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果,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基本方针"、"四项政治制度"。"一个基本方针"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由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方向所决定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民主政治要通过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四项政治制度",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四项政治制度"是"一个基本方针"的制度载体。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坚持走这条由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开辟出来的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法制包含于民主政治之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法律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民主和法治的进程。在我国长期历史传统中形成的法律文化,在推进我国法治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阻碍法治进步的消极因素。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主义法律文化、暴力主义法律文化和工具主义法律文化,作为传统观念和政府政策的产物,深刻影响着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时下,法治建设已成为主流.作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并就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仰有关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在考察西方法治史上宗教信仰、哲学信仰对树立法律信仰的作用的基础上,在论述法律信仰的基础和环节中,可以窥见法律信仰的作用.在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状况以及目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之后,作者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有形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坚信只要树立了法律信仰,法治就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4.
时下,法治建设已成为主流。作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并就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仰有关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在考察西方法治史上宗教信仰、哲学信仰对树立法律信仰的作用的基础上,在论述法律信仰的基础和环节中,可以窥见法律信仰的作用。在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状况以及目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之后,作者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有形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坚信只要树立了法律信仰,法治就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5.
时下,法治建设已成为主流。作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并就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仰有关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在考察西方法治史上宗教信仰、哲学信仰对树立法律信仰的作用的基础上,在论述法律信仰的基础和环节中,可以窥见法律信仰的作用。在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状况以及目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之后,作者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有形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坚信只要树立了法律信仰,法治就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6.
陈美玲 《科技信息》2009,(5):388-389
国家赔偿的范围是国家赔偿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主要尺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家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法治国家“人权本位”的时代精神,因此必须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适当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欲使该等法律之光普照中华大地仍需借助于执法环节。然就当下的执法现状而言,"选择性执法"现象始终存在,法治离我们依然遥远。这种状况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法律工具论"的幽灵仍然支配着执法者的法治观念。同时,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致使整个社会缺乏对法治的信仰,社会主义法治的实施基础无从建立。  相似文献   

8.
宪政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内在品质,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国家政治体制,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文明与进步推动世界走向宪政,当今民主国家宪政已经成为国家与国民的必然选择。而农民群体作为我国国民大多数的群体,在宪政体制下他们的的政治权利又将为何?权利的来源以及怎样保护权利成为当下中国宪政机制必须深思的问题。本文拟在结合西方国家宪政制度探讨我国的宪政视野下农民的政治权利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礼法文化以儒家思想作为核心,倡导"礼法合一",将古代的"礼"与"法"结合起来,不断演变成为我国独具历史特色的丰富、完整和周密的法律传统。礼法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古代法制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舆论监督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我国舆论监督却日益被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名誉"诉求所阻却,所以,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司法机关面对"名誉侵权"的指控而对舆论监督所采取的保障机制和法治理念。舆论监督与政府机关、政府官员名誉权的本质关系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政府机关不享有名誉权,并提出了舆论监督与政府官员名誉权冲突的解决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十分重大。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公民法治素质…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法律发展的精神意蕴主要在于实现民主、法治和人权,其中,人的权利是法治精神的最高凝结,是衡量现代民主和法治的精神标尺,也是评价法律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准。主要理由是,法律发展以权利主体为依归,以权利保障为价值目标,其从法律实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体现了这种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法律发展的精神意蕴主要在于实现民主、法治和人权,其中,人的权利是法治精神的最高凝结,是衡量现代民主和法治的精神标尺,也是评价法律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准.主要理由是,法律发展以权利主体为依归,以权利保障为价值目标,其从法律实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体现了这种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斌 《科技信息》2006,(7):80-81
法治国家,是国家法治化的状态或者法治化的国家,是法治在国家领域内和国家意义上的现实化。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完善立法工作,实现法律民主,建设法治政府,树立法律的权威,实行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理念。法治建设是以民主建设为基础的法制建设。以人为本通过民主引导法治建设的方向、内容。法治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力保证民主,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特别是在"非典"、5.12大地震、"甲流"、玉树地震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危急事件中,政府决策一再"突破"法律规定,公民权利受到诸多限制,引起合法性质疑。但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应急行政决策依然需遵循合法性原则,只是由于其特殊性无法适用一般的合法性标准,而应有其独特的标准,并据此标准构建应急行政决策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理念。法治建设是以民主建设为基础的法制建设。以人为本通过民主引导法治建设的方向、内容。法治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力保证民主,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方孔先生在"传统中国法分析"中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法律文化传统进行相当深入的批评。指出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存在着"不客观、不实在、不合群、乱伦"等一系列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的特点,人治传统浓厚而法治传统阙如。但是"中华法系"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内核的,儒道法诸子百家各种学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具有本土化、原生性、开放性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使政府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控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亦是21世纪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法治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治"思想严重,"权"比法大,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20.
罗马法是世界法律史上最有影响的法律体系之一,他对私有制社会简单商品经济的一切本质关系均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不仅对我国近代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现代法治现代化建设也产生了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