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伎蝉  蒋贤高 《新医学》2012,43(2):121-122
随着淋巴瘤治疗药物的不断发展,有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和(或)化学治疗后HBV再激活的情况日益受到重视.该文报道1例NHL患者,化学治疗前HBsAg阴性、抗-HBc阳性,HBV DNA阴性,肝功能正常.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3个周期,在第3次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因未及时复查HBV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患者于化学治疗结束后出现HBsAg阳转及HBV再激活,最终因急性肝衰竭死亡.该例的诊治经过提示,对HBsAg阴性、抗-HBc阳性的NHL患者,应选择合适的化学治疗方案,在化学治疗前亦应给予拉米夫定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化学治疗过程中如肝功能出现变化,应及时复查HBV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以及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进行化疗.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2.3%,化疗组为65.4%,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率显著提高,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既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且基线HBV DNA阴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在接受和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条件下应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后肝损伤和HBV再激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淋巴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收集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B-NHL合并既往HBV感染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预测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淋巴瘤疗效的体外方法,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增强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杀伤效应。方法以Daudi细胞系作为淋巴瘤靶细胞,用^51Cr释放法分别检测1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13名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和抗体(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其结果与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观察IL-2能否增强PBMNC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和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L-2活化前后PBMNC的细胞表型变化。结果淋巴瘤患者的PBMNC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和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均较健康成人显著降低[效靶比为20:1时特异性细胞杀伤率分别为(5.80±1.16)%、(14.32±1.50)%和(14.29±1.68)%、(24.14±1.53)%];其下降水平与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相关(r=0.781,P〈0.05)。患者的PBMNC在体外经IL-2活化后,其直接杀伤作用和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效应较未经IL-2活化组明显增强[分别为(15.43±2.62)%、(35.79±2.58)%和(5.80±1.16)%、(14.32±1.50)%,t=3.35,P=0.003和t=7.17,P〈0.001]。结论通过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PBMNC功能的体外分析,有助于预测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疗效。IL-2体外可明显增强患者PBMNC的直接杀伤作用和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妥昔单抗致间质性肺疾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3岁,退休医务工作者,2007年2月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性),于4月12日、5月11日及6月5日共接受3个疗程的"利妥昔单抗+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患者6月14日起出现高热,伴咳嗽、少量白痰及进行性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6.
【摘要】 本文总结了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期间并发间质性肺炎的护理体会。回顾了化疗期间间质性肺炎的症状体征的观察及对症护理,而其中间质性肺炎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使用时的作用和副作用的观察是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非霍奇金淋巴瘤 间质性肺炎 护理  相似文献   

7.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B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本地区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尤其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总结美罗华联合化疗方案治疗67例B-NHL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比较HBsAg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肝功能受损上的差别,分析年龄、分期、B症状、乳酸脱氨酶(LDH)、IPI评分及巨块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67例中完全缓解44例(65.7%),部分缓解17例(25.4%),无变化+进展6例(9%),总有效率91%;初治患者42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95.2%,完全缓解32例(76.2%),部分缓解8例(19%),无变化+进展2例(4.8%)。IPI评分(P=0.006)、分期(P=0.023)、血清LDH水平(P=0.016)对疗效均有明显影响;而B症状(P=0.593)、巨块(P=0.160)、年龄(P=0.442)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肝功能受损,Ⅰ、Ⅱ度骨髓抑制50.7%,Ⅲ、Ⅳ度骨髓抑制44.7%;HBsAg阴性者Ⅱ~Ⅳ度肝功能损害10.2%,HBsAg阳性者(抗病毒治疗)Ⅱ~Ⅳ度肝功能损害16.6%,HBsAg阳性者(未抗病毒治疗)Ⅱ~Ⅳ度肝功能损害50%。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本地区B-NHL同样疗效确切、安全;肿瘤期别、血清LDH水平及IPI评分对疗效有明显影响;对HBsAg阳性者需提前予抗乙肝病毒治疗,免疫化疗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最常见类型,好发于老年人。近十年,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的应用,虽然显著改善DLBCL患者的预后,但是我国仍有30%~40%患者进展为复发/难治性DLBCL,并且其预后通常较差。因此,如何延长复发/难治性DLBCL患...  相似文献   

9.
王琰 《护理与康复》2011,10(11):1006-1007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而引发B细胞溶解免疫反应,主要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法包括单药治疗、联合其他化学药物治疗以及联合靶向放射免疫治疗。但使用利妥昔单抗易发生诸多不良反应,其中多见于首次注射。2009年2月至12月,本院化疗科对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现将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和单用CHOP化疗方案治疗B细胞系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23例B细胞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1例(R-CHOP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12例(CHOP组)单用CHOP化疗方案。结果:在R-CHOP组中,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例,有效率为81.8%;在CHOP组中,CR2例,PR3例,有效率为41.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R-CHOP组为18.2%,CHOP组为16.7%,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R-CHOP组为36.4%,CHOP组为41.7%,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发热的发生率R-CHOP组为45.5%,CHOP组为8.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系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疗效较好;化疗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发热,患者可以耐受,它可以做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分析化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R)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外科手术及利妥昔单抗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83例患者中男43例,女40例,中位年龄52(20~7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6(4~59)个月。手术联合化疗组(40例)和单纯化疗组(43例)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8.4%、85.9%(P=0.117),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6.7%、82.6%(P=0.2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联合化疗患者中R.CHOP方案组(23例)和CHOP方案组(17例)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73.6%、64.2%(P=0.113),PFS率分别为71.2%、62.5%(P=0.147);单纯化疗患者中R—CHOP方案组(24例)和CHOP方案组(19例)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85.7%、83.5%(P=0.152),PFS率分别为83.4%、81.8%(P=0.307)。单纯化疗组和手术联合化疗组Lugano分期早期(I-Ⅱ1期)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86.4%、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晚期(Ⅱ2~Ⅳ期)患者分别为74.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RR=0.370,95%C10.089~3.537,P=0.015)。结论单纯化疗或手术联合化疗对PGDLBCL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手术可能造成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因此对于无手术指征者更倾向于推荐单纯化疗。本研究中利妥昔单抗的联合应用未能使大部分这类患者的生存显著获益,但这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基因特征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细胞起源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预后存在高度相关性,这对确立新的预后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随着治疗方案的日益改善,旧的预后模式还需重新证实和修改。本文就利妥昔单抗时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蒋惠芳 《全科护理》2013,(25):2353-2354
[目的]总结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均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化疗,加强用药前的预处理和药物的配制及输注过程的护理,并针对并发症给予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结果]发生变态反应3例,消化系统反应4例,心律失常1例,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17例,大多为暂时性,病人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加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护理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x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NHL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DHAOx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G、IgA、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LDH、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x方案治疗NHL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LDH、β_(2)-MG水平,但同时可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治疗相关性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高危侵袭性及难治复发CD20+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疗效.方法:选取本中心2005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高危侵袭性及难治复发CD20+B-NHL、并行auto-HSCT治疗的患者资料83例.联合R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和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改良CHOP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平均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缓解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延长其缓解时间,因此,其整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严重性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慢性HBV感染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HBV再激活并肝功能损害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HBV再激活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其中4例症状相对较轻、无并发症的患者1个月内出院,2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治疗43.52 d出院,5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进展至肝衰竭,经积极治疗后死亡,病死率达45.46%(5/11)。结论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前患者应筛查HBsAg和抗-HBc,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BV再激活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和治疗中都应使HBV降至尽可能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6月,我们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B细胞淋巴瘤的40%,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最大的一个亚型,也是中国患者最常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