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期长江河口沙波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近年来多次野外洪枯季沙波形态、河床表层沉积物粒径和水动力因子等方面实测数据,探讨长江口区推移质泥沙运动主要形式的沙波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长江河口沙波一般分布于江阴至南支间顺直河段,以及吴淞口至南港中下段区间,但近年来枯季时南港沙波发育区域呈逐年向下游扩展态势;(2)长江口沙波发育尺度空间上呈自西向东减弱态势,时间上则表现出较大的洪枯季差异;(3)江阴至南支区间的部分顺直河段内多发育较大尺度的三维沙波,而南港河段内沙波则以平直二维沙波为主;(4)南支及其以上河段内的沙波普遍发育有明显的背流面,不对称性明显,而南港河段则反之,沙波对称性良好;(5)较单向径流而言,涨落潮双向水流对沙波波峰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削弱作用;(6)在长江河口,弱流乱流区、弯曲河道以及粘土质含量较高的河段均不利于沙波的发育。总体上,长江河口沙波的发育区域近期表现出向下游扩展的态势与产流区域水土保持、流域诸多抽引水工程调水和大型水利工程蓄水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万强  曹永涛 《人民黄河》2012,34(4):15-16
对小浪底—陶城铺河段模型河床的沙波尺寸进行了量测统计,分析了模型试验条件下不同水沙条件、不同河段床面沙波的分布特征和沙波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波尺寸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小,洪水对河床沙波形态的塑造比较均匀,连续性比较好,沙波尺度也较小;经过持续小水后,沙波形态变得比较离散,沙波的尺度也比较大;弯道河段的沙波尺度较过渡直河段偏大一些,河湾不同部位的沙波尺度变化不大;河道来水条件和河床比降、床沙中径等因素对河床沙波的形成及几何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重率轻质沙的床面形态和阻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动床水槽试验,研究了白色塑料沙,磺化塑料沙,电木粉三种轻质沙的床面冲淤形态和阻力特性,观察了各种材料床面冲淤形态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各种材料沙波形态参数与水流参数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沙粒阻力和沙波阻力的影响因素,表明沙粒阻力与颗粒粒径和水面比降有关,沙波阻力与沙波的相对高度和沙波背水面的坡角成正比,而沙波背水面坡角的大小又只与颗粒几何性质有关,本文的试验资料和多家水槽试验资料的比较结果证  相似文献   

4.
5.
波浪作用下沙纹床面上底部剪应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沙质床面上传播的波浪当其强度超过一定条件时,将使沙质床面的形态发生变化而形成沙纹床面,沙纹床面上的底部剪应力与平床面上的底部剪应力有不同的形成机理。而沙纹床面上底部剪应力的研究是波浪沿程衰减和输沙研究的基础。本研究成功地实测了沙纹床面上的底面剪应力,并根据实验成果给出了沙纹床面底部摩阻系数和剪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海河口拖淤泥沙运动规律及清淤工程效益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玉川  顾元棪  朱保粮  于天一 《水利学报》1998,29(12):0007-0016
本文从理论和数值计算上,配合现场实测资料研究海河口拖淤泥沙运动规律及其扩散过程,指导了海河口清淤实际工作.利用数学模型的方法,首次对海河口机械清淤方式之一——机械拖淤所起动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从理论上给出了拖淤泥沙运动的全部过程,再现了拖淤泥沙随泄流及落潮水流运动的微观细节,确定了拖淤泥沙的输移距离、输出率、落淤范围及回淤量.给出了一定拖淤强度下,机械拖淤对于减缓海河口泥沙严重淤积的短期及一年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7.
狄鑫平  刘鹏  蒋勤  应铭 《人民长江》2021,52(8):222-229
揭示抛投土沙的水下运动特性对指导疏浚土的水下抛投作业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底开驳船抛投土沙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土沙的水下运动过程及其运动特性.以塑料沙、粉煤灰和长江口航道淤泥为研究对象进行静水抛投试验,分析泥沙粒径、含水率、黏性以及投放水深对抛投无黏性和黏性土沙水下运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长江口航道疏浚淤泥进行单向...  相似文献   

8.
利用现代模型相似理论及关于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原型资料和对模型沙特性比选的基础上进行模型设计;同时利用三门峡水库实测资料完成了模型验证试验;在模型设计及验证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库在拟定的运用方式下泥沙运动规律、泥沙淤积机理及河床纵横剖面形态变化等。  相似文献   

9.
沙波运动对冲积河流悬移质冲刷不平衡输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德钰  王勤香  丁赟 《水利学报》2005,36(12):1432-1438
基于冲积河流河床活动交换层动力学基本方程和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方程,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冲积河流冲刷不平衡输沙过程。结果表明,冲积河流床面沙波准周期性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影响了河床中泥沙暴露至河床表面的速度,延缓了河床冲刷时由河床表面补充到水体中的速度,从而对悬移质不平衡输沙产生显著影响。分析结果同时表明,悬移质冲刷不平衡输沙恢复饱和系数的理论值是在不考虑沙波运动对河床内部泥沙暴露到河床表面的速度的制约条件下得到,使得理论值大于经验统计值。  相似文献   

10.
弯曲型河道挟沙水流运动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耀先  焦爱萍 《泥沙研究》2002,100(2):53-58
弯道水流 (包括挟沙水流 )运动规律的研究 ,在水利工程学的许多领域中 ,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着重对弯道水流水面横比降、横向环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分布规律及弯道输沙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分析 ,以便为生产科研方面服务。  相似文献   

11.
《Journal of Hydro》2014,8(2):153-163
Bed load transport rates are difficult to predict in channels with bed material composed of sand and gravel mixtures. The transport of bed load was measured on Goodwin Creek, and in a laboratory flume channel with a similar bed material size distribution. The range of bed load transport rates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channel were similar to those measured in the channel of Goodwin Creek; however, the shear stresses calculated on Goodwin Creek were three times greater than in the laboratory channel for similar bed load transport rates. Much of this difference in shear stress was removed by applying the drag partitioning technique of Einstein, althoug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data remain. Predictions of bed load transport rates using three previously published transport relations were good for most flows for the laboratory data. For the Goodwin Creek bed load data, predicted transport rates were close to measured ones for low flows but diverged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or more for high shear stresses. Improved methods of shear stress partitioning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ed load transport relations on streams of this type.  相似文献   

12.
排沙漏斗的水流特性试验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顺久  周著  侯杰  邱秀云 《水利学报》2002,33(7):0104-0109
根据排沙漏斗模型试验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排沙漏斗清、浑水流场特性,初步探明了排沙漏斗的水流结构和输沙机理。同时,排沙漏斗的原型观测和实际应用表明,排沙漏斗的实际工程应用是成功的,与曲线沉沙池和厢形沉沙池等传统工程措施相比,它具有截沙率高、排沙耗水量小、造价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on the instability of steep water wave trains in water with finite water depths and infinite water depths in a wide wave basin were performed. It was found that under the coupled development of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and class-I instability, the initial two-dimensional steep wave trains evolved into three-dimensional crescent waves, followed by the occurrence of disordered water surfaces, and that the wave energy transferred to sidebands in the amplitude spectrum of the water surface elevation.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water dept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rescent waves. The larger the water depth, the more quickly the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suppresses class-I 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14.
文中给出了最优开孔率为0.18—0.25的开孔直立墙与开孔直立墙后带有一道实体直立墙的两种不同结构,在规则波与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波浪压力试验结果。与不开孔直立墙的波压力进行比较,得到波压力与结构形式、水深、波浪要素之间的无量纲关系曲线与回归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开孔直立结构具有波压力小、消能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肇源县江河防洪砂堤情况,选取王云成堤段为砂堤防护新技术试验工程,针对砂堤破坏原因,以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的组合为技术主线,结合寒冷地区江河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经济特点,实施多种防护新技术设计方案,为黑龙江省堤防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波浪水槽,分别考虑独栋和房屋群两种情况,开展海啸波引起的近岸房屋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分别建立了独栋房屋情况下相对最大冲刷深度与海啸波相对越顶高度关系式和房屋群情况下局部最大冲刷深度与海啸波波高、房屋宽度、房屋高度、房屋数量、房屋间的中心间距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啸波越顶水流产生的水跌以及海啸波通过房屋时产生的扰流共同作用下,房屋周围,特别是海侧会产生明显的局部冲刷坑;回落水流水跌是局部冲刷坑产生的主要因素,扰流是次要因素。所建立的关系式揭示了最大局部冲刷深度与海啸波、房屋尺寸、房屋布局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不规则波作用下垂向圆管浮射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规则波作用下垂向圆管非浮射流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同条件下垂向圆管浮射流的水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波浪条件下平均流速场和浓度场的变化,发现随着波浪作用的增强,浮射流轴线速度明显减小,其影响范围相应增大,周围水体对浮射流的稀释能力亦明显增强;通过引入特征速度和新定义的特征长度,拟合得到了不规则波作用下浮射流轴线流速、射流宽度以及轴线稀释度等一系列的经验公式,它们可为将来的工程应用、试验对比以及数值模拟提供重要的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斜坡上封闭水平板波浪上托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波浪对平板的上托力是海上透空结构物设计的重要依据,不同布置形式的平板波浪上托力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对斜坡上尾部封闭的水平板波浪上托力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认为影响其大小的直接因素与尾部透空情况相同,仍为几何因素、动力因素和空气垫层因素,但各因素对波浪上托力的影响程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板下最大冲击压强与最大总上托力并不总是同步发生,其压强分布形式也不尽相同,应分别考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冲击弹性波法的理论和特点,并采用此项技术针对胶凝砂砾石的力学强度,胶凝砂砾石坝保护层材料的抗冻耐久性能开展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通过测试试件的波速与试件的力学强度和动弹性模量等建立相关联系,试验结果表明,抗压强度与弹性波波速存在良好的指数关系,动弹性模量与弹性波波速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将此项技术应用到胶凝砂砾石筑坝工程的质量检测和安全监测方面具有前景,本文的室内试验成果为工程现场应用做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沙垄阻力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沙垄上的水流划分为三个区域,即迎水面边界层区、迎水面势流区及背水区。在此基础上通过边界层理论的分析,给出了沙粒阻力系数、形状阻力系数及平均流速的计算公式,并用作者及其它几家试验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