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陕甘宁盆地碳酸盐岩气藏酸化工作液及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建峰  管保山 《油田化学》1998,15(3):282-284,288
本文综述了长庆气田勘探开发中应用的三种深度酸化工作液(普通酸,稠化酸,降阻酸)及酸化前置液(压裂液)盐酸缓蚀剂,助排剂,稠化剂,降阻剂,泡沫排液剂,压裂液交联剂,液体胶塞,层内暂堵剂等酸液添加剂和处理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试验和应用的酸化工艺技术。从室内实验的研究方法、结果讨论及现场实施效果与分析等方面,论述了酸化工艺技术的研究思路。并突出介绍了多级注入与闭合酸压新工艺的室内实验、现场实施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决定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发育的沉积、成岩两大主控因素,在定性地质描述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风化壳储层地质概念模型——潮坪沉积为基础,白云岩为骨架,古岩溶为先导,孔洞层为储集体,微裂缝为末梢,气井产能受控于古地貌。此模型的建立对该气田储量计算、气藏综合描述及指导同类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及气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基础之上,将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溶蚀孔洞型、裂缝型、溶蚀孔洞—裂缝型、洞穴型、洞穴—裂缝型储层5类。并对这5类储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做了总结,分析认为溶蚀孔洞型、溶蚀孔洞—裂缝型储层含气性最好。针对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气层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4种识别气层的方法,应用效果表明,单因素测井参数交会图识别气层能力有限,复合参数交会图能够较准确的识别出气层,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陕甘宁盆地奥陶系风化壳碳酸盐岩经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形成的古地貌景观,在大气淡水和古地下水作用下,由潮间云坪、潮上含膏云坪及藻云坪碳盐岩形成了良好的天然气储层。潮上泥坪、潮间泥云坪及潮下云灰坪碳酸盐岩形成了良好的隔(盖)层。在奥陶系风化壳碳酸盐岩储层的古岩溶缝洞系统中,均获日产大于10万m~3的工业气流,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A地区马五X段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裂缝、孔隙双重储集空间,储层致密、非均质性极强,测井评价的关键是对储层进行精细分类划分有效储层,常规储层分类方法难以准确区分不同类型储层之间的差异。通过岩石物理实验数据结合试气资料建立储层分类标准,采用Fisher判别法形成常规测井碳酸盐岩储层分类表征方法。同时,通过电成像孔隙度谱和偶极声波测井斯通利波衰减系数等信息,形成致密碳酸盐岩测井储层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进行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储层分类结果与试气结果吻合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电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基础之上,将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溶蚀孔洞型、裂缝型、溶蚀孔洞-裂缝型、洞穴型、洞穴-裂缝型5类储层。并对这5类储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做了总结,分析认为溶蚀孔洞型、溶蚀孔洞-裂缝型储层含气性最好。针对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气层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4种识别气层的方法,应用效果表明,单因素测井参数交会图识别气层能力有限,复合参数交会图能够较准确地识别出气层,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第四亚段第一层(马五1^4)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与压溶作用、充填作用、去膏化作用、溶解作用和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经历的成岩环境依次为海底成岩环境、早期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浅埋藏成岩环境、表生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和深埋藏成岩环境。溶蚀孔洞对储集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其演化过程可分为3期,分别对应着准同生期、成岩期和表生期3期成岩作用,并主要受岩相、成岩作用以及古地貌特征的控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酸化改造是天然气勘探、开发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环节,亦是试气完井中的一项必备的工艺。文章介绍了长庆石油勘探局五年来针对该类储层酸化压裂工作所开展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实践,阐述了三大酸化压裂工艺技术(低粘度酸压、稠化酸酸压、多级注入酸-闭合酸化)各自的技术特点、应用模式和应用效果,对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工作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认为在地质分析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酸化模拟计算和现场资料分析所建立的陕甘宁盆地酸化工艺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四项配套技术(负压射孔与预处理技术、塑料球选压技术、排液技术、质量控制技术与监测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国欣  赵太平  石玉江  胡琮  陈阵  凡雪纯  李栋  赖锦 《石油学报》2018,39(10):1141-1154
基于岩心分析、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10亚段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组合特征等进行了研究。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10亚段储层的岩性以粉晶、细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孔为主,偶尔伴生成岩裂缝。根据成岩作用、成岩矿物和储层物性,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10亚段可划分出晶间孔相、溶蚀相、成岩微裂缝相、压实压溶相、钙质胶结相和膏质充填相6种成岩相。结合成岩相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引入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分析方法,实现了单井成岩相的测井识别,分析结果与试气资料吻合较好。成像测井孔隙度谱的定性分析与常规测井相结合可揭示孔隙的发育状况和分布,判别测井成岩相,为储层评价和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次生成因的孔、滑、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的储层。该套储层是在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沉积环境是基础,影响着储层的基本形态,有利于储层形成和发育的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岩斜坡、潮坪和台内浅滩;成岩作用决定了储层的最终分布形态、范围和储集空间特征,对储层物性优劣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储集空间发育和扩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和压溶作用。构造作用主要是构造抬升可形成沉积间断面和不整合面,促进了与岩溶作用有关的岩溶型储层和各种类型的节理、裂缝边溶孔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西侧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表现为:储层厚度较小,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主频低,常规反演结果分辨率较低,且石炭系底煤层反射能量很强,完全淹没了溶洞反射,不能满足该区碳酸盐岩储层描述的精度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贝叶斯地震数据全频信息同时反演方法,首先利用谱分解技术将地震数据分解为不同频带的数据,然后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将地震数据的高、中、低频信息同时进行反演,从而充分利用了地震优势频带之外的信息(特别是高频信息),反演结果能够清晰地反映溶洞位置和横向展布情况,可为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表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纪祁连海域具有槽台沉积格局,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具有海相烃源岩的优越条件,发育岩溶古地貌等圈闭类型,天然气成藏条件有利,勘探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寒武系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层系。基于最新钻井、野外露头、地震资料和镜下薄片鉴定,识别出其主要发育相控型和构造强改造型两大类储层,进而细分出8类储集体,其中表生岩溶储集体和高能云化鲕粒滩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的主要储集体。寒武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孔、洞、缝均发育,不同储集体类型的储集空间类型差异明显。提出了寒武系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高能相带云岩、古隆起区表生岩溶作用和断裂活动等3方面因素,建立了寒武系储层模式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向,指出盆地西南缘的庆阳古陆周缘地区的寒武系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发育区是重点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纱风化壳碳酸盐岩储层中普遍存在的高岭石族矿物是地开石而不是高岭石。本文论述了该区地开石是由高岭石转化而来的成央地开石的成因依据,以地开石民高岭石在X衍射曲线、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曲线、差热分析曲线、电子顺磁共振谱及化学分析等地球化学特征的显著差异性以寺开石进行了鉴定,初步探讨了地开石民储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温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技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之一,而酸化压裂增产改造技术则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性技术.在研究中国西部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方式的过程中,针对其埋藏深、温度高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通过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配套以及现场技术应用,形成了高温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改造配套新技术.其具体包括改造前储层量化评估、耐高温改造液体系、均匀布酸酸化、深度酸压、加砂压裂、酸携砂压裂和水平井多段酸压等改造技术.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目前储层改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分布规律和有利区带的认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难以满足区带评价和目标优选的需求。为此,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并结合实验分析数据,深入探讨了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并指出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岩溶型和颗粒滩型两类白云岩储层,前者发育于蒸发台地的含膏云岩和膏质云岩坪微相,主要分布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段上组合及马一段和马三段,后者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颗粒滩和台内颗粒滩微相,分布在中寒武统张夏组、上寒武统三山子组、马四段和马五段中组合;②颗粒滩型储层岩性为鲕粒云岩、砂屑云岩、晶粒云岩及微生物云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溶)孔、微生物格架(溶)孔、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少量裂缝,孔隙度介于2.00%~18.03%,平均孔隙度为6.16%,机械沉积和微生物造丘是原生孔隙形成的重要机制,准同生溶蚀和裸露期风化壳岩溶作用是溶孔溶洞形成的主控因素,早期白云石化和封闭体系有利于孔隙的保持;③岩溶型储层岩性为(含)膏模孔细粉晶云岩和粉晶云岩,储集空间为膏模孔、溶洞及微裂缝,孔隙度介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