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严 《网友世界》2014,(19):96-96
本文主要阐述了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特点和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各子系统的运行和在整个智能环境检测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为电力系统状态检修提供数据,使全方位的设备监测项目进入到了电力的安全生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2.
针对变电站运检现场工作智能化等业务的需求,开发了一套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变电站智能运检辅助系统。该系统基于智能穿戴设备HoloLens,提供了变电站智能辅助运检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系统包括电力设备识别与虚拟拆装、设备运行状态实时三维可视化、远程专家视频辅助等模块。该系统在国内某110kV变电站进行了部署,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切实优化了传统运检现场工作方式,提升了运检效率,在行业内具备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智能变电站是我国变电站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先是对110kV智能变电站进行了简单地介绍,然后阐述了110kV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系统、智能化一次设备以及智能化二次设备的设计方案,为相关企业进行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传统变电站逐渐向智能变电站演变。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逐渐智能化的过程中,变电站监控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日益增加。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持续平稳运行,对变电站监控系统进行网络安全渗透测试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及主要的渗透测试技术,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渗透测试流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变电站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监测效果差、运维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在线识别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多参数的实时动态采集和故障智能诊断,利用组套GUI开发了监控系统界面。经现场调试表明,设计的变电站智能继电保护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控和智能故障诊断,准确采集变电站关键部位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变电站的可视化监控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变电站运维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近期披露的信息安全事件表明,工控系统已经成为国外信息安全攻击的主要目标,必须加强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工控系统与办公系统不同,系统中使用智能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各种专用协议,尤其是智能设备具有集成度高、行业性强、内核不对外开放、数据交互接口无法进行技术管控等特点,工控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标准还在不断探索中。本文介绍工控设备安全保密风险评估模型和评估流程,以数控设备840D为例,进行工控设备的安全保密风险评估,围绕工控设备全生命周期给出了安全保密防护和检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技术改造、变电站的扩建大修等。重点阐述了变电站的数字化设备、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对二次回路的技术改造、直流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进行大修时一次设备措施及文明施工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变电站视频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智能分析的变电站视频分析系统,包括系统框架和功能描述,主要利用摄像机的布防、轮巡、移动侦测、图像识别等技术来实时监控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及施工人员工作规范,将工作人员从传统的监控系统中解放出来,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将视频智能分析系统与变电站日常管理结合起来,更高效地保证了变电站日常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生产规范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将会给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基于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展开相关研究,首先阐述了研究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其次探索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再次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最后结合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及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化信息》2011,(1):37-39,45
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基本功能特征。智能化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和升级。本文阐述了智能化变电站的架构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变电站智能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变电站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存在工作量大、缺乏系统分析和实时故障分析等缺点.针对传统巡检方式的不足,本文设计了基于STM32芯片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详细阐述了硬件结构和软件算法设计方案,然后对样机通讯系统、控制系统、智能识别诊断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微型机与应用》2015,(9):12-14
简要阐述了智能工业的关键要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云、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工厂;信息安全关键要素: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物联网安全、云计算安全、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共性要素:政策法律、创新环境、管理及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逐步应用,势必要求变电站中各二次设备逐步实现网络化。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作为变电站重要的二次设备,对其通信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的要求,设计了由以太网与串行通信相结合的通信系统,阐述了通信系统的硬件构成,完成了相关驱动程序与通信功能软件的编写。开发的通信系统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视频的变电站户外设备监控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维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目视监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因此无人化智能视觉检测得到广泛关注。变电站户外监控设备在采集图像时,不可避免会遭受雨天等恶劣天气影响,导致设备检测性能严重下降。针对雨天场景下的变电站设备检测给出了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围绕雨天变电站设备视觉检测算法和嵌入式AI实时部署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细节增强的图像去雨网络(DERN),利用雨条的高频特性作为注意力权重指导去雨,进一步将其与YOLOv4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联合优化,从而实现对雨天稳健的变电站设备检测算法;基于昇腾310 AI处理器构建嵌入式边缘端智能计算系统,从算子优化、多线程并行等方面提升计算性能。实验表明,在雨天场景下变电站设施设备目标检测精度从实施前的53.4%提高到82.1%,1080P视频运行速率达到30 f/s,验证了所提算法和系统的有效性,有效提升了变电站设备全天候视觉智能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IEC61850变电站IED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变电站新型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IEC61850为基础,研制一种应用于变电站间隔层的新型智能电子设备(IED),即电力系统智能节点.在该设备的设计方案中,提出了一种ARM +DSP双CPU结构的设计方法.在当今电网实时传送的信息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利用ARM+DSP双CPU结构的高效快速的处理能力和强大的实时监控功能,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智能设备的软硬件设计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使得智能设备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从而适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程中成功地应用了所研制的设备,实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变电站中的GIS设备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变电站施工中GIS设备的安装技术与调试技术,并对GIS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分析,旨在为变电站施工中GIS设备的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潘玉超 《自动化应用》2024,(4):160-162+165
特高压变电站通常包含大量的设备、线缆和管道,其复杂程度高,难以直观理解。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将变电站的结构、设备和各组成部分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情况,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优化措施。为此,研究基于智能管控系统和BIM的特高压变电站自动化三维建模方法,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进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通过智能管控系统管控变电站施工进度;采用BIM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根据激光传感器进行定位,运用相机获得变电站表面颜色信息,采集变电站点云数据关联场景;利用Bentley软件构建变电站自动化三维模型,采用逻辑节点合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视信息,实现特高压变电站自动化建模。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20 mm,能够得到更高精度的模型,帮助运维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定位变电站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是电网运行的重要环节,其运维巡检质量关系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变电设备数量增长和人员相对短缺的矛盾导致人工巡检往智能巡检方式转变。变电站视频设备数量众多,视频数据多通过光纤统一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分析处理,为了解决传输通道带宽压力大,应用服务端计算性能要求高等问题,提高图像识别效率,基于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技术,研制了变电站多路视频流边缘智能识别设备,分别从总体架构、主控软件、以及算法模型等方面开展了设计与开发,使用变电图像数据库,测试了缺陷智能识别算法的精度,并面向变电站智能运维场景开展试点应用验证,模型精度测试与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设备智能识别精度可满足变电智能巡视业务需求,能够在边缘侧实现变电多路视频流的实时采集、在线智能识别、优化推流等功能,可显著提升变电站智能运维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变电站二次设备防误操作问题,用技术手段实现二次设备检修安全管控,本文探索基于物联网的二次设备防误操作技术。研究的技术方案是将系统数据存储在云端,通过手机APP授权智能钥匙的方式来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时的安全管控。系统包括二次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软件、手机APP、智能钥匙、机械解锁钥匙、智能安全锁具、闭锁附件和安全警示牌等。当有检修任务时,运行人员根据工作票内容,通过手机授权智能钥匙,对检修面的二次设备关键点进行上锁,同时挂牌警示,防止误操作二次设备引发检修事故。检修过程中或检修结束需要开启锁具均需要手机授权,整个操作过程储存在云端,可查询和管控。该方案解决了二次设备防误技术硬件闭锁问题,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电力物联网,建设高速准确的状态感知、信息处理和应用泛化的智能电网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的主要发展目标。而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无人化趋势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变电站组网的局限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变电站新型组网方案,采用以无线传感器为主,兼容传统有线传感器的方式来实现变电站数据的采集,并实现无线传感器本地组网,通过汇聚节点进行数据汇聚,最后在考虑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安全可靠的接入节点接入信息内网,从而实现安全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