术"3例,"保留弓顶"1例,行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转流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36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 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术后出现自发性脑出血,经手术治疗死亡;2例外伤性夹层动脉瘤经腔内修复术,术后痊愈;1例Stanford B型慢性夹层患者非手术治疗假腔内血栓形成,破口闭合。其余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30例随访2~2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依据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平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分别因胸骨后持续性剧痛2 h和持续性胸痛伴呕吐2 h就诊。病初均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效果不佳,经主动脉增强CT检查等确诊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B型各1例。1例予保守治疗,1例转院行介入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以胸痛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易误诊。提高对主动脉夹层认识、认真询问病史及查体、及时行相关检查及发散诊断思维可减少或避免主动脉夹层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误诊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对主动脉夹层误诊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40岁。主因右腰部剧痛2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a,肾结石病史2a。患者无诱因突然出现右腰部剧痛,向会阴部放散,大汗、恶心、呕吐,考虑肾结石,急查双肾、输尿管超声提示:双肾结石。入院后查体:BP200/110mm Hg,面色苍白,左侧卧位,HR96次/min,律整,腹软,右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肾结石。给予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3h后症状无缓解。考虑患者疼痛剧烈,高血压病史多年,应警惕主动脉夹层,急诊心脏超声示:左室肥厚。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V4~6导联T波倒置。胸腹MRI示:升主动脉起始部…  相似文献   

12.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内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流入主动脉壁各层形成夹层血肿[1],是一种少见且极凶险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急性脊髓损害表现者少见[2],极易漏误诊。我院近期收治1例以急性脊髓病变为首发症状的AD,早期在神经内科误诊,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47岁。因突发四肢无力及背部剧烈疼痛、胸背部紧束感1 h就诊。1 h前饮酒后突发四肢无  相似文献   

13.
艾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455-8455
对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0岁。因突发胸痛1h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h步行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伴大汗、胸闷不适,休息不能缓解,无头晕、头痛、肢体活动障碍。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病史。查体:神清,BP110/65mmHg,颈软,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HR47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闻未及异常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A型主动脉夹层致冠状动脉闭塞的认识,防范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例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 h入院,经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起始部狭窄。结果患者行支架植入术中突然呼吸停止,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回放冠状动脉造影图像示大量心包积液,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致右冠状动脉闭塞形成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术中夹层破裂,心包填塞致死。结论主动脉夹层致冠状动脉闭塞非常罕见,一旦确诊,需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发病机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病例因突发上腹疼痛入院,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胰腺炎,考虑外科治疗,等待手术期间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结合8篇国内外主动脉夹层并发胰腺炎的文献,共9例,所有患者经CT/MRI检查与实验室血淀粉酶检测确定诊断,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6例,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2例,1例未知。结论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胰腺炎非常少见,容易漏诊,可借助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可通过多种发病机制引发急性缺血性胰腺炎,其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张泉  张月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09-4409
本文对我院主动脉夹层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 1:男,55岁。因上腹痛、胸闷、气促5h入院。5h前无诱因出现上腹痛,呈剑下及右上腹持续性胀痛,  相似文献   

17.
陈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060-2060
现将我院收治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9岁。以胸痛伴呕吐2 h,于2010-11-01T16:57急诊来院。入院时胸痛呈持续性隐痛伴有背部不适。无心悸、喘气、发热,无头痛、黑5、晕厥。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药物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荣 《护理研究》2008,22(14):1251-125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夹层发生在2周以内为急性夹层.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的急危重症,起病急、变化迅速,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呈撕裂样,伴大汗淋漓,常呈休克状态,与急性心肌梗死极相似,但病人血压常常升高,夹层破裂是严重的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很差,50%的病人于48 h内死亡,70%于1周内死亡,90%于3个月内死亡[1].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管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血肿沿着主动脉壁长轴方向延伸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2层分离状态。夹层血肿发生在2周内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性主动脉夹层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统计显示AAD患者急性发病48h内病死率达到68%,即每小时的平均病死率达到1.4%左右,12个月后的生存率只有2%~8%。  相似文献   

20.
对急性主动脉夹层2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例 1:女,50岁。因突然胸痛6h,以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于22:00收入院。患者于16:00无明显诱因突然胸痛,以胸骨后为著,疼痛难以忍受,有濒死感,伴大汗,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